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7183U -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7183U
CN220347183U CN202321394356.9U CN202321394356U CN220347183U CN 220347183 U CN220347183 U CN 220347183U CN 202321394356 U CN202321394356 U CN 202321394356U CN 220347183 U CN220347183 U CN 220347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cylinder
rod hydraulic
sintering
rod
furnac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43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雪飞
杜新丰
魏兆杰
刘文帅
韩守强
郑亮只
龙文玲
李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yang Friend Diamond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yang Friend Diamond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yang Friend Diamond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yang Friend Diamond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43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7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7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7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和模具,炉体内部地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中转动设有转盘,转盘顶面与地面平齐且其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双杆液压缸,转盘中部对应的炉体前后内侧壁之间设有隔热板,隔热板前后两侧均与炉体内侧壁上下滑动连接且该隔热板底部与转盘抵接、顶部伸出炉体并与架设在炉体外顶部上的第一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固连,隔热板将炉体分隔成烧结室和冷却室,烧结室和冷却室的前侧敞口并可开合连接有密封门,模具固设在一移动台上,移动台底面四角处均设有脚轮、底面中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带有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板。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模具的自动移进移出以及模具在烧结室和冷却室的自动切换,操作更加简便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基胎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刚石工具通常由基体和金刚石刀头两部分组成,金刚石刀头主要起切割作用,而根据主要成分的不同,金刚石刀头中所使用的胎体可大致分为Co基胎体、Fe基胎体、Cu基胎体、Ni基胎体等。其中,Fe基胎体因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等特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发展。
在制备铁基胎体时,其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有配料、混料、装模和热压烧结等。其中,热压烧结是从单轴方向对装填好铁基胎体混合料的模具进行加压边加热,从而使成型和烧结同时完成的一道工序,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但在实际生产中,烧结前后往往是由人工将模具从烧结炉中移进移出的,操作不便且易烫伤工作人员,尤其是烧结后模具的温度更高,不仅需要将其从烧结炉中取出,还需将其转移至空地进行空冷或转移至一定的冷却设备中进行冷却,人工操作的简便性和安全性更低,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可实现模具的自动移进移出以及模具在烧结室和冷却室的自动切换,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和模具,所述炉体内部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转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面与相应地面平齐且其左右两侧上均水平设有第一双杆液压缸,所述转盘中部对应的炉体前后内侧壁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前后两侧均与对应的炉体内侧壁上下滑动连接且该隔热板的底部与转盘抵接、顶部伸出炉体并与竖向架设在炉体外顶部上的第一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板将炉体分隔成烧结室和冷却室,所述烧结室和冷却室的前侧均敞口并均可开合连接有密封门;所述模具固设在一移动台上,所述移动台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脚轮、底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带有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移动台可移动到转盘上,且此时第一双杆液压缸可位于两第一限位板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两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移动台的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带有第二限位孔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移动台对应的烧结室和冷却室的后侧内壁上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有第二单杆液压缸,所述第二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前并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二双杆液压缸可位于同一端的两第二限位板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烧结室顶端的中部上竖向设有第三单杆液压缸、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第四单杆液压缸,所述第三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与模具同轴的压头,两第四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组可套设在模具外侧的加热线圈,所述冷却室顶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设有第五单杆液压缸,两第五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可套设在模具外侧的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连接有冷却源。
