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1293U - 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1293U
CN220321293U CN202321713718.6U CN202321713718U CN220321293U CN 220321293 U CN220321293 U CN 220321293U CN 202321713718 U CN202321713718 U CN 202321713718U CN 220321293 U CN220321293 U CN 220321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gnition
ignition needle
burner
needle electro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371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371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1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1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1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和点火针,内环火盖具有顶壁和侧壁,顶壁与侧壁围合形成有气腔,顶壁的边缘朝向远离内环火盖中心延伸出有点火针保护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方向朝向点火针的点火火孔,点火火孔连通外部与气腔,点火针顶部具有点火针电极,其特征在于,点火火孔高于点火针电极设置,且点火针电极与点火针保护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点火针电极与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不大于第二间距。这样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点火针处产生的火焰会高于点火针电极,由此可以保护点火针电极,避免了因火焰长时间灼烧点火针而影响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Description

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烧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烹饪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厨具。
燃烧器通常包括火盖和炉头,炉头上设置有点火针,火盖包括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中,点火针靠近内环火盖设置。通过点火针电极与内环火盖之间放电产生电火花,燃烧器可以产生火焰。
但是,现有的燃烧器中,通常是在点火针电极与内环火盖上端圆环面之间的水平面上产生电火花,这样产生的火焰会灼烧点火针电极和点火针主体,影响点火针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器。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和点火针,内环火盖具有顶壁和侧壁,顶壁与侧壁围合形成有气腔,顶壁的边缘朝向远离内环火盖中心延伸出有点火针保护部,侧壁上设置有出气方向朝向点火针的点火火孔,点火火孔连通外部与气腔,点火针顶部具有点火针电极,其特征在于,点火火孔高于点火针电极设置,且点火针电极与点火针保护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点火针电极与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不大于第二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中,由于第一间距不大于第二间距,点火针保护部即为内环火盖上距离点火针电极最近的部分,也就是说,需要点燃混合气体时,点火针保护部与点火针电极之间会产生电火花,产生电火花的位置也就高于点火针电极。由高于点火针电极的点火火孔输送出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也会高于点火针电极。这样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点火针处产生的火焰会高于点火针电极,由此可以保护点火针电极,避免了因火焰长时间灼烧点火针而影响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示例性地,点火针保护部具有末端部,末端部上沿竖直方向朝点火针方向延伸出有凸台,第一间距形成在凸台与点火针电极之间。凸台与点火针电极之间形成第一间距,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一间距较小,也就确保电火花会产生在凸台与点火针电极之间,进而这样的燃烧器产生的火焰会高于点火针电极,由此可以对点火针电极形成保护。
示例性地,凸台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0.5mm~2mm。0.5mm~2mm高度的凸台尺寸较小,与点火针保护部之间的整体性更强,长期灼烧下不易变形,提升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而且易于加工生产。
示例性地,凸台在点火针保护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1mm~3mm。长度为1mm~3mm的凸台尺寸较小,与点火针保护部之间的整体性更强,长期灼烧下不易变形,提升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易于加工生产,也使得整体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
示例性地,末端部位于点火针的正上方。这样的点火针保护部节省了材料,整体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实现,用户使用体验好。
示例性地,点火针保护部在水平面上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在2mm~4mm。更薄的点火针保护部与点火针电极之间产生的电火花也更加稳定,不会随机跳跃。而且这样的点火针保护部对于火焰的阻拦更小,利于燃烧。
示例性地,点火针保护部与点火火孔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m。点火针保护部与点火火孔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较近,燃烧效果更好,而且这样的燃烧器可以确保产生的火焰近乎在点火火孔的轴线周围,使得产生的火焰更加稳定,提升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点火火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第一孔段相比第二孔段更靠近内环火盖中心,第一孔段的孔径不大于第二孔段的孔径。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二孔段的孔径,这样当混合气体经点火火孔向外输送时,孔径较大的第二孔段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速较慢,可以压住第一孔段向外输送的较大流速的混合气体,由此可以避免燃烧时产生离焰的情况,这样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火焰更加贴合内环火盖,用户使用体验好。
