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01215U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401215U CN217401215U CN202220835365.6U CN202220835365U CN217401215U CN 217401215 U CN217401215 U CN 217401215U CN 202220835365 U CN202220835365 U CN 202220835365U CN 217401215 U CN217401215 U CN 2174012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fan
- blade
- fan blad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散热风扇包括:第一扇叶,第一扇叶包括壳体和第一叶片,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壳体内设置有散热腔,散热腔与开口端连通,封堵端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散热腔连通,第一叶片环形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散热腔内,驱动件与壳体驱动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二扇叶,设置在通孔内,第二扇叶能够对散热腔进行散热。采用本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风扇自身散热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逆变器等设备的散热风扇虽能够较好地对设备进行散热,但是散热风扇上没有设置用于对风扇自身进行散热的结构。散热风扇内部设置有电机和其它电子元器件,驱动件和电子元器件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导致散热风扇自身的温度较高,从而导致散热风扇的故障率较高、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风扇自身散热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包括:第一扇叶,第一扇叶包括壳体和第一叶片,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和封堵端,壳体内设置有散热腔,散热腔与开口端连通,封堵端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散热腔连通,第一叶片环形设置在壳体的外侧壁上;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散热腔内,驱动件与壳体驱动连接,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扇叶转动;第二扇叶,设置在通孔内,第二扇叶能够对散热腔进行散热。
进一步地,第二扇叶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扇叶包括第二转轴和多个第二叶片,第二叶片环形间隔设置在第二转轴的外周,第二叶片的外周缘固定连接在通孔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扇叶还包括第一转轴,驱动件包括:定子组件,定子组件设置在散热腔内,定子组件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可相对定子组件转动,定子组件的底部与壳体的开口端之间具有间隔;磁条,磁条设置在散热腔的内壁上,且位于定子组件的外周,定子组件与磁条配合以驱动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转轴和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沿定子组件的轴向间隔分布在定子组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散热风扇还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容纳腔连通,进风口位于外壳的一端,出风口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第一扇叶和驱动件均位于容纳腔内,驱动件的远离第一扇叶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上。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形状相同,和/或,第一叶片的数量和第二叶片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地,散热风扇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扇叶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设置在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描述的散热风扇。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扇叶的壳体具有散热腔和通孔,驱动件设置在散热腔内,且驱动件与壳体驱动连接,第二扇叶设置在通孔内,第二扇叶能够对散热腔进行散热。采用上述结构,在通孔内设置有第二扇叶,第二扇叶转动时第二扇叶周围的气压降低,这样第二扇叶转动时可带动气流从壳体外部沿容纳腔向开口端流动,或可带动气流从开口端沿容纳腔向壳体外部流动,从而使散热腔内的热空气与壳体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进而使散热腔内的温度降低,保证壳体内部零部件正常工作,从而能够降低壳体内的零部件的故障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扇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扇的壳体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风扇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扇叶;11、壳体;12、第一叶片;111、开口端;112、封堵端;1121、通孔;113、散热腔;13、第一转轴;20、驱动件;21、定子组件;22、磁条;30、第二扇叶;31、第二转轴;32、第二叶片;40、轴承;50、外壳;51、容纳腔;52、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括第一扇叶10、驱动件20和第二扇叶30。第一扇叶10包括壳体11和第一叶片12,壳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111和封堵端112,壳体11内设置有散热腔113,散热腔113与开口端111连通,封堵端112上设置有通孔1121,通孔1121与散热腔113连通,第一叶片12环形设置在壳体11的外侧壁上;驱动件20设置在散热腔113内,驱动件20与壳体11驱动连接,驱动件20能够驱动第一扇叶10转动;第二扇叶30设置在通孔1121内,第二扇叶30能够对散热腔113进行散热。