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5988U -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5988U
CN220365988U CN202321415790.0U CN202321415790U CN220365988U CN 220365988 U CN220365988 U CN 220365988U CN 202321415790 U CN202321415790 U CN 202321415790U CN 220365988 U CN220365988 U CN 220365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air
sealing
boss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157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157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5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5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5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穿的排气孔,阀芯包括与阀座转动连接的气盖及用于封闭排气孔的密封片,密封片活动安装在气盖的下表面,气盖向上翻转带动密封片向上翻转以开启排气孔,气盖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和密封片向下翻转至关闭状态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密封性优异、且有利于降低整体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袋气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背景技术
真空压缩袋一般设置有气阀以用于抽气或排气,目前,在家居收纳行业气阀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气阀厚度较厚,真空压缩袋叠起时总体高度偏高,给包装、运输和使用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体验。
公开号为CN115285522A的专利即公开了一种用于真空压缩袋的气阀,这种气阀采用转动开合式的阀芯代替上下移动式的气塞,取消了用于压住气塞的盖体和用于安装盖体的圆筒结构,气阀的整体高度大幅降低,利于运输和仓储。然而这种气阀也存在以下问题1、盖体2后部的滑动锁定结构,由于阀体本身的体积较小,实际使用时较难操作滑动锁定,用户体验不佳;2、硅胶圈4和盖体2的批量生产时精度较难把控;3、在不使用滑动锁定结构时,硅胶圈4无论是在盖体2的侧壁还是底面,也无法避免生产误差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其它气阀,也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无翻盖、只有硅胶单向阀方案,在压缩袋存放如牛仔裤等相对较硬的衣物时,阀体会有缓慢漏气的现象;2、传统带拧盖锁定的气阀,在实际操作时也需要用户去做拧盖锁定的操作,体验感略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密封性优异、有利于降低整体高度的气阀。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座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穿的排气孔,所述阀芯包括与阀座转动连接的气盖及用于封闭所述排气孔的密封片,所述密封片活动安装在所述气盖的下表面,所述气盖向上翻转带动密封片向上翻转以开启所述排气孔,所述气盖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和密封片向下翻转至关闭状态的弹性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片活动连接在所述气盖的下表面以使密封片可相对于气盖上下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片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气盖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密封片可相对于气盖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柱和气盖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密封片与气盖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盖上设置有穿孔,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穿孔且连接柱与穿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端的且能够与气盖的上表面抵接的限位台,所述限位台与所述密封片的上表面的距离A大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下表面与所述气盖的上表面的距离B。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柱、限位台与密封片为一体式弹性胶体结构,所述限位台与所述连接柱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锥形部,所述锥形部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锥形部的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孔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阀座上和/或气盖上设置有能够压紧所述密封片的环形顶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气盖的下表面的环形顶压凸台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上的环形密封凸台,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环绕所述排气孔的上端口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内侧壁的径向尺寸,所述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下端嵌入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内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上表面具有从外至内逐渐降低的且与所述密封片配合的倾斜密封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凸台和环形密封凸台均呈圆环形,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直径D1小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内直径D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为1-1.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顶压凸台,所述密封片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和所述翻边的内侧壁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片受到外力时能够相对于气盖上下移动,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和所述翻边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制二者脱离的卡合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上的环形卡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翻边上的并卡入所述环形卡槽中的环形凸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凸筋与所述密封片上表面的距离E大于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下表面的距离F,所述翻边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凸筋的顶部与所述环形卡槽的底部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片可相对于气盖上下移动,所述环形卡槽的下侧壁能够与所述环形凸筋抵接以限定所述密封片相对于气盖向下移动的最大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阀座上设置有环绕所述排气孔的上端口的环形密封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凸台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对齐,所述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顶压凸台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将所述密封片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外直径,所述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密封凸台的上端嵌入所述环形顶压凸台的内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密封片安装在所述气盖的左部,所述气盖的右