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4802U -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4802U
CN220374802U CN202322340589.7U CN202322340589U CN220374802U CN 220374802 U CN220374802 U CN 220374802U CN 202322340589 U CN202322340589 U CN 202322340589U CN 220374802 U CN220374802 U CN 220374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inner bag
skeleto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3405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豪
李俊
李昕晟
候世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ang Hongwei Aircraf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yang Hongwei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yang Hongwei Aircraf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yang Hongwei Aircraf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3405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4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4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4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包括骨架式内囊、透气型外囊和气孔锁闭结构,所述骨架式内囊上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无人机腹部的充气源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包裹在所述骨架式内囊外部且与所述骨架式内囊局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设置在排气口处,用以临时封闭或部分封闭所述排气口。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中,所述骨架式内囊能够快速充满气体并从内部撑开所述透气型外囊,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快速成型;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受到瞬时的挤压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快速上升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排气口并完成爆破吸能,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托载的无人机平稳落地。

Description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回收用气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较大型无人机多采用伞降回收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受包装体积、系统质量、开伞方式等各方面影响,降落伞面积不会选择太大,无人机仍然会以很高的速度着落,导致无人机着陆机体损坏,所以一般会设计诸如减震滑橇、起落架、缓冲气囊等各种着陆缓冲装置以吸收无人机着陆冲击,保证无人机安全回收。考虑到现在大多无人机为提高机动性的要求,通常会选择可折叠安装到机腹内的缓冲气囊。
申请号为201711406628.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包括气泵、管路及缓冲气囊;所述气泵安装在无人机的发动机后部,由发动机提供动力,并由换向阀控制气流方向;在位于无人机机腹、设备舱及两侧翼尖处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缓冲气囊;所述气泵通过所述管路向每一个所述缓冲气囊充气;每一个所述缓冲气囊设置有排气单元。
上述方案在使用时存在缓冲气囊成形充气量大,充气成形慢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无人机的气囊缓冲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缓冲气囊成形充气量大,充气成形慢;气囊空中充气完成后,无人机着陆前受风速影响,缓冲气囊稳定不好,导致气囊向任意方向侧偏,同时缓冲气囊落地缓冲时由于降落地形不平坦也会导致缓冲气囊落地侧偏,气囊无法按正常状态稳定缓冲,最终导致机体受损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包括骨架式内囊、透气型外囊和气孔锁闭结构,所述骨架式内囊上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无人机腹部的充气源连接;
所述透气型外囊包裹在所述骨架式内囊外部且与所述骨架式内囊局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上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处,用以临时封闭或部分封闭所述排气口,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内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所述排气口,从而完成爆破吸能。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锁闭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两侧的钩带和绒带,所述钩带和所述绒带能够相互配合以封闭所述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式内囊包括相互连通的支撑部内囊和两个防护部内囊,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在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之间并于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形成一与无人机腹部形状相匹配的凹陷;所述充气口开设在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内囊包括多根立柱内囊和多根横杆内囊,多根所述立柱内囊之间通过所述横杆内囊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内囊与所述横杆内囊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内囊设置有多组,每组中所述横杆内囊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多组所述横杆内囊沿竖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囊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横杆内囊的上方,以形成所述防护部内囊。