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4634U - 智能提升手柄 - Google Patents

智能提升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4634U
CN220334634U CN202321934373.7U CN202321934373U CN220334634U CN 220334634 U CN220334634 U CN 220334634U CN 202321934373 U CN202321934373 U CN 202321934373U CN 220334634 U CN220334634 U CN 220334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ox
display mounting
bearing rod
central bear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34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其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ngl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ngl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ngl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ngli Heav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34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4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4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4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智能提升手柄的中心承载杆的上部固定套装有显示安装盒,中心承载杆的顶部与电动葫芦相连,所述中心承载杆的中部上下滑动套装有握持筒,所述中心承载杆的底部连接有吊钩;所述显示安装盒内设置的线路板上安装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环链电动葫芦的升降,位移传感组件位于显示安装盒内,且位移传感组件的感应组件固定于中心承载杆的杆壁上,位移传感组件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顶面上,且上述位移传感组件的感应组件与线路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智能提升手柄可使得电动葫芦跟随手势动作同步进行升降的,且其仅需单手即可实现对电动葫芦的升降操作。

Description

智能提升手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葫芦(环链电动葫芦或钢丝绳电动葫芦)上的智能提升手柄,属于电动葫芦技配件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葫芦的升降控制采用分离式结构的手柄控制(手柄又称手电门),其外形结构大体如本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1130307847.1“手电门装置”,通过电缆拖曳在电动葫芦的下方,其上有上升和下降两个按键可控制电动葫芦的钢丝绳或链条上升或下降。
上述手柄操作时需要一手握持、另一手操作上升或下降按键,因此在进行精密操作时至少需要两人协同操作,其中一人手持手柄进行升降控制,另一人握持住提升物控制其下料位置,而且两人需进行实时沟通以使得升降时机与装配位置相匹配,因此对操作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协同作业能力要求较高,无疑极大的增加了作业的成本、降低了作业的效率。为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提升手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使得电动葫芦跟随手势动作同步进行升降的智能提升手柄,且其仅需单手即可实现对电动葫芦的升降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包含有竖向设置的中心承载杆,中心承载杆的上部固定套装有显示安装盒,中心承载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通过吊杆与环链电动葫芦的链条固定相连,所述中心承载杆的中部上下滑动套装有握持筒,所述中心承载杆的底部通过吊钩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吊钩;
所述显示安装盒内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安装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环链电动葫芦的升降,位移传感组件位于显示安装盒内,且位移传感组件的感应组件固定于中心承载杆的杆壁上,位移传感组件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顶面上,且上述位移传感组件的感应组件与线路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安装盒的底部外壁向下延伸有导向筒,握持筒的顶部外部向外膨胀形成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上下滑动设置于导向筒内,所述位移传感组件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的导向块的顶面上。
优选的,握持筒的顶面向下凹槽形成有上弹簧槽,套装于中心承载杆上的上复位弹簧嵌置于该上弹簧槽内,且上复位弹簧的顶部抵靠至显示安装盒的外壁底部。
优选的,所述显示安装盒的盒壁上嵌置有触摸屏,触摸屏与线路板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且显示安装盒的盒壁上还嵌置有按键,按键位于触摸屏的下方,且按键与线路板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承载杆下部还固定套装有挡圈,该挡圈位于握持筒和吊钩连接件之间。
