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4839U -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4839U
CN220374839U CN202321980088.9U CN202321980088U CN220374839U CN 220374839 U CN220374839 U CN 220374839U CN 202321980088 U CN202321980088 U CN 202321980088U CN 220374839 U CN220374839 U CN 220374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lifting
energetic material
transmission shaft
protectiv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00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竺闻军
尹杰
彭杰
陈院新
张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Top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Top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Top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Top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00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4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4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4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包括输送流线、驱动机构、拾取组件和防护箱,输送流线用于输送带有包装袋的料桶,输送流线上设有提袋工位;驱动机构包括提拉单元和动力单元,提拉单元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动力单元与提拉单元相连接,并能向提拉单元提供动力,以使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对于该提袋工位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拾取组件与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拾取包装袋袋口;防护箱用于盛装去离子水和收容动力单元。该提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高,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提袋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且该提袋装置还降低了含能材料对工作中的动力单元的灵敏性,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包装加工。

Description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背景技术
物料进行包装时,如果对密封性要求较高,需要在包装容器(如料桶)内放置包装袋(如采用塑料袋),将物料充填在包装袋内后,再提袋口、扎袋密封包装。
现有技术中,当物料充填入包装袋内后,多采用人工方式将包装袋袋口提起、并扎袋密封。但人工操作方式具有以下局限性:①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人力成本高,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②当物料为危险性高的含能材料时,人工方式根本无法实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一方面其自动化程度高,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提袋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其降低了含能材料对工作中的动力单元的灵敏性,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包装加工。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包括输送流线、驱动机构、拾取组件和防护箱,所述输送流线用于输送带有包装袋的料桶,且所述输送流线上设有提袋工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提拉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提拉单元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提拉单元相连接,并能够向所述提拉单元提供动力,以使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对于该提袋工位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拾取组件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拾取包装袋袋口;所述防护箱用于盛装去离子水,且所述防护箱还收容所述动力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拾取组件包括基体和真空吸盘,所述基体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真空吸盘设置于所述基体,且所述真空吸盘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进行伸缩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拾取组件还包括气囊气缸,所述气囊气缸分别与所述基体和所述真空吸盘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为方形框体结构,且所述基体能够在所述提拉单元带动下自由套置于料桶桶口外;所述气囊气缸被配置为多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的四周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拉单元包括轮毂和吊件,所述轮毂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能够在所述动力单元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吊件绕设于所述轮毂上,且所述吊件一端与所述轮毂固定连接,所述吊件另一端悬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同时与所述基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件选自皮带和绳子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为方形框体结构;所述提拉单元被配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提拉单元成排成列地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且四组所述提拉单元中的所述吊件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基体的四角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箱包括第一防护箱和第二防护箱,所述第一防护箱和所述第二防护箱呈水平间隔地布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均用于盛装去离子水;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气缸、齿条、齿轮、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驱动气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外壁,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密封伸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中,所述齿条滑动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中,且所述齿条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并连同所述第一传动轴一起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中,且所述齿轮还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并排排布、并均分别横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与所述第二防护箱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还均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上均分别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所述轮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轴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
