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3852U - 一种cpu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cpu散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23852U CN220323852U CN202322078192.5U CN202322078192U CN220323852U CN 220323852 U CN220323852 U CN 220323852U CN 202322078192 U CN202322078192 U CN 202322078192U CN 220323852 U CN220323852 U CN 220323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conduction
- radiator
- cpu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19 gre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支架、导热板、导热管、散热鳍片、风扇,所述导热板装配在所述支架的底壁,若干组散热鳍片竖向分布形成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导热管连接所述散热鳍片组与所述导热板,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鳍片组可拆卸装配,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为60±5cm,多组所述导热管沿着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布,减小散热鳍片的长度,适用于较小的安装空间,低散热鳍片的生产制造成本,节省空间,提高整个系统的集成度,使得装配该散热器的主机可以兼容四条内存,确保主机的使用性能,降低散热器的安装难度,提升散热器的安装效率,提升散热器的安装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PU散热器。
背景技术
电脑主机通常包含了CPU(中央处理器)、GPU(显卡)、内存等核心组件,这些组件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性能下降、系统崩溃或损坏;
CPU散热器是用于降低电脑主机内部温度的装置,通过散热鳍片和导热管等结构,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鳍片上,并通过风扇或其他散热装置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主机内部温度,保持硬件在稳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现有技术中,CPU散热器通常采用散热鳍片的长度为92cm,搭配Φ6mm外径的导热管,而随着硬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硬件的尺寸越来越小,电脑主机的整体体积也在逐渐缩小,市面上出现小型或迷你型的主机,在主机内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90cm长的散热鳍片的体积大,占据大量的安装空间,使得内存的安装空间受限,而缩短散热鳍片的长度时,搭配散热鳍片的Φ6mm外径导热管需要进行缩小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这种设计降低导热管的导热效率,降低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散热效果差,无法满足小型主机的性能需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CPU散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CPU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支架、导热板、导热管、散热鳍片、风扇,所述导热板装配在所述支架的底壁,若干组散热鳍片竖向分布形成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导热管连接所述散热鳍片组与所述导热板,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鳍片组可拆卸装配,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为60±5cm,多组所述导热管沿着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布。
其中,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一弯曲部。
其中,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导热管设置有外拐部,所述外拐部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管朝外弯曲设置。
其中,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三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与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二弯曲部。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所述第三导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管错开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有自上朝下贯穿的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与所述导热管相适配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底部的一组所述散热鳍片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导热管设置,所述避让孔自所述第三导热管朝向所述散热鳍片凹陷设置。
其中,所述导热管、所述支架、两组所述鳍片组之间呈“U”字形设置而形成散热空间。
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导热管朝向所述支架凹陷设置。
其中,还包括直锁螺丝,所述支架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直锁螺丝穿过所述通孔的内壁,至少部分所述直锁螺丝的螺纹外露于所述支架的底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多组散热管错开排布设计,使得散热鳍片的长度进行缩小,能够容纳常规的Φ6mm外径的导热管,既保证导热管的导热效率,又能缩小散热器的体积,使其能够安装进小型主机内,散热器其体积较小,适用于较小的安装空间,减小散热鳍片的长度,降低散热鳍片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散热器的重量,提供客户更多选择散热器的灵活性,节省空间,较小的散热器体积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其他硬件,提高整个系统的集成度,使得装配该散热器的主机可以兼容四条内存,确保主机的使用性能;其次,通过直锁螺丝的结构设计,降低散热器的安装难度,提升散热器的安装效率,提升散热器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CPU散热器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是一种CPU散热器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一种CPU散热器的主视图;
图5是一种CPU散热器的左视图;
