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71697U -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71697U
CN220371697U CN202321834973.6U CN202321834973U CN220371697U CN 220371697 U CN220371697 U CN 220371697U CN 202321834973 U CN202321834973 U CN 202321834973U CN 220371697 U CN220371697 U CN 220371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egative pressure
anchor bolt
oil absorption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49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春霞
李瑞峰
马雪峰
安永坤
宋宁宁
王亮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unai'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una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unai'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unai'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49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71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71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716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包括导料通道、收集池、吸油机构,吸油机构包括安装板、中心转轴、旋转架、内齿圈和多个吸油组件,吸油组件包括空心轴、吸油海绵套和齿轮,空心轴与负压环境的负压机构连通。锚栓移动至导料通道下料端处时,会与周转并自转的吸油海绵套接触,吸油海绵套挤压锚栓并带动锚栓转动通过导料通道下料端,自转的吸油海绵套会充分吸附锚栓上的油液,从而提高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负压机构使空心轴内腔产生负压,通过吸油孔吸附吸油海绵套内的油液,降低吸油海绵套的吸油饱和度,从而使得吸油海绵套保持较高的吸附性,提高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负压吸出的油液也可便于收集回收。

Description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会粘附大量的油液,锚栓出料将沿着出料斗滑出并掉落至收集容器内,当成品堆积在收集容器内时,收集容器底部将沉积大量的油液,若不及时对油液进行回收,将造成油液资源的浪费。
申请号为CN20222039627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锚栓表面油液回收机构及具有其的冷镦机。通过吸油海绵套与锚栓接触,吸附锚栓上的油液,使得锚栓表面保持洁净;通过喷气口向吸油海绵套的吸油段内喷气,促进油液向除油段移动,再通过挤压筒挤压除油段,挤出的油液落入油液收集室。
上述锚栓表面油液回收机构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油液粘度大,喷气口喷气使油液向除油段移动的速率慢;
喷气口对距其较远处的吸油段的作用较小,导致这部分吸油段内的油液饱和度较高,吸油效果较差;
挤压筒在弧形段两侧挤压除油段,容易导致油液被挤压至弧形段上的吸油段,导致该位置的吸油段油液饱和度较高,即将出料的锚栓与饱和度较高的该吸油段油液接触,导致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包括导料通道、收集池、吸油机构,导料通道固定在收集池上方,导料通道底部为滤网结构,所述吸油机构包括安装板、中心转轴、旋转架、内齿圈和多个吸油组件,安装板与收集池固定连接,中心转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中心转轴上安装有旋转架,旋转架上安装有多个沿中心转轴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吸油组件,吸油组件包括空心轴、吸油海绵套和齿轮,空心轴转动安装在旋转架上,吸油海绵套和齿轮固定安装在空心轴上,吸油海绵套用于与导料通道上的锚栓接触配合,空心轴上且位于吸油海绵套内侧开设有若干吸油孔,空心轴与可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环境的负压机构连通,内齿圈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齿轮与内齿圈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收集箱、真空泵、负压主管道、转筒、负压分支管道,真空泵工作端与负压收集箱连通,转筒与中心转轴同轴固定连接,转筒上安装有多个与其连通的负压分支管道,负压分支管道与空心轴一一对应,负压分支管道通过旋转接头与空心轴连通,负压主管道输入端转动密封安装在转筒内,负压主管道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斗。
优选的,所述负压收集箱与收集池固定连接,负压收集箱上固定有固定架,负压主管道与固定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轴远离旋转接头的一端呈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斗上部设有进液口,收集斗上部呈半圆形结构且与转筒间隙配合,收集斗下部呈弧形结构,收集斗底部不低于负压主管道输入端的底部。
优选的,还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凹板和连接架,凹板通过连接架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凹板内壁与中心转轴上方的吸油海绵套挤压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组件与中心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料通道包括位于其下料端且呈圆弧形轨迹的弧形段,中心转轴与弧形段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收集池内设有油液收集室和锚栓收集室,导料通道位于油液收集室正上方,弧形段将锚栓导送至锚栓收集室。
优选的,所述中心转轴上安装有两个旋转架,空心轴转动安装在两个旋转架上,吸油海绵套位于两个旋转架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锚栓移动至导料通道下料端处时,会与周转并自转的吸油海绵套接触,吸油海绵套挤压锚栓并带动锚栓转动通过导料通道下料端,自转的吸油海绵套会充分吸附锚栓上的油液,从而提高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
