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770U - 一种新型打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打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9770U
CN220319770U CN202321747870.6U CN202321747870U CN220319770U CN 220319770 U CN220319770 U CN 220319770U CN 202321747870 U CN202321747870 U CN 202321747870U CN 220319770 U CN220319770 U CN 220319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air outlet
air
shell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78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敏
吴海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angy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angy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angy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angyang Electron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78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9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9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9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气泵,包括驱动机构、活塞机构以及加出气盖,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活塞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活塞机构连接所述出气盖;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支架外壳,活塞外壳、活塞本体,所述支架外壳固定在所述活塞外壳的下方,所述活塞外壳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活塞桶,所述活塞本体的顶端伸进所述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出气盖连接所述活塞外壳的顶端,并且与活塞桶连通;出气盖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出气盖分割成第一出气腔和第二出气腔,第一出气腔连接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腔连接第二出气管,使得活塞机构压出的气体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管和第二出气管排出,对不同的装置进行充气,提高其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打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打气泵。
背景技术
气泵即“空气泵”,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气泵主要分为电动气泵和手动气泵,脚动气泵。电动气泵。以电力为动力的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现有的打气泵一般只具有一个出气口,每次只能导出一个气管,对一台装置进行充气,对于一些环境下,实用性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气泵,具有两个出气口,能够对不同的装置同时进行充气。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气泵,包括驱动机构、活塞机构以及加出气盖,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活塞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活塞机构连接所述出气盖;
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支架外壳,活塞外壳、活塞本体,所述支架外壳固定在所述活塞外壳的下方,所述活塞外壳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活塞桶,所述活塞本体的顶端伸进所述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出气盖连接所述活塞外壳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活塞桶连通;
所述出气盖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出气盖分割成第一出气腔和第二出气腔,所述第一出气腔连接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腔连接第二出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本体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塞头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头相对所述活塞桶做活塞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偏心轮,所述支架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轴壳,所述传动轴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凸起轴壳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设置在所述支架外壳内,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部连接所述活塞杆,并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头相对所述活塞桶做活塞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管阀,所述第一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气管阀,所述第二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气腔和所述第二出气腔的过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加压罐,所述加压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加压电子阀,所述加压罐的连接有气压阀。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通过挡板将所述出气盖分割成第一出气腔和第二出气腔,所述第一出气腔连接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腔连接第二出气管,使得活塞机构压出的气体能够分别通过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出气管排出,对不同的装置进行充气,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打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塞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出气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打气泵100,可以同时为两个装置进行充气。
所述打气泵100包括驱动机构10、活塞机构20以及加出气盖30,所述驱动机构10对所述活塞机构20进行驱动,所述活塞机构20连接所述出气盖30,所述出气盖30上连接有第一出气管35和第二出气管36。
请参看图2至图4,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机构20包括支架外壳24,活塞外壳21、活塞本体23,所述支架外壳24固定在所述活塞外壳21的下方,所述活塞外壳21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活塞桶22,所述活塞本体23的顶端伸进所述活塞桶22内,所述活塞本体23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0,所述出气盖30连接所述活塞外壳21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活塞桶22连通,所述出气盖30内设置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将所述出气盖分割成第一出气腔31和第二出气腔32,所述第一出气腔31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35,所述第二出气腔32连接所述第二出气管36。在工作时,所述驱动机构10带动所述活塞本体23相对所述活塞桶22做活塞运动,使得所述活塞本体23与所述活塞桶22配合向所述出气盖30打气,然后气体分别通过第一出气腔31由第一出气管35排出,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出气腔32由所述第二出气管36排出。
