CN220377318U -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7318U
CN220377318U CN202321610928.2U CN202321610928U CN220377318U CN 220377318 U CN220377318 U CN 220377318U CN 202321610928 U CN202321610928 U CN 202321610928U CN 220377318 U CN220377318 U CN 220377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slope
channel steel
support
j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092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平
黄林
彭加众
刘绍锋
邓远程
廖密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estal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Bestal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Bestal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Bestall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092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7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7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7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支架、第二防护支架和顶紧组件;所述第一防护支架设置在边坡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支架设置在边坡的另一侧上,且与第一防护支架相对设置;所述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顶紧。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边坡出现垮塌、滚石风险,从而保护基槽内埋管作业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政、水利和交通等方面实施的埋管铺设项目越来越多,如输水管道、污水管道、燃气管道和石油管道等埋管铺设项目。然而,在埋管铺设项目中,需要开挖基槽进行埋管焊接施工,而开挖基槽形成的基槽边坡属于临时边坡,因暴露时间不长,一般对基槽边坡不进行支护,而是靠基槽边坡土层自身的摩擦阻力来维持基槽边坡的稳定。实际上,基槽边坡的稳定性很差,很容易出现垮塌、滚石风险而伤及基槽内埋管作业人员的安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埋管安全施工的边坡防护装置显得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支架、第二防护支架和顶紧组件;
所述第一防护支架设置在边坡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支架设置在边坡的另一侧上,且与第一防护支架相对设置;所述顶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顶紧。
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防护槽钢和第一围檩,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钢和第一连接梁;
在所述第一围檩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防护槽钢;所述第一连接槽钢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和第一围檩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槽钢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和第一围檩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梁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钢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边坡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填充板,所述第一填充板设置在第一防护槽钢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支架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钢和第二连接梁;
在所述第二围檩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防护槽钢;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梁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钢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边坡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填充板,所述第二填充板设置在第二防护槽钢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围檩、第二围檩、第一连接梁和第二连接梁均为钢管。
可选的,所述顶紧组件包括至少两组顶紧单元,其中一组所述顶紧单元设置在边坡底部,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顶紧;而其余各组所述顶紧单元依次间隔设置在边坡底部的上方,且各组所述顶紧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顶紧。
可选的,每组所述顶紧单元均包括支撑杆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两端的顶托,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顶托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顶托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边坡防护装置,包括相对设置在基槽边坡两侧的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且在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之间通过顶紧组件顶紧,实现了第一防护支架和第二防护支架分别压紧边坡,避免边坡出现垮塌、滚石风险,从而保护基槽内埋管作业人员的安全。另外,本实用新型为临时边坡防护装置,组装简单,且施工完毕后能够拆除以再次利用,可靠性高,投入少,是一种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边坡防护装置。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在沿边坡宽度方向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防护支架在沿边坡长度方向的主视图;
其中,1、第一防护支架,1.1、第一防护槽钢,1.2、第一围檩,1.3、第一连接槽钢,1.4、第一连接梁,2、第二防护支架,3、顶紧组件,3.1、支撑杆,3.2、顶托,A、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2,一种边坡防护装置,用于椒花水库供水工程埋管铺设项目(具体的,在埋管铺设项目中需要埋管A的钢管为Φ2.2m钢管,钢管标准节长度为12m/节,钢管管节间采用焊接相连,在钢管连接处设置基槽,基槽深度为5m,基槽边坡(简写为边坡)长度为2m,宽度为7.05m),其包括第一防护支架1、第二防护支架2和顶紧组件3;
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设置在边坡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设置在边坡的另一侧上,且与第一防护支架1相对设置;所述顶紧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
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防护槽钢1.1(具体为6.3#槽钢)和第一围檩1.2,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钢1.3(具体为14#槽钢)和第一连接梁1.4;
在所述第一围檩1.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防护槽钢1.1;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1.1和第一围檩1.2焊接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1.4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1.1和第一围檩1.2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梁1.4的数量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的上方,便于增强第一防护支架1的稳定性。
所述边坡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填充板(具体为竹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填充板设置在第一防护槽钢1.1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用于压紧边坡土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边坡土壤松动引发的滑坡。
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防护槽钢(具体为6.3#槽钢)和第二围檩,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钢(具体为14#槽钢)和第二连接梁;
在所述第二围檩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防护槽钢;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焊接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梁的数量为三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钢的上方,便于增强第二防护支架2的稳定性。
