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18901U - 散热器组 - Google Patents
散热器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718901U CN219718901U CN202320502258.6U CN202320502258U CN219718901U CN 219718901 U CN219718901 U CN 219718901U CN 202320502258 U CN202320502258 U CN 202320502258U CN 219718901 U CN219718901 U CN 2197189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fin group
- pipe
- heat pipe
- radiating f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器组,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以及导热板,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呈夹角设置,导热板安装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导热板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一第一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内部,一第二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内部,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既增大了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管的热量传递效率,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器组。
背景技术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融合了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消费类电子三大领域的信息家电开始广泛地深入家庭生活,它具有视听、信息处理、双向网络通讯等功能,由嵌入式处理器、相关支撑硬件(如显示卡、存储介质、IC卡或信用卡的读取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层的软件包组成。若散热效果不好就会导致电气元件处于高温状态下工作,出现系统运行不稳定、部件烧毁等情况,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中,散热器一般通过导热板与热源接触,将热管与导热板进行焊接,热管将导热板的热量转移至散热鳍片处进行散热,但是,在安装过程中,热管只有下表面与导热板接触,导致热传递效率较低,造成散热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组,该散热器组既增大了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热管与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管的热量传递效率,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器组,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以及导热板,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导热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导热板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且该导热板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一第一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内部,一第二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内部,所述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的夹角为30°~120°。
2. 上述方案中,所述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内部的第一热管等距间隔分布,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内部的第二热管等距间隔分布。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热管包括扁体部,所述第一热管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内部的部分为扁体部。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热管包括圆管部,所述第二热管位于第二散热鳍片组内部的部分为圆管部。
5.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板为铜板或铝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其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呈夹角设置,导热板安装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导热板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且该导热板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一第一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第一散热鳍片组的内部,一第二热管的一端嵌入安装在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内部,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通过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一端包覆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第一凹槽与导热板的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并将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进行散热,既增大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热管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管与导热板、散热鳍片组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器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第一散热鳍片组;2、第二散热鳍片组;3、导热板;4、第一凹槽;5、第二凹槽;6、第一热管;7、第二热管;8、圆管部;9、扁体部。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散热器组,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以及导热板3,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导热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所述导热板3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5,且该导热板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一第一热管6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的内部,一第二热管7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内部,所述第一热管6、第二热管7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内壁之间;
导热板与热源接触,导热板将热源的热量进行扩散的同时,将热量传递给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一端,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吸收热量后将热量扩散至与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另一端相连的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实现散热。
上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的夹角为30°;上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右侧设置有一吸风源,所述吹风源设置在第一散热鳍片组1相背于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一侧。
上述第一热管6包括扁体部9,所述第一热管6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内部的部分为扁体部9,减小了第一热管6的风阻,便于吹入的气体进入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接着在吸风源的作用下 ,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通过第二散热鳍片组2吸出。
上述第二热管7包括圆管部8,所述第二热管7位于第二散热鳍片组2内部的部分为圆管部8。
上述导热板3为铜板。
实施例2:一种散热器组,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以及导热板3,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导热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所述导热板3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5,且该导热板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一第一热管6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的内部,一第二热管7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内部,所述第一热管6、第二热管7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内壁之间;
通过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一端包覆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第一凹槽与导热板的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并将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进行散热,既增大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热管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管与导热板、散热鳍片组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上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的夹角为90°,上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右侧设置有一吸风源,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的一侧设置一吹风源。
上述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内部的第一热管6等距间隔分布,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内部的第二热管7等距间隔分布。
上述第一热管6设置有三根,所述第二热管7设置有两根,在导热板3与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的所述第二热管7位于间隔设置的第一热管6之间;上述第一热管6包括扁体部9,第一热管6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内部的部分为扁体部9,其中两根的另一端也设置为扁体部9,另外一根的另一端设置为圆管。
上述第二热管7包括圆管部8,所述第二热管7位于第二散热鳍片组2内部的部分为圆管部8,所述第二热管7位于导热板3与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的部分设置为扁管,便于在单位面积内设置更多数量的热管。
上述导热板3为铝板。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导热板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导热板将热源的热量进行扩散的同时,将热量传递给位于导热板与第二散热鳍片组之间的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将热量传递至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第二散热鳍片组的另一端,在风源吹拂下实现散热。
采用上述散热器组时,其通过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的一端包覆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第一凹槽与导热板的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并将导热板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鳍片组与第二散热鳍片组进行散热,既增大了第一热管、第二热管与导热板的接触面积,又增大了热管与第二散热鳍片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热管与导热板、散热鳍片组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散热器组,包括: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以及导热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呈夹角设置,所述导热板(3)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且该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左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4),所述导热板(3)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5),且该导热板(3)的左侧表面与热源接触,一第一热管(6)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的内部,一第二热管(7)的一端嵌入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的内部,所述第一热管(6)、第二热管(7)的另一端被包覆于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第二散热鳍片组(2)之间的夹角为30°~12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散热器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组(1)内部的第一热管(6)等距间隔分布,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组(2)内部的第二热管(7)等距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6)包括扁体部(9),所述第一热管(6)位于第一散热鳍片组(1)内部的部分为扁体部(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7)包括圆管部(8),所述第二热管(7)位于第二散热鳍片组(2)内部的部分为圆管部(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3)为铜板或铝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2258.6U CN219718901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散热器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2258.6U CN219718901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散热器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718901U true CN219718901U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797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02258.6U Active CN219718901U (zh) | 2023-03-16 | 2023-03-16 | 散热器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718901U (zh) |
-
2023
- 2023-03-16 CN CN202320502258.6U patent/CN2197189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718901U (zh) | 散热器组 | |
CN102238842A (zh) | 电子装置的散热结构 | |
CN207381387U (zh) | 带风扇的一体式铝制散热器 | |
CN201184991Y (zh) | 一种高效散热器 | |
CN204498550U (zh) | 散热组件 | |
CN208400837U (zh) | 一种智能控制的均热板散热装置 | |
CN216282947U (zh) | 一种热管散热器 | |
CN219269434U (zh) | 散热连接结构 | |
CN219042332U (zh) | 一种内存条用的散热装置 | |
CN209433343U (zh) | 用于笔记本的cpu散热模组 | |
CN209606932U (zh) | 一种散热器及服务器散热系统 | |
CN220292453U (zh) | G型热管排布散热模组 | |
CN201780974U (zh) | 一种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片 | |
CN218548419U (zh) | 散热组件 | |
CN218383882U (zh) | 一种塔式电脑散热模组 | |
CN219269413U (zh) | 电子设备散热组件 | |
CN213694679U (zh) | 一种工控机箱新型高效散热结构 | |
CN212623970U (zh) | 一种c形交错平面散热器结构 | |
CN210075875U (zh) | 散热翅片、散热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9738106U (zh) | 一种无风扇散热器 | |
CN203759633U (zh) | 一种适用于pga988的大功率被动式散热器 | |
CN220455790U (zh) | 一种cpu集成热管散热器 | |
CN221653013U (zh) |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模块 | |
CN215181686U (zh) | 电脑散热器鳍片铝型材 | |
CN218679726U (zh) | 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7 Address after: No. 258, Dongping Road, Bacheng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311 Patentee after: KUNSHAN PING TAI ELECTRONIC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388, Sanjia Road, Zhangpu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pinda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