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5411U - 一体式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体式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25411U CN220325411U CN202321910091.3U CN202321910091U CN220325411U CN 220325411 U CN220325411 U CN 220325411U CN 202321910091 U CN202321910091 U CN 202321910091U CN 220325411 U CN220325411 U CN 2203254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cover
- containing cavity
- integrated motor
- air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体式电机,包括:机壳,形成有容腔,所述机壳开设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连通;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机壳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机壳和所述后盖连接;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连接,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进行热交换;吹风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吹风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容腔,所述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一体式电机可以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在长时间运转后容易发热而导致温度过高,其中,电机在工作时电机线圈会产生热量,驱动板也会产生热量,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运行效率和驱动板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从而导致电机效率降低以及驱动板损坏。目前一体式电机散热的方式大部分是将热量传递到电机外壳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电机,旨在解决目前一体式电机设备散热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电机,包括:
机壳,形成有容腔,所述机壳开设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连通;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机壳连接;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机壳和所述后盖连接;
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连接,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进行热交换;
吹风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吹风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容腔,所述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
可选地,所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吹风组件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后盖之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后盖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导热件。
可选地,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连接板与扇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扇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扇叶设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和/或,
所述连接板镂空设置。
可选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分别与所述扇叶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后盖包括连接部与导热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后盖以及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导热部设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后盖之间以及所述转轴与所述机壳之间分别设有轴承。
可选地,所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机壳连接,且所述定子组件围绕所述转子组件设置。
可选地,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绕组,所述机壳设有出线孔,所述线圈绕组通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机壳开设容腔且机壳的侧壁开设与容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吹风组件设置在容腔内,转轴驱动吹风组件将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出容腔,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容腔,冷气流在容腔内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气流,通过吹风组件的驱动排出容腔,由此通过气流的流动对容腔内进行散热降温,达到对电机机械发热部件的散热目的,并且散热效果大幅提高。驱动板与后盖进行热交换,驱动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后盖,容腔内的气流与后盖进行热交换,吹风组件使容腔内的气流流动,提高后盖的散热效果,因此同时达到了给驱动板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机壳 | 300 | 转轴 |
110 | 出风口 | 400 | 驱动板 |
120 | 进风口 | 500 | 吹风组件 |
130 | 出线孔 | 510 | 连接板 |
200 | 后盖 | 520 | 扇叶 |
210 | 连接部 | 600 | 转子组件 |
220 | 导热部 | 700 | 定子组件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式电机。
在现有技术中,电机在长时间运转后容易发热而导致温度过高,其中,电机线圈会产生热量,驱动板也会产生热量,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机运行效率和驱动板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而导致电机运行效率降低以及驱动板损坏。目前一体式电机散热的方式大部分是将热量传递到电机外壳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机壳开设容腔且机壳的侧壁开设与容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吹风组件设置在容腔内,转轴驱动吹风组件将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排出容腔,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容腔,冷气流在容腔内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气流,通过吹风组件的驱动排出容腔,由此通过气流的流动对容腔内进行散热降温,达到对电机机械发热部件的散热目的,并且散热效果大幅提高。驱动板与后盖进行热交换,驱动板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后盖,容腔内的气流与后盖进行热交换,吹风组件使容腔内的气流流动,提高后盖的散热效果,因此同时达到了给驱动板散热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该一体式电机,包括:
机壳100,形成有容腔,机壳100开设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10,且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10分别与容腔连通;
后盖200,后盖200与机壳100连接;
转轴300,转轴300转动设于容腔内且与机壳100和后盖200连接;
驱动板400,驱动板400与后盖200连接,且驱动板400与后盖200进行热交换;
吹风组件500,设于容腔内,吹风组件500与转轴300连接,在吹风组件500的驱动下,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110排出容腔,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进风口120进入容腔。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0以及后盖20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导热以及散热快,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后盖200与机壳100连接,用于封堵容腔的一端,驱动板400连接在后盖200上,并与后盖200进行热交换,这样,驱动板400产生的热量可以快速传递给后盖200。进一步地,驱动板400连接在后盖200背离容腔的一侧,驱动板400的一侧与后盖200连接,另一侧朝向电机的外侧,热量通过与后盖200的热交换传递后盖200,当然,可以理解的,驱动板400位于电机外侧的部分还可以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转轴300与吹风组件500连接,转轴300旋转驱动吹风组件500动作,使容腔内的气流流动。后盖200的热量大部分为转轴300旋转产生的热量以及驱动板400热交换的热量,后盖200背离驱动板400的一侧朝向容腔内侧,并与容腔内的气体进行热交换形成热气流,在吹风组件500的驱动下,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出风口110排出,这样,容腔内会形成负压,容腔外侧的冷气流在压强作用下通过进风口120进入容腔内,并与后盖200进行热交换,提高散热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容腔内的热量还包括其他结构产生的热量,并与容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而形成热气流通过出风口110排出,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10相对设置,位于机壳100相对的两侧,且在实际中,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10均为长条孔,且长条孔沿机壳100的周向方向延伸。
可选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转子组件600,转子组件600设于容腔内并与转轴300连接,吹风组件500设于转子组件600与后盖200之间。
