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46630U -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46630U
CN220346630U CN202322133921.2U CN202322133921U CN220346630U CN 220346630 U CN220346630 U CN 220346630U CN 202322133921 U CN202322133921 U CN 202322133921U CN 220346630 U CN220346630 U CN 220346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powder removing
outer side
box
pv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339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友
王洪
冯建东
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tech Dong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tech Dongt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tech Dongt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tech Dongt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339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46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46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46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包括除粉箱以及设置于除粉箱内的输送链条,输送链条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对PVC手套安装的手套模具,除粉箱内腔对接于手套模具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多组转轴,转轴的外侧端活动贯穿除粉箱并延伸至其外侧,转轴位于除粉箱内腔部分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收集孔、清洗刷,除粉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外侧固定连接有连通内腔的抽气扇,收集箱外侧还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连接管。本实用新型利用连接结构实现PVC手套边输送边转动,同时在除粉箱内置转轴反向转动并配合外侧的清洗刷对PVC手套进行清理除粉,并对粉末进行收集,有效的将手套表面固化的粉尘相对彻底的清除,保证PVC手套后续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生产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背景技术
PVC手套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原料的手套产品,具有防静电性能,其在生产时首先将主要原料及助剂在专用容器中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成乳液,经过滤、抽真空、静置等环节后,用腺将混合料送入生产流水线中的浸渍槽中;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流水线上的手模自动进入浸渍槽,粘附乳液的手模依次从浸渍槽中出来,行进中不断转动,以使手模表面上的乳液均匀,并使多余的乳液垂滴下来;垂滴下来的液体经收集槽返回浸渍槽中;垂滴完多余乳液后的手模随生产线移动进入烘箱,烘箱温度控制在230-250摄氏度,在此条件下,手模上的乳液熟化成型;从烘箱出来的手模经过自然冷却、卷唇、沾粉等工序,人工将手套从手模上卸下,手模连续向浸渍槽行进;卸下的PVC手套成品入库。
但是在PVC手套成品入库之前,由于生产中所使用的手模上进行了施粉,手套在手模上凝固成型后携带了粉末,所以为了避免一次性PVC手套在使用时会出现粉末,需要对卸下的PVC手套经除粉后才能入库。常规的除粉即通过将堆积的PVC手套利用抽风设备对其进行除粉,但是部分手套表面的粉尘固化明显,单纯的利用抽风设备进行除粉难以将其表面的粉尘完全清除,影响PVC手套后续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了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进而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并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包括除粉箱以及设置于除粉箱内的输送链条,输送链条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对PVC手套安装的手套模具,所述除粉箱内腔对接于手套模具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多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端活动贯穿除粉箱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转轴位于除粉箱内腔部分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收集孔、清洗刷,所述除粉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外侧固定连接有连通内腔的抽气扇,所述收集箱外侧还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连接管,且转轴外侧端连通于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除粉箱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卡齿板,所述输送链条外侧转动连接有安装轴,而安装轴外侧固定套设有啮合卡齿板的第一齿盘。
优选的,所述安装轴与手套模具的对接面均设置有法兰盘,且相邻法兰盘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外侧端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接管,所述转轴位于除粉箱外侧部分还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
优选的,所述除粉箱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电机,而电机动力端活动贯穿除粉箱后固定连接有第三齿盘,而第二齿盘、第三齿盘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粉箱上端以及收集箱的外侧均活动设置有连通内腔的门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粉箱配合内置的输送链条以及外侧的手套模具对PVC手套进行自动输送,并在输送的过程中利用连接结构实现PVC手套边输送边转动,同时在除粉箱内置转轴反向转动并配合外侧的清洗刷对PVC手套进行清理除粉,且清理的粉末经过收集孔、连接管抽取至收集箱中收集处理,进而完成对PVC手套实现除粉操作,相比于传统的抽风设备直接抽气除粉,可以有效的将手套表面固化的粉尘相对彻底的清除,保证PVC手套后续的正常使用,具有明显的实用效果提升,值得现有市场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除粉箱,101-卡齿板,2-手套模具,3-输送链条,301-安装轴,302-法兰盘,303-紧固件,304-第一齿盘,4-转轴,401-密封轴承,402-第二齿盘,403-第三齿盘,404-传动链条,5-收集孔,6-清洗刷,7-收集箱,8-抽气扇,9-连接管,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包括除粉箱1以及设置于除粉箱1内的输送链条3,输送链条3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对PVC手套安装的手套模具2,除粉箱1内腔对接于手套模具2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多组转轴4,转轴4的外侧端活动贯穿除粉箱1并延伸至其外侧,转轴4位于除粉箱1内腔部分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收集孔5、清洗刷6,除粉箱1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7,收集箱7外侧固定连接有连通内腔的抽气扇8,收集箱7外侧还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连接管9,且转轴4外侧端连通于连接管9,除粉箱1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电机10。
