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6817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6817U
CN220326817U CN202321399460.7U CN202321399460U CN220326817U CN 220326817 U CN220326817 U CN 220326817U CN 202321399460 U CN202321399460 U CN 202321399460U CN 220326817 U CN220326817 U CN 220326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medium
atomizer
sacrificial
nebu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94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亚桥
曹润
钟小军
谢驹
戴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Seymour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94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6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68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第一储液仓,包括用于容纳雾化介质的第一内部空间和形成在第一储液仓内部的雾化腔,雾化腔中设置有雾化芯;第二储液仓,包括用于容纳可牺牲介质的第二内部空间及第一换气孔,可牺牲介质的粘度小于雾化介质,第二内部空间通过连接通道与第一内部空间连通,连接通道允许气体通过且阻止雾化介质和可牺牲介质通过;漏液收集单元,被配置为收集经由第一换气孔从第二内部空间泄漏的可牺牲介质。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雾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以及包括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用于对雾化器进行供电的电源组件构成。雾化器在供电时,其中的雾化芯可以对液态的雾化介质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抽吸的气溶胶。
常规的雾化器通常通过雾化介质仓的负压来锁住雾化介质,从而防止雾化器漏液。然而,在抽吸后期或在雾化器所经历的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采用负压方式仍然无法可靠地防止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以及包括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第一储液仓,包括用于容纳雾化介质的第一内部空间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储液仓内部的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中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雾化介质的雾化芯;第二储液仓,包括用于容纳可牺牲介质的第二内部空间以及用于允许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内部空间的第一换气孔,所述可牺牲介质的粘度小于所述雾化介质的粘度,所述第二内部空间通过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连通,所述连接通道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和所述可牺牲介质通过;以及漏液收集单元,被配置为收集经由所述第一换气孔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泄漏的所述可牺牲介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仓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仓的容器壁上,并且所述连接通道包括形成在所述容器壁上的通孔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中的隔膜,所述隔膜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和所述可牺牲介质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仓与所述第一储液仓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连接通道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储液仓和所述第一储液仓的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管路中的隔膜,所述隔膜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和所述可牺牲介质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多孔碳膜、多孔聚偏二氟乙烯膜、多孔膨胀聚四氟乙烯膜和碳纤维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收集单元包括第三内部空间,所述第三内部空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并且经由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一换气孔对所述可牺牲介质的流动阻力小于所述雾化介质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流向所述雾化芯所经受的流动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储液仓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雾化腔邻近所述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储液仓还包括与所述雾化腔连通并且从所述雾化腔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仓的所述第二端的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液仓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仓的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储液仓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的所述第一端的第三端和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的所述第二端的第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道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储液仓的所述第四端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换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仓的所述第三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收集单元邻近所述第一储液容器的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储液容器的所述第三端设置,并且包括第三内部空间以及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口,并且其中所述漏液收集单元的邻近所述雾化腔的容器壁和邻近所述进气口的容器壁中的至少一项上设置有第二换气孔,以使所述第三内部空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收集单元中设置有用于吸附泄漏的所述可牺牲介质的吸液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件包括吸液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介质在25℃时的粘度在1000cps至10000000cps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牺牲介质在25℃时的粘度在1cps至200cps的范围内。