在本申请中,所述活塞桶22贴合所述活塞外壳21的内壁,与所述活塞外壳21密封贴合,所述活塞外壳21分别与所述支架外壳24和所述出气盖302323密封配合,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本体23包括活塞头231和活塞杆232,所述活塞头231位于所述活塞桶22内,所述活塞杆232的顶端与所述活塞头231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232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10,所述驱动机构10通过所述活塞杆232带动所述活塞头231相对所述活塞桶22做活塞运动。
在本申请中,所述活塞外壳21上设置有导通所述活塞桶22的单向阀,用于进气。
如图2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气管35上设置有第一气管阀,所述第一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一出气管35的开闭;所述第二出气管上36设置有第二气管阀,所述第二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二出气管36的开闭。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气管阀和所述第二气管阀分别独立工作,因此所述第一出气管35和所述第二出气管36可保证二者同时开通或者其中之一开通或者两者均开通。
在本申请中,所述挡板3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气腔21和所述第二出气腔32的过气孔34。所述第一出气管35和所述第二出气管36其中之一开通时,所述第一出气腔31和所述第二出气腔32可导通。
所述第二出气管36的出气口连接加压罐37,所述加压罐37的出气端设置有加压电子阀,所述加压罐37的连接有气压阀。在本申请中,所述加压罐37用于对气体加压,使得第一出气管35和所述第二出气管36能够为不同的设备进行充气。在本申请中,当所述加压罐37内的压力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加压电子阀打开,开始充气。
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驱动电机11、传动轴12以及偏心轮13,所述支架外壳24的一侧设置有凸起轴壳241,所述传动轴12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凸起轴壳241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13设置在所述支架外壳24内,所述驱动电机11可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传动轴12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轴12带动所述偏心轮13转动,所述偏心轮13的偏心部连接所述活塞杆232,并通过所述活塞杆232带动所述活塞头231相对所述活塞桶22做活塞运动。
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14、第二皮带轮15以及传动皮带16,所述第一皮带轮14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所述第二皮带轮15连接所述传动轴12,所述第一皮带轮14和所述第二皮带轮15通过传动皮带16传动配合,所述第一皮带轮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皮带轮15的直径,以增加所述第二皮带轮15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活塞机构以及加出气盖,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活塞机构进行驱动,所述活塞机构连接所述出气盖;
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支架外壳,活塞外壳、活塞本体,所述支架外壳固定在所述活塞外壳的下方,所述活塞外壳内部设置有圆柱形活塞桶,所述活塞本体的顶端伸进所述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本体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出气盖连接所述活塞外壳的顶端,并且与所述活塞桶连通;
所述出气盖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出气盖分割成第一出气腔和第二出气腔,所述第一出气腔连接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出气腔连接第二出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头位于所述活塞桶内,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塞头转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头相对所述活塞桶做活塞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以及偏心轮,所述支架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凸起轴壳,所述传动轴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凸起轴壳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设置在所述支架外壳内,所述驱动电机可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并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所述偏心轮的偏心部连接所述活塞杆,并通过所述活塞杆带动所述活塞头相对所述活塞桶做活塞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配合,所述第一皮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气管阀,所述第一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一出气管的开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气管阀,所述第二气管阀控制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出气腔和所述第二出气腔的过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打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加压罐,所述加压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加压电子阀,所述加压罐的连接有气压阀。
CN202321747870.6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打气泵 Active CN220319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870.6U CN22031977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打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7870.6U CN22031977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打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9770U true CN220319770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8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7870.6U Active CN22031977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新型打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9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19770U (zh) 一种新型打气泵
CN212272509U (zh) 一种高低压电动充气泵
CN101446284B (zh) 一种往复密封式压缩机
CN112594156A (zh) 携带式电动打气筒
CN101319669B (zh) 一种高低压充气泵
CN213981089U (zh) 一种卧式气泵
CN208310983U (zh) 用于充气产品的高压力电动充气泵
CN210106089U (zh) 一种多功能气泵
CN110067732B (zh) 手持式电动气泵
CN201326531Y (zh) 一种电动打气筒
CN211314472U (zh) 一种电机驱动气泵液泵装置
CN219412834U (zh) 同向双缸气泵
CN114852471A (zh) 一种具有抽气和加气功能的装置
CN220134140U (zh) 一种活塞式充气泵
CN108457836B (zh) 用于充气产品的高压力电动充气泵
CN209025805U (zh) 利于散热的电动充气泵
CN220816012U (zh) 充气泵
CN2139998Y (zh) 圆形机械打气筒
CN111677681A (zh) 一种内置型充气泵体
CN214525107U (zh) 一种装置
CN211819834U (zh) 一种汽车用便携式电动轮胎充气装置
CN217841939U (zh) 一种可快速充放气的气泵
CN215409129U (zh) 一种微型气泵
CN219139285U (zh) 一种橡皮艇快速充气机
CN220791427U (zh) 一种集成高压高流一体的充气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