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31069U -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31069U
CN220331069U CN202321084917.5U CN202321084917U CN220331069U CN 220331069 U CN220331069 U CN 220331069U CN 202321084917 U CN202321084917 U CN 202321084917U CN 220331069 U CN220331069 U CN 220331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block
guid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849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刚
袁波
袁祥
向迎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849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31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31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31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属于车载中控屏贴合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多形态变化并且可以进行调节的治具对多形态双联屏进行贴合工作,采用的方案为: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短支撑板,四个短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横板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横板下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形机构,此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可以通过双边设置的变形结构实现治具形态的变化,而为了增加形态的变换性,第一变形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增加设备整体的变化;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载中控屏贴合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属于车载中控屏贴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车载中控屏屏幕贴合工序中,会因为产品自身型号的不同,需要不同形态的治具以对屏幕进行放置,从而更好的进行贴合工序加工,而多形态双联屏贴合工序对治具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可以进行多形态变化并且可以进行调节的治具对多形态双联屏进行贴合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短支撑板,四个短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横板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横板下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形机构,第一变形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二变形机构,且第二变形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升降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板的下表面中央,升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与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块与升降板之间固定连接,升降板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制杆,且限制杆与横板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升降机构还包括:升降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其中一个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工作电机,第一工作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固定块的侧壁与第一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升降板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块。
优选的,第一变形机构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两个第一安装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块,两个第一安装板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块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升降板的上表面一端对车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耳板,两个第一安装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的下表面远离第一安装耳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杆,第一安装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
优选的,第二变形机构包括:长支撑板,四个长支撑板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四个长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四角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下表买固定安装有第二工作电机,第二工作电机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且第二固定块与固定板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工作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块的侧壁与第二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顶端穿过固定板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第一丝杆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块,固定板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块,第二导块的顶端与第二安装板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固定板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耳板,第二安装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的下表面远离第二安装耳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杆,第二安装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
优选的,短支撑板与长支撑板之间的长度比为2:1。
优选的,横板上安装有限制杆之间滑动配合的滑套。
优选的,第一引导块与第二引导块的高度比为1:2。
优选的,升降板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导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此时,第一变形机构和第二变形机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两者之间的夹角进行变换,从而可以对不同角度的多形态双联屏进行加工,而为了增加第一变形机构和第二变形机构之间的角度变换范围,第一变形机构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可以使得设备在使用时进行多形态的变换,更好的对产品进行生产,此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可以通过双边设置的变形结构实现治具形态的变化,而为了增加形态的变换性,第一变形机构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增加设备整体的变化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机构和第一变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二变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底板;2、短支撑板;3、横板;4、升降机构;5、第一变形机构;6、第二变形机构;7、升降电机;8、连接块;9、升降板;10、限制杆;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工作电机;13、第一丝杆;14、第一滑块;15、第一导轨;16、第一导块;17、第一横杆;18、第一安装板;19、第一引导块;20、第一安装耳板;21、第一转动板;22、第一安装杆;23、第一导轮;24、长支撑板;25、固定板;26、第二工作电机;27、第二固定块;28、第二丝杆;29、第二滑块;30、第二横杆;31、第二安装板;32、第二引导块;33、第二导轨;34、第二导块;35、第二安装耳板;36、第二转动板;37、第二安装杆;38、第二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短支撑板2,四个所述短支撑板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横板3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下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形机构5,所述第一变形机构5的一侧设有第二变形机构6,且第二变形机构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7,所述升降电机7固定安装在横板3的下表面中央,所述升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8与升降板9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块8与升降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制杆10,且限制杆10与横板3之间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使用本设备时,此时,第一变形机构5和第二变形机构6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对两者之间的夹角进行变换,从而可以对不同角度的多形态双联屏进行加工,而为了增加第一变形机构5和第二变形机构6之间的角度变换范围,第一变形机构5的底端安装有升降机构4,可以使得设备在使用时进行多形态的变换,更好的对产品进行生产。
参考图2所示,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所述升降板9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工作电机12,所述第一工作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固定块11的侧壁与第一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丝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1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升降板9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15,所述第一导轨15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块16。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第一变形机构5的使用高度进行调节时,此时,升降电机7开始工作,配合连接块8实现升降板9的位置进行调节,而为了增加升降板9在升降时的稳定性,升降板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制杆10,可以在升降板9进行升降时保证其稳定性。