本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预先将PVC手套依次套接于手套模具2外侧,随后通过外部开关启动传送链条3的开关,并带动传送链条3移动并对手套进行移动输送,同时内部电机10通过外部设置的传动结构驱动多组转轴4同步转动,转轴4外侧的清洗刷6将手套表面的粉尘清理去除,同时抽气扇8通过连接管9以及转轴4外侧的收集孔5抽气,将除粉箱1内部清理的粉尘抽取收集,达到对手套表面进行除粉的目的,且相比于传统的抽气扇直接抽气除粉,其除粉效果也相对更为彻底。
其中,除粉箱1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卡齿板101,输送链条3外侧转动连接有安装轴301,而安装轴301外侧固定套设有啮合卡齿板101的第一齿盘304,安装轴301与手套模具2的对接面均设置有法兰盘302,且相邻法兰盘302之间通过紧固件303可拆卸固定连接。工作人员将手套模具2可拆卸安装于输送链条3外侧的安装轴301外侧,随后在输送链条3带动安装轴301移动的过程中,安装轴301外侧的第一齿盘304啮合卡齿板101,进而使得安装轴301在移动的过程中进行转动。
其中,转轴4外侧端通过密封轴承401转动连接于连接管9,进而增加其连接的密封性,同时也不影响转轴4的转动,另外,转轴4位于除粉箱1外侧部分还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402,而电机10动力端活动贯穿除粉箱1后固定连接有第三齿盘403,而第二齿盘402、第三齿盘403之间通过传动链条404连接。在对转轴4进行转动时,电机10驱动动力端的第三齿盘403转动,第三齿盘403转动通过外侧的传送链条404带动多组转轴4外侧的第二齿盘402转动,进而对多组转轴4进行同向驱动,且转轴4转动的方向与手套模具2转动的方向相反,进而利用转轴4外侧的清理刷6对手套表面进行除粉操作。
其中,除粉箱1上端以及收集箱7的外侧均活动设置有连通内腔的门板,后续工作人员可通过打开除粉箱1上端以及收集箱7的外侧的门板对内部进行清理或者维护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

Claims (6)

1.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包括除粉箱(1)以及设置于除粉箱(1)内的输送链条(3),输送链条(3)外侧均匀连接有多组对PVC手套安装的手套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粉箱(1)内腔对接于手套模具(2)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多组转轴(4),所述转轴(4)的外侧端活动贯穿除粉箱(1)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转轴(4)位于除粉箱(1)内腔部分的外壁均匀设置有收集孔(5)、清洗刷(6),所述除粉箱(1)外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箱(7),所述收集箱(7)外侧固定连接有连通内腔的抽气扇(8),所述收集箱(7)外侧还设置有连通内腔的连接管(9),且转轴(4)外侧端连通于连接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粉箱(1)内壁横向固定连接有卡齿板(101),所述输送链条(3)外侧转动连接有安装轴(301),而安装轴(301)外侧固定套设有啮合卡齿板(101)的第一齿盘(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301)与手套模具(2)的对接面均设置有法兰盘(302),且相邻法兰盘(302)之间通过紧固件(303)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外侧端通过密封轴承(401)转动连接于连接管(9),所述转轴(4)位于除粉箱(1)外侧部分还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盘(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粉箱(1)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电机(10),而电机(10)动力端活动贯穿除粉箱(1)后固定连接有第三齿盘(403),而第二齿盘(402)、第三齿盘(403)之间通过传动链条(40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粉箱(1)上端以及收集箱(7)的外侧均活动设置有连通内腔的门板。
CN202322133921.2U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Active CN220346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3921.2U CN2203466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33921.2U CN2203466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46630U true CN220346630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75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33921.2U Active CN220346630U (zh) 2023-08-09 2023-08-09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466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0592A (zh) 一种基于新型平贴机的板材覆膜加工工艺
CN218655652U (zh) 一种塑料薄膜加工用除尘装置
CN220346630U (zh) 一种pvc手套生产除粉装置
CN209955038U (zh) 一种uhp石墨电极的加工设备
CN213792992U (zh) 一种家具板材加工上料清扫装置
CN219502262U (zh) 一种用于工业粉尘的环保过滤设备
CN210543932U (zh) 一种用于农药生产制造厂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0632517U (zh) 一种基于金属件喷塑加工的除尘装置
CN211304071U (zh) 一种环保型用于陶瓷盘制作的除尘设备
CN114289737B (zh) 一种3d打印机成型缸粉料回收结构
CN215391041U (zh) 中药根部除污泥回收利用粉碎气化装置
CN213617849U (zh) 一种带有模腔清理结构的注塑模具
CN213995293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喷雾降温处装置
CN211027348U (zh) 一种烧结页岩节能多孔砖加工用清灰设备
CN214516243U (zh) 一种用于航模配件生产加工的清洗装置
CN112547604A (zh) 一种电子产品回收用除尘设备
CN219260162U (zh) 一种模具表面氮化处理设备
CN216996116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加工的输送机
CN213970677U (zh) 一种喷砂机的高效喷砂机构
CN220264073U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
CN113858384B (zh) 一种生产实心的红砖、空心砖两种产品的制砖设备
CN213669694U (zh) 一种农副产品粉碎装置
CN215844142U (zh) 一种大米加工用除杂装置
CN219445641U (zh) 一种建筑垃圾废料切分设备
CN215320045U (zh) 一种橡胶制品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