优选的,所述转盘中心对应的地下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上并与转盘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双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双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板的第二限位孔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冷却源包括设在冷却室外侧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有带有进水泵的进水管、回水口连通有带有回水泵的回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第一软管与冷却盘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回水管通过第二软管与冷却盘管的顶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热压烧结时,可通过移动台上的四组脚轮的配合,快速便捷地将装好物料的模具移动到烧结室前侧的合适位置上。然后,打开烧结室对应的密封门并运行烧结室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相应第二双杆液压缸前移出烧结室。接着,再次调整移动台的位置,使其后端抵触到第二双杆液压缸并使该第二双杆液压缸位于对应的两第二限位板之间,再运行该第二双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到两第二限位板的第二限位孔中,即可将移动台牵引住。之后,再次运行对应的第二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带动移动台和模具整体自动后移进烧结室内的转盘上,直至两第一限位板位于烧结室内的第一双杆液压缸的两侧。然后,运行该第一双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到两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孔中,即可将移动台限位固定在烧结室内的转盘上。接着,再次先后运行烧结室内的第二双杆液压缸和第二单杆液压缸,带动第二双杆液压缸复位,即可解除对移动台的牵引。之后,运行第四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加热线圈下移并套设在模具外侧,再接通加热线圈的电路并运行第三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带动压头下移,即可配合实现对模具的均匀加热和单轴方向上的加压,达到热压烧结的目的;
烧结完成后,先运行第三单杆液压缸和第四单杆液压缸,将压头和加热线圈上移复位,再运行第一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带动隔热板上移,暂时连通烧结室和冷却室。然后,运行电机,带动转盘转动180度,即可将移动台自动转移进冷却室中,再运行第一单杆液压缸,将隔热板下放到位,即可重新分隔开烧结室和冷却室。此时,可按前述步骤继续向烧结室送入另一待烧结的模具进行热压烧结作业,同时,在冷却室中,可运行第五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冷却盘管下移并套设在模具的外侧,然后通过冷却源的配合对该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即可。冷却完成后,再次运行第五液压缸,带动冷却盘管上移复位,再运行冷却室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对应的第二双杆液压缸前移至其抵触到此时移动台的后端上,然后再运行相应的第二双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中,即可再次将移动台牵引住。接着,运行此时冷却室内的第一双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解除对移动台的锁定,再打开冷却室的密封门并再次运行冷却室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使其活塞杆继续伸长,即可带动冷却后的移动台和模具整体自动前移出冷却室。之后,再次先后运行冷却室内的第二双杆液压缸和第二单杆液压缸,带动第二双杆液压缸复位,即可解除对移动台的牵引,然后由人工将冷却后的移动台移动到后续工位即可。综上,通过本装置,可实现烧结前模具的快速便捷移动到位、热压烧结时模具的自动移进烧结室、热压烧结后模具的自动快速转移进冷却室、冷却时对模具的有效均匀快速冷却、冷却后模具的自动移出冷却室,整体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台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台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炉体,2为模具,3为转盘,4为第一双杆液压缸,5为隔热板,6为第一单杆液压缸,7为烧结室,8为冷却室,9为密封门,10为移动台,11为脚轮,12为第一限位孔,13为第一限位板,14为第二限位孔,15为第二限位板,16为第二单杆液压缸,17为第二双杆液压缸,18为第三单杆液压缸,19为第四单杆液压缸,20为压头,21为加热线圈,22为第五单杆液压缸,23为冷却盘管,24为电机,25为冷却水箱,26为进水泵,27为进水管,28为回水泵,29为回水管,30为第一软管,31为第二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6所示,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1和模具2。炉体1内部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中转动设有转盘3,转盘3的顶面与相应地面平齐且其左右两侧上均水平设有第一双杆液压缸4。转盘3中部对应的炉体1前后内侧壁之间设有隔热板5,隔热板5的前后两侧均与对应的炉体1内侧壁上下滑动连接且该隔热板5的底部与转盘3抵接、顶部伸出炉体1并与竖向架设在炉体1外顶部上的第一单杆液压缸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隔热板5将炉体1分隔成烧结室7和冷却室8,烧结室7和冷却室8的前侧均敞口并均可开合连接有密封门9。模具2固设在一移动台10上,移动台10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脚轮11、底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带有第一限位孔12的第一限位板13,移动台10可移动到转盘3上,且此时第一双杆液压缸4可位于两第一限位板13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两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2中。