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4938U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74938U CN210274938U CN201920655449.XU CN201920655449U CN210274938U CN 210274938 U CN210274938 U CN 210274938U CN 201920655449 U CN201920655449 U CN 201920655449U CN 210274938 U CN210274938 U CN 210274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 liquid
- substrate
- fixing part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包含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前、后两端,并且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分别设该基板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并且该第一端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及复数固定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结合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散热模块,尤其有关于可增加水流顺畅程度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散热装置与电子装置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电子装置在运作时,电路中的电流会因阻抗的影响而产生不必要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不能有效地排除而累积在电子装置内部的电子元件上,电子元件便有可能因为不断升高的温度而损坏。
然而,为防止高温热度影响到电子装置的运作,现有以水冷模块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由于在电子装置内部的空间较狭小,水冷模块系以软性管体进行连接,以便弯曲管体进行泵浦单元及水冷头单元的设置,然而在弯折角度较大的位置处可能使管径扁化,造成水流循环不良,且产生积垢。尤其在管体与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若水流循环不良,容易使泵浦单元产生空转,导致水冷模块散热效果降低,进而导致电子元件毁损。
此外,水冷模块的泵浦单元运作时容易产生振动,振动除了造成噪音,还容易造成管体与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的损坏。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爰此,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管体与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被弯曲形成管径扁化,进而可达到增加水流顺畅程度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可减少泵浦单元运作时的振动与噪音,同时减少管体与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进而大大提升运作可靠度与寿命的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前、后两端,并且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分别设该基板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并且该第一端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及
复数固定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结合固定。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复数凸座。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复数固定件分别具有复数锁固段,该复数锁固段彼此间隔设置,并且该复数锁固段之间具有一容置段,并且该容置段呈U型。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复数锁固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固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对应该复数第一锁固孔的复数第二锁固孔。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复数第三固定部朝该第二平面方向延伸。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复数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固定孔。
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中:该基板还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该第三端设置有一第一保护壁及该第四端设置有一第二保护壁,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分别朝该第一平面方向垂直延伸。
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具有一基板以及复数固定件,其中:该基,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前、后两端,并且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分别设该基板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并且该第一端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该复数固定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结合固定;
一泵浦单元,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平面并分别连接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的一端;
一水冷头单元,连接该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及
一水冷排单元,连接该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一第三管体连接在该水冷排单元及该水冷头单元之间,该复数固定件将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固定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复数凸座,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分别架设于该复数凸座上。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复数固定件分别具有复数锁固段,该复数锁固段彼此间隔设置,并且该复数锁固段之间具有一容置段,并且该容置段呈U型,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固定于呈U型的该容置段及该基板的第一平面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之间。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复数锁固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固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对应该复数第一锁固孔的复数第二锁固孔。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复数第三固定部朝该第二平面方向延伸。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复数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固定孔。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该基板还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该第三端设置有一第一保护壁及该第四端设置有一第二保护壁,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分别朝该第一平面方向垂直延伸。
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中:还包含一风扇单元与该水冷排单元相互组设,该风扇单元具有一水箱及一散热鳍片组。
凭借本实用新型此设计,该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将该复数管体固定在该基板的第一平面的设计,可达到增加水流顺畅程度,进而可达到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的功效。同时,还能减少该泵浦单元的振动与噪音,且减少该复数管体与该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进而大大提升该液冷散热模块运作可靠度与寿命。
下列图式的目的在于使本实用新型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份。通过本文中的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俾以详细解说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发明的作用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剖面图另一视角。