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雾化器。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抽吸后期或在雾化器所经历的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的情况下,雾化器的换气介质仓中的可牺牲介质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中,而雾化介质仓中的雾化介质将不会发生泄漏,这一方面能够避免高粘度的雾化介质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漏液而导致的抽吸通道堵塞问题,确保雾化器在抽吸时能够可靠运行。此外,经由第一换气孔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中的气泡能够在可牺牲介质中快速上升,解决雾化介质换气困难的问题。
应当理解,该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雾化器在抽吸时的气体流动路径;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雾化器在停止抽吸时的气体流动路径;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雾化器;
1 第一储液仓;
10 雾化介质;
11 第一内部空间;
111 第一端;
112 第二端;
12 雾化腔;
13 气流通道;
3 雾化芯;
2 第二储液仓;
20 可牺牲介质;
21 第二内部空间;
22 第一换气孔;
23 第三端;
24 第四端;
4 连接通道;
41 通孔;
42 隔膜;
5 漏液收集单元;
51 第三内部空间;
52 第二换气孔;
53 吸液件;
6 进气口;
701-704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
如上所述,常规的雾化器通常通过雾化介质仓的负压来锁住雾化介质,从而防止雾化器漏液。常规的雾化器在灌注完雾化介质后,可以通过多孔的雾化芯吸收雾化介质而在雾化介质仓中产生一定的负压来锁住雾化介质,或者可以通过在雾化芯中设置储液槽来存储雾化器中泄漏的雾化介质,从而达到提升雾化介质仓的负压以锁住雾化介质的目的。在雾化芯中设置的用来存储泄漏的雾化介质的储液槽在本文中可以称为直液式的储液槽。
然而,当雾化器在环境温度差异巨大的不同地点之间进行运输时,雾化器所经历的环境温度会急剧变化,这种温度变化会使雾化介质仓内与气流通道内的压力产生较大的正压力差。这种正压力差会将雾化介质挤出雾化介质仓,除非雾化芯中设置的直液式的储液槽足够多,否则仍然会有雾化介质泄漏。此外,在大容量和长时间抽吸情况下,在抽吸周期的后期,雾化介质仓中无雾化介质的气体空间增加,这会使得每口抽吸所消耗的雾化介质量将不足以引起该气体空间的变化。因此,在抽吸后期,雾化介质仓内的气体压力将会不足以锁住雾化介质,导致在抽吸时出现漏液现象。此外,在抽吸周期的后期,例如在雾化介质仓具有2ml的雾化介质灌注容量且抽吸剩余0.6ml或更少的雾化介质余量的情况下,雾化器尤其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导致出现漏液问题。因此,在抽吸后期或在雾化器所经历的环境温度急剧变化的情况下,采用负压方式仍然难以可靠地防止漏液。漏液问题一方面会造成高粘度的雾化介质的浪费,另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抽吸通道堵塞,从而导致雾化器无法正常工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以及包括该雾化器的电子雾化装置。在该雾化器中,设置了与雾化介质仓连通的换气介质仓,并且设置了与换气介质仓连通的漏液收集单元。利用这种布置,在抽吸后期或在雾化器所经历的环境温度急剧升高的情况下,雾化器的换气介质仓中的可牺牲介质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中,而雾化介质仓中的雾化介质将不会发生泄漏,这一方面能够避免高粘度的雾化介质的浪费,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因漏液而导致的抽吸通道堵塞问题,确保雾化器在抽吸时能够可靠运行。此外,与经由雾化介质的常规换气方案相比,经由可牺牲介质换气会更加顺畅。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4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原理。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此描述的雾化器100总体上包括第一储液仓1、第二储液仓2和漏液收集单元5。第一储液仓1也可以称为雾化介质仓,用于容纳具有较高粘度的雾化介质10。雾化介质10可以包括烟油或药液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在雾化介质10包括烟油的情况下,第一储液仓1也可以称为油仓。第二储液仓2也可以称为换气介质仓或可牺牲介质仓,用于容纳具有较低粘度的可牺牲介质20。可牺牲介质20在本文中也可以称为换气介质。可牺牲介质20的粘度小于雾化介质10的粘度,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在抽吸时或者在环境剧烈升高时,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将不会发生泄漏。漏液收集单元5用于收集从第二储液仓2泄漏的可牺牲介质20。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介质10在25℃时的粘度在1000cps至10000000cps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雾化介质10在25℃时的粘度可以更高或更低,例如低于1000cps或高于10000000cps,本公开的范围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牺牲介质20在25℃时的粘度在1cps至200cps的范围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牺牲介质20在25℃时的粘度可以更高或更低,例如低于1cps或高于200cps,本公开的范围对此不做限制。
应当注意,上述以及本公开其他地方可能提及的数字、数值等,都是示例性的,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任何其他适当的数字、数值都是可能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牺牲介质20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水、水溶液、乙醇溶液、丙二醇(PG)和丙三醇(VG)。可牺牲介质20的粘度小于雾化介质10并且成本远低于雾化介质10。通过使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能够防止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发生泄漏,从而避免因雾化介质10的泄漏而造成的成本浪费,并且能够防止因漏液而导致的抽吸通道堵塞问题,保证雾化器100可靠运行。应当理解,上述物质仅仅是可牺牲介质20的示例,粘度小于雾化介质10任何其他成本较低的液体都可以用作可牺牲介质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储液仓1包括第一内部空间11以及形成在第一储液仓1内部的雾化腔12。第一内部空间11具有预定灌注容量,用于容纳雾化介质10。作为示例,预定灌注容量可以是2ml。应当理解,预定灌注容量可以高于或低于2ml,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雾化腔12中设置有用于加热雾化介质10的雾化芯3。