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囊的底端向外侧倾斜,以使所述支撑部内囊顶端尺寸小于底端尺寸,以降低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重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内囊还包括竖气柱,所述竖气柱的底端与所述横杆内囊连通,顶端从所述透气型外囊穿过与无人机机腹固定连接;所述竖气柱的顶端开设有所述充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内囊还包括横气柱,所述横气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内囊连通,所述竖气柱的底端与所述横气柱的中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还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骨架式内囊表面的连接扣环和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透气型外囊上的捆绑扣袢,所述连接扣环和所述捆绑扣袢能够一一对应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中,通过在所述透气型外囊内设置所述骨架式内囊,并在所述骨架式内囊上开设充气口,由于所述骨架式内囊的体积小,使得所述骨架式内囊能够快速充满气体并从内部撑开所述透气型外囊,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快速成型;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受到瞬时的挤压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快速上升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所述排气口并完成爆破吸能,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托载的无人机平稳落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被水平面所截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架式内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骨架式内囊1、透气型外囊2和气孔锁闭结构3,其中,所述骨架式内囊1具有弹性,所述骨架式内囊1上开设有充气口10,所述充气口10与无人机腹部的充气源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2包裹在所述骨架式内囊1外部且与所述骨架式内囊1局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2上开设有排气口20;所述气孔锁闭结构3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0处,用以临时封闭或部分封闭所述排气口20,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2内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3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所述排气口20,从而完成爆破吸能。
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中,通过在所述透气型外囊2内设置所述骨架式内囊1,并在所述骨架式内囊1上开设充气口10,由于所述骨架式内囊1的体积小,使得所述骨架式内囊1能够快速充满气体并从内部撑开所述透气型外囊2,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快速成型;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2受到瞬时的挤压使得其内部的气压快速上升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3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所述排气口20并完成爆破吸能,以使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托载的无人机平稳落地。
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被水平面所截的部分截面示意图,为了保障所述透气型外囊2的透气性,具体的,所述透气型外囊2由双层面料制成,双层面料包括固定连接的内层的涂层锦丝绸21和外层的聚乙烯丝绸22。
不难理解的是,由于所述透气型外囊2由带有多个微型透气孔(图中未示出)的所述涂层锦丝绸21和所述聚乙烯丝绸22制成,能够保证所述透气型外囊2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锁闭结构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排气口20两侧的钩带31和绒带32,所述钩带31和所述绒带32能够相互配合以封闭所述排气口20。
请参照图1和图3,为了实现所述骨架式内囊1和所述透气型外囊2的局部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还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骨架式内囊1表面的连接扣环4和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透气型外囊2上的捆绑扣袢5,所述连接扣环4和所述捆绑扣袢5能够一一对应扣合。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骨架式内囊的结构示意图,为了能够对托载的无人机进行保护,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骨架式内囊1包括相互连通的支撑部内囊11和两个防护部内囊12,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12在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12之间并于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形成一与无人机腹部形状相匹配的凹陷;所述充气口10开设在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12,以使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12之间并于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形成一与无人机腹部形状相匹配的凹陷,使得所述骨架式内囊1及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整体呈马鞍形,从而能够与无人机的机腹配合以从无人机的底部和两侧对无人机提供保护。
作为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内囊11包括多根立柱内囊111和多根横杆内囊112,多根所述立柱内囊111之间通过所述横杆内囊112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内囊111与所述横杆内囊112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内囊111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横杆内囊112的上方,以形成所述防护部内囊12。
为了提高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强度和稳定性,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横杆内囊112设置有多组,每组中所述横杆内囊112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多组所述横杆内囊112沿竖向依次布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立柱内囊111的底端向外侧倾斜,以使所述支撑部内囊11顶端尺寸小于底端尺寸,以降低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重心。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所述立柱内囊111的底端设置为向外侧倾斜,能够使所述支撑部内囊11顶端尺寸小于底端尺寸,以降低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重心,能够提高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工作时的稳定性,以防止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托载无人机下降时发生翻转。