图6是一种CPU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7是一种CPU散热器的部分示意图;
图8是一种CPU散热器的散热鳍片与导热管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支架1、导热板2、导热管3、散热鳍片4、风扇,所述导热板2装配在所述支架1的底壁,若干组散热鳍片4竖向分布形成散热鳍片组401,所述散热鳍片组401位于所述支架1的两侧,所述导热管3连接所述散热鳍片组401与所述导热板2,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鳍片组401可拆卸装配,所述散热鳍片4的长度为60±5cm,多组所述导热管3沿着所述散热鳍片3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布,将多组散热管错开排布设计,使得散热鳍片的长度进行缩小,能够容纳常规的Φ6mm外径的导热管,既保证导热管的导热效率,又能缩小散热器的体积,使其能够安装进小型主机内,散热器其体积较小,适用于较小的安装空间,减小散热鳍片的长度,降低散热鳍片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散热器的重量,提供客户更多选择散热器的灵活性节省空间,较小的散热器体积可以在有限的安装空间内容纳更多的其他硬件,提高整个系统的集成度,使得装配该散热器的主机可以兼容四条内存,确保主机的使用性能。
其中,所述风扇为习知的风扇,图中尚未示出。
其中,所述的导热管3采用铜制成,所述导热板2采用硅脂制成。
其中,所述导热管3包括第一导热管301,所述第一导热管301自所述导热板2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401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一弯曲部3011,采用第一弯曲部设计的第一导热管可以针对设备内部的不同布局和空间限制进行设计,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散热鳍片的结构,提高整体的集成度和散热效果,第一弯曲部增加第一导热管的长度,从而使得第一导热管的表面积增大,提高散热效率,有效降低设备的温度,排布更合理,具有紧凑的内部布局。
其中,所述导热管3包括第二导热管302,所述第二导热管302自所述导热板2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401呈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导热管302设置有外拐部3021,所述外拐部3021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管301朝外弯曲设置,采用外拐部设计的第二导热管,增加导热管间的距离,提升空气进入散热器的速度,提高散热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其次,减少热量堆积和互相干扰,从而提高整个散热器系统的性能。
其中,所述第一导热管301与所述第二导热管302处于同一直线上。
其中,所述导热管3包括第三导热管303,所述第三导热管303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301与所述第二导热管302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管301自所述导热板3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401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二弯曲部3031,提升散热效率,提升散热鳍片中导热管错开布置的合理性,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其中,所述第三导热管302与所述第一导热管301错开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3011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3021的曲率适应性更强,以适应小型主机内部结构和紧凑的布局,小曲率的第三导热管可以增加导热管的长度,从而增大其表面积,提高散热效率,较长的第三导热管表面积可以与周围环境更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将设备中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有效降低设备的温度,提升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小曲率导热管可以更好地利用设备内部的空间,使得热量更均匀地分布和散发,避免局部过热现象的发生。
其中,沿着所述散热鳍片组40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导热管302、所述第三导热管303、所述第一导热管301、所述第三导热管303、所述第二导热管3031呈“W”字型或“M”字型设置,采用W型或M型排列的导热管可以更好地覆盖散热鳍片组的面积,使得在长度缩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正常的消热效率,W型或M型排列将导热管按照一定的间距交叉排列,增加散热面积,将热量更均匀地传输到散热片或散热器上,提高散热效果,其次,增加导热管之间的空隙,增强空气在导热管间的流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有效降低设备的温度。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401设置有自上朝下贯穿的装配通道402,所述装配通道402与所述导热管3相适配设置,提升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提升热量的传递效率,提升导热管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导热管3装配在所述装配通道402的内壁。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401底部的一组所述散热鳍片4设置有避让孔101,所述避让孔101相对应所述第三导热管303设置,所述避让孔101自所述第三导热管303朝向所述散热鳍片4凹陷设置,所述避让孔10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装配通道402的横截面积,由于第三导热管采用较小于第一导热管的弯曲部曲率设计,在距离散热鳍片高度一致的情况下,第三导热管与散热鳍片组最底层的接触面积较第一导热管大,通过室友避让孔,降低第三导热管与散热鳍片干涉的风险,提高设计的合理性,提高散热器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所述装配通道402的横截面积呈圆形,所述避让孔101的横截面积呈方形,方形横截面在减低散热鳍片与第三导热管干涉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面积,使热量更均匀地分布和散发,加快热量的传导速度,从而有效降低设备的温度,其次,由于避让孔的横截面积大于装配通道,方形横截面更易于第三导热管的安装,可以更好地适应散热器的空间布局和形状需求。
其中,所述导热管2、所述支架1、两组所述鳍片组401之间呈“U”字形设置而形成散热空间102。
其中,所述散热空间102内壁的宽度的为40±5cm,优选地为41cm,增加散热空间的体积,提升散热鳍片组上热量的传递速度,提升散热效果。
其中,所述支架1设置有凹陷部103,所述凹陷部103自所述导热管3朝向所述支架1凹陷设置,通过凹陷部,导热管可以更弯曲地与散热鳍片接触,能够更好地适应散热器紧凑的布局,优化空间的利用效率,再之,支架上的凹陷部可以提高导热管的固定性,使其不易被外部因素移动或损坏,增强导热管安装的稳定性。
其中,当所述散热鳍片组401投影在所述支架1上时,所述散热鳍片组401长度方向上的侧壁与所述支架1的侧壁处于同一直线上,提升散热器结构的紧凑性。
其中,所述支架1设置有外扩部104,所述外扩部104自所述凹陷部103侧壁朝向所述支架1凹陷设置,所述外扩部104位于所述支架1朝外的一侧,提升导热管与导热板装配的快捷性,起到预定位的作用。