移动台10的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带有第二限位孔14的第二限位板15,移动台10对应的烧结室7和冷却室8的后侧内壁上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有第二单杆液压缸16,第二单杆液压缸16的活塞杆朝前并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双杆液压缸17,第二双杆液压缸17可位于同一端的两第二限位板15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4中。烧结室7顶端的中部上竖向设有第三单杆液压缸18、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第四单杆液压缸19,第三单杆液压缸18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与模具2同轴的压头20,两第四单杆液压缸19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组可套设在模具2外侧的加热线圈21。冷却室8顶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设有第五单杆液压缸22,两第五单杆液压缸22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可套设在模具2外侧的冷却盘管23,冷却盘管23连接有冷却源;
热压烧结时,可通过移动台10上的四组脚轮11的配合,快速便捷地将装好物料的模具2移动到烧结室7前侧的合适位置上。然后,打开烧结室7对应的密封门9并运行烧结室7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相应第二双杆液压缸17前移出烧结室7。接着,再次调整移动台10的位置,使其后端抵触到第二双杆液压缸17并使该第二双杆液压缸17位于对应的两第二限位板15之间,再运行该第二双杆液压缸17,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到两第二限位板15的第二限位孔14中,即可将移动台10牵引住。之后,再次运行对应的第二单杆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带动移动台10和模具2整体自动后移进烧结室7内的转盘3上,直至两第一限位板13位于烧结室7内的第一双杆液压缸4的两侧。然后,运行该第一双杆液压缸4,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到两第一限位板13的第一限位孔12中,即可将移动台10限位固定在烧结室7内的转盘3上。接着,再次先后运行烧结室7内的第二双杆液压缸17和第二单杆液压缸16,带动第二双杆液压缸17复位,即可解除对移动台10的牵引。之后,运行第四单杆液压缸19,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加热线圈21下移并套设在模具2的外侧,再接通加热线圈21的电路并运行第三单杆液压缸18,使其活塞杆伸长,带动压头20下移,即可配合实现对模具2的均匀加热和单轴方向上的加压,达到热压烧结的目的;
烧结完成后,先运行第三单杆液压缸18和第四单杆液压缸19,将压头20和加热线圈21上移复位,再运行第一单杆液压缸6,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带动隔热板5上移,暂时连通烧结室7和冷却室8。然后,将转盘3转动180度,即可将移动台10自动转移进冷却室8中,再运行第一单杆液压缸6,将隔热板5下放到位,即可重新分隔开烧结室7和冷却室8。此时,可按前述步骤继续向烧结室7送入另一待烧结的模具2进行热压烧结作业,同时,在冷却室8中,可运行第五单杆液压缸22,使其活塞杆伸长,即可带动冷却盘管23下移并套设在模具2的外侧,然后通过冷却源的配合对该模具2进行冷却降温即可。冷却完成后,再次运行第五液压缸22,带动冷却盘管23上移复位,再运行冷却室8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伸长,推动对应的第二双杆液压缸17前移至其抵触到此时移动台10的后端上,然后再运行相应的第二双杆液压缸17,使其活塞杆伸长并贯穿插接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4中,即可再次将移动台10牵引住。接着,运行此时冷却室8内的第一双杆液压缸4,使其活塞杆收缩,即可解除对移动台10的锁定,再打开冷却室8的密封门9并再次运行冷却室8内的第二单杆液压缸16,使其活塞杆继续伸长,即可带动冷却后的移动台10和模具2整体自动前移出冷却室8。之后,再次先后运行冷却室8内的第二双杆液压缸17和第二单杆液压缸16,带动第二双杆液压缸17复位,即可解除对移动台10的牵引,然后由人工将冷却后的移动台10移动到后续工位即可。综上,通过本装置,可实现烧结前模具2的快速便捷移动到位、热压烧结时模具2的自动移进烧结室、热压烧结后模具2的自动快速转移进冷却室、冷却时对模具2的有效均匀快速冷却、冷却后模具2的自动移出冷却室,整体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更加实用。密封门9的可开合连接的具体方式和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转盘3的中心对应的地下设有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轴朝上并与转盘3同轴固定连接,使得在使用时,可由电机24提供动力,带动转盘3转动,以配合实现模具2在烧结室7和冷却室8之间的切换。电机24采用现有常规的带有抱闸功能的步进电机即可,以配合实现转盘3相应角度的转动和转动到位后的位置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双杆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一限位板13的第一限位孔12相适配,以保证第一双杆液压缸4的活塞杆可顺利插入对应第一限位孔12中,从而配合实现对移动台10的限位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双杆液压缸17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板15的第二限位孔14相适配,以保证第二双杆液压缸17的活塞杆可顺利插入对应第一限位孔14中,从而配合实现对移动台10的牵引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冷却源包括设在冷却室8外侧的冷却水箱25,冷却水箱25的出水口连通有带有进水泵26的进水管27、回水口连通有带有回水泵28的回水管29,进水管27通过第一软管30与冷却盘管23的底端连通,回水管29通过第二软管31与冷却盘管23的顶端连通,使得在冷却时,可由进水泵26从冷却水箱25中抽取冷却水并输送给冷却盘管23的底端,使冷却水可流经冷却盘管23,与模具2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水则从冷却盘管23顶端流出,并在回水泵28的带动下流回冷却水箱25进行降温,从而实现对模具2的循环水冷降温,冷却效果好且节约水资源。