第一扇叶10用于对散热风扇所处的空间进行散热,第二扇叶30用于对壳体11的散热腔113进行散热。散热风扇还包括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与驱动件20电连接,电子元器件设置在散热腔113内,第二扇叶30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散热。一般地,将开口端111靠近待散热的设备设置,将封堵端112远离设备设置,空气在第一扇叶10和第二扇叶30的作用下从封堵端112朝开口端111流动,图3中的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第一扇叶10和第二扇叶30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向。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扇叶10的壳体11具有散热腔113和通孔1121,驱动件20设置在散热腔113内,且驱动件20与壳体11驱动连接,第二扇叶30设置在通孔1121内,第二扇叶30能够对散热腔113进行散热。采用上述结构,在通孔1121内设置有第二扇叶30,第二扇叶30转动时第二扇叶30周围的气压降低,这样第二扇叶30转动时可带动气流从壳体11外部沿散热腔113向开口端111流动,或可带动气流从开口端111沿散热腔113向壳体11外部流动,第二扇叶30转动时带动气体在壳体11的封堵端和散热腔113之间流动,从而使散热腔113内的热空气与壳体11外部的空气进行交换,进而使散热腔113内的温度降低,这样能够保证壳体内部零部件正常工作,从而能够降低壳体11内的零部件的故障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第二扇叶30可以相对第一扇叶10独立转动,也可跟随第一扇叶10同步转动。具体地,第二扇叶30与通孔1121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扇叶30固定连接在通孔1121的内壁上,这样第一扇叶10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二扇叶30转动,不需要其他驱动结构来驱动第二扇叶30,这样使散热风扇整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
如图2所示,第二扇叶30包括第二转轴31和多个第二叶片32,第二叶片32环形间隔设置在第二转轴31的外周,第二叶片32的外周缘固定连接在通孔1121的内壁上。第二转轴31与壳体11的轴线可重合,以使驱动件20驱动壳体11绕其轴线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32绕轴线转动,这样使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32能够较大程度地增加空气的流动速度,进而使第一叶片12能够较好地对散热风扇所属的设备进行散热,且使第二叶片32能够较好地对散热腔113进行散热。
具体地,第二叶片32与第一叶片12的倾斜方向相同。由于第二叶片32和第一叶片12均随壳体11旋转,当第二叶片32与第一叶片12的倾斜方向不同时,第二叶片32与第一叶片12带动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使壳体11外部的空气和壳体11内部的空气形成循环,即导致壳体11外部的热空气和散热腔113内的热空气形成循环,而不能使热空气朝壳体11的四周散发,降低了散热效果。因此,将第二叶片32与第一叶片12的倾斜方向设置为相同,能够使散热效果更好。
如图2所示,第一扇叶10还包括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固定在壳体11上,驱动件20包括定子组件21和磁条22。定子组件21设置在散热腔113内,定子组件21套设在第一转轴13上,第一转轴13可相对定子组件21转动,定子组件21的底部与壳体11的开口端111之间具有间隔;磁条22设置在散热腔113的内壁上,且位于定子组件21的外周,定子组件21与磁条22配合以驱动第一扇叶10和第二扇叶30转动。第一转轴13固定在第二转轴31上,这样使散热风扇的整体结构简单、体积小。定子组件21通电时,定子组件21与磁条22相互作用以驱动壳体11绕第一转轴13的轴线旋转,从而驱动第一扇叶10和第二扇叶30转动。
具体地,第一转轴13和定子组件21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40,两个轴承40沿定子组件21的轴向间隔分布在定子组件21的两端。设置轴承40,能够使第一转轴13相对定子组件21顺畅地转动,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提高壳体11转动的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还包括外壳50,外壳50具有容纳腔51、进风口52和出风口,进风口52和出风口均与容纳腔51连通,进风口52位于外壳50的一端,出风口设置在外壳50的另一端,第一扇叶10和驱动件20均位于容纳腔51内,驱动件20的远离第一扇叶10的一端固定在外壳50上。外壳50固定在待散热的设备上,这样方便了连接第一扇叶10和待散热设备。可选地,壳体11的封堵端112位于进风口52。第一扇叶10驱动空气沿进风口52、封堵端112、容纳腔51、开口端111和出风口流动,从而对外壳50内和外壳50的周围进行散热。第二扇叶30驱动空气沿进风口52、封堵端112、通孔1121、散热腔113、开口端和出风口流动,从而对壳体11内进行散热。
具体地,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32的形状相同,和/或,第一叶片12的数量和第二叶片32的数量相同。第一叶片12和第二叶片32的形状相同,可为弧形,也可为机翼形。第一叶片12的数量和第二叶片32的数量相同,可使壳体11内和壳体11外部的空气均匀地流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散热风扇,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散热风扇还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第二扇叶30驱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设置在通孔1121内。此外,第二扇叶30与通孔1121的内壁不连接。设置第二驱动件,第二扇叶30由第二驱动件驱动,这样第二扇叶30可根据需要调整转速,从而调整壳体11内部的空气流速,进而可根据需要调整壳体11内部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逆变器,包括上述描述的散热风扇。采用上述散热风扇的逆变器,能够在较好地对逆变器进行散热的同时,还能对散热风扇内部进行散热,降低了散热风扇的故障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扇叶(10),所述第一扇叶(10)包括壳体(11)和第一叶片(12),所述壳体(11)具有相对设置的开口端(111)和封堵端(112),所述壳体(11)内设置有散热腔(113),所述散热腔(113)与所述开口端(111)连通,所述封堵端(112)上设置有通孔(1121),所述通孔(1121)与所述散热腔(113)连通,所述第一叶片(12)环形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外侧壁上;