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变形机构5包括:第一横杆17,所述第一横杆17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7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8,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8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块1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8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块16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9的上表面一端对车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耳板20,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耳板2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板21的下表面远离第一安装耳板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杆22,所述第一安装杆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23。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调整设备的形态时,第一变形机构5的整体在升降机构4的调节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第一工作电机12开始工作,带动第一丝杆13进行转动,随着第一丝杆13的转动,与第一丝杆13之间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块14开始做线性运动,而第一滑块14与第一横杆17和第一安装板18形成的组合体固定连接,随着第一滑块14的移动,组合体一并进行跟随移动,而组合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块19,随着组合体的移动,第一引导块19会对第一导轮23进行挤压,随着第一引导块19和第一导轮23之间挤压位置的变化,第一转动板21会同步进行角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半个设备形态角度的变化工序,而为增加了组合体在运行时的稳定性,升降板9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15和第一导块16,可以增加组合体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图3所示,所述第二变形机构6包括:长支撑板24,四个所述长支撑板24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个所述长支撑板24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25的下表面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5的下表买固定安装有第二工作电机26,所述第二工作电机26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27,且第二固定块27与固定板25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28,所述第二工作电机26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块27的侧壁与第二丝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8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29,所述第二滑块29的顶端穿过固定板25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杆30,所述第二横杆30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1,所述第一丝杆13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块32,所述固定板25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33,所述第二导轨3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块34,所述第二导块34的顶端与第二安装板31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5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耳板35,所述第二安装耳板3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36,所述第二转动板36的下表面远离第二安装耳板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杆37,所述第二安装杆37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38。
需要说明的是:开始对第二变形机构6进行角度变化时,此时,第二工作电机26配合第二丝杆28实现第二滑块29进行线性位移,使得第二横杆30和第二安装板31形成的组合件进行移动,而组合件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块32,随着组合件的移动,使得第二引导块32对第二导轮38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第二转动板36的角度发生变化,配合第一变形机构5实现对工件进行加工,而第二导轨33和第二导块34之间的配合可以增加组合件的移动稳定性。
参考图1所示,所述短支撑板2与长支撑板24之间的长度比为2:1。
需要说明的是:2:1的高度比使得第一变形机构5和第二变形机构6的上表面处于统一水平面上。
参考图1所示,所述横板3上安装有限制杆10之间滑动配合的滑套。
需要说明的是:横板3上的滑套设置可以增加限制杆10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引导块19与第二引导块32的高度比为1:2。
需要说明的是:1:2的高度比使得第一变形机构5和第二变形机构6更好的进行形态和角度的变化。
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升降板9和固定板25上均开设有导槽。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板9和固定板25上的导槽设置,可以供第一滑块14和第二滑块29进行滑动,并且可以对第一导轨15和第一导块16,以及第二导轨33和第二导块34进行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四个短支撑板(2),四个所述短支撑板(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横板(3)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板(3)下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的上方设有固定安装有第一变形机构(5),所述第一变形机构(5)的一侧设有第二变形机构(6),且第二变形机构(6)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电机(7),所述升降电机(7)固定安装在横板(3)的下表面中央,所述升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8)与升降板(9)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块(8)与升降板(9)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限制杆(10),且限制杆(10)与横板(3)之间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所述升降板(9)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工作电机(12),所述第一工作电机(12)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固定块(11)的侧壁与第一丝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且第一丝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1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13)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4),所述升降板(9)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15),所述第一导轨(15)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导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机构(5)包括:第一横杆(17),所述第一横杆(17)的下表面与第一滑块(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17)的底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18),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8)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引导块(19),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板(18)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块(16)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9)的上表面一端对车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耳板(20),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耳板(20)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板(21)的下表面远离第一安装耳板(2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杆(22),所述第一安装杆(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形机构(6)包括:长支撑板(24),四个所述长支撑板(24)对称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上表面,四个所述长支撑板(24)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板(25)的下表面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5)的下表买固定安装有第二工作电机(26),所述第二工作电机(26)的一侧对称设有第二固定块(27),且第二固定块(27)与固定板(25)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2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28),所述第二工作电机(26)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固定块(27)的侧壁与第二丝杆(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8)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29),所述第二滑块(29)的顶端穿过固定板(25)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杆(30),所述第二横杆(30)的下表面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1),所述第一丝杆(13)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引导块(32),所述固定板(25)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33),所述第二导轨(3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块(34),所述第二导块(34)的顶端与第二安装板(31)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5)的上表面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耳板(35),所述第二安装耳板(35)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36),所述第二转动板(36)的下表面远离第二安装耳板(3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杆(37),所述第二安装杆(37)的两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支撑板(2)与长支撑板(24)之间的长度比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3)上安装有限制杆(10)之间滑动配合的滑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块(19)与第二引导块(32)的高度比为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9)和固定板(25)上均开设有导槽。
CN202321084917.5U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Active CN220331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917.5U CN22033106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84917.5U CN22033106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31069U true CN220331069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3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84917.5U Active CN220331069U (zh) 2023-05-08 2023-05-08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31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4526B (zh) 一种汽车车门调整安装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08726435B (zh)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用单侧微抬型举升装置
CN220331069U (zh) 一种多形态双联屏贴合治具的调节装置
CN115446163A (zh) 一种v型板材加工用弯曲成型组件
CN116330110B (zh) 一种车载透明曲面显示屏异形加工装置
CN109842999B (zh) 一种双fpc翻转自动邦定机构
CN110340141B (zh) 一种万能式线材轧制装置
CN111673140A (zh) 一种不锈钢门窗钻孔加工工艺
CN215661981U (zh) 一种轮胎成型用尼龙包布对齐装置
CN213378899U (zh) 一种汽车天窗导轨加工用的定位工装
CN211162783U (zh) 一种车灯调光支架与球头装配用安装设备
CN211385634U (zh) 一种二面涂布上的模头升降与旋转装置
CN114345967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配件生产加工用冷镦冷挤设备
CN215032879U (zh) 一种可调式推力杆热铆工装
CN201069661Y (zh) 三维可调支撑装置
CN215852105U (zh) 一种滚轮贴膜机构
CN21523885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覆盖件工装夹具的新型定位结构
CN215974755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式机电安装装置
CN220261985U (zh) 一种压花机的压花机构
CN215392291U (zh) 一种汽车用铝锻件锻造装置
CN220031421U (zh) 独立辊压机
CN219649118U (zh) 一种移动升降支撑架
CN219685217U (zh) 城轨车车体部件模块化加工工装
CN219943424U (zh) 一种涂布点胶装置
CN220243414U (zh) 一种汽车车门的装配转运载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