冷却水箱25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集成式冷却水箱即可,它是现有的一种先进循环水冷却设备,可广泛适用于需要循环水冷却的其它电器、机械设备的配套等,其内部集成设有水循环散热器、冷却风扇、水路循环系统、水位指示设备等部件,使用时配合循环水泵即可实现冷却水对设备的冷却作业以及该冷却水的回流循环利用,使用便捷,不浪费水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隔热板5为真空隔热板,真空隔热板即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可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具有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特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保温材料,用其分隔开烧结室7和冷却室8,可有效避免烧结和冷却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和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部的地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转动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面与相应地面平齐且其左右两侧上均水平设有第一双杆液压缸,所述转盘中部对应的炉体前后内侧壁之间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前后两侧均与对应的炉体内侧壁上下滑动连接且该隔热板的底部与转盘抵接、顶部伸出炉体并与竖向架设在炉体外顶部上的第一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隔热板将炉体分隔成烧结室和冷却室,所述烧结室和冷却室的前侧均敞口并均可开合连接有密封门;所述模具固设在一移动台上,所述移动台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脚轮、底面中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带有第一限位孔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移动台可移动到转盘上,且此时第一双杆液压缸可位于两第一限位板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两对应的第一限位孔中,所述移动台的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带有第二限位孔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移动台对应的烧结室和冷却室的后侧内壁上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有第二单杆液压缸,所述第二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前并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第二双杆液压缸,所述第二双杆液压缸可位于同一端的两第二限位板之间且其活塞杆可贯穿插接在对应的第二限位孔中,所述烧结室顶端的中部上竖向设有第三单杆液压缸、左右两侧上均竖向设有第四单杆液压缸,所述第三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与模具同轴的压头,两第四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组可套设在模具外侧的加热线圈,所述冷却室顶端的左右两侧均竖向设有第五单杆液压缸,两第五单杆液压缸的活塞杆朝下并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可套设在模具外侧的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连接有冷却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中心对应的地下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上并与转盘同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一限位板的第一限位孔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双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第二限位板的第二限位孔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源包括设在冷却室外侧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有带有进水泵的进水管、回水口连通有带有回水泵的回水管,所述进水管通过第一软管与冷却盘管的底端连通,所述回水管通过第二软管与冷却盘管的顶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为真空隔热板。
CN202321394356.9U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Active CN220347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356.9U CN2203471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4356.9U CN2203471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7183U true CN220347183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4356.9U Active CN220347183U (zh) 2023-06-02 2023-06-02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7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24394B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热压铸装置
CN106517744A (zh) 一种用于玻璃透镜生产的微波加热精密模压成型装置
CN110667063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20347183U (zh) 一种铁基胎体的烧结装置
CN115351939A (zh) 一种epp泡沫塑料生产成型装置和工艺
CN115007856B (zh) 一种粉末冶金成型治具
CN117067662A (zh) 屑饼热压装置及压饼方法
CN111421127A (zh) 一种高压变频页岩线圈用浇铸模具及方法
CN210633980U (zh) 一种制鞋用二次eva发泡成型机
CN213033566U (zh)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CN210308703U (zh) 一种泡沫旋转成型机
CN112171997B (zh) 一种建筑保温板生产用成型模具
CN208681994U (zh) 一种具有易于开模注塑模具
CN114750378A (zh) 一种注塑精度稳定性高的注塑模具
CN220782225U (zh) 一种立式铸造机
CN201059864Y (zh) 内控真空焊接炉
CN112536951A (zh) 用于高压输电网络的绝缘子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N219726949U (zh) 一种u型绝缘板制造模具
CN221112747U (zh) 一种电子玩具外壳成型设备
CN206390183U (zh) 一种多轴联动立式巧克力滴注机
CN217346360U (zh) 一种长寿命盒套eva冷热成型机
CN206344372U (zh) 一种小发泡中底成型的组合式模具以应用其的中底机
CN220922772U (zh) 一种组合式地铁短枕钢模
CN215511987U (zh) 一种整流桥外壳循环注塑设施
CN217968109U (zh) 双色散热器导流板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