所述边坡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填充板(具体为竹条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填充板设置在第二防护槽钢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用于压紧边坡土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边坡土壤松动引发的滑坡。
所述第一围檩1.2、第二围檩、第一连接梁1.4和第二连接梁均为Φ48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
所述顶紧组件3包括三组顶紧单元,其中一组所述顶紧单元设置在边坡底部,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而其余两组所述顶紧单元依次间隔设置在边坡底部的上方,且各组所述顶紧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
每组所述顶紧单元均包括平行设置的顶紧第一单元和顶紧第二单元,所述顶紧第一单元和顶紧第二单元均包括支撑杆3.1(具体为Φ48钢管(外径48mm,壁厚3.5mm))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3.1两端的顶托3.2;在所述顶紧第一单元中,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一侧的第一防护槽钢1.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一侧的第二防护槽钢连接。在所述顶紧第二单元中,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另一侧的第一防护槽钢1.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另一侧的第二防护槽钢连接。
所述边坡防护装置在基槽使用时,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采用机器将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分别运送至边坡的两侧;
其次,通过机器或作业人员将所述顶紧组件3运送至边坡底部,由作业人员调节顶紧组件3中的顶托3.2实现顶紧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
然后,作业人员对埋管铺设项目中的埋管A实施焊接作业,至焊接作业完成,且无损探伤试验检测合格;
最后,由作业人员调节顶紧组件3中的顶托3.2实现顶紧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分离,再采用机器将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分别运送至下一个基槽作业。
所述边坡防护装置在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之间通过顶紧组件3顶紧,实现了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分别压紧边坡,避免边坡出现垮塌、滚石风险,从而保护基槽内埋管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支架(1)、第二防护支架(2)和顶紧组件(3);
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设置在边坡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设置在边坡的另一侧上,且与第一防护支架(1)相对设置;所述顶紧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防护槽钢(1.1)和第一围檩(1.2),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连接槽钢(1.3)和第一连接梁(1.4);
在所述第一围檩(1.2)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防护槽钢(1.1);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1.1)和第一围檩(1.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梁(1.4)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设置,且与所述第一防护槽钢(1.1)和第一围檩(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梁(1.4)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槽钢(1.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填充板,所述第一填充板设置在第一防护槽钢(1.1)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包括沿边坡坡面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还包括沿边坡坡面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连接槽钢和第二连接梁;
在所述第二围檩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防护槽钢;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在边坡底部,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梁平行于所述第二连接槽钢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防护槽钢和第二围檩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梁的数量为多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槽钢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填充板,所述第二填充板设置在第二防护槽钢的下方,且与边坡坡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檩(1.2)、第二围檩、第一连接梁(1.4)和第二连接梁均为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组件(3)包括至少两组顶紧单元,其中一组所述顶紧单元设置在边坡底部,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而其余各组所述顶紧单元依次间隔设置在边坡底部的上方,且各组所述顶紧单元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和第二防护支架(2)顶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边坡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顶紧单元均包括支撑杆(3.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杆(3.1)两端的顶托(3.2),所述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一防护支架(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顶托(3.2)与所述第二防护支架(2)连接。
CN202321610928.2U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Active CN220377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0928.2U CN22037731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0928.2U CN22037731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7318U true CN220377318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3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0928.2U Active CN220377318U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7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5306A (zh) 一种市政盾构隧道
CN220377318U (zh) 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CN111593741A (zh) 管道沟槽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3629474B (zh) 用于修复受损铸铁消防管道的连接导水管的修复方法
CN1101968A (zh) 过热蒸汽管道直埋方法
CN204113295U (zh) 一种市政盾构隧道
CN210566701U (zh) 一种自来水管原位保护装置
CN111910683A (zh) 一种利用l型钢对预制混凝土综合管廊接头加固的方法
CN211690375U (zh) 一种柔性垂直屏障系统安装用挡土装置
CN113464721A (zh) 一种隧道顶管的低噪降震免开槽式施工方法及装置
CN213629249U (zh) 一种穿越高速公路的管道铺设结构
CN207830712U (zh) 一种适用于改扩建中承插连接管的支撑装置
CN210531783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顶管
CN220644292U (zh) 一种用于管道管坑开挖的支护结构
CN213206759U (zh) 一种管线悬挂保护装置
CN217735490U (zh) 一种用于地铁盾构区间小净距隧道的管片环向支撑装置
CN218466588U (zh) 一种大刚度钢制地下综合管廊
CN219198540U (zh) 波纹钢管加强装置
CN110080297B (zh) 综合管廊节点位置道路减沉装置
CN217713885U (zh) 顶管的抗腐蚀钢管节
CN114876491B (zh) 用于大型管廊的顶管施工系统
CN216198112U (zh) 一种大断面矩形斜交顶管施工用顶管机接收装置
CN218522668U (zh) 斜井措施井安全支护结构
CN212480337U (zh) 顶管用可调导轨体系
CN217583407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的地下埋设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