附图标记说明: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基板11;第一端111;第三固定部1111;固定孔1112;第二端112;第三端113;第一保护壁1131;第四端114;第二保护壁1141;第一平面115;第一固定部1151;第二固定部1152;第二锁固孔1153;凸座1154;第二平面116;固定件12;锁固段121;第一锁固孔1211;容置段122;泵浦单元20;水冷头单元30;水冷排单元40;水箱41;散热鳍片组42;风扇单元50;第一管体71;第二管体72;第三管体7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包含一基板11及复数固定件12。
所述基板11具有具有一第一端111与一第二端112分别设于该基板11的前、后两端及一第三端113与一第四端114分别设于该基板11的左、右两端,并且该基板11具有一第一平面115及一第二平面116分别设该基板11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115具有一第一固定部1151及一第二固定部1152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111、112,并且该第一端111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1111。
该复数第三固定部1111设于该第一端111处并朝该第二平面116方向垂直延伸,该复数第三固定部1111具有一固定孔1112,并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数第三固定部1111系分别设于第一端111的左、右两侧,该复数第三固定部1111系用以与液冷散热装置所使用的一水冷排单元(未绘示)结合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系通过锁固件(例如螺丝)穿过该复数固定孔1112而与该水冷排单元锁固组合。
所述固定件12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结合固定,该复数固定件12分别具有复数锁固段121,该复数锁固段121系彼此间隔设置,该复数锁固段121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固孔1211,并且该复数锁固段121之间具有一容置段122,并且该容置段122系呈U型。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数固定件12系表示为具有三个彼此间隔设置的锁固段121,并且该复数锁固段121之间具有两个容置段122。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平面115的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分别形成有与该复数锁固段121的锁固孔1211对应的第二锁固孔1153。
该复数固定件12系用以将液冷散热装置所使用的一泵浦单元(未绘示)及连接该泵浦单元的复数管体(未绘示)固定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在本实施例中,系通过锁固件(例如螺丝)穿过该复数第一锁固孔1211及该复数第二锁固孔1153,以令该复数固定件12将管体固定于呈U型的该容置段122及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之间。
如此,该泵浦单元固定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上时,该复数管体与该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不易被弯曲形成管径扁化,可增加水流顺畅程度。此外,将该泵浦单元固定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上还可减少该泵浦单元的振动与噪音,同时减少该复数管体与该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进而大大提升运作可靠度与寿命。
请参阅图3及图4,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并辅以参阅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是,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分别具有复数凸座1154,该复数凸座1154的数量系对应该复数固定件12的容置段122的数量,并令液冷散热装置所使用的管体可以架设在该凸座1154上,以增加该复数管体于该基板11的第一端111或第二端112位置处可弯取的空间,进一步防止该复数管体弯曲时形成管径扁化,同时减少减少管体与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
请参阅图5及图6,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及另一立体分解图,并辅以参阅图1~图4,如图所示,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第一、二实施例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二实施例的不同处是,该基板11的第三端113设置有一第一保护壁1131及该基板11的第四端114设置有一第二保护壁1141,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1131、1141分别朝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方向垂直延伸,以保护设置在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的该泵浦单元及连接该泵浦单元的该复数管体,可达到避免异物碰撞到该泵浦单元或该复数管体而造成液冷散热装置漏水而导致电子元件损毁的效果。
请参阅图7、图8、图9,是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组合图及立体组合图另一视角,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包含一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一泵浦单元20、水冷头单元30、一水冷排单元40一及一风扇单元50,同时该液冷散热模块内部填充有一冷却液体。并请辅以参阅图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的部分结构及功能,与前述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的第三实施例中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泵浦单元20设置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并分别连接一第一管体71及一第二管体72的一端,该泵浦单元20具有一驱动器(未绘示)设于该泵浦单元20内部,该泵浦单元20凭借该驱动器的转动驱动该冷却液体。而所述水冷头单元30连接该第二管体72的另一端,该冷水头单元30具有一热交换介面(未绘示)直接与电子元件(未绘示)进行贴设,并且该冷却液体流经该冷水头单元30的热交换界面将电子元件的热量导出。
所述水冷排单元40连接该第一管体71的另一端,并一第三管体73连接在该水冷排单元40及该水冷头单元30之间,令该泵浦单元20、该冷水头单元30及该水冷排单元40凭借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的连接形成该冷却液体的回路。并在本实施例中,该水冷排单元40具有一水箱41及一散热鳍片组42,该泵浦单元20内的驱动器系驱动带有热量的该冷却液体导引至该水冷排单元40,该散热鳍片组42系吸收该水箱41内的冷却液体的热量进行辐射散热。
并该复数固定件12系固定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于该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的第一平面115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1151、1152,且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分别架设于该复数凸座1154上,并且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系固定于呈U型的该容置段122及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之间1151、1152。
所述风扇单元50的一侧与该水冷排单元40相互组设,在本实施例中,该风扇单元50凭借复数锁固件(例如螺丝)与该水冷排单元40锁固组合,并在本实施例中,该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的基板11系通过该至少一第三固定部1111的固定孔1112及复数锁固件(例如螺丝)组设于该风扇单元50的另一侧。此外,该风扇单元50系表示为一轴流风扇,用以将该水冷排单元40的散热鳍片组42吸收的热量以气流快速带走。
如此,该泵浦单元20固定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上时,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与该泵浦单元20及该水冷排单元40连接位置处不易被弯曲形成管径扁化,可增加水流顺畅程度,且凭借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1131、1141。此外,将该泵浦单元20固定于该基板11的第一平面115上还可减少该泵浦单元20的振动与噪音,同时减少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71、72、73与该泵浦单元20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进而大大提升该液冷散热模块运作可靠度与寿命。
在一替代实施例中,该液冷散热模块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10可省略该基板11的该复数凸座1154(如图5所示)或省略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1131、1141(如图3~图4所示)、或省略该复数凸座1154及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1131、1141(如图1~图2所示),同样也能够达到增加水流顺畅程度的效果。