雾化芯3可以是陶瓷雾化芯或其他类型的雾化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在抽吸时,第一内部空间11中的少量雾化介质10可以克服流动阻力而流动到雾化芯3中,雾化芯3对雾化介质10进行加热,从而产生供抽吸的气溶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储液仓1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端111邻近雾化器100的抽吸气流路径的进气端,而第二端112邻近雾化器100的抽吸端。在雾化器100沿着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布置时,第一端111也可以称为第一储液仓1的底端,而第二端112也可以称为第一储液仓1的顶端。在一些情况下,在雾化器100沿着与图1所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时,即相对于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倒置时,第一端111可以是第一储液仓1的顶端,而第二端112可以是第一储液仓1的底端。应当理解,在雾化器100沿着水平方向或倾斜方向布置时,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也将相应地朝向其他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雾化腔12邻近第一储液仓1的第一端111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内部。雾化腔12可以相对于第一储液仓1居中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内部。以此布置,当每次抽吸时,第一储液仓1中的少量雾化介质10可以克服流动阻力沿着雾化芯3的周界均匀地流向雾化芯3,从而进行雾化。应当理解,雾化腔12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内部的其他位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储液仓1还包括与雾化腔12连通的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从雾化腔12延伸至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在抽吸时,气体可以经由进气口6进入到雾化腔12中,进而与由雾化芯3所产生的气溶胶一起流经气流通道13。气流通道13、雾化腔12以及进气口6一起形成雾化器100的抽吸气流路径。气流通道13具有各种布置,例如可以沿竖直方向或其他方向延伸,可以具有均匀或渐变的径向尺寸,可以包括单个通道或与雾化腔12连通的多个子通道,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储液仓2包括用于容纳可牺牲介质20的第二内部空间21以及用于允许气体进入第二内部空间21的第一换气孔22。第二内部空间21通过连接通道4与第一内部空间11连通。连接通道4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通过。换而言之,连接通道4可以允许第一内部空间11与第二内部空间21之间的气体交换,而不允许雾化介质10流动到第二内部空间21中,也不允许可牺牲介质20流动到第一内部空间11中。利用连接通道4,可以保持第一内部空间11与第二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基本上相等。第一换气孔22被设置用于在抽吸时用作漏液路径并且在停止抽吸时用作换气路径。第一换气孔22对可牺牲介质20的流动阻力小于雾化介质10从第一内部空间11流向雾化芯3所经受的流动阻力。利用这种布置,在抽吸时或者在环境剧烈升高时,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不会发生泄漏。在停止抽吸时,漏液收集单元5中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21中,从而完成换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储液仓2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的位于第一端111与第二端112之间的侧壁上。换而言之,第二储液仓2沿着竖直方向与第一储液仓1基本上并排布置。第二储液仓2包括邻近第一储液仓1的第一端111的第三端23和邻近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的第四端24。在雾化器100沿着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布置时,第三端23也可以称为第二储液仓2的底端,而第四端24也可以称为第二储液仓2的顶端。第二储液仓2的第三端23可以与第一储液仓1的第一端111基本齐平。第二储液仓2的第四端24可以与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基本齐平。应当理解,沿着图1所示的竖直方向,第二储液仓2的第三端23也可以高于或低于第一储液仓1的第一端111,而第二储液仓2的第四端24也可以高于或低于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通道4包括形成在第一储液仓1的侧壁上的通孔41以及设置在通孔41中的隔膜42。隔膜42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通过。换而言之,隔膜42可以允许第一内部空间11与第二内部空间21之间的气体交换,而不允许雾化介质10流动到第二内部空间21中,也不允许可牺牲介质20流动到第一内部空间1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膜42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膜、多孔碳膜、多孔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多孔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膜和碳纤维膜。应当理解,上述膜材料仅仅是隔膜42的示例材料,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通过的任何其他膜材料都可以用来形成隔膜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通道4邻近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以及第二储液仓2的第四端24设置,并且第一换气孔22设置在第二储液仓2的第三端23。利用这种布置,在进行抽吸时,第一内部空间11和第二内部空间21的顶部部分可以分别形成气体空间,并经由连接通道4连通,从而确保第一内部空间11与第二内部空间21内的气压基本上相等。设置在第二储液仓2的底端的第一换气孔22可以在抽吸时用作漏液路径并且在停止抽吸时用作换气路径。