2、负压机构使空心轴内腔产生负压,通过吸油孔吸附吸油海绵套内的油液,降低吸油海绵套的吸油饱和度,从而使得吸油海绵套保持较高的吸附性,提高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负压吸出的油液也可便于收集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内齿圈与齿轮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料通道;2、收集池;3、安装板;4、中心转轴;5、旋转架;6、内齿圈;7、空心轴;8、吸油海绵套;9、齿轮;10、吸油孔;11、负压收集箱;12、真空泵;13、负压主管道;14、转筒;15、负压分支管道;16、旋转接头;17、收集斗;18、固定架;19、凹板;20、驱动电机;21、弧形段;22、油液收集室;23、锚栓收集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包括导料通道1、收集池2、吸油机构,导料通道1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收集池2上方,导料通道1底部为滤网结构,吸油机构包括安装板3、中心转轴4、旋转架5、内齿圈6和多个吸油组件,安装板3与收集池2固定连接,中心转轴4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上,中心转轴4上安装有旋转架5,旋转架5上安装有多个沿中心转轴4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吸油组件,吸油组件包括空心轴7、吸油海绵套8和齿轮9,空心轴7转动安装在旋转架5上,吸油海绵套8和齿轮9固定安装在空心轴7上,吸油海绵套8用于与导料通道1上的锚栓接触配合,空心轴7上且位于吸油海绵套8内侧开设有若干吸油孔10,空心轴7与可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环境的负压机构连通,内齿圈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齿轮9与内齿圈6啮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冷镦机出料口导出的锚栓,直接落入导料通道1中,锚栓表面过多的油液会通过导料通道1底部的滤网结构滤出;当锚栓移动至导料通道1下料端处时,会与吸油机构的吸油海绵套8接触,中心转轴4驱动旋转架5转动,旋转架5带动吸油组件周转,齿轮9与内齿圈6啮合接触,使得空心轴7在周转的过程中还进行自转,进而带动吸油海绵套8自转,吸油海绵套8与导料通道1下料端处的锚栓接触时,会挤压锚栓并带动锚栓转动通过导料通道1下料端,自转的吸油海绵套8会充分吸附锚栓上的油液,最后将锚栓推出导料通道1;负压机构使空心轴7内腔产生负压,通过吸油孔10吸附吸油海绵套8内的油液,降低吸油海绵套8的吸油饱和度,从而使得吸油海绵套8保持较高的吸附性,提高锚栓表面油液清洁效果,负压吸出的油液也可便于收集回收。
为使得空心轴7内部形成负压环境,同时能够收集空心轴7内的油液,设置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收集箱11、真空泵12、负压主管道13、转筒14、负压分支管道15,真空泵12工作端与负压收集箱11连通,转筒14与中心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转筒14上安装有多个与其连通的负压分支管道15,负压分支管道15与空心轴7一一对应,负压分支管道15通过旋转接头16与空心轴7连通,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密封安装在转筒14内,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斗17。负压主管道13采用刚性管道,负压主管道13与负压收集箱11固定连接,可对中心转轴4的另一端、转筒14起到支撑作用;真空泵12工作,使得负压收集箱11产生负压环境,通过负压主管道13、转筒14、负压分支管道15,使得空心轴7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收集空心轴7内的油液通过旋转接头16、负压分支管道15进入转筒14内,并由转筒14内的收集斗17收集,继而由负压主管道13进入负压收集箱11内,实现对油液的收集。
为便于固定负压管道,使得负压管道对中心转轴4的另一端、转筒14稳定支撑,设置负压收集箱11与收集池2固定连接,负压收集箱11上固定有固定架18,负压主管道13与固定架18固定连接。
为提高空心轴7的吸油能力,提高吸油孔10处的负压,设置空心轴7远离旋转接头16的一端呈封闭结构。这样,可避免空心轴7直接吸附吸油海绵套8外侧的空气,保证从吸油海绵套8内侧吸气,从而提高对吸油海绵套8的吸油效果。
为便于移动至中心转轴4上方的负压分支管道15将油液导送至收集斗17,设置收集斗17上部设有进液口,负压分支管道15内的油液由进液口进入收集斗17;收集斗17上部呈半圆形结构且与转筒14间隙配合,这样可使得负压分支管道15内的油液充分进入收集斗17;收集斗17下部呈弧形结构,收集斗17底部不低于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的底部,这样可便于收集斗17内的油液受重力进入负压主管道13内。
为进一步提高对吸油海绵套8的吸油效果,还设置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凹板19和连接架,凹板19通过连接架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凹板19内壁与中心转轴4上方的吸油海绵套8挤压配合。凹板19两端距中心转轴4的距离大于吸油海绵套8的旋转半径,凹板19的工作段距中心转轴4的距离小于吸油海绵套8的旋转半径,吸油海绵套8转动至中心转轴4上方时会进入凹板19内侧,当吸油海绵套8与凹板19的工作段接触时,会受到凹板19的工作段的挤压,从而以将吸油海绵套8内的油液挤出,便于空心轴7吸走油海绵套内的油液,从而减少的吸油海绵套8饱和度,使得吸油海绵套8在转动一圈后仍能够保持较强油液吸附能力。
为便于驱动中心转轴4旋转,设置安装板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组件与中心转轴4传动连接。驱动电机20选用减速电机,皮带传动组件包括与驱动电机20输出端连接的主动皮带轮、与中心转轴4连接的传动皮带轮,以及连接主动皮带轮与传动皮带轮的传动皮带。
为增加吸油海绵套8与导料通道1上的锚栓的接触时间,设置导料通道1包括位于其下料端且呈圆弧形轨迹的弧形段21,中心转轴4与弧形段21同轴设置。这样,当锚栓移动至弧形段21时,吸油海绵套8会与弧形段21上的锚栓持续接触,从而与锚栓充分接触,提高对锚栓的除油清洁效果。
为便于收集导料通道1上沥下的油液与导料通道1下料端输出的锚栓,设置收集池2内设有油液收集室22和锚栓收集室23,导料通道1位于油液收集室22正上方,导料通道1上沥下的油液可直接落入油液收集室22,弧形段21将锚栓导送至锚栓收集室23,弧形段21上通过的锚栓受重力直接落入锚栓收集室23,完成收集。
