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64457U -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64457U
CN220364457U CN202321684788.3U CN202321684788U CN220364457U CN 220364457 U CN220364457 U CN 220364457U CN 202321684788 U CN202321684788 U CN 202321684788U CN 220364457 U CN220364457 U CN 220364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tage
treatment system
sludge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847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山林
雒丹丹
王钦
曲玉波
李胜
林囿
陈典
周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847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64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64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64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反应池、MBR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以及用于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一级两段A/O反应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可生化BOD、降低污水的COD,MBR系统利用MBR膜的高效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定颗粒和胶体;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沉淀池、MBR系统均与污泥处理系统连通;本申请通过增设一级两段A/O工艺、二级A/O工艺以及MBR系统增强了除氮效果,降低了水中COD,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企业的日常生产往往会伴随有厂内(生产、生活)污水的产生。其中,生产、生活污水的粗放无序排放,会加大后续污水处理的负荷及成本。
面对厂内污水,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处理措施为:通过管道将厂内污水排入到市政污水井口,这种方式对于距离市政污水井口太远的情况下,若修建单独管道则工程太大,若直接通过其他现有管道排去,则会与其他污染程度不同的水混合,导致污水量变大,从而加大污水处理的负荷及成本,因此,按照“一企一管”、“明管输送”原则规划,化工企业单独一根污水管直接排至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是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反应池、MBR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以及用于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所述一级两段A/O反应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可生化BOD、降低污水的COD,所述MBR系统利用MBR膜的高效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定颗粒和胶体;所述调节池、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所述沉淀池、所述MBR系统均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
还包括用于应急事故储存污水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连通所述调节池。
所述一级两段A/O反应池包括一段A池、一段O池、二段A池、二段O池,所述一段A池、所述二段A池为缺氧池,所述一段O池、所述二段O池为好氧池;所述一段A池、所述一段O池、所述二段A池、所述二段O池依次连通。
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沉淀澄清的二沉池和用于去除SS和磷的三沉池,所述二段O池、所述二沉池、所述三沉池、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依次连通。
所述芬顿氧化池与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中间水池一,所述三沉池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中间水池二,所述中间水池一、所述中间水池二上均设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送至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
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污泥脱水及干化间。
所述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脱水及干化间与所述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脱水及干化间产生的滤液排入所述调节池。
还包括风机房,所述风机房内设有曝气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依次经过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工艺、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工艺、MBR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通过对污水进行污泥沉淀、除固体悬浮物、除磷、氨氮、总氮,降低水中的COD,最后通过活性炭系统的吸附作用再进一步降低产水污染物,再通过杀菌池对产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最后将达标后的水外排至蓄水池内;本申请通过增设一级两段A/O工艺、二级A/O工艺以及MBR系统增强了除氮效果,降低了水中COD,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沉淀池、MBR系统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降低出泥含水率,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滤水则排入调节池,与排入调节池的园区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确保出水全部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反应池、MBR(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以及用于浓缩污泥的污泥浓缩池,一级两段A/O反应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BOD(生化需氧量)、降低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MBR系统利用MBR膜的高效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定颗粒和胶体;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沉淀池、MBR系统均与污泥处理系统连通。