优选的,所述挡圈的顶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弹簧槽,套装于中心承载杆上的下复位弹簧嵌置于该下弹簧槽内,且下复位弹簧的顶部抵靠住握持筒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握持筒的底面的外缘向下延伸形成有防尘挡圈,且防尘挡圈的内壁与下弹簧槽的外槽壁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挡圈的底部向外扩展形成有托底挡圈。
优选的,所述握持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条环状结构的摩擦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集成于电动葫芦链条或钢丝绳上后,可使得电动葫芦通过手柄内的位移传感感应手的移动方向,从而控制电动葫芦根据手势进行同步移动(上升或下降),不但提高了作业效果,且实现了单人单手控制(并且单手控制的同时,还起到了对钢丝绳或链条的稳定作用),另一只手可方便的控制、稳定提升物,从而还提高了作业精度、且单人操作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支出。并且,与双人合作相比,单人即可实现其全部作业,省去了沟通时间成本,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操作精度,避免了因沟通不利、延时等因素发生的装配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提升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其中:
中心承载杆1、显示安装盒2、吊杆3、吊钩连接件4、吊钩5、握持筒6、挡圈7、上复位弹簧8、下复位弹簧9;
位移传感组件10、触摸屏11、线路板12、按键13;
导向筒2.1;
导向块6.1、上弹簧槽6.2、防尘挡圈6.3;
下弹簧槽7.1、托底挡圈7.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包含有竖向设置的中心承载杆1,中心承载杆1的上部固定套装有显示安装盒2,中心承载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吊杆3,通过吊杆3与环链电动葫芦的链条固定相连,所述中心承载杆1的中部上下滑动套装有握持筒6,所述中心承载杆1的底部通过吊钩连接件4固定连接有吊钩5,所述中心承载杆1下部还固定套装有挡圈7,该挡圈7位于握持筒6和吊钩连接件4之间。优选的,所述握持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条环状结构的摩擦槽,用于增加握持时的摩擦力。
所述显示安装盒2内设置有线路板12,线路板12上安装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环链电动葫芦的升降以及行走小车的平移,所述显示安装盒2的盒壁上嵌置有触摸屏11,触摸屏11与线路板12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且显示安装盒2的盒壁上还嵌置有按键13,按键13位于触摸屏11的下方,且按键13与线路板12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
所述显示安装盒2的底部外壁向下延伸有导向筒2.1,握持筒6的顶部外部向外膨胀形成有导向块6.1,且导向块6.1上下滑动设置于导向筒2.1内,即导向块6.1的外壁与导向筒2.1的内壁之间滑动接触;同时,握持筒6的顶面向下凹槽形成有上弹簧槽6.2,套装于中心承载杆1上的上复位弹簧8嵌置于该上弹簧槽6.2内,且上复位弹簧8的顶部抵靠至显示安装盒2的外壁底部。
位移传感组件10位于显示安装盒2内,且位移传感组件10的感应组件固定于中心承载杆1的杆壁上,位移传感组件10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2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6的导向块6.1的顶面上,且上述位移传感组件10的感应组件经通讯线缆与线路板12相连接。
同时,挡圈7的顶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弹簧槽7.1,套装于中心承载杆1上的下复位弹簧9嵌置于该下弹簧槽7.1内,且下复位弹簧9的顶部抵靠住握持筒6的底面,所述握持筒6的底面的外缘向下延伸形成有防尘挡圈6.3,且防尘挡圈6.3的内壁与下弹簧槽7.1的外槽壁滑动接触;所述挡圈7的底部向外扩展形成有托底挡圈7.2,从而更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智能提升手柄的提升方式其具有三种模式:
一、随动模式:
操作人员一手握住握持筒6,另一手稳住吊钩5上的提升物,操作握持筒6的手向下移动操作握持筒6时,位移传感组件10被触发信号,进而控制电动葫芦进行下降作业,使得吊钩5上的提升物向下进行装配,当装配完毕后,吊钩5与提升物脱钩,此时操作握持筒6的手向上移动操作握持筒6时,位移传感组件10信号被触发控制电动葫芦上升离开作业位置。
同时,还可在握持筒6内安装精密传感器(如光纤陀螺仪等)用于感知握持筒6的左右动作幅度,该精密传感器经线路板12上的控制模组对电动葫芦的行走小车进行控制,当精密传感器探测到握持筒6向轨道前后方向偏移量超过阈值时,即控制行走小车朝偏移量方向进行行走,直至偏移量小于阈值,从而通过握持筒6实现了对小车的平移控制。
二、按压模式
与随动模式相比,某些操作场合需要双手操控吊钩5上的提升物,此时在吊钩5上、或中心承载杆1与吊杆3的连接处、或吊杆3与链条(钢丝绳)的连接处、或电动葫芦与行走小车的连接处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当需要下降时,按压吊钩5上的提升物,使得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大于预设的阈值,则电动葫芦进行下降作业对提升物进行装配,当托起吊钩5上的提升物使得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小于预设的阈值时,则电动葫芦进行上升作业对提升物进行起吊重新寻找最佳装配位;当装配完毕,提升物与吊钩5脱钩后,压力传感器的感应值恢复至初始值,则电动葫芦提升至初始位置准备下一轮作业。
具体的讲,本实施例中采用中心承载杆1与吊杆3加装压力传感器,并将压力传感器连接至线路板12的控制模组上,该安装方式无需做额外的结构改进,成本低且安装方便、不会出现裸露的信号线。
