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20315U -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20315U
CN220320315U CN202321941115.1U CN202321941115U CN220320315U CN 220320315 U CN220320315 U CN 220320315U CN 202321941115 U CN202321941115 U CN 202321941115U CN 220320315 U CN220320315 U CN 220320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ring
sealing
cylinder sleeve
wal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11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峰
吴杨飞
胡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uozhao Dispens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11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20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20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20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密封组件包括: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之间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下金属圈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该压紧螺帽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的上表面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在通过压盘将粘度较高的胶液自筒体内经过缸套上的出胶口向外持续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出胶口上端密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组件及其供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越来越高,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环保的发电方式发展迅速。其中,太阳能发电被越来越重视,用于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光伏发电组件需要安装边框,而安装边框需要使用到打胶机进行打胶,打胶机采用专用的供胶装置进行供胶,来保证打胶的流畅。
现有技术中供胶装置通常需要有较高的密封性来保证供胶的稳定,但是普通的橡胶圈在密封时,容易被工作腔内的高胶压影响,导致密封性能不稳定,降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组件,该密封组件在通过压盘将粘度较高的胶液自筒体内经过缸套上的出胶口向外持续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始终保持出胶口上端密封的稳定性,避免出现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将缸套与上链接轴密封连接,竖直延伸的所述上链接轴嵌入缸套内并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之间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缸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沿径向向内的内凸缘部,所述上金属圈、下金属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各自均套装于上链接轴外侧并位于内凸缘部的上方;
所述上金属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下金属圈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该压紧螺帽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的上表面挤压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各自的内壁与上链接轴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上链接轴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为UPE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均为不锈钢圈。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紧螺帽下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层,所述压紧螺帽上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与间隙层连通的间隔层,所述间隔层内填充有油脂。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紧螺帽上具有一向上延伸出缸套上端面的外延部,该外延部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间隔排布的扳手槽。
还提供一种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料筒的载板、竖直安装于载板上表面的至少两个顶升气缸、连接于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之间的活动板和通过至少两根竖向连杆与活动板连接的压盘,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主体部上连接有一缸套,所述压盘设置于该竖直延伸的缸套的正下方,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上链接轴,该上链接轴的下端穿入缸套内,用于与料筒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所述压盘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缸套的内腔连通的进胶通孔,所述缸套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胶口,所述缸套与上链接轴之间并位于出胶口上方安装有所述的密封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套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圆螺母,与缸套螺纹连接的所述圆螺母的下方并位于缸套外侧套装有一固定板,所述圆螺母的下表面与该固定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通过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定位柱与安装于气缸主体部下表面的支撑板连接。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胶口位于固定板下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其缸套的内壁上并位于所述出胶口上方设置有一沿径向向内的内凸缘部,所述上链接轴外侧并位于内凸缘部的上方套装有上金属圈、下金属圈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与下金属圈之间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各自朝向缸套内腔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下金属圈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该压紧螺帽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在通过压盘将粘度较高的胶液自筒体内经过缸套上的出胶口向外持续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在上链接轴长时间往复移动的状态下,始终保持出胶口上端密封的稳定性,避免因胶液粘度高带来的缸套内腔的高胶压导致密封性能不稳定、密封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供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附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中沿B-B的剖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气缸;101、主体部;102、活塞杆;2、缸套;3、压盘;301、进胶通孔;4、上链接轴;51、圆螺母;52、固定板;53、定位柱;54、支撑板;6、出胶口;7、内凸缘部;81、上金属圈;82、下金属圈;83、第一密封圈;84、第二密封圈;85、V型槽;9、压紧螺帽;91、间隙层;92、间隔层;93、外延部;94、扳手槽;10、法兰盘;100、料筒;200、载板;300、顶升气缸;400、活动板;500、竖向连杆。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将缸套2与上链接轴4密封连接,竖直延伸的所述上链接轴4嵌入缸套2内并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81与下金属圈82之间的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所述缸套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沿径向向内的内凸缘部7,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均套装于上链接轴4外侧并位于内凸缘部7的上方;