应当理解,第二储液仓2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的容器壁上。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二储液仓2可以仅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的部分侧壁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液仓2可以环绕第一储液仓1的整个侧壁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液仓2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储液仓1的第二端1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液仓2也可以与第一储液仓1间隔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第一内部空间11与第二内部空间21之间的气体连通,连接通道4可以包括连接第二储液仓2和第一储液仓1的管路以及设置在管路中的隔膜42。隔膜42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通过。隔膜42的示例已经在上文中进行描述,在此将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漏液收集单元5包括第三内部空间51,第三内部空间51经由第一换气孔22与第二内部空间21连通并且经由第二换气孔52与雾化腔12连通。漏液收集单元5用于收集经由第一换气孔22从第二内部空间21泄漏的可牺牲介质20。由于第一换气孔22对可牺牲介质20的流动阻力小于雾化介质10从第一内部空间11流向雾化芯3所经受的流动阻力,因此在抽吸时或者在环境剧烈升高时,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不会发生泄漏。在停止抽吸时,漏液收集单元5中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21中,从而完成换气。由于可牺牲介质20的粘度较小,因此气体在经由第一换气孔22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21后,气泡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可牺牲介质20中上升,到达顶部的气体空间,从而能够可靠顺畅地完成换气,避免雾化芯3发生焦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漏液收集单元5邻近第一储液容器1的第一端111以及第二储液容器2的第三端23设置,并且包括与雾化腔12连通的进气口6。在抽吸时,气体可以经由进气口6进入到雾化腔12中,进而与由雾化芯3所产生的气溶胶一起流经气流通道13。以此布置,气流通道13、雾化腔12以及进气口6一起形成雾化器100的抽吸气流路径。第二换气孔52设置在漏液收集单元5的邻近雾化腔12的容器壁上,以使第三内部空间51与雾化腔12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漏液收集单元5中设置有用于吸附泄漏的可牺牲介质20的吸液件53。在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经由第一换气孔22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的情况下,吸液件53可以可靠地吸附泄漏的可牺牲介质20,进一步提升雾化器100的防漏液性能。吸液件53可以包括吸液棉或其他类型的吸液材料,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接下来,将结合图2和图3来描述图1所示的雾化器100在抽吸时和停止抽吸时的气体流动路径。为了便于描述,在此将第一内部空间11和第二内部空间21顶部的气体空间的气压定义为P1,将雾化腔12中的气压定义为P2。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雾化器在抽吸时的气体流动路径。如图2所示,在抽吸时,外部气体可以沿箭头701所示的方向经由进气口6进入到雾化腔12中,并且第三内部空间51中的部分气体沿箭头703所示的方向进入到雾化腔12中,进而与由雾化芯3所产生的气溶胶一起沿箭头702所示的方向流经气流通道13。在这个过程中,气压P1将会大于气压P2,使得基本相同的正压力差P1-P2同时作用在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上。由于第一换气孔22对可牺牲介质20的流动阻力小于雾化介质10从第一内部空间11流向雾化芯3所经受的流动阻力,因此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只有少量流动到雾化芯3用于进行雾化,而其余雾化介质10不会发生泄漏。可牺牲介质20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会使得气压P1降低。
在雾化器100经历环境温度剧烈升高时,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能够以类似的方式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具体而言,在温度升高时,气压P1会增大至大于气压P2,使得基本相同的正压力差P1-P2同时作用在雾化介质10和可牺牲介质20上。由于第一换气孔22对可牺牲介质20的流动阻力小于雾化介质10从第一内部空间11流向雾化芯3所经受的流动阻力,因此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可以经由第一换气孔22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只有少量流动到雾化芯3用于进行雾化,而其余雾化介质10不会发生泄漏。
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雾化器在停止抽吸时的气体流动路径。如图3所示,在停止抽吸时,气压P2变为大于气压P1,使得漏液收集单元5中的气体可以沿箭头704所示的方向经由第一换气孔22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21中。由于可牺牲介质20的粘度较小,因此气体在经由第一换气孔22进入到第二内部空间21后,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在可牺牲介质20中上升,到达顶部的气体空间,从而能够稳定可靠地完成换气。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的雾化器100的结构与结合图1至图3所描述的雾化器10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第二换气孔52的设置位置不同。如图4所示,第二换气孔52设置在漏液收集单元5的邻近进气口6的容器壁上。以此方式,也实现了使第三内部空间51与雾化腔12连通。利用这种布置,同样能够保证在抽吸时或在环境温度剧烈升高时,第二储液仓2中的可牺牲介质20经由第一换气孔22优先泄漏到漏液收集单元5中,而第一储液仓1中的雾化介质10只有少量流动到雾化芯3用于进行雾化,其余雾化介质10不会发生泄漏。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雾化器100和用于对雾化器100进行供电的电源组件。雾化器100在供电时,其中的雾化芯3可以对液态的雾化介质10进行加热雾化,以产生供抽吸的气溶胶。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储液仓(1),包括用于容纳雾化介质(10)的第一内部空间(11)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储液仓(1)内部的雾化腔(12),所述雾化腔(12)中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雾化介质(10)的雾化芯(3);
第二储液仓(2),包括用于容纳可牺牲介质(20)的第二内部空间(21)以及用于允许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内部空间(21)的第一换气孔(22),所述可牺牲介质(20)的粘度小于所述雾化介质(10)的粘度,所述第二内部空间(21)通过连接通道(4)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11)连通,所述连接通道(4)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10)和所述可牺牲介质(20)通过;以及