侧部具有按压部,所述气盖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密封片和按压部之间的铰接结构,所述气盖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阀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阀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所述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铰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盖前后两侧的两个铰接孔,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孔转动配合的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容置槽的底面设置有位于所述按压部下方的安装孔,所述弹性件为一压簧,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孔的底面抵接,上端与所述按压部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阀座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多根肋条,各个肋条以排气孔的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盖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装饰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盖上设置扣孔,所述装饰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合在所述扣孔中以使装饰盖和气盖可拆卸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气盖和密封片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腔,所述气盖上设置有将所述空腔与外界连通的气道或者所述气盖和密封片之间留有将所述空腔与外界连通的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开合式的阀芯代替现有气阀中上下移动式的气塞,取消了用于压住气塞的盖体和用于安装盖体的圆筒结构,气阀的整体高度大幅降低,利于运输和仓储。
2、气盖设置为转动翻盖结构,气盖转动时能够带着片状的密封片一起翻转打开和关闭,最大程度的增大排气面积,使其排气够快。
3、将密封元件设置为片状,片状的密封片只需能够盖合在排气孔的上端面即可实现完全密封,对密封件和气盖之间的生产精度要求不高,在生产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优良率。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气盖能够自动保持关闭状态,使其可以长久密封不漏气。
4、开启气盖的方法可以是直接采用大抽力的抽气泵,也可以采用按压或抬起气盖的方式将气盖转动打开,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5、将密封片设置为可上下活动的当气盖受到较小的外力而向上小幅转动时,这一转动拉力不会传递到密封片上,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硅胶密封片会保持密封状态。
6、由于密封片是可上下活动的,对真空袋抽完气时,在重力和压缩袋内部的负压吸力下,密封片会先于盖体接触到环形密封凸台,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会把硅胶密封片吸附住,可尽快地形成密封,尽可能地降低气盖向下转动关合过程中外部的气体进入压缩袋的量。当气盖受到较小的外力而向上小幅转动时,由于密封片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这一转动拉力不会传递到密封片上,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硅胶密封片会保持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3是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4是气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7是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8是气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包括阀座1和阀芯,阀座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穿的排气孔11,阀芯包括可转动开合地安装在阀座1上的气盖3、安装在气盖3的下表面的密封片4,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密封片4封闭排气孔11的上端口,气盖3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将密封片4压紧的环形顶压凸台31,气盖3连接有能够通过弹力驱动其转动至关闭状态的弹性件5。
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开合式的阀芯代替现有气阀中上下移动式的气塞,取消了用于压住气塞的盖体和用于安装盖体的圆筒结构,气阀的整体高度大幅降低,利于运输和仓储。
气盖3设置为转动翻盖结构,气盖3转动时能够带着片状的密封片4一起翻转打开和关闭,最大程度的增大排气面积,使其排气够快。开启气盖3的方法可以是直接采用大抽力的抽气泵,也可以采用按压或抬起气盖3的方式将气盖3转动打开。
将密封元件设置为片状,片状的密封片4只需能够盖合在排气孔11的上端面即可实现完全密封,对密封件和气盖3之间的生产精度要求不高,在生产精度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提升产品的优良率。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气盖3能够自动保持关闭状态,使其可以长久密封不漏气。
实施例1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阀座1上设置有环绕排气孔11的上端口的环形密封凸台12,密封片4能够压紧在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表面以封闭排气孔11。密封片4采用硅胶片。
本实施例中,密封片4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41,连接柱41与气盖3活动连接以使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
气盖3和密封片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腔8,该空腔8与外界连通,将该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方式是:气盖3上设置有将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气孔;或者气盖3和密封片4之间留有将空腔与外界连通的间隙8。
将真空压缩袋中的气体基本被抽完后,气盖3向下转动至关闭状态,这一过程中,由于密封片4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其在重力和压缩袋内部的负压吸力下会先于盖体接触到环形密封凸台12,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会把硅胶密封片4吸附住;然后气盖3继续下落,气盖3上的环形顶压凸台31才会接触到密封片4。这样的设计可尽快地形成密封,尽可能地降低气盖3向下转动关合过程中外部的气体进入压缩袋的量。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会增加气盖3对硅胶密封片4的下压力,保证密封片4被压紧而保持密封状态,从而更好地避免了生产制造时产生的误差导致漏气的问题,进而减少漏气的发生。
当气盖3受到较小的外力而向上小幅转动时,由于密封片4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这一转动拉力不会传递到密封片4上,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硅胶密封片4会保持密封状态。
参照图3与图4,连接柱41与气盖3的具体活动连接结构如下:气盖3上设置有穿孔32,环形顶压凸台31环绕在穿孔32的周围,连接柱41贯穿穿孔32且与穿孔3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连接柱41的上端设置有能够与气盖3的上端面抵接的限位台411,限位台411与密封片4的上表面的距离A大于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表面与气盖3的上表面的距离B。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连接柱41、限位台411与密封片4为一体式弹性硅胶结构,限位台411与连接柱4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锥形部412,锥形部412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锥形部412的上端的直径小于穿孔32的直径。采用这样的设计,便于将限位台411向上穿过上述穿孔32以将密封片4安装在气盖3上。
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可采用以下几种配合方案。
方案一:
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的径向尺寸小于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侧壁的径向尺寸,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端嵌入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孔中,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表面具有从外至内逐渐降低的且与密封片4配合的倾斜密封面121。倾斜密封面121的倾斜角一般为1-20度,其中以3-8度最佳。由于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端嵌入了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孔中,因此,在其顶压作用下,密封片4的边缘也会向上翘起,而环形密封凸台12上的倾斜密封面121则可以与密封片4更好的贴合,达到较佳的密封效果。
环形顶压凸台31和环形密封凸台12可以采用椭圆环形、也可以采用圆环形、还可以采用类似于鸡蛋轮廓的环形,其中以圆环形最佳。当二者均为圆环形时,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的径向尺寸即为其外直径D1,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侧壁的径向尺寸即为其内直径D2,使D1小于D2即可。优选地,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之间形成一缝隙,缝隙的宽度为1-1.5mm。
方案二
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对齐,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将密封片4夹紧。理论上来说这种结构会更不易漏气,密封效果更好,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误差、生产误差等因素会导致每个结构构件不能十分精密,从而导致在盖合时,有部分结构未能完全压实,进而导致出现缓慢漏气的现象。
方案三
环形顶压凸台31和环形密封凸台12均呈圆环形,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直径大于环形密封凸台12的外直径,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端嵌入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孔中。该方案与方案一类似,也可达到类似的密封效果,不同点仅在于环形密封凸台12和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大小对调了。
手动开启气盖3的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按压开盖的方式,第二是手拉开盖的方式。
1、采用按压开盖的方式时,其他相应的结构采用如下的设置方式。
环形顶压凸台31位于气盖3的左部,气盖3的右侧部具有按压部34,气盖3上设置有位于环形顶压凸台31和按压部34之间的铰接结构,气盖3通过铰接结构与阀座1铰接。具体地,铰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气盖3前后两侧的两个铰接孔35,容置槽1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铰接孔35转动配合的转轴16。
阀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15,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收容在容置槽15中。弹性件5为一压簧,压簧的下端与安装孔17的底面抵接,上端与按压部34抵接。
2、采用手拉开盖的方式时,可以将气盖3上的铰接结构设置在其右端部,该弹性件5采用连接在阀座1和气盖3之间的拉簧或扭簧,相应地,在气盖3上设置便于用户将盖体拉起的把手或手抠位。和按压开盖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更不易被误触而开启气盖3。
本实施例中,阀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包括多根肋条18,各个肋条18以排气孔11的轴线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进一步地,气盖3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装饰盖2。优选地,气盖3上设置扣孔36,装饰盖2上设置有卡扣21,卡扣21扣合在扣孔36中以使装饰盖2和气盖3可拆卸地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便于装拆装饰盖2,同时装饰盖2装上之后看不到螺丝孔,更加美观,且可避免螺丝生锈等问题。
实施例2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阀座1上设置有环绕排气孔11的上端口的环形密封凸台12,密封片4能够压紧在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表面以封闭排气孔11。密封片4采用硅胶片。
本实施例中,密封片4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42,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和翻边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
优选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上的环形卡槽33、以及设置在翻边42上的并卡入环形卡槽33中的环形凸筋43。此外,该卡合结构还可以采用方块槽和方形凸块来替代。
本实施例中,翻边42与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紧贴,环形凸筋43与环形卡槽33紧配合以限制密封片4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
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可采用以下几种配合方案。
方案一、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对齐,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顶压凸台31与环形密封凸台12将密封片4夹紧。理论上来说这种结构会更不易漏气,密封效果更好。
方案二、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直径大于环形密封凸台12的外直径,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端嵌入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孔中。
实施例3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具有类似的结构,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环形凸筋43与密封片4上表面的距离E大于环形凹槽与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表面的距离F,翻边42与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间隙配合,环形凸筋43的顶部与环形卡槽33的底部间隙配合以使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环形卡槽33的下侧壁能够与环形凸筋43抵接以限定密封片4相对于气盖3向下移动的最大位移。
本实施例中,气盖3和密封片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腔8,该空腔8与外界连通,将该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方式是:气盖3上设置有将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气道39;或者气盖3和密封片4之间留有将空腔与外界连通的间隙8。
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当气盖3受到较小的外力而向上小幅转动时,由于密封片4是可上下活动的,因此这一转动拉力不会传递到密封片4上,在压缩袋内部的负压下硅胶密封片4会保持密封状态。
此外,上述的实施例3也可以改造成其他的方案:即阀座1上设置有环绕排气孔11的上端口的环形密封凸台12,密封片4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42,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和翻边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直径小于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直径,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侧壁上具有与密封片4配合的锥形密封面,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端嵌入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孔中以使密封片4压紧在锥形密封面上。