所述上金属圈81、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85,所述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和下金属圈82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85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2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9,该压紧螺帽9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81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82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7的上表面挤压接触;
首先将下金属圈套装于上链接轴上并使得其下表面与内凸缘部的上端面搭接,再将多个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依次交错套装于上链接轴上并使得其上的V型槽开口朝下对着产生胶压的区域,最后套装上金属圈,依次叠置的各个圈体上的V型槽与其相邻圈体上的V型凸起相配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一体性。
上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各自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
上述第一密封圈83和第二密封圈84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压紧螺帽9下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层91,所述压紧螺帽9上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与间隙层91连通的间隔层92,所述间隔层92内填充有油脂,通过添加油脂,降低密封组件与上链接轴之间的磨损,从而增加使用寿命。
实施例2: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将缸套2与上链接轴4密封连接,竖直延伸的所述上链接轴4嵌入缸套2内并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81与下金属圈82之间的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所述缸套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沿径向向内的内凸缘部7,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均套装于上链接轴4外侧并位于内凸缘部7的上方;
所述上金属圈81、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85,所述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和下金属圈82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85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2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9,该压紧螺帽9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81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82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7的上表面挤压接触;
依次叠置的各个圈体,再将压紧螺帽旋入缸套内使得其下端面对上金属圈施加一个向下的挤压力,具有V型槽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收到挤压后沿径向向外张开,与上链接轴紧密接触,实现密封,且通过交错设置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上金属圈、下金属圈的组合,既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其密封性能和耐磨能力,可以长时间承受高胶压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上述第二密封圈84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第一密封圈83为UPE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84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均为不锈钢圈。
上述压紧螺帽9上具有一向上延伸出缸套2上端面的外延部93,该外延部9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间隔排布的扳手槽94。
实施例3:一种供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料筒100的载板200、竖直安装于载板200上表面的至少两个顶升气缸300、连接于顶升气缸300的活塞杆上端之间的活动板400和通过至少两根竖向连杆500与活动板400连接的压盘3,所述活动板400的下表面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主体部101上连接有一缸套2,所述压盘3设置于该竖直延伸的缸套2的正下方,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102下端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上链接轴4,该上链接轴4的下端穿入缸套2内,用于与料筒10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所述压盘3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缸套2的内腔连通的进胶通孔301,所述缸套2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胶口6,所述缸套2与上链接轴4之间并位于出胶口6上方安装有一密封结构。
上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各自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
上述第一密封圈83和第二密封圈84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压紧螺帽9下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层91,所述压紧螺帽9上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与间隙层91连通的间隔层92,所述间隔层92内填充有油脂。
上述缸套2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圆螺母51,与缸套2螺纹连接的所述圆螺母51的下方并位于缸套2外侧套装有一固定板52,所述圆螺母51的下表面与该固定板5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52通过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定位柱53与安装于气缸1主体部101下表面的支撑板54连接。
上述出胶口6位于固定板52下方。
实施例4:一种供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料筒100的载板200、竖直安装于载板200上表面的至少两个顶升气缸300、连接于顶升气缸300的活塞杆上端之间的活动板400和通过至少两根竖向连杆500与活动板400连接的压盘3,所述活动板400的下表面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主体部101上连接有一缸套2,所述压盘3设置于该竖直延伸的缸套2的正下方,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102下端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上链接轴4,该上链接轴4的下端穿入缸套2内,用于与料筒10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所述压盘3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缸套2的内腔连通的进胶通孔301,所述缸套2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胶口6,所述缸套2与上链接轴4之间并位于出胶口6上方安装有一密封结构。
上述第一密封圈83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上述第一密封圈83为UPE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84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均为不锈钢圈。
上述压紧螺帽9上具有一向上延伸出缸套2上端面的外延部93,该外延部9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间隔排布的扳手槽94。
上述缸套2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圆螺母51,与缸套2螺纹连接的所述圆螺母51的下方并位于缸套2外侧套装有一固定板52,所述圆螺母51的下表面与该固定板5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52通过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定位柱53与安装于气缸1主体部101下表面的支撑板54连接。