三、键盘操作模式:
将操作手柄上的按键集成在显示安装盒2的盒壁上构成按键13,即起到按键操作的效果,相当于保留了原先操作模式,方便老员工上手学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竖向设置的中心承载杆(1),中心承载杆(1)的上部固定套装有显示安装盒(2),中心承载杆(1)的顶部与电动葫芦相连,所述中心承载杆(1)的中部上下滑动套装有握持筒(6),所述中心承载杆(1)的底部连接有吊钩(5);
所述显示安装盒(2)内设置有线路板(12),线路板(12)上安装的控制模组用于控制环链电动葫芦的升降,位移传感组件(10)位于显示安装盒(2)内,且位移传感组件(10)的感应组件固定于中心承载杆(1)的杆壁上,位移传感组件(10)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2)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6)顶面上,且上述位移传感组件(10)的感应组件与线路板(1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安装盒(2)的底部外壁向下延伸有导向筒(2.1),握持筒(6)的顶部外部向外膨胀形成有导向块(6.1),且导向块(6.1)上下滑动设置于导向筒(2.1)内,所述位移传感组件(10)的探测杆穿过显示安装盒(2)的底部盒壁后固定连接于握持筒(6)的导向块(6.1)的顶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握持筒(6)的顶面向下凹槽形成有上弹簧槽(6.2),套装于中心承载杆(1)上的上复位弹簧(8)嵌置于该上弹簧槽(6.2)内,且上复位弹簧(8)的顶部抵靠至显示安装盒(2)的外壁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安装盒(2)的盒壁上嵌置有触摸屏(11),触摸屏(11)与线路板(12)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且显示安装盒(2)的盒壁上还嵌置有按键(13),按键(13)位于触摸屏(11)的下方,且按键(13)与线路板(12)上的驱动模组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承载杆(1)下部还固定套装有挡圈(7),所述中心承载杆(1)的底部通过吊钩连接件(4)固定连接吊钩(5);上述挡圈(7)位于握持筒(6)和吊钩连接件(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7)的顶面上向下凹陷形成有下弹簧槽(7.1),套装于中心承载杆(1)上的下复位弹簧(9)嵌置于该下弹簧槽(7.1)内,且下复位弹簧(9)的顶部抵靠住握持筒(6)的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筒(6)的底面的外缘向下延伸形成有防尘挡圈(6.3),且防尘挡圈(6.3)的内壁与下弹簧槽(7.1)的外槽壁滑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7)的底部向外扩展形成有托底挡圈(7.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智能提升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多条环状结构的摩擦槽。
CN202321934373.7U 2023-07-21 2023-07-21 智能提升手柄 Active CN220334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4373.7U CN2203346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智能提升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34373.7U CN2203346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智能提升手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4634U true CN220334634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34373.7U Active CN220334634U (zh) 2023-07-21 2023-07-21 智能提升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4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0639B (zh) 一种agv小车的顶升牵引机构
CN220334634U (zh) 智能提升手柄
CN2247221Y (zh) 弹簧式车库上翻门
CN201400537Y (zh) 细长构件吊装装置
CN117105066A (zh) 电动葫芦智能提升方法
CN202030413U (zh) 钻塔电梯防坠落装置
CN207943697U (zh) 一种复式楼电梯平层装置
CN211369971U (zh) 一种智能防夹手玻璃升降器控制模块
CN204224022U (zh) 一种无机房乘客客梯电梯上梁
CN201313772Y (zh) 无齿轮无机房电梯
CN210594792U (zh) 夹轨式无机房电梯救援装置
CN220081185U (zh) 柔性门上限位机构
CN209413623U (zh) 一种挂趟门下轮滑组的导向轮升降驱动结构
CN215946447U (zh) 一种不夹物体安全运行的电梯
CN219623620U (zh) 一种智能门禁安装用支架
CN2663802Y (zh) 升降式高杆灯
CN217376903U (zh) 一种带有升降功能的电梯智能刷脸装置
WO2007008331A3 (en) Ergonomic hoist and method
CN214269830U (zh) 浅底坑电梯可移动停止装置
CN108178033A (zh) 一种复式楼电梯平层装置
CN214947492U (zh) 显示器的升降支撑架
CN215710876U (zh) 一种便捷式电梯按钮板及电梯
CN210435639U (zh) 带孔钣金件勾爪装置
CN2276934Y (zh) 带安全锁定螺母的液压顶举千斤顶
CN213740567U (zh) 一种悬吊式空中快车专用桥梁的柔性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