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2494U - 一种抗震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震充电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32494U CN220332494U CN202320925745.3U CN202320925745U CN220332494U CN 220332494 U CN220332494 U CN 220332494U CN 202320925745 U CN202320925745 U CN 202320925745U CN 220332494 U CN220332494 U CN 2203324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part
- mounting
- main body
- protection
- buffer sp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充电桩,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操作面板、安装结构、导向轨和安装底座,操作面板和第一主体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主体和第一主体配套设置,安装结构位于第二主体内部,导向轨和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和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包括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进行连接安装的时候,通过安装底座达到增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安装稳定性的效果,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对第二主体内部的支撑隔板呈夹持套接状态,有效的增强主体结构稳定性,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结构受到外部纵向和横线外力产生的震动和晃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大力发展,同时为了迎合环保概念,将新能源引用至机动和汽车领域中,其中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发展于全球石化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时代,所以,它凭借国家补贴,国家政策、绿色环保、噪音小和出行成本低等因素逐渐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在新能源汽车大量普及的过程中,配套使用的充电结构是必不可少的,如移动式充电桩和外部站点式充电站等。
现有的普通充电桩专门适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而智能充电桩不仅可以作为汽车充电之用,能满足充电用户的各种功能需求,但现有智能充电桩的桩体内部的功能结构以及零件较多,不具有抗震缓冲功能,在出现外部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情况下,易出现智能充电桩内部的功能结构以及零件排线等遭受损坏的情况,而目前这对于充电桩的抗震缓冲防护处理一般是在其外侧表面设置橡胶或者泡沫防护层,由于设置在外侧位置,其抗震防护寿命不满足目前所需,且该种简易抗震防护效果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充电桩内部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充电桩,能够有效的对外部产生的纵向和横向外力进行缓冲抗震处理,且针对于内部部件的防护设置单独的防护座体,避免内部结构以及连接线出现晃动,导致损坏的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震充电桩,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操作面板、安装结构、导向轨和安装底座,操作面板和第一主体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主体和第一主体配套设置,安装结构位于第二主体内部,导向轨和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和第二主体固定连接,安装底座包括有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之间嵌入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第二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隔板,支撑隔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
进一步的,撑隔板在第二主体的内部竖向设置,整体呈“Z”状设置多组,分布在第二主体的内部两侧位置,安装底座中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套接设置在支撑隔板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分别位于支撑隔板的外侧和内侧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分别和第二安装架以及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同时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分别支撑于支撑隔板的内外折角位置。
进一步的,第三缓冲弹簧位于第一安装架和支撑隔板之间位置,整体设置为扭转弹簧,两端水平抵在第一安装架和支撑隔板表面,且第三缓冲弹簧竖向排列设置多组。
进一步的,安装结构整体包括有安装座、防护侧板、第一防护头、导向座、连接板、缓冲杆、第二防护头和导向辊,防护侧板和安装座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头和防护侧板固定连接,导向座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缓冲杆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头和导向辊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导向座位于安装座的底部端角位置,位于导向轨的上方,和导向轨边缘呈滑动套接。
进一步的,导向辊整体和第二防护头活动套接设置,第二防护头贯穿导向辊设置,外端设置为橡胶头,同时导向辊滑动嵌入在导向轨中,而导向轨的表面对应第二防护头开设横向条形槽。