上述进胶通孔301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向外敞开的喇叭形。
上述压盘3的上表面与缸套2的下端之间通过一法兰盘10连接。
上述料筒100设置于2个顶升气缸300之间。
上述活动板400的下表面与压盘3的上表面之间通过2根对称设置于缸套2两侧的竖向连杆500连接,使得压盘3可随活动板400在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对光伏组件等大尺寸零件进行打胶操作时,因为其需要胶水的量较多且对胶水粘度的要求更高,因此,一般通过压盘的方式进行供胶,然而因为胶水的粘度和出胶流量均较大,导致出胶流道内的胶压一直处在较高的数值,容易导致密封的失效;
本申请对密封组件进行改进,在组装时,首先将下金属圈套装于上链接轴上并使得其下表面与内凸缘部的上端面搭接,再将多个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依次交错套装于上链接轴上并使得其上的V型槽开口朝下对着产生胶压的区域,最后套装上金属圈,依次叠置的各个圈体上的V型槽与其相邻圈体上的V型凸起相配合,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一体性,再将压紧螺帽旋入缸套内使得其下端面对上金属圈施加一个向下的挤压力,具有V型槽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收到挤压后沿径向向外张开,与上链接轴紧密接触,实现密封,且通过交错设置的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上金属圈、下金属圈的组合,既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其密封性能和耐磨能力,可以长时间承受高胶压并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密封组件,其在通过压盘将粘度较高的胶液自筒体内经过缸套上的出胶口向外持续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在上链接轴长时间往复移动的状态下,始终保持出胶口上端密封的稳定性,避免因胶液粘度高带来的缸套内腔的高胶压导致密封性能不稳定、密封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密封组件,用于将缸套(2)与上链接轴(4)密封连接,竖直延伸的所述上链接轴(4)嵌入缸套(2)内并可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和若干个沿竖直方向交错排布于上金属圈(81)与下金属圈(82)之间的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所述缸套(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沿径向向内的内凸缘部(7),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均套装于上链接轴(4)外侧并位于内凸缘部(7)的上方;
所述上金属圈(81)、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各自的下表面上均开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V型槽(85),所述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和下金属圈(82)各自的上端面均为可与其上方的V型槽(85)配合的V形斜面,所述缸套(2)上端的内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压紧螺帽(9),该压紧螺帽(9)的下端面与上金属圈(81)的上表面挤压接触并使得下金属圈(82)的下表面与内凸缘部(7)的上表面挤压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各自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83)和/或第二密封圈(84)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83)为UPE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84)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上金属圈(81)、下金属圈(82)均为不锈钢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帽(9)下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间隙层(91),所述压紧螺帽(9)上端的内壁与上链接轴(4)的外壁之间形成有一与间隙层(91)连通的间隔层(92),所述间隔层(92)内填充有油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帽(9)上具有一向上延伸出缸套(2)上端面的外延部(93),该外延部(93)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沿周向间隔排布的扳手槽(94)。
7.一种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料筒(100)的载板(200)、竖直安装于载板(200)上表面的至少两个顶升气缸(300)、连接于顶升气缸(300)的活塞杆上端之间的活动板(400)和通过至少两根竖向连杆(500)与活动板(400)连接的压盘(3),所述活动板(400)的下表面安装有一竖直设置的气缸(1),所述气缸(1)的主体部(101)上连接有一缸套(2),所述压盘(3)设置于该竖直延伸的缸套(2)的正下方,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102)下端安装有一竖直延伸的上链接轴(4),该上链接轴(4)的下端穿入缸套(2)内,用于与料筒(100)的内侧壁密封连接的所述压盘(3)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缸套(2)的内腔连通的进胶通孔(301),所述缸套(2)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出胶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2)与上链接轴(4)之间并位于出胶口(6)上方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密封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2)上端的外侧套装有一圆螺母(51),与缸套(2)螺纹连接的所述圆螺母(51)的下方并位于缸套(2)外侧套装有一固定板(52),所述圆螺母(51)的下表面与该固定板(52)的上表面搭接,所述固定板(52)通过至少两根竖直设置的定位柱(53)与安装于气缸(1)主体部(101)下表面的支撑板(5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胶口(6)位于固定板(52)下方。
CN202321941115.1U 2023-07-24 2023-07-24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Active CN220320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115.1U CN220320315U (zh) 2023-07-24 2023-07-24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1115.1U CN220320315U (zh) 2023-07-24 2023-07-24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20315U true CN220320315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1115.1U Active CN220320315U (zh) 2023-07-24 2023-07-24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203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2179A (zh) 多重n型密封装置
CN220320315U (zh) 密封组件及具有该密封组件的光伏产线用供胶装置
CN201801346U (zh) 一种新型液压千斤顶
CN107387743B (zh) 一种大型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轴承布置结构
CN206694706U (zh) 一种波纹管限位接头
CN210531810U (zh) 一种快速装配的橡胶管接头
CN215370969U (zh) 液压缸用密封圈
CN201434076Y (zh) 衬胶弹性填料箱
CN201865902U (zh) 自调式密封装置
CN116984198A (zh) 光伏打胶的大流量供胶系统
CN220505471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油缸
CN219570051U (zh) 一种新型顶驱机械冲管装置
CN214196698U (zh) 一种便易更换机械密封卧式泵
CN215635558U (zh) 一种管道密封装置
CN217463214U (zh) 一种出料密封组件
CN217029944U (zh) 一种用于泵机的机械密封
CN220227606U (zh) 一种用于自动制动分泵中的活塞结构
CN219692250U (zh) 一种复合式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CN219101684U (zh) 一种填料密封装置
CN217583484U (zh) 棒磨机进料端的气动密封装置
CN219221268U (zh) 一种复合型油封
CN213361438U (zh) 自密封套筒补偿器
CN219452378U (zh) 液压往复式柱塞泵高压液力端、柱塞泵体及液压柱塞泵
CN214404756U (zh) 气动笼式调节阀
CN109026882A (zh) 一种高效防漏的快速插装式液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