此时排气孔11即被密封片4封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包括阀座(1)和阀芯,所述阀座(1)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穿的排气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与阀座(1)转动连接的气盖(3)及用于封闭所述排气孔(11)的密封片(4),所述密封片(4)活动安装在所述气盖(3)的下表面,所述气盖(3)向上翻转带动密封片(4)向上翻转以开启所述排气孔(11),所述气盖(3)连接有能够驱动其和密封片(4)向下翻转至关闭状态的弹性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4)活动连接在所述气盖(3)的下表面以使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所述密封片(4)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柱(41),所述连接柱(41)与所述气盖(3)活动连接以使所述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柱(41)和气盖(3)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以限制所述密封片(4)与气盖(3)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盖(3)上设置有穿孔(32),所述连接柱(41)贯穿所述穿孔(32)且连接柱(41)与穿孔(3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连接柱(41)上端的且能够与气盖(3)的上表面抵接的限位台(411),所述气盖(3)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顶压凸台(31),所述限位台(411)与所述密封片(4)的上表面的距离A大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表面与所述气盖(3)的上表面的距离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1)、限位台(411)与密封片(4)为一体式弹性胶体结构,所述限位台(411)与所述连接柱(4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一锥形部(412),所述锥形部(412)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且锥形部(412)的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穿孔(3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上和/或气盖(3)上设置有能够压紧所述密封片的环形顶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压结构包括设置在气盖(3)的下表面的环形顶压凸台(31)以及设置在所述阀座(1)上的环形密封凸台(12),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环绕所述排气孔(11)的上端口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侧壁的径向尺寸,所述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端嵌入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表面具有从外至内逐渐降低的且与所述密封片(4)配合的倾斜密封面(1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为1-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4)活动连接在所述气盖(3)的下表面以使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所述气盖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顶压凸台(31),所述密封片(4)的边缘设置有向上翻折的翻边(42),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和所述翻边(42)的内侧壁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片(4)受到外力时能够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和所述翻边(4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制二者脱离的卡合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上的环形卡槽(33)、以及设置在所述翻边(42)上的并卡入所述环形卡槽(33)中的环形凸筋(43),所述环形凸筋(43)与所述密封片(4)上表面的距离E大于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下表面的距离F,所述翻边(42)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外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环形凸筋(43)的顶部与所述环形卡槽(33)的底部间隙配合以使所述密封片(4)可相对于气盖(3)上下移动,所述环形卡槽(33)的下侧壁能够与所述环形凸筋(43)抵接以限定所述密封片(4)相对于气盖(3)向下移动的最大位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上设置有环绕所述排气孔(11)的上端口的环形密封凸台(12)。
13.根据权利要求5或1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对齐,所述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将所述密封片(4)夹紧。
14.根据权利要求5或1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直径大于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外直径,所述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环形密封凸台(12)的上端嵌入所述环形顶压凸台(31)的内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4)安装在所述气盖(3)的左部,所述气盖(3)的右侧部具有按压部(34),所述气盖(3)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密封片(4)和按压部(34)之间的铰接结构,所述气盖(3)通过所述铰接结构与所述阀座(1)铰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容置槽(15),所述气盖(3)处于关闭状态时收容在所述容置槽(15)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15)的底面设置有位于所述按压部(34)下方的安装孔(17),所述弹性件(5)为一压簧,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孔(17)的底面抵接,上端与所述按压部(34)抵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盖(3)的上表面可拆卸地安装有装饰盖(2)。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10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盖(3)和密封片(4)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空腔(8),所述气盖(3)上设置有将所述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气道(39)或者所述气盖(3)和密封片(4)之间留有将所述空腔(8)与外界连通的间隙。
CN202321415790.0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Active CN220365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5790.0U CN22036598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15790.0U CN22036598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5988U true CN220365988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20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15790.0U Active CN220365988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5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779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口盒组件结构
US20080240943A1 (en) Air pump
CN2861674Y (zh) 旋转式按键空气阀
CN220365988U (zh) 一种紧凑型翻盖气阀
CN116538326A (zh) 一种可翻转开合的气阀
JP4635859B2 (ja) 圧縮袋の排気バルブ
WO2024027215A1 (zh) 一种气阀
CN218559723U (zh) 一种真空袋气阀组件
CN218559726U (zh) 一种真空袋气阀
CN216685581U (zh) 一种负压发生结构和保鲜盒
CN213292174U (zh) 旋转吸盘结构
CN212952086U (zh) 一种真空罐
CN220843650U (zh) 一种翻盖式气阀
CN210769398U (zh) 一种可内、外置的气泵组件和充气产品
JP2004244108A (ja) 圧縮袋の脱気構造
KR200379566Y1 (ko) 진공컵 밸브
CN203161788U (zh) 一种吸附装置
CN216835128U (zh) 一种侧面泄压型密封罐
CN220243650U (zh) 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真空机封口机
KR200339546Y1 (ko) 진공 보관백의 공기배출구
CN220663453U (zh) 一种泵头装置
CN220581484U (zh) 一种吸盘装置及吸盘挂钩
CN219763027U (zh) 一种水杯
CN218510936U (zh) 一种升降式打火机
CN211242853U (zh) 一种开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