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依次经过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工艺、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工艺、MBR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通过对污水进行污泥沉淀、除固体悬浮物、除磷、氨氮、总氮,降低水中的COD,最后通过活性炭系统的吸附作用再进一步降低产水污染物,再通过杀菌池对产水进行消毒,确保出水水质达标,最后将达标后的水外排至蓄水池内;本申请通过增设一级两段A/O工艺、二级A/O工艺以及MBR系统增强了除氮效果,降低了水中COD,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能力;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沉淀池、MBR系统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降低出泥含水率,污泥处理系统产生的滤水则排入调节池,与排入调节池的园区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确保出水全部达标排放。
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企一管”方式利用余压进入调节池,如果来水水质超标切换至事故池,事故池主要是对各个企业排放废水超标或者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时候的应急事故存储,事故池与调节水池相连通。调节池是对污水的温度、水质和水量起到均值均量的作用,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进水条件和不受废水高峰流量的影响。各企业废水在调节池内均值均量后,通过调节池提升泵进入高效沉淀池内进行固体悬浮物去除处理,为后续芬顿氧化创造条件,高效沉淀池包括反应区、混凝区、絮凝区以及沉淀区,设计水量均为m/d,建造座数均为座。
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后,污水利用高程重力自流到后续预处理芬顿氧化池;芬顿氧化池包括调酸区、芬顿反应区、中和区、吹脱区、絮凝区、沉淀区,主要是对来水中中毒、难降解的污染物进行高级氧化预处理,进而达到降低来水毒性和提高可生化作用。操作时,首先在调酸区对污水进行PH调节,控制在-,在芬顿反应区内进行氧化反应,利用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反应产生具有强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用于氧化水中难分解的有机物,将其断链,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并降低来水生物毒性。同时,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铁离子有混凝作用,可用于去除部分有机物。随后在中和区使用液碱对pH再次进行调节,使其中污泥迅速絮凝沉淀,污泥排到污泥浓缩池中,将污水中有毒、难降解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预处理,进而达到降低来水毒性和提高可生化作用。
在芬顿氧化池处理完后出水进入中间水池一,污水通过中间水池一上设置的提升泵提升送至深度水解酸化池进行处理。经过了芬顿氧化预处理后,水的B/C(BOD与COD的比值)得到了改善,但其可生化仍不能达到好氧生化所最需要的B/C,因此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加以分解成小分子,使大分子能透过细胞壁,为细菌直接利用,而水解酸化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经芬顿预氧化和深度水解酸化后,污水可生化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污水重力自流入至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生化处理单元需要充分考虑脱碳除氮,尤其是总氮的处理,本系统采用一级两段A/O反应池,包括一段A池、一段O池、二段A池、二段O池,A/O工艺主要用于去除总氮和COD,A/O工艺法为缺氧好氧工艺法,A池是缺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池是好氧池。
缺氧是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在缺氧条件下,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好氧回流的NO-还原为分子态氮完成总氮在生态中的去除;A池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异氧菌的反硝化作用将去除总氮,二是降低好氧池载荷,防止产生好氧池污泥膨胀。
好氧池是主要降解COD和氨氮的工艺,通过反应器内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实现COD、氨氮的削减。该池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硝化,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氮和硝态氮,这个过程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共同完成,亚硝化菌有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螺杆菌属和亚硝酸球菌属,硝酸菌有硝化杆菌属、硝化球菌属。氨氮经过氧化后,硝化液回流到缺氧池,完成总氮的去除。二段O池好氧池出水自流入二沉池沉淀澄清,部分污泥回到好氧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经过一级两段A/O工艺后,污水中可以被微生物通过自身合成代谢作用处理的可生化的BOD部分已经基本被去除,该出水为生化尾水,剩余COD绝大部分是不可生化的有机污染物,此时,污水中无论是COD、氨氮、总氮、总磷、SS等均仍未达到出水排放水质标准,必须进一步去除,进一步采用生化处理方式是无法取得有效效果的,必须进一步对污水中剩余的难降解或不可生化部分进行生物改性,通过高级氧化方式将大分子有机物开环断链,提高其可生化性。臭氧催化氧化可以起到这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悬浮物对氧化剂的吸附作用,较高悬浮物会对氧化剂进行不必要的消耗浪费,因此在进入臭氧催化氧化前必须对沉淀出水进一步去除SS和浊度。
为节约动力消耗,尽量节约电力消耗,本项目考虑充分利用高程,二沉池出水依靠高程差,重力自流入到三沉池,三沉池采用高效沉淀池工艺,在三沉池前端的混凝絮凝池内投加PAC(聚合氯化铝)和PAM(聚丙烯酰胺),通过混凝剂絮凝剂的吸附架桥等作用,提高SS的去除效率,保证水SS在mg/L以下,为后续臭氧催化氧化创造有力条件。同时投加除磷剂,在去除SS同时达到化学除磷的作用,保证出水总磷达标。
三沉池产水经中间水池二的泵提升进入臭氧催化氧化池,中间水池一与中间水池二的作用是用于中间调节用,本系统采用自流+提升混合式设计,且系统中会尽可能减少污水提升次数,操作方便,设备故障率低,运行成本低;臭氧催化氧化池包括高级氧化池和臭氧吹脱池,臭氧催化氧化是对一级两段A/O处理后的生化尾水进行高级氧化,进而提高污水可生化性,进入臭氧催化氧化池的污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羟基自由基·OH,由于·OH在自然界氧化剂中,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是可利用的最高氧化电位的强氧化剂,可将经过一级两段A/O生化处理后残留的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大分子进一步开环断链,提高二级A/O进水的可生化性,为进一步生化处理COD、氨氮、总氮创造条件。