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和所述第二防护箱中,且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还分别通过转角器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提袋工位向上投影至所述第一防护箱与所述第二防护箱之间,且在该提袋工位处还设置有用于对料桶进行顶升定位的顶升组件;
另外,该提袋装置还包括机箱和罩壳,所述输送流线穿置于所述机箱下部中,所述第一防护箱和所述第二防护箱均设置于所述机箱顶侧;所述罩壳定位罩设于所述机箱顶侧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①本实用新型所述提袋装置集“自动送料(带有包装袋的料桶)”和“自动提袋”工序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既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提袋品质,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很好的满足了自动化生产需求。②所述提袋装置还配置了用于盛装去离子水及收容所述动力单元的防护箱,可大大降低含能材料对工作中的所述动力单元的灵敏性(因为含能材料遇水或在一定湿度环境下会出现钝化,灵敏性降低),从而可有效避免了含能材料发生爆炸的风险,进而对所述动力单元起到很好的隔离防护作用,以及使该提袋装置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包装加工。③所述提袋装置的结构精简、合理,制作成本较低,易于生产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拾取组件组装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拾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输送流线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输送流线;20、轮毂;21、吊件;22、驱动气缸;23、齿条;24、齿轮;25、第一传动轴;26、第二传动轴;27、转角器;28、防静电拖链;3、拾取组件;30、基体;31、真空吸盘;32、气囊气缸;33、支架;41、第一防护箱;42、第二防护箱;5、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用于将包装袋P的袋口向上提起。该提袋装置主要包括输送流线1、驱动机构、拾取组件3和防护箱,其中,所述输送流线1用于输送带有包装袋P的料桶B,并在所述输送流线1上设有提袋工位;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提拉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提拉单元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提拉单元相连接,并能够向所述提拉单元提供动力,以使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对于该提袋工位进行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拾取组件3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拾取包装袋袋口;所述防护箱用于盛装去离子水,且所述防护箱还收容所述动力单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提袋装置集“自动送料(带有包装袋的料桶)”和“自动提袋”工序于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既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提袋品质,又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很好的满足了自动化生产需求。而且,所述提袋装置还配置了用于盛装去离子水及收容所述动力单元的防护箱,可大大降低含能材料对工作中的所述动力单元的灵敏性,从而可有效避免了含能材料发生爆炸的风险,进而对所述动力单元起到很好的隔离防护作用,以及使该提袋装置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包装加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提袋装置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关于所述拾取组件3;
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被操作对象的包装袋袋口的布置方式为:见附图5所示,包装袋P的袋口以朝上的方式置于料桶B的桶口外。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拾取组件3优选采用的实施结构为:见附图4所示,所述拾取组件3包括基体30和真空吸盘31,所述基体30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进而可实现所述基体30在所述提拉单元驱动下向下运动以靠近于该提袋工位(料桶B可停置于该提袋工位中),或者向上运动以远离于该提袋工位;所述真空吸盘31设置于所述基体30,且所述真空吸盘31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30进行伸缩运动,可理解为:当所述基体30置于该提袋工位中的料桶B旁侧时,所述真空吸盘31可相对于所述基体30伸出、以靠近并吸住包装袋P的袋口,反之当所述真空吸盘31与包装袋袋口分离时,所述真空吸盘31相对于所述基体30回缩。
进一步优选的,实现所述真空吸盘31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30进行伸缩运动的结构为:继续见附图4所示,所述拾取组件3还包括气囊气缸32,所述气囊气缸32分别与所述基体30和所述真空吸盘31相连接。
具体的,所述气囊气缸32可优选采用费斯托气囊式气缸,其具有行程短、作用力大,动作一致、无爬行现象,无需保养等优点。且基于该费斯托气囊式气缸结构,所述气囊气缸32、所述基体30和所述真空吸盘31之间的具体安装方式为:所述气囊气缸32呈卧式放置,且所述气囊气缸32一端与所述基体30固定连接,所述气囊气缸32另一端能进行伸缩运动、并通过支架33与所述真空吸盘31固定连接。另外,可理解的,所述气囊气缸32另一端是朝向料桶B(包装袋袋口)的。
更进一步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30为方形框体结构,且所述基体30能够在所述提拉单元带动下自由套置于料桶桶口外;所述气囊气缸32被配置为多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30的四周侧上;且多个所述气囊气缸32另一端(即可进行伸缩运动的一端)均分别朝向所述基体30的中心。附图4示出了所述气囊气缸32为四个、所述真空吸盘31为八个的情况,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数量,具体可根据生产需求来定。
接着,关于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防护箱;
基于上述拾取组件3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拉单元优选采用的实施结构为: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提拉单元包括轮毂20和吊件21,所述轮毂20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能够在所述动力单元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吊件21绕设于所述轮毂20上,且所述吊件21一端与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所述吊件21另一端悬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同时与所述基体30固定连接。说明:所述吊件21另一端即为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吊件21可选自皮带和绳子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绳子可采用尼龙编织绳、皮绳等。当然,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吊件21还可采取其它绕性件,并不局限于上述皮带和绳子。
