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0457U -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0457U
CN220350457U CN202322003899.XU CN202322003899U CN220350457U CN 220350457 U CN220350457 U CN 220350457U CN 202322003899 U CN202322003899 U CN 202322003899U CN 220350457 U CN220350457 U CN 220350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amper
fixed
spring
mo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038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卫强
吴永刚
陈桂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ding Me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ding Me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ding Me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ding Meid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038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0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0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0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涉及模具运输技术领域,包括防护箱体和光洁度模具,所述防护箱体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在传统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的基础上,在箱体内增设了一组多向减震支撑结构,将模具居中放置在承托板上表面,此时在模具重力作用下逐渐打破承托板和两组压板的平衡状态,两组压板同步进行适应性旋转使两组侧挡板逐步旋转至贴合在模具的侧壁上,同时承托板逐步下落并逐步拉伸第二弹簧,而且两侧的定位板会随着压板的旋转同步旋转至模具的边侧,利用承托板与底板之间的配合实现了竖直方向上的减震保护,能够有效减缓载具刹车、提速或者行驶在颠簸路段对模具带来的惯性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背景技术
模具光洁度即为模具表面的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而光洁度模具的主要应用对象是蜂窝陶瓷载体,蜂窝陶瓷是一种结构似蜂窝形状的新型陶瓷产品。由最早使用在小型汽车尾气净化广泛应用在化工、电力、冶金、石油、电子电器、机械等工业中,而且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传统的光洁度模具在通过载具运输时一般是将模具放入箱内再关闭箱盖达到运输防护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光洁度模具外表面较为光滑,在平放入内腔和模具尺寸差不多的箱内后,由于其高平整性和光滑性,再加上模具具有一定的自重,徒手很难将模具拿起,即使取出后也有掉落的风险,同时现有的防护箱在实现对模具减震防护的同时无法实现模具的便捷放取,即具有防护功能的箱体不便模具的取放,而方便取放模具的箱体无法实现对模具的防护,存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传统的光洁度模具在通过载具运输时一般是将模具放入箱内再关闭箱盖达到运输防护的效果,但是众所周知光洁度模具外表面较为光滑,在平放入内腔和模具尺寸差不多的箱内后,由于其高平整性和光滑性,再加上模具具有一定的自重,徒手很难将模具拿起,即使取出后也有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包括防护箱体和光洁度模具,所述防护箱体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贴合于光洁度模具下表面的承托板,并且固定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以对防护箱体进行支撑的底板,所述底板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第一减震组件,且防护箱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对光洁度模具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的侧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和第一弹簧,且固定板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底座固定于承托板的下表面,且第一阻尼器的伸缩端固定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于底板的上表面,并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箱体的内部对称铰接有压板,且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压板的端部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定位板、滑杆、限位槽和第二阻尼器,且压板的端部铰接有定位板,并且定位板的一端铰接有滑杆,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阻尼器的底座,并且滑杆的一端与第二阻尼器的伸缩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于限位槽的内壁,并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阻尼器的伸缩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为“兀”字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定位板均与光洁度模具的侧壁贴合连接,并且定位板在光洁度模具的两侧对称设置用以对光洁度模具进行横向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传统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的基础上,在箱体内增设了一组多向减震支撑结构,将模具居中放置在承托板上表面,此时在模具重力作用下逐渐打破承托板和两组压板的平衡状态,两组压板同步进行适应性旋转使两组侧挡板逐步旋转至贴合在模具的侧壁上,同时承托板逐步下落并逐步拉伸第二弹簧,而且两侧的定位板会随着压板的旋转同步旋转至模具的边侧,以此不仅实现了对模具横向上的多方位减震保护,同时利用承托板与底板之间的配合也能实现竖直方向上的减震保护,能够有效减缓载具刹车、提速或者行驶在颠簸路段对模具带来的惯性损伤,且由于模具的部分下表面是处于腾空状态,因此在手动取下时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放入箱体后整体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逐步顶起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杆与固定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箱体;2、固定板;3、承托板;4、底板;41、第一阻尼器;42、第一弹簧;5、压板;51、定位板;52、滑杆;53、限位槽;54、第二阻尼器;55、第二弹簧;6、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包括防护箱体1和光洁度模具,防护箱体1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上方设置有贴合于光洁度模具下表面的承托板3,并且固定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以对防护箱体1进行支撑的底板4,底板4与固定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减震组件,且防护箱体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对光洁度模具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的侧挡板6。
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且固定板2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阻尼器41,第一阻尼器41的底座固定于承托板3的下表面,且第一阻尼器41的伸缩端固定于底板4的上表面,第一阻尼器41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42,且第一弹簧42的一端焊接于底板4的上表面,并且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2的下表面,该第一减震组件利用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承托板3与底板4之间的缓冲连接,当模具上下震动时承托板3会将受到的冲击作用向下传递并利用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的配合实现对冲击动能的削弱和吸收,进而对模具起到竖向减震防护的效果。