因此,凭借本实用新型该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将该复数管体固定在该基板的第一平面的设计,可达到增加水流顺畅程度,进而可达到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的功效。同时,还能减少该泵浦单元的振动与噪音,且减少该复数管体与该泵浦单元连接位置处损坏的机率,进而大大提升该液冷散热模块运作可靠度与寿命。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前、后两端,并且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分别设该基板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并且该第一端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及
复数固定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结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复数凸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固定件分别具有复数锁固段,该复数锁固段彼此间隔设置,并且该复数锁固段之间具有一容置段,并且该容置段呈U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锁固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固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对应该复数第一锁固孔的复数第二锁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三固定部朝该第二平面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固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其特征在于:该基板还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该第三端设置有一第一保护壁及该第四端设置有一第二保护壁,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分别朝该第一平面方向垂直延伸。
8.一种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具有一基板以及复数固定件,其中:该基,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前、后两端,并且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平面及一第二平面分别设该基板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平面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二固定部分别相邻该第一端、第二端,并且该第一端延伸形成复数第三固定部;该复数固定件分别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结合固定;
一泵浦单元,设置于该基板的第一平面并分别连接一第一管体及一第二管体的一端;
一水冷头单元,连接该第二管体的另一端;及
一水冷排单元,连接该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一第三管体连接在该水冷排单元及该水冷头单元之间,该复数固定件将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固定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具有复数凸座,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分别架设于该复数凸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固定件分别具有复数锁固段,该复数锁固段彼此间隔设置,并且该复数锁固段之间具有一容置段,并且该容置段呈U型,该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固定于呈U型的该容置段及该基板的第一平面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锁固段分别具有一第一锁固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形成有对应该复数第一锁固孔的复数第二锁固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三固定部朝该第二平面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复数第三固定部分别具有一固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基板还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分别设于该基板的左、右两侧,并且该第三端设置有一第一保护壁及该第四端设置有一第二保护壁,该第一保护壁、第二保护壁分别朝该第一平面方向垂直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风扇单元与该水冷排单元相互组设,该风扇单元具有一水箱及一散热鳍片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5449.XU CN21027493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55449.XU CN21027493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74938U true CN210274938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2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55449.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274938U (zh) | 2019-05-08 | 2019-05-08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749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1616A (zh) * | 2019-05-08 | 2019-08-30 |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
2019
- 2019-05-08 CN CN201920655449.XU patent/CN21027493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91616A (zh) * | 2019-05-08 | 2019-08-30 |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CN110191616B (zh) * | 2019-05-08 | 2024-07-26 | 深圳兴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594900B2 (ja)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一体型コンピュータ | |
US7881060B2 (en) | Heat-dissip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211718842U (zh) | 液冷式散热装置 | |
JP6978828B2 (ja) |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電子デバイスの放熱構造 | |
US8395890B2 (en) | All-in-one computer | |
US2007007637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ystem for providing for the transfer of thermal energy | |
TW201731371A (zh) | 液冷式冷卻裝置 | |
CN210274938U (zh)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
CN214954895U (zh) | 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 |
US7688590B2 (en) | Therm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JP4744280B2 (ja) | 冷却機構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CN110191616B (zh) | 液冷散热装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热模块 | |
JP3734895B2 (ja) | ヒートシンク | |
CN212628965U (zh) | 水冷散热片组以及水冷散热器 | |
TWI703919B (zh) | 液冷散熱裝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熱模組 | |
TWM584082U (zh) | 液冷散熱裝置固定扣具及其液冷散熱模組 | |
CN110381702B (zh) | 电子设备 | |
JP4723661B2 (ja) | 受熱面平行フィン型扁平状放熱構造体 | |
JP4012773B2 (ja) | 電子機器 | |
JP2005317033A (ja) |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一体型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冷却モジュール | |
CN212628961U (zh) | 散热组件以及水冷散热器 | |
JP3755535B2 (ja) | 熱輸送デバイス | |
JP2006074029A (ja) | 熱輸送デバイス | |
CN216210738U (zh) | 主板散热安装结构 | |
CN216310718U (zh) | Cpu水冷散热器的辅助散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26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