进一步的,防护侧板位于安装座的一侧,第一防护头沿防护侧板竖向分布设置三组,设置为橡胶头,同时贴合第二主体内部设置,缓冲杆设置为弹簧缓冲杆,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座的底部两侧位置,同时横向置于导向轨中,外端同时和第二主体内部固定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进行连接安装的时候,通过安装底座达到增强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安装稳定性的效果,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对第二主体内部的支撑隔板呈夹持套接状态,有效的增强主体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结构受到外部纵向和横线外力产生的震动和晃动,配合第三缓冲弹簧大大增强主体结构对于外力的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辊配合导向轨达到便于整个安装结构在第二主体中沿导向轨进行滑动调节的效果,导向座在安装座沿导向轨滑动的时候增强其稳定性,而突出设置的第二防护头位于第二主体内部,在主体结构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导致主体结构出现晃动震动的时候,通过第二防护头降低安装结构在主体结构内部的晃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防护头有效的避免安装结构整体在第二主体内部出现晃动,配合第二防护头有效的达到使安装结构抗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外部横向外力施加至主体结构上的时候,安装结构沿导向轨出现自适应滑动调节,此时通过缓冲杆达到缓冲防护的效果,有效的降低安装结构在第二主体内部出现横向位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结构连接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结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操作面板,4-安装结构,5-导向轨,6-安装底座,7-第一安装架,8-第二安装架,9-第一缓冲弹簧,10-第二缓冲弹簧,11-支撑隔板,12-第三缓冲弹簧,13-安装座,14-防护侧板,15-第一防护头,16-导向座,17-连接板,18-缓冲杆,19-第二防护头,20-导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4所示,一种抗震充电桩,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操作面板3、安装结构4、导向轨5和安装底座6,操作面板3和第一主体1表面固定连接,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配套设置,安装结构4位于第二主体2内部,导向轨5和第二主体2固定连接,安装底座6和第二主体2固定连接,安装底座6包括有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之间嵌入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12,第二主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隔板11,支撑隔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
支撑隔板11在第二主体2的内部竖向设置,整体呈“Z”状设置多组,分布在第二主体2的内部两侧位置,安装底座6中的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套接设置在支撑隔板11的上方位置;
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分别位于支撑隔板11的外侧和内侧位置;
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行连接安装的时候,通过安装底座6达到增强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之间安装稳定性的效果,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对第二主体2内部的支撑隔板11呈夹持套接状态,有效的增强主体结构稳定性。
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分别和第二安装架8以及第一安装架7固定连接,同时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分别支撑于支撑隔板11的内外折角位置;
第三缓冲弹簧12位于第一安装架7和支撑隔板11之间位置,整体设置为扭转弹簧,两端水平抵在第一安装架7和支撑隔板11表面,且第三缓冲弹簧12竖向排列设置多组;
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主体结构受到外部纵向和横线外力产生的震动和晃动,配合第三缓冲弹簧13大大增强主体结构对于外力的抗震性。
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4整体包括有安装座13、防护侧板14、第一防护头15、导向座16、连接板17、缓冲杆18、第二防护头19和导向辊20,防护侧板14和安装座13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头15和防护侧板14固定连接,导向座16和连接板17固定连接,缓冲杆18和连接板17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头19和导向辊20活动连接。
导向座16位于安装座13的底部端角位置,位于导向轨5的上方,和导向轨5边缘呈滑动套接;
导向辊20整体和第二防护头19活动套接设置,第二防护头19贯穿导向辊20设置,外端设置为橡胶头,同时导向辊20滑动嵌入在导向轨5中,而导向轨5的表面对应第二防护头19开设横向条形槽;
通过导向辊20配合导向轨5达到便于整个安装结构4在第二主体2中沿导向轨5进行滑动调节的效果,导向座16在安装座13沿导向轨5滑动的时候增强其稳定性,而突出设置的第二防护头19位于第二主体2内部,在主体结构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导致主体结构出现晃动震动的时候,通过第二防护头19降低安装结构4在主体结构内部的晃动。
防护侧板14位于安装座13的一侧,第一防护头15沿防护侧板14竖向分布设置三组,设置为橡胶头,同时贴合第二主体2内部设置;
通过第一防护头15有效的避免安装结构4整体在第二主体2内部出现晃动,配合第二防护头19有效的达到使安装结构4抗震的效果。
缓冲杆18设置为弹簧缓冲杆,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座13的底部两侧位置,同时横向置于导向轨5中,外端同时和第二主体2内部固定连接;
在外部横向外力施加至主体结构上的时候,安装结构4沿导向轨5出现自适应滑动调节,此时通过缓冲杆18达到缓冲防护的效果,有效的降低安装结构4在第二主体2内部出现横向位移。