防护箱体1的内部对称铰接有压板5,且两个侧挡板6分别与两个压板5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压板5的端部与固定板2之间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
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定位板51、滑杆52、限位槽53和第二阻尼器54,且压板5的端部铰接有定位板51,并且定位板51的一端铰接有滑杆52,固定板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3,且限位槽53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阻尼器54的底座,并且滑杆52的一端与第二阻尼器54的伸缩端铰接,该第二减震组件利用第二阻尼器54与第二弹簧55之间的配合作用实现了对滑杆52的缓冲,滑杆52再通过定位板51以及压板5将缓冲作用稳定传递至侧挡板6处,从而实现对模具的侧边减震防护。
限位槽5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55,且第二弹簧55的一端焊接于限位槽53的内壁,并且第二弹簧55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阻尼器54的伸缩端。
定位板51为“兀”字形设置,且两个定位板51均与光洁度模具的侧壁贴合连接,并且定位板51在光洁度模具的两侧对称设置用以对光洁度模具进行横向限位,利用两侧设置的“兀”字形定位板51能够对模具另外两个侧边进行限位,避免模具横向移动与防护箱体1内壁之间发生碰撞。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时,在未放置模具的情况下压板5以及承托板3始终会保持如图2所示的状态,首先,将待运输的模具居中放置在承托板3上表面,此时模具的下表面分别与承托板3上表面以及两个压板5的端部贴合,随后松开模具,由于模具的自重会打破承托板3和压板5的平衡状态。
紧接着,如图1和图2所示,在模具的重力作用下,第一阻尼器41开始逐步收缩并拉伸第一弹簧42,并且在达到如图1所示的状态后保持静止,此时第一弹簧42和第一阻尼器41之间的配合为模具实时提供竖直方向上的减震缓冲,当汽车颠簸时,上下移动的模具会对承托板3产生一定的冲击作用,而承托板3在受到冲击作用后会继续挤压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并且利用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冲击作用的吸收和削弱,以此达到对模具进行竖向的减震防护效果。
在模具重力下落期间,模具会同步对两个压板5的端部产生向下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得两组压板5同步进行内端向下的对称式旋转并带动两组侧挡板6同步进行相互靠近的对称式旋转,且如上述当模具与承托板3保持静止稳定时,两组侧挡板6恰好同步贴合在模具的两侧,且当压板5旋转时,如图3和图4所示,内端向下进行旋转的压板5会通过定位板51的双向旋转连接作用同步对滑杆52产生挤压推动作用,由于滑杆52受到固定板2内壁的限制,因此两个滑杆52会同步进行相互靠近的对称式水平滑动并同步压缩两组第二阻尼器54和拉伸两组第二弹簧55,待模具静止后,压板5和侧挡板6会稳定保持如图1所示的状态,两侧的侧挡板6会通过第二阻尼器54和第二弹簧55之间的配合作用对模具起到横向的缓冲减震效果,避免模具在汽车刹车或者加速时与防护箱体1内壁惯性碰撞,而两侧对称设置的定位板51会对模具的另两个侧边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模具从承托板3上掉落,且由于模具的部分下表面是处于腾空状态,因此在手动取下时较为方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包括防护箱体(1)和光洁度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1)下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上方设置有贴合于光洁度模具下表面的承托板(3),并且固定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以对防护箱体(1)进行支撑的底板(4),所述底板(4)与固定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减震组件,且防护箱体(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对光洁度模具两侧进行夹持限位的侧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器(41)和第一弹簧(42),且固定板(2)的中心处贯穿设置有第一阻尼器(41),所述第一阻尼器(41)的底座固定于承托板(3)的下表面,且第一阻尼器(41)的伸缩端固定于底板(4)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阻尼器(41)的外壁缠绕有第一弹簧(42),且第一弹簧(42)的一端焊接于底板(4)的上表面,并且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体(1)的内部对称铰接有压板(5),且两个所述侧挡板(6)分别与两个所述压板(5)的端部固定连接,并且压板(5)的端部与固定板(2)之间安装有第二减震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定位板(51)、滑杆(52)、限位槽(53)和第二阻尼器(54),且压板(5)的端部铰接有定位板(51),并且定位板(51)的一端铰接有滑杆(52),所述固定板(2)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槽(53),且限位槽(53)一端的内壁固定有第二阻尼器(54)的底座,并且滑杆(52)的一端与第二阻尼器(54)的伸缩端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55),且第二弹簧(55)的一端焊接于限位槽(53)的内壁,并且第二弹簧(55)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阻尼器(54)的伸缩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51)为“兀”字形设置,且两个所述定位板(51)均与光洁度模具的侧壁贴合连接,并且定位板(51)在光洁度模具的两侧对称设置用以对光洁度模具进行横向限位。
CN202322003899.X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Active CN220350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3899.XU CN22035045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03899.XU CN22035045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0457U true CN220350457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03899.XU Active CN220350457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0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02510U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锂电池
CN220350457U (zh) 一种光洁度模具运输用防护箱
CN210502724U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零部件转运装置
CN21439687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铝板成品运输装置
CN212149837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配料运输装置
CN215825277U (zh) 一种轴承加工支撑平台
CN214818616U (zh) 一种运输平稳的医疗用物流机器人
CN211995057U (zh) 一种重型汽车板簧支架
CN207827442U (zh) 一种二车型小车组总成
CN210531508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燃气表
CN210258529U (zh)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功能的物流搬运车
CN221050555U (zh) 一种集装箱缓冲结构
CN208264303U (zh) 一种多功能玻璃门搬运装置
CN220411480U (zh) 一种房建施工的泥浆管运输装置
CN215553442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运输装置
CN216004527U (zh) 一种涂料桶用卸货辅助装置
CN214451161U (zh) 一种服装加工设备用运输装置
CN215477769U (zh) 弯轨提升装置
CN220009824U (zh) 一种中空玻璃运输装置
CN22056980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机构件
CN214112436U (zh) 便携式车载加固笔记本电脑减震装置
CN213705520U (zh) 一种装配建筑用运输装置
CN221023704U (zh)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加工用的运输装置
CN220595741U (zh) 一种有分类功能的食品检验用样品存放装置
CN109748083A (zh) 一种卸料方便的工业自动化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