示例性地,点火火孔的中心线与侧壁满足垂直条件。这样的点火火孔的中心线可以是水平线,进一步确保点火火孔输送出来的混合气体会高于点火针电极,提升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示例性地,第一间距为4mm~9mm。这样的距离下点火针保护部与点火针电极之间可以稳定产生电火花,进而稳定燃烧产生高于点火针电极的火焰,对点火针电极形成保护,增加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好。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环火盖的立体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内环火盖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内环火盖;110、顶壁;120、侧壁;121、点火火孔;1211、第一孔段;1212、第二孔段;130、气腔;140、点火针保护部;141、末端部;142、凸台;200、点火针;210、点火针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参见图1、图2和图3,提供了一种燃烧器。燃烧器通常包括内环火盖100和点火针200,内环火盖100可以具有顶壁110和侧壁120,顶壁110与侧壁120可以围合形成有气腔130。顶壁110的边缘朝向远离内环火盖100中心可以延伸出有点火针保护部140,点火针保护部140可以是长条形的,也可以是三角形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点火针保护部140的具体的形式。侧壁120上可以设置有出气方向朝向点火针200的点火火孔121,点火火孔121可以连通外部与气腔130,点火针200顶部可以具有点火针电极210。侧壁120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火孔,由于火孔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在此对火孔不作过多赘述。点火火孔121可以具有与常规火孔一样的形状和结构,点火火孔121实际是多个火孔中的一个;点火火孔121可以具有与常规火孔不一样的形状和结构,下文还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燃烧器通常还包括引射管,引射管连接至外部燃气设备。外部燃气设备将燃气输送至引射管内,燃气在引射管内与外部空气混合后形成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可以被输送至内环火盖100的气腔130处,混合气体可以到达点火火孔121处以支持内环火盖100的燃烧产生内环火。点火针200的设置是为了点燃混合气体,点火针电极210会与内环火盖100上距离最近的部分之间产生电火花,例如图示实施例中,点火针保护部140可以是距离点火针电极210最近的部分,需要点燃混合气体时,点火针电极210和点火针保护部140之间会产生电火花,进而点燃混合气体。
点火火孔121可以高于点火针电极210设置,且点火针电极210与点火针保护部140在竖直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一间距A,点火针电极210与侧壁120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具有第二间距B,第一间距A可以不大于第二间距B。点火针电极210距离点火针保护部140的第一间距A,相较于点火针电极210距离侧壁120的第二间距B,第一间距A更小,所以在需要点燃混合气体时,将会是点火针电极210与点火针保护部140之间产生电火花。而且点火火孔121高于点火针电极210,这样,点火火孔121处的混合气体被点燃时,产生的火焰会位于点火针电极210的上方。优选地,第一间距A可以小于第二间距B。优选地,第一间距A可以小于第二间距B,而且第二间距B与第一间距A的差值可以在1mm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烧器中,由于第一间距A不大于第二间距B,点火针保护部140即为内环火盖100上距离点火针电极210最近的部分,也就是说,需要点燃混合气体时,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会产生电火花,产生电火花的位置也就高于点火针电极210。由高于点火针电极210的点火火孔121输送出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也会高于点火针电极210。这样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点火针200处产生的火焰会高于点火针电极210,由此可以保护点火针电极210,避免了因火焰长时间灼烧点火针200而影响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点火针保护部140可以具有末端部141,末端部141上沿竖直方向朝点火针200方向可以延伸出有凸台142,第一间距A可以形成在凸台142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凸台142可以是梯形截面、矩形截面或其他任意形状的。凸台142可以是与点火针保护部140一体化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等各种形式连接至点火针保护部140的。凸台142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形成第一间距A,可以进一步确保第一间距A较小,也就确保电火花会产生在凸台142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进而这样的燃烧器产生的火焰会高于点火针电极210,由此可以对点火针电极210形成保护。
参见图1,凸台142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H可以为0.5mm~2mm,例如为0.5mm,1mm,1.5mm,2mm等等。0.5mm~2mm高度的凸台142尺寸较小,与点火针保护部140之间的整体性更强,长期灼烧下不易变形,提升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更好,而且易于加工生产。
参见图1和图3,凸台142在点火针保护部140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长度L可以为1mm~3mm,例如可以为1mm,1.5mm,2mm,3mm等等。长度L为1mm~3mm的凸台142尺寸较小,与点火针保护部140之间的整体性更强,长期灼烧下不易变形,提升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易于加工生产,也使得整体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
末端部141可以位于点火针200的正上方。末端部141可以是点火针保护部140上最远离内环火盖100的中心的部分。将点火针保护部140和点火针200向水平面上投影,末端部141的投影可以刚好位于点火针200处,也就是说,顶壁110的边缘朝向远离内环火盖100中心延伸出的点火针保护部140,延伸至点火针200的位置处时,就不再继续延伸。由于点火针电极210会与内环火盖100上最近的部分之间产生电火花,延伸过长的点火针保护部140实际上对于点燃混合气体没有帮助。这样的点火针保护部140节省了材料,整体装置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实现,用户使用体验好。
参见图3,点火针保护部140在水平面上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S可以在2mm~4mm,例如可以为2mm,3mm,3.5mm,4mm等等。这样的点火针保护部140较薄,对于产生的电火花存在导向定位作用,由于点火针电极210实际上是尺寸较小的,更薄的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产生的电火花也更加稳定,不会随机跳跃。而且这样的点火针保护部140对于火焰的阻拦更小,利于燃烧。