工作原理:外力作用在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上的时候,此时两组主体结构之间设置的第一缓冲弹簧9、第二缓冲弹簧10和第三缓冲弹簧12配合有效的对外部横向和纵向外力进行缓冲减弱,从而达到抗震的功能,同时安装结构4在主体结构内部出现晃动的时候,导向轨5配合导向辊20的设置,使得安装结构4在主体结构内部始终保持水平状态,横向外力导致出现的晃动经过缓冲杆18进行缓冲减弱,两组防护头结构保持安装结构4整体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抗震充电桩,包括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操作面板(3)、安装结构(4)、导向轨(5)和安装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3)和第一主体(1)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配套设置,所述安装结构(4)位于第二主体(2)内部,所述导向轨(5)和第二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6)和第二主体(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座(6)包括有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所述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之间嵌入设置有第三缓冲弹簧(12),所述第二主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隔板(11),所述支撑隔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隔板(11)在第二主体(2)的内部竖向设置,整体呈“Z”状设置多组,分布在第二主体(2)的内部两侧位置,安装底座(6)中的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套接设置在支撑隔板(11)的上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7)和第二安装架(8)分别位于支撑隔板(11)的外侧和内侧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分别和第二安装架(8)以及第一安装架(7)固定连接,同时第一缓冲弹簧(9)和第二缓冲弹簧(10)分别支撑于支撑隔板(11)的内外折角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缓冲弹簧(12)位于第一安装架(7)和支撑隔板(11)之间位置,整体设置为扭转弹簧,两端水平抵在第一安装架(7)和支撑隔板(11)表面,且第三缓冲弹簧(12)竖向排列设置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4)整体包括有安装座(13)、防护侧板(14)、第一防护头(15)、导向座(16)、连接板(17)、缓冲杆(18)、第二防护头(19)和导向辊(20),防护侧板(14)和安装座(13)固定连接,第一防护头(15)和防护侧板(14)固定连接,导向座(16)和连接板(17)固定连接,缓冲杆(18)和连接板(17)固定连接,第二防护头(19)和导向辊(20)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16)位于安装座(13)的底部端角位置,位于导向轨(5)的上方,和导向轨(5)边缘呈滑动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20)整体和第二防护头(19)活动套接设置,第二防护头(19)贯穿导向辊(20)设置,外端设置为橡胶头,同时导向辊(20)滑动嵌入在导向轨(5)中,而导向轨(5)的表面对应第二防护头(19)开设横向条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侧板(14)位于安装座(13)的一侧,第一防护头(15)沿防护侧板(14)竖向分布设置三组,设置为橡胶头,同时贴合第二主体(2)内部设置,缓冲杆(18)设置为弹簧缓冲杆,设置两组,分布在安装座(13)的底部两侧位置,同时横向置于导向轨(5)中,外端同时和第二主体(2)内部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5745.3U CN220332494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抗震充电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925745.3U CN220332494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抗震充电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32494U true CN220332494U (zh) | 2024-01-12 |
Family
ID=8944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925745.3U Active CN220332494U (zh) | 2023-04-23 | 2023-04-23 | 一种抗震充电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32494U (zh) |
-
2023
- 2023-04-23 CN CN202320925745.3U patent/CN2203324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395690U (zh) | 一种纯电动轻型卡车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9634206U (zh) | 一体式空气悬架及货车 | |
CN220332494U (zh) | 一种抗震充电桩 | |
CN207670175U (zh) | 一种新型汽车用蓄电池框总成 | |
CN104527817A (zh) |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 |
CN204383614U (zh) |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 |
CN208914914U (zh) |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 |
CN109305003A (zh) | 乘用车及独立悬架系统 | |
CN214295548U (zh) | 一种立体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框架 | |
CN217969683U (zh) |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 |
CN208359862U (zh) | 一种大轮边驱动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9634264U (zh) | 一种驱动电机减震结构 | |
CN201280185Y (zh) | 一种改进的沙滩车车架结构 | |
CN221233464U (zh) | 一种新型线束支架结构发动机悬置 | |
CN104527816A (zh) | 驾驶室全浮悬置装置 | |
CN216636086U (zh) | 一种电动车的压缩机安装结构 | |
CN106274335A (zh) |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 | |
CN209654512U (zh) | 汽车减震器的支架 | |
CN220947415U (zh) | 一种汽车减震支撑结构支架 | |
CN21597108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蓄电瓶安装结构 | |
CN219832865U (zh) | 一种带有防震机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 |
CN220202669U (zh) | 一种打桩机 | |
CN211685480U (zh) | 一种电动车前轮支撑架 | |
CN213800045U (zh) | 摩托车车架 | |
CN221049459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