漏液收集单元(5),被配置为收集经由所述第一换气孔(22)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21)泄漏的所述可牺牲介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仓(2)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容器壁上,并且所述连接通道(4)包括形成在所述容器壁上的通孔(41)以及设置在所述通孔(41)中的隔膜(42),所述隔膜(42)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10)和所述可牺牲介质(20)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仓(2)与所述第一储液仓(1)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连接通道(4)包括连接所述第二储液仓(2)和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管路中的隔膜(42),所述隔膜(42)被配置为允许气体通过并且阻止所述雾化介质(10)和所述可牺牲介质(20)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42)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多孔聚四氟乙烯膜、多孔碳膜、多孔聚偏二氟乙烯膜、多孔膨胀聚四氟乙烯膜和碳纤维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收集单元(5)包括第三内部空间(51),所述第三内部空间(51)与所述雾化腔(12)连通并且经由所述第一换气孔(22)与所述第二内部空间(21)连通,所述第一换气孔(22)对所述可牺牲介质(20)的流动阻力小于所述雾化介质(10)从所述第一内部空间(11)流向所述雾化芯(3)所经受的流动阻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仓(1)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所述雾化腔(12)邻近所述第一端(111)设置,所述第一储液仓(1)还包括与所述雾化腔(12)连通并且从所述雾化腔(12)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所述第二端(112)的气流通道(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仓(2)设置在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位于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二端(112)之间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储液仓(2)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所述第一端(111)的第三端(23)和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所述第二端(112)的第四端(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4)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所述第二端(112)以及所述第二储液仓(2)的所述第四端(24)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换气孔(22)设置在所述第二储液仓(2)的所述第三端(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收集单元(5)邻近所述第一储液仓(1)的所述第一端(111)以及所述第二储液仓(2)的所述第三端(23)设置,并且包括第三内部空间(51)以及与所述雾化腔(12)连通的进气口(6),并且其中所述漏液收集单元(5)的邻近所述雾化腔(12)的容器壁和邻近所述进气口(6)的容器壁中的至少一项上设置有第二换气孔(52),以使所述第三内部空间(51)与所述雾化腔(12)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收集单元(5)中设置有用于吸附泄漏的所述可牺牲介质(20)的吸液件(5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53)包括吸液棉。
12.根据权利要求1-3和5-11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介质(10)在25℃时的粘度在1000cps至10000000cps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3和5-11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牺牲介质(20)在25℃时的粘度在1cps至200cps的范围内。
14.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100)。
CN202321399460.7U 2023-06-02 2023-06-0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20326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460.7U CN220326817U (zh) 2023-06-02 2023-06-0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9460.7U CN220326817U (zh) 2023-06-02 2023-06-0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6817U true CN220326817U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9460.7U Active CN220326817U (zh) 2023-06-02 2023-06-02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68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2810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74696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1648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01658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326817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25908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1329115A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2185111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208176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95873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3287789A (zh) 雾化座、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109146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650266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650292U (zh) 一种烟弹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20293047U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9645054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185183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8650302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8737234U (zh) 一种防泄漏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6674698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器
CN216961506U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964505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418397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