进一步优选的,基于所述基体30被配置为方形框体结构;因此,所述提拉单元被配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提拉单元成排成列地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且四组所述提拉单元中的所述吊件21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基体30的四角处固定连接。
相应的,基于上述提拉单元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优选采用的实施结构为: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防护箱包括第一防护箱41和第二防护箱42,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呈水平间隔地布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均用于盛装去离子水;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气缸22、齿条23、齿轮24、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6,其中,所述驱动气缸22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外壁,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密封伸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所述齿条23滑动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设置有滑轨,所述齿条23滑动设置于滑轨上),且所述齿条23与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相连接(优选为固定连接方式);所述齿轮24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5外、并连同所述第一传动轴25一起转动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且所述齿轮24还与所述齿条2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6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26并排排布、并均分别横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与所述第二防护箱42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26还均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传动连接,以及,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上均分别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所述轮毂2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并且,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长度延伸方向还与所述齿条23的滑动方向相平行。
另外,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沿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长度延伸方向并排排布,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中,且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一端还分别通过转角器27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传动连接。可理解的,所述转角器27是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的。
补充说明:①凡是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中的器件均是浸没于去离子水中的。②附图2和3示意的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均为局部结构,它们实际可优选为密封腔室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上还均分别连接有供水管路和排水管路,实现第一、二防护箱中的去离子水可循环更换。③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防静电拖链28,所述防静电拖链28连接于所述防护箱与所述基体30之间,用于对所述吊件21起到支撑作用,可防止所述吊件21摆动幅度较大,确保了提袋的稳定性。
最后,关于所述输送流线1和其它器件;
本实施例中,见附图5所示,所述输送流线1优采用防爆输送流线(或称为浸泡流线),其具体结构可采用中国专利CN202223149164.X所公开的防爆输送装置结构,故在此不作详述。另外,所述输送流线1上的该提袋工位向上投影至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与所述第二防护箱42之间,且在该提袋工位处还设置有用于对料桶进行顶升定位的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可采用多种实施结构,举例说明为:所述顶升组件包括气囊气缸A和与所述气囊气缸A相连接的定位销,所述气囊气缸A通过辅助支架连接于所述输送流线1的水槽中部下侧(水槽为U形水槽,其中部为空腔),可理解的,所述气囊气缸A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下方;所述定位销能够在所述气囊气缸A的驱动下插入托盘的定位孔中(托盘用于承载料桶),以对托盘进行限制;随后所述气囊气缸A还能够带动托盘及其上的料桶一起进行顶升定位运动,实现将托盘及其上的料桶与所述输送流线1脱离,暂停于该提袋工位中。
此外,托盘除了具有载料、定位顶升(基于所述气囊气缸A作用下)功能外,当包装袋袋口被提拉至设定位置、且所述真空吸盘31松开包装袋袋口时,托盘会先在所述气囊气缸A的带动下下降,以使包装袋袋口与所述拾取组件3脱离;然后托盘再在所述输送流线1的带动下被移送走。
另外,该提袋装置还包括机箱5和罩壳(图中未示出),所述输送流线1穿置于所述机箱5下部中,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均设置于所述机箱5顶侧;所述罩壳定位罩设于所述机箱5顶侧外。
结合上述提袋装置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提袋装置的工作方法为:
S1: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流线1工作,将带有包装袋P的料桶B输送至提袋工位处,此时,包装袋P的袋口以朝上的方式置于料桶B的桶口外;随后,控制器控制所述气囊气缸A工作,以将托盘及其上的料桶B顶升至设定位置;
S2:控制器先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驱动所述拾取组件3整体向下运动,直至所述基体30套设于料桶B的桶口外;然后,控制器控制所述气囊气缸32工作,带动所述真空吸盘31相对于所述基体30伸出、以靠近并吸住包装袋P的袋口;
S3:控制器先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工作,以驱动所述拾取组件3整体及包装袋袋口一起向上运动,直至包装袋被提直(可参阅附图5所示虚线状态);
然后控制器控制使所述真空吸盘31内变成零气压或稍微正的气压,使所述真空吸盘31与包装袋P的袋口脱离后,控制器再控制所述气囊气缸32工作,以带动所述真空吸盘31背离包装袋P运动;
S4:控制器控制所述气囊气缸A工作,以带动托盘及其上的料桶B和被提直的包装袋一起下移,直至托盘落到所述输送流线1上;然后托盘、料桶B和被提直的包装袋一起被所述输送流线1移送走。
另外,所述拾取组件3会在所述驱动机构带动下复位,等待下一次提袋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提袋装置的结构精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提袋品质,又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满足了自动化生产需求;而且所述提袋装置还大大降低了含能材料对工作中的动力单元的灵敏性,可有效避免含能材料发生爆炸的风险,进而对动力单元起到很好的隔离防护作用,以及使该提袋装置可很好的适用于含能材料的包装加工。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流线(1)、驱动机构、拾取组件(3)和防护箱,