为了方便无人机的充气源与所述充气口10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撑部内囊11还包括竖气柱113,所述竖气柱113的底端与所述横杆内囊112连通,顶端从所述透气型外囊2穿过后与无人机机腹固定连接;所述竖气柱113的顶端开设有所述充气口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竖气柱113并使所述竖气柱113的底端与所述横杆内囊112连通,以及将所述竖气柱113的顶端从所述透气型外囊2穿过,能够使所述充气口10突出于所述支撑部内囊11的顶部,从而方便无人机的充气源与所述充气口10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所述竖气柱113连接于所述支撑部内囊11顶部的中心位置,所述支撑部内囊11还包括横气柱114,所述横气柱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内囊112连通,所述竖气柱113的底端与所述横气柱114的中部连通。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无人机在回收时,当无人机下降到合适高度,无人机自带的充气源开始通过所述充气口10对所述骨架式内囊1充气,由于所述骨架式内囊1体积小,其所需的充气量较小,使其能够快速充满,所述骨架式内囊1充满的同时能够从内部撑开所述透气型外囊2。
其间,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托载着无人机继续下降,当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下降至与回收点地面接触时,所述骨架式内囊1和所述透气型外囊2受到无人机的压力开始变形,形变时所述透气型外囊2内部的气体从部分封闭的所述排气口20排出;当所述透气型外囊2变形至其内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钩带31和所述绒带32受到气体压力作用瞬间脱离配合关系以使所述排气口20爆破,爆破的同时吸收无人机下落的重力势能,从而使托载有无人机的所述骨架式缓冲气囊平稳地落在回收点的地面上。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式内囊、透气型外囊和气孔锁闭结构,所述骨架式内囊上开设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与无人机腹部的充气源连接;
所述透气型外囊包裹在所述骨架式内囊外部且与所述骨架式内囊局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型外囊上开设有排气口;
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设置在所述排气口处,用以临时封闭或部分封闭所述排气口,并且当所述透气型外囊内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气孔锁闭结构能够被气流冲开以打开所述排气口,从而完成爆破吸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锁闭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两侧的钩带和绒带,所述钩带和所述绒带能够相互配合以封闭所述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式内囊包括相互连通的支撑部内囊和两个防护部内囊,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在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相对设置,以使两个所述防护部内囊之间并于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形成一与无人机腹部形状相匹配的凹陷;所述充气口开设在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囊包括多根立柱内囊和多根横杆内囊,多根所述立柱内囊之间通过所述横杆内囊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内囊与所述横杆内囊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内囊设置有多组,每组中所述横杆内囊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多组所述横杆内囊沿竖向依次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囊的顶端突出于所述横杆内囊的上方,以形成所述防护部内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内囊的底端向外侧倾斜,以使所述支撑部内囊顶端尺寸小于底端尺寸,以降低所述支撑部内囊的重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囊还包括竖气柱,所述竖气柱的底端与所述横杆内囊连通,顶端从所述透气型外囊穿过与无人机机腹固定连接;所述竖气柱的顶端开设有所述充气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囊还包括横气柱,所述横气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横杆内囊连通,所述竖气柱的底端与所述横气柱的中部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骨架式内囊表面的连接扣环和多个固定设置在所述透气型外囊上的捆绑扣袢,所述连接扣环和所述捆绑扣袢能够一一对应扣合。
CN202322340589.7U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Active CN220374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0589.7U CN22037480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340589.7U CN22037480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4802U true CN220374802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2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340589.7U Active CN220374802U (zh) 2023-08-29 2023-08-29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4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530C (zh) 比空气轻的航空器
US3603430A (en) Pressure relief impact absorbing apparatus
CN103889791A (zh) 气囊模块和用于控制其中气体的方法
CN110001978A (zh) 一种无人机着陆缓冲气囊
US5944282A (en) Landing shock absorber
CN220374802U (zh)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CN110979700B (zh) 一种无人机喷管的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CN210591779U (zh) 防护气囊、可穿戴防护设备及安全防护设备
CN117002767A (zh) 一种骨架式缓冲气囊
CN107379894A (zh) 安全轮胎
CN110001932A (zh) 一种基于气动减速防止坠落损毁的航拍无人机
CN103661229A (zh) 汽车安全气囊自适应排气孔结构
CN212149272U (zh) 折叠式机翼的气囊充气式蒙皮
CN207045289U (zh) 多功能充气浮垫
CN114852522A (zh) 一种空投物资平台脚轮缓冲保护装置
CN115303433A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舰载充气回收平台、展开及回收方法
CN209991870U (zh) 一种子级结构
CN109334605B (zh) 一种后排中置安全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59055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安全防护装置
CN206050045U (zh) 一种具有外置分离式充气结构的系留气球
CN217969944U (zh) 充气骨架式减震气囊
CN110217375A (zh) 一种基于软式飞艇气体交换装置及方法
CN104773308A (zh) 多层气囊着陆缓冲座椅
RU2191139C1 (ru) Вертолет
JPH05254494A (ja) 落下傘投下物の衝撃吸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