参见图1,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火孔121的上沿之间的距离C可以不大于2mm。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火孔121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较近,燃烧效果更好,而且这样的燃烧器可以确保产生的火焰近乎在点火火孔121的轴线周围,使得产生的火焰更加稳定,提升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点火火孔121可以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1211和第二孔段1212,第一孔段1211可以相比第二孔段1212更靠近内环火盖100中心,第一孔段1211的孔径可以不大于第二孔段1212的孔径。第一孔段1211与第二孔段1212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孔段1211与第二孔段1212均为圆柱形孔段。第一孔段1211的孔径小于第二孔段1212的孔径,这样当混合气体经点火火孔121向外输送时,孔径较大的第二孔段1212处的混合气体的流速较慢,可以压住第一孔段1211向外输送的较大流速的混合气体,由此可以避免燃烧时产生离焰的情况,这样的燃烧器在使用时,火焰更加贴合内环火盖100,用户使用体验好。
点火火孔121的中心线与侧壁120可以满足垂直条件。这样的点火火孔121的中心线可以是水平线,进一步确保点火火孔121输送出来的混合气体会高于点火针电极210,提升了整体装置的稳定性。
第一间距A可以为4mm~9mm,例如4mm,6mm,7mm,9mm等等。图示实施例中,凸台142的高度可以在0.5mm~2mm,也就是说,点火针电极210与凸台142之间的距离可以在3.5mm~7mm。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的竖直距离在4mm~9mm,点火针电极210与侧壁120之间的水平距离一般大于9mm,即可以确保第一间距A不大于第二间距B,这样的距离下点火针保护部140与点火针电极210之间可以稳定产生电火花,进而稳定燃烧产生高于点火针电极210的火焰,对点火针电极210形成保护,增加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使用体验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包括内环火盖和点火针,所述内环火盖具有顶壁和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有气腔,所述顶壁的边缘朝向远离所述内环火盖中心延伸出有点火针保护部,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出气方向朝向所述点火针的点火火孔,所述点火火孔连通外部与所述气腔,所述点火针顶部具有点火针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火孔高于所述点火针电极设置,且所述点火针电极与所述点火针保护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点火针电极与所述侧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不大于所述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保护部具有末端部,所述末端部上沿竖直方向朝所述点火针方向延伸出有凸台,所述第一间距形成在所述凸台与所述点火针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为0.5mm~2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在点火针保护部的延伸方向上的延伸长度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部位于所述点火针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保护部在水平面上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在2mm~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针保护部与所述点火火孔的上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火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相比所述第二孔段更靠近所述内环火盖中心,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不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火孔的中心线与所述侧壁满足垂直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为4mm~9mm。
CN202321713718.6U 2023-06-30 2023-06-30 燃烧器 Active CN220321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3718.6U CN2203212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3718.6U CN2203212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1293U true CN220321293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3718.6U Active CN220321293U (zh) 2023-06-30 2023-06-30 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1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7234A (en) Gas stove top burner assembly
US6135764A (en) Ribbon port burner for gas range
US9429327B2 (en) Hose burner
CN220321293U (zh) 燃烧器
US20200185889A1 (en) Pre-chamber spark plug
US20230086672A1 (en) Combustor
JP3996722B2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CN21086120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及应用该燃烧器的集成灶
EP1018622B1 (en) Burner for portable gas cooking stove
JP4942701B2 (ja) コンロ用バーナ
EP2868968A1 (en) Burner Having Multiple Burning Rings
CN219656071U (zh) 燃烧器和灶具
JP3601989B2 (ja) 携帯用ガスコンロのイグナイター支持構造
CN109595587B (zh) 一种点火针及应用有该点火针的燃气燃烧器
CN220707401U (zh) 一体式双极点火针点火枪双用装置
CN220489145U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656072U (zh) 燃烧器
CN210267214U (zh) 炉头
JPS6242251Y2 (zh)
JP2672419B2 (ja) こんろバーナ
CN217978793U (zh) 灶具燃烧器
CN213395408U (zh) 点火结构和燃气装置
CN212691769U (zh) 内环火盖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17356876U (zh) 一种燃烧器炉头
JPH11264517A (ja) ガスコンロ用バ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