转子组件600与转轴300连接,并与转轴300同步转动,在转轴300的轴线方向上,吹风组件500位于转子组件600与后盖200之间的空间内,吹风组件500与转轴300连接,并套接在转轴300上,转轴300驱动吹风组件500旋转,吹风组件500的旋转使容腔内的气流流动,后盖200通过吹风组件500驱动气流流动进行散热。另外,转轴300与后盖200之间以及转轴300与机壳100之间分别设有轴承。转轴300通过轴承与后盖200连接,轴承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后盖200以及机壳100,机壳100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进行有效的散热,后盖200的热量通过与气流或机壳100热交换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700,定子组件700与机壳100连接,且定子组件700围绕转子组件600设置。定子组件700包括线圈绕组,机壳100设有出线孔130,线圈绕组通过出线孔130与驱动板400连接。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驱动板400位于后盖200的外侧面,并且吹风组件500位于后盖200朝向定子组件700一侧的空间,线圈绕组需要通过导线与驱动板400连接,机壳100开设出线孔130,导线穿过出线孔130至机壳100外侧,再连接驱动板400,这样能够使线圈绕组顺利与驱动板400连接,避免吹风组件500干涉导线。
可选地,驱动板400设于后盖200背离容腔的一侧,且驱动板400与后盖200之间设有导热件。驱动板400一侧朝向容腔的外侧,并可以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驱动板400上设置电子元器件,有部分电子元器件的体积较大,后盖200还开设避让孔进行避让。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板400通过螺钉或铆钉等连接件固定在后盖200背离容腔的一侧,为了使驱动板400上的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后盖200,驱动板400与后盖200之间还设置导热件进行导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热件可采用导热硅胶或者导热板等。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板400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在后盖200上,并通过螺钉锁紧。
可选地,后盖200包括连接部210与导热部220,连接部210分别与后盖200以及转轴300连接,导热部220设于连接部210背离容腔的一侧并与驱动板400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部210的外径小于机壳100的内径,机壳100套设在连接部210的外壁,端部与导热部220接触。进一步地,机壳100与连接部210均开设有连接孔,螺钉或铆钉等连接件穿过连接孔锁紧机壳100与后盖200。在本实施例中,导热部220与连接部210一体设置,导热部220与驱动板400之间设置导热硅胶,驱动板400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传递至导热部220,导热部220的热量传递给连接部210,连接部210封堵容腔,并与容腔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驱动板400的散热,并通过吹风组件500提高散热效果。
可选地,吹风组件500包括连接板510与扇叶520,连接板510与转轴300连接,扇叶520与连接板51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10连接有轴套,轴套固定套接在转轴300的外壁,连接板510沿轴套的径向延伸设置,扇叶520设有多个,并沿连接板51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连接板510的一侧,这样,转轴300旋转通过轴套驱动连接板510旋转,进而使扇叶520驱动气流流动。可以理解的,转轴300的转向不同,进风口120与出风口110可以相互替换。
进一步地,扇叶520设于连接板510朝向后盖200的一侧;和/或,连接板510镂空设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容腔内主要的热量集中的部分位于后盖200,扇叶520设置连接板510朝向后盖200的一侧,以加速后盖200的散热。连接板510镂空设置,背离后盖200的容腔一侧(转子和定子一侧)的气流可通过连接板510镂空部分流动,也可以起到散热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0与进风口120分别与扇叶520相对设置。在扇叶520转动的作用下,热气流可直接通过出风口110排出,冷气流并由进风口120进入容腔,减小热气流在容腔内的流转时间,冷气流主要与后盖200进行热交换,无需更多的流转,这样,可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形成有容腔,所述机壳开设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容腔连通;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机壳连接;
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容腔内且与所述机壳和所述后盖连接;
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连接,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进行热交换;
吹风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吹风组件与所述转轴连接,在所述吹风组件的驱动下,所述容腔内的热气流通过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容腔,所述容腔外的冷气流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设于所述容腔内并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吹风组件设于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后盖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后盖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且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后盖之间设有导热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连接板与扇叶,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扇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设于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后盖的一侧;和/或,
所述连接板镂空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分别与所述扇叶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连接部与导热部,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后盖以及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导热部设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容腔的一侧并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后盖之间以及所述转轴与所述机壳之间分别设有轴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式电机还包括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机壳连接,且所述定子组件围绕所述转子组件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绕组,所述机壳设有出线孔,所述线圈绕组通过所述出线孔与所述驱动板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10091.3U CN220325411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体式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910091.3U CN220325411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体式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25411U true CN220325411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11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910091.3U Active CN220325411U (zh) | 2023-07-19 | 2023-07-19 | 一体式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25411U (zh) |
-
2023
- 2023-07-19 CN CN202321910091.3U patent/CN2203254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900005758B1 (ko) | 자동차용 교류발전기의 냉각장치 | |
CN207968158U (zh) |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 |
EP3319213B1 (en) | Blower | |
CN210958048U (zh) | 一种无刷电机的散热组件 | |
CN210490661U (zh) | 一种通风散热电机 | |
CN112460049A (zh) | 一种一体化轴流通风机 | |
CN220915064U (zh) | 用于磁悬浮风机的散热结构 | |
CN220325411U (zh) | 一体式电机 | |
CN201639437U (zh) | 一种电机风扇 | |
CN210041526U (zh) | 一种电机及其机壳 | |
CN212875595U (zh) | 电机、热风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2183325U (zh) | 电机风扇 | |
CN210724472U (zh) | 电机冷却装置 | |
CN112161327A (zh) | 空调器及其电机散热结构 | |
CN215009866U (zh) | 散热伺服电机 | |
CN208241524U (zh) | 一种电机及电机转子 | |
CN107394969B (zh) | 一种用于洗涤机的新型电机 | |
CN215860906U (zh) | 散热机构及电风扇 | |
JP5508704B2 (ja) | 回転電機 | |
CN215870952U (zh) | 一种转子组件及转子结构 | |
CN219893125U (zh) | 一种高效散热定转子组件 | |
CN220173045U (zh) | 高功率马达 | |
CN215817748U (zh) | 风机安装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4014062U (zh) | 一种适用于车用大功率一体电机的散热结构 | |
CN217401215U (zh)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