臭氧催化氧化出水利用高程重力流入到二级A/O反应池,二级A/O反应池包括二级A池、二级O池,二级A/O反应池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群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SS,有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具有脱氮功能,二级A/O出水重力进入MBR系统中,利用MBR膜的高效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体颗粒和胶体使水澄清,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胶体截留,进一步降低了水中COD。
末端工艺采用活性炭吸附再生工艺,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产水污染物,保证最终出水水质达标。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通过多段炉再生后可循环利用。
最后经过次氯酸钠消毒后,出水达标外排。
污水处理过程中,芬顿氧化池、二沉池、三沉池、MBR系统处理中产出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通过重力浓缩对剩余污泥和化学污泥进行浓缩,为污泥脱水创造有力条件,随后进入污泥调理池,污泥调理池中加入铁盐和PAM(絮凝剂),通过投加污泥调理剂对浓缩污水进行改性,为后续污泥脱水创造条件。使污泥脱水及干化间,通过高压隔膜板框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然后通过污泥干化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到%以下。
还包括风机房,该房间内设有为一级级A/O反应池、二级A/O反应池、MBR系统提供的曝气的曝气风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调节池、高效沉淀池、芬顿氧化池、深度水解酸化池、一级两段A/O反应池、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池、二级A/O反应池、MBR系统、活性炭系统、杀菌池以及用于处理污泥的污泥处理系统,所述一级两段A/O反应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可生化BOD、降低污水的COD,所述MBR系统利用MBR膜的高效分离作用,截留水中的大分子固定颗粒和胶体;所述调节池、所述芬顿氧化池、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所述沉淀池、所述MBR系统均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应急事故储存污水的事故池,所述事故池连通所述调节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两段A/O反应池包括一段A池、一段O池、二段A池、二段O池,所述一段A池、所述二段A池为缺氧池,所述一段O池、所述二段O池为好氧池;所述一段A池、所述一段O池、所述二段A池、所述二段O池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包括用于沉淀澄清的二沉池和用于去除SS和磷的三沉池,所述二段O池、所述二沉池、所述三沉池、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芬顿氧化池与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之间设有中间水池一,所述三沉池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之间设有中间水池二,所述中间水池一、所述中间水池二上均设有提升泵,通过提升泵将污水提升送至所述深度水解酸化池、所述臭氧催化氧化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污泥脱水及干化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脱水及干化间与所述调节池相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脱水及干化间产生的滤液排入所述调节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房,所述风机房内设有曝气风机。
CN202321684788.3U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20364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788.3U CN2203644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84788.3U CN2203644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64457U true CN220364457U (zh) 2024-01-19

Family

ID=8951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84788.3U Active CN220364457U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64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3539B (zh) 一种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609658B (zh) 一种催化内电解-改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反渗透浓水的方法
US20070003370A1 (en) A method for treating landfill leachate
CN109205954A (zh)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CN109111019B (zh) 高浓度、难降解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2794555A (zh) 一种新型强化混凝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3342441A (zh) 一种硫氰酸红霉素废水处理方法
CN113003882A (zh) 一种高氨氮高盐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
CN102363549A (zh) 一种无膜工业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CN103787544A (zh) 处理dcp废水的系统
CN110590079A (zh) 一种电子束辐照全量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水的方法
CN103086497A (zh) 利用次氯酸钙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方法
CN106517699B (zh) 高效生活垃圾污水系统及其工艺
CN112960861A (zh) 一种不锈钢酸洗废水生物脱氮处理工艺
CN11204756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2036445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3663844B (zh) 一种乙烯废碱液的处理方法
CN104909517A (zh) 工业生产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14004362U (zh) 废水快速净化处理系统
CN21231586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CN211111560U (zh) 一种不锈钢酸洗生产线的污水处理系统
CN103787545A (zh) 处理dcp废水的方法
CN113582340A (zh) 一种工业废水总氮处理系统
CN112811738A (zh) 一种垃圾填埋场废水多级净化处理方法
CN207891216U (zh) 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制药废水的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