其中,还包括直锁螺丝5,所述支架1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直锁螺丝5穿过所述通孔的内壁,至少部分所述直锁螺丝5的螺纹外露于所述支架1的底壁,便于散热器的安装。
其中,所述直锁螺丝5朝下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所述直锁螺丝5朝上的一端设置有光杆部,所述光杆部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装配。
其中,还包括弹簧6、轴承夹挡圈7,所述弹簧4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光杆部的外环壁,所述弹簧6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直锁螺丝5的圆柱头与所述支架1的顶壁,外露于所述支架1底部的所述光杆部设置有自外朝内凹陷的切槽,所述轴承夹挡圈套7设在所述切槽的内壁,提升散热器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导热板2设置有自上朝下凹陷设置的下凹槽部,所述支架1相对应所述下凹槽部设置有上凹槽部,所述导热板2与所述支架1装配而使所述上凹槽部与所述下凹槽部形成导热空间201,所述导热管3穿过所述导热空间201的内壁,提升导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提升热传递的效率,提升散热效果。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401靠近所述散热空间102的侧壁设置有锯齿部,用于安装的挂装限位,提升风扇的安装效率和稳固性。
其中,所述散热鳍片组401的顶壁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靠近所述散热空间102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CPU散热器,包括支架、导热板、导热管、散热鳍片、风扇,所述导热板装配在所述支架的底壁,若干组散热鳍片竖向分布形成散热鳍片组,所述散热鳍片组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导热管连接所述散热鳍片组与所述导热板,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鳍片组可拆卸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为60±5cm,多组所述导热管沿着所述散热鳍片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一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二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导热管设置有外拐部,所述外拐部远离所述第一导热管朝外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三导热管,所述第三导热管位于所述第一导热管与所述第二导热管之间,所述第一导热管自所述导热板朝向所述散热鳍片组呈圆弧形弯曲设置而形成第二弯曲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部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弯曲部的曲率,所述第三导热管与所述第一导热管错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设置有自上朝下贯穿的装配通道,所述装配通道与所述导热管相适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底部的一组所述散热鳍片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相对应所述第三导热管设置,所述避让孔自所述第三导热管朝向所述散热鳍片凹陷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所述支架、两组所述鳍片组之间呈“U”字形设置而形成散热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自所述导热管朝向所述支架凹陷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CPU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锁螺丝,所述支架的四个端角处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直锁螺丝穿过所述通孔的内壁,至少部分所述直锁螺丝的螺纹外露于所述支架的底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234092 | 2022-08-24 | ||
CN2022222340922 | 2022-08-2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23852U true CN220323852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2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78192.5U Active CN220323852U (zh) | 2022-08-24 | 2023-08-03 | 一种cpu散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23852U (zh) |
-
2023
- 2023-08-03 CN CN202322078192.5U patent/CN2203238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12884B (zh) | 散热装置 | |
US6487076B1 (en) | Compact heat sink module | |
CN101808490A (zh) | 散热装置 | |
US7121327B2 (en) | Heat sink assembly | |
CN220323852U (zh) | 一种cpu散热器 | |
CN201422221Y (zh) | 散热装置 | |
JP2019507860A (ja) | スパイラルフィンコンデンサ | |
CN214482091U (zh) | 一种插齿散热器及电子设备机箱 | |
CN113395880A (zh) | 一种空间散热背板以及空间散热柜体 | |
CN210274938U (zh)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
CN217389309U (zh) | 一种涡型散热器 | |
CN220605663U (zh) | 风冷电机壳结构及风冷电机 | |
CN219042332U (zh) | 一种内存条用的散热装置 | |
CN218977117U (zh) | 一种提升散热性能的散热器 | |
CN220796725U (zh) | 一种改进的散热片组及散热器 | |
CN214751768U (zh) | 一种风扇内置的cpu散热器 | |
CN217363595U (zh) | 散热器 | |
CN214038708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和空调器 | |
CN211406702U (zh) | 一种铝型材散热器 | |
CN216313729U (zh) | 一种散热器型材 | |
CN220356169U (zh) | 一种铝板翅式散热器 | |
CN215379665U (zh) | 一种螺旋型复合鳍片散热器结构及散热器 | |
CN219718901U (zh) | 散热器组 | |
CN214751767U (zh) | 一种立式环状cpu散热器 | |
CN218380614U (zh) | 一种组合式内传导散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