驱动件(20),所述驱动件(20)设置在所述散热腔(113)内,所述驱动件(20)与所述壳体(11)驱动连接,所述驱动件(20)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扇叶(10)转动;
第二扇叶(30),所述第二扇叶(30)设置在所述通孔(1121)内,所述第二扇叶(30)能够对所述散热腔(113)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叶(30)与所述通孔(1121)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扇叶(30)包括第二转轴(31)和多个第二叶片(32),所述第二叶片(32)环形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31)的外周,所述第二叶片(32)的外周缘固定连接在所述通孔(1121)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32)与所述第一叶片(12)的倾斜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10)还包括第一转轴(13),所述驱动件(20)包括:
定子组件(21),所述定子组件(21)设置在所述散热腔(113)内,所述定子组件(2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3)上,所述第一转轴(13)可相对所述定子组件(21)转动,所述定子组件(21)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1)的开口端(111)之间具有间隔;
磁条(22),所述磁条(22)设置在所述散热腔(113)的内壁上,且位于所述定子组件(21)的外周,所述定子组件(21)与所述磁条(22)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一扇叶(10)和所述第二扇叶(3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3)和所述定子组件(21)之间设置有两个轴承(40),两个所述轴承(40)沿所述定子组件(21)的轴向间隔分布在所述定子组件(21)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外壳(50),所述外壳(50)具有容纳腔(51)、进风口(52)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52)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容纳腔(51)连通,所述进风口(52)位于所述外壳(50)的一端,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外壳(5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扇叶(10)和所述驱动件(20)均位于所述容纳腔(51)内,所述驱动件(20)的远离所述第一扇叶(1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50)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12)和所述第二叶片(32)的形状相同,和/或,所述第一叶片(12)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叶片(32)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扇叶(3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通孔(1121)内。
10.一种逆变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风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35365.6U CN217401215U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35365.6U CN217401215U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401215U true CN217401215U (zh) | 2022-09-09 |
Family
ID=83139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35365.6U Active CN217401215U (zh) | 2022-04-12 | 2022-04-12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401215U (zh) |
-
2022
- 2022-04-12 CN CN202220835365.6U patent/CN2174012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6293B2 (en) | Centrifugal fan | |
US8506264B2 (en) | Motor and cooling fan with a circuit board having a heat-conducting insulator | |
JP5210421B2 (ja) | 水平対流ファンを有する放熱システム | |
CN207968158U (zh) | 一种具有均布通风式防护罩结构的电机 | |
US8821227B2 (en) |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 |
CN215344291U (zh) | 一种磁悬浮电机 | |
JP6678302B2 (ja) | 温度調和ユニット、温度調和システム、車両 | |
CN216077729U (zh) | 涡轮盖、动力电机、动力装置及飞行器 | |
CN217401215U (zh) | 散热风扇及具有其的逆变器 | |
CN104564821A (zh) | 冲压空气风机外壳 | |
CN206269452U (zh) | 一种冷却系统及医疗设备 | |
CN210724472U (zh) | 电机冷却装置 | |
CN209472502U (zh) | 基于新型冷却结构的电机及气悬浮流体机械设备 | |
CN217282576U (zh) | 磁悬浮风机的冷却结构 | |
CN217036846U (zh) | 内转子电机 | |
CN201656642U (zh) | 一种无刷外转子电机 | |
TWI384130B (zh) | 散熱風扇 | |
CN215979787U (zh) | 一种充气泵的散热系统 | |
CN218913203U (zh) | 一种高效离心式鼓风机 | |
US11606004B2 (en) | Self-cooling motor and hot-air-circul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1756178B (zh) | 电机散热组件和ec电机 | |
CN220325411U (zh) | 一体式电机 | |
CN215870952U (zh) | 一种转子组件及转子结构 | |
CN216278555U (zh) | 一种带有散热式电机的轴流风机 | |
CN220488148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离合器壳体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