所述输送流线(1)用于输送带有包装袋的料桶,且所述输送流线(1)上设有提袋工位;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提拉单元和动力单元,所述提拉单元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提拉单元相连接,并能够向所述提拉单元提供动力,以使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对于该提袋工位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所述拾取组件(3)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拾取包装袋袋口;
所述防护箱用于盛装去离子水,且所述防护箱还收容所述动力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组件(3)包括基体(30)和真空吸盘(31),所述基体(30)与所述提拉单元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真空吸盘(31)设置于所述基体(30),且所述真空吸盘(31)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30)进行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取组件(3)还包括气囊气缸(32),所述气囊气缸(32)分别与所述基体(30)和所述真空吸盘(3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0)为方形框体结构,且所述基体(30)能够在所述提拉单元带动下自由套置于料桶桶口外;
所述气囊气缸(32)被配置为多个,并对称设置于所述基体(30)的四周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单元包括轮毂(20)和吊件(21),所述轮毂(20)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能够在所述动力单元驱动下进行旋转;所述吊件(21)绕设于所述轮毂(20)上,且所述吊件(21)一端与所述轮毂(20)固定连接,所述吊件(21)另一端悬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并同时与所述基体(3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21)选自皮带和绳子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30)为方形框体结构;
所述提拉单元被配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提拉单元成排成列地设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且四组所述提拉单元中的所述吊件(21)另一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基体(30)的四角处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包括第一防护箱(41)和第二防护箱(42),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呈水平间隔地布置于该提袋工位上方,均用于盛装去离子水;
所述动力单元包括驱动气缸(22)、齿条(23)、齿轮(24)、第一传动轴(25)和第二传动轴(26),所述驱动气缸(22)的缸体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外壁,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密封伸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所述齿条(23)滑动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且所述齿条(23)与所述驱动气缸(22)的活塞杆相连接;所述齿轮(24)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5)外、并连同所述第一传动轴(25)一起内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中,且所述齿轮(24)还与所述齿条(2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26)被配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26)并排排布、并均分别横跨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与所述第二防护箱(42)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26)还均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传动连接,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上均分别沿其长度延伸方向间隔套设有两个所述轮毂(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垂直;
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两端均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中,且每一所述第二传动轴(26)的一端还分别通过转角器(27)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5)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提袋工位向上投影至所述第一防护箱(41)与所述第二防护箱(42)之间,且在该提袋工位处还设置有用于对料桶进行顶升定位的顶升组件;
另外,该提袋装置还包括机箱(5)和罩壳,所述输送流线(1)穿置于所述机箱(5)下部中,所述第一防护箱(41)和所述第二防护箱(42)均设置于所述机箱(5)顶侧;所述罩壳定位罩设于所述机箱(5)顶侧外。
CN202321980088.9U 2023-07-26 2023-07-26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Active CN220374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0088.9U CN220374839U (zh) 2023-07-26 2023-07-26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0088.9U CN220374839U (zh) 2023-07-26 2023-07-26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4839U true CN220374839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4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0088.9U Active CN220374839U (zh) 2023-07-26 2023-07-26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4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6780B (zh) 一种拆垛设备
CN102774526B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装箱机以及自动装箱方法
CN106558526A (zh) 一种自带晶圆寻边传感器的机械手
CN106532126A (zh) 软包装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CN220374839U (zh) 应用于含能材料包装线的提袋装置
CN116504694A (zh) 一种半导体晶圆输送设备
CN216464683U (zh) 一种抓包机械手
CN114011745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分选机
CN116639318B (zh) 玻璃瓶包装装置
CN108216760A (zh) 自动套箱机
CN216470445U (zh) 电池片上料装置
CN214493501U (zh) 一种电池自动装配装置
CN212556969U (zh) 一种自动包装机
CN211733163U (zh) 一种自旋转旋臂式码垛机
CN106450416A (zh) 电池加工转盘机构及其软包装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
CN109229501B (zh) 一种自动装箱装置
CN216071840U (zh) 一种米线生产包平皮带输送机
CN112009787A (zh) 连续供袋装置及供袋系统
CN110979810A (zh) 一种自动包装机
CN213834465U (zh) 一种抽真空充氮气封口机
CN213292804U (zh) 一种瓶子装箱机
CN110844613A (zh) 一种自旋转旋臂式码垛机
CN220616361U (zh) 一种包装盒叠放装置
CN220536616U (zh) 自动化立库用码垛装置
CN218950850U (zh) 一种塑胶半成品母粒原料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