为稳定安装吸油组件,设置中心转轴4上安装有两个旋转架5,空心轴7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两个旋转架5上,吸油海绵套8位于两个旋转架5间。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包括导料通道(1)、收集池(2)、吸油机构,导料通道(1)固定在收集池(2)上方,导料通道(1)底部为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机构包括安装板(3)、中心转轴(4)、旋转架(5)、内齿圈(6)和多个吸油组件,安装板(3)与收集池(2)固定连接,中心转轴(4)转动安装在安装板(3)上,中心转轴(4)上安装有旋转架(5),旋转架(5)上安装有多个沿中心转轴(4)中心呈圆周分布的吸油组件,吸油组件包括空心轴(7)、吸油海绵套(8)和齿轮(9),空心轴(7)转动安装在旋转架(5)上,吸油海绵套(8)和齿轮(9)固定安装在空心轴(7)上,吸油海绵套(8)用于与导料通道(1)上的锚栓接触配合,空心轴(7)上且位于吸油海绵套(8)内侧开设有若干吸油孔(10),空心轴(7)与可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环境的负压机构连通,内齿圈(6)固定安装在安装板(3)上,齿轮(9)与内齿圈(6)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负压收集箱(11)、真空泵(12)、负压主管道(13)、转筒(14)、负压分支管道(15),真空泵(12)工作端与负压收集箱(11)连通,转筒(14)与中心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转筒(14)上安装有多个与其连通的负压分支管道(15),负压分支管道(15)与空心轴(7)一一对应,负压分支管道(15)通过旋转接头(16)与空心轴(7)连通,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转动密封安装在转筒(14)内,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安装有收集斗(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收集箱(11)与收集池(2)固定连接,负压收集箱(11)上固定有固定架(18),负压主管道(13)与固定架(1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7)远离旋转接头(16)的一端呈封闭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斗(17)上部设有进液口,收集斗(17)上部呈半圆形结构且与转筒(14)间隙配合,收集斗(17)下部呈弧形结构,收集斗(17)底部不低于负压主管道(13)输入端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凹板(19)和连接架,凹板(19)通过连接架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凹板(19)内壁与中心转轴(4)上方的吸油海绵套(8)挤压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0),驱动电机(20)输出端通过皮带传动组件与中心转轴(4)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1)包括位于其下料端且呈圆弧形轨迹的弧形段(21),中心转轴(4)与弧形段(21)同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2)内设有油液收集室(22)和锚栓收集室(23),导料通道(1)位于油液收集室(22)正上方,弧形段(21)将锚栓导送至锚栓收集室(2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转轴(4)上安装有两个旋转架(5),空心轴(7)转动安装在两个旋转架(5)上,吸油海绵套(8)位于两个旋转架(5)间。
CN202321834973.6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Active CN220371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4973.6U CN22037169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4973.6U CN22037169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71697U true CN220371697U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69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4973.6U Active CN220371697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716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42366A (zh) 一种无线天然气管道清理装置及方法
CN115721994A (zh) 一种空气除湿机废水过滤回收装置
CN220371697U (zh) 一种锚栓冷镦加工后表面油液清洁回收装置
CN108568387A (zh) 一种机械电机加工用挤压结构的轴承室涂油装置
CN114381996A (zh) 一种交通工程用道路养护装置
CN218980793U (zh) 一种润滑油用废油回收装置
CN214021845U (zh) 一种便于清理废料的净选台
CN213669903U (zh) 一种矿业用矿石脱水机
CN11264835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侧壁通气结构
CN114917656A (zh) 一种基于油水分离器的防堵塞机构
CN112044839A (zh) 一种车速传感器生产用水洗设备
CN116274236B (zh) 一种树脂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20532517U (zh) 一种低聚物污染的去除设备
CN216174602U (zh) 一种变速箱拨叉杆自动清洗设备
CN220575417U (zh) 高压油管磨管机
CN220003178U (zh) 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铝合金液导流装置
CN219565042U (zh) 一种龙门式洗车机
CN220910831U (zh) 法兰连接玻璃钢风管
CN220836866U (zh) 一种机械零件清洗装置
CN217436265U (zh) 一种润滑油用分装设备
CN114908654B (zh) 一种道路工程用路面智能切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39491B (zh) 一种水泵加工用防腐涂料喷涂加工装置
CN220578459U (zh) 一种齿轮油生产用下料装置
CN216457694U (zh) 一种清洁型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装置
CN219899472U (zh) 一种油管件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