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9623U -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9623U
CN220319623U CN202321907125.3U CN202321907125U CN220319623U CN 220319623 U CN220319623 U CN 220319623U CN 202321907125 U CN202321907125 U CN 202321907125U CN 220319623 U CN220319623 U CN 220319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oadway
steel pipes
transverse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0712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翼
李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University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University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University, Zijin M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190712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9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9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9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包括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的框架结构和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可拆连接件与巷道的围岩相连接;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在巷道断面相互拼接的框架单元,每个框架单元均包括一侧铺设有防护布的拼接框架,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变形的弹性件。结构紧凑,可以承受爆破冲击波,阻隔风流,且因框架单元可独立活动,不会因爆破冲击波强度在巷道断面的分布不均而导致框架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损坏框架结构;同时该结构装拆方便,解决了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的缺点,且该结构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矿井通风构筑物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风流调控设施,用以保证风流按生产需要的路线流动,以及用于引导风流、遮断风流和调节风量的装置。目前引导和控制风流通过的构筑物与隔断风流的构筑物,主要是通过人工砌墙来实现,但是砌墙花费的人工成本比较高,施工工期比较长,一般需要6~10天;并且施工材料需要从当地购买,运输过程中耗时耗力,劳动强度大;与此同时,由于地下矿山环境影响,安装成本较高,而且施工工艺繁琐,费用高,同时这些构筑物属于永久性构筑物,无法拆卸和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设计合理,不仅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而且可以承受爆破冲击波,阻隔风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包括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的框架结构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可拆连接件与巷道的围岩相连接;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在巷道断面相互拼接的框架单元,每个框架单元均包括一侧铺设有防护布的拼接框架,所述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变形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横竖交错分布的多根横向支撑钢管和多根竖向支撑钢管,多根横向支撑钢管沿竖向间隔分布,多根竖向支撑钢管沿横向间隔分布,所述横向支撑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相交处通过卡扣相互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每根横向支撑钢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可拆连接件为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长边开设有长条孔,L形连接板的短边开设有圆孔,L形连接板的长边通过贯穿长条孔的螺栓与横向支撑钢管连接,L形连接板的短边通过贯穿圆孔的膨胀螺栓与巷道围岩连接。
进一步的,多个框架单元沿着巷道断面从上往下形成多排,每排框架单元与相邻两根横向支撑钢管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单元的拼接框架呈矩形环状,拼接框架的四周顶角处均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滑动通孔,所述滑动通孔内滑动穿设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的后端与横向支撑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接滑杆外侧的弹簧,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拼接框架和横向支撑钢管相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滑杆的前端螺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拼接框架的前侧;所述连接滑杆的后端贯穿横向支撑钢管,并通过一对分布在横向支撑钢管前、后两侧的紧固螺母与横向支撑钢管锁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支撑钢管设于横向支撑钢管的后侧;所述卡扣包括开口朝向前侧的一对半环状抱箍板,一对抱箍板上下分布且均套设在竖向支撑钢管的外侧,抱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一对抱箍板上位于同侧的连接板与卡设在横向支撑钢管的U型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布的旁侧平行设有固定在拼接框架的金属网,防护布与金属网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
进一步的,每根竖向支撑钢管的下端均设有定位托盘;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给向上托举力的给力装置,所述给力装置包括与多根竖向支撑钢管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与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托盘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可以承受爆破冲击波,阻隔风流,且因框架单元可独立活动,不会因爆破冲击波强度在巷道断面的分布不均而导致框架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损坏框架结构;同时该结构装拆方便,解决了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的缺点,且该结构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相邻四个框架单元相拼接的局部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视构造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构造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框架结构;2-支撑骨架;3-框架单元;4-拼接框架;5-防护布;6-弹性件;7-横向支撑钢管;8-竖向支撑钢管;9-卡扣;10-L形连接板;11-长条孔;12-圆孔;13-滑动通孔;14-连接滑杆;15-限位螺母;16-紧固螺母;17-抱箍板;18-连接板;19-U型螺栓;20-千斤顶;21-螺栓;22-膨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包括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且均立式设置的框架结构1和支撑骨架2,所述支撑骨架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可拆连接件与巷道的围岩可拆连接;所述框架结构1包括多个在巷道断面相互拼接的框架单元3,每个框架单元3均包括一侧铺设有防护布5的拼接框架4,相邻框架单元3通过拼接框架4紧靠实现拼接,所述拼接框架4与支撑骨架2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拼接框架4与支撑骨架2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变形的弹性件6。支撑骨架与巷道的围岩可拆连接,这样既增强了巷道的稳定性,又可以承受爆破冲击波,阻隔风流;同时安装快捷,方便快插;而多个框架单元可独立活动,不会因爆破冲击波强度在巷道断面的分布不均而导致框架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损坏框架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支撑骨架2包括横竖交错分布的多根横向支撑钢管7和多根竖向支撑钢管8,多根横向支撑钢管7沿竖向间隔分布,多根竖向支撑钢管8沿横向间隔分布,所述横向支撑钢管7与竖向支撑钢管8的相交处通过卡扣9相互连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每根横向支撑钢管7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连接件。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可拆连接件为L形连接板10,所述L形连接板10的长边开设有长条孔11,L形连接板10的短边开设有圆孔12,L形连接板10的长边通过贯穿长条孔11的螺栓21与横向支撑钢管7连接,L形连接板10的短边通过贯穿圆孔12的膨胀螺栓22与巷道围岩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4、6所示,多个框架单元3沿着巷道断面从上往下形成多排,多排框架单元3形成的形状尽可能的与巷道的断面形状相适应;每排框架单元与相邻两根横向支撑钢管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单元3的拼接框架4呈矩形环状,且由铝合金方管焊接而成,拼接框架4的四周顶角处均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滑动通孔13,如图4所示,所述滑动通孔13内滑动穿设有连接滑杆14,所述连接滑杆14的后端与横向支撑钢管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6为套设在连接滑杆14外侧的弹簧,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拼接框架4和横向支撑钢管7相抵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滑杆14的前端螺接有限位螺母15,所述限位螺母15位于拼接框架4的前侧。通过设置限位螺母,可对框架单元的向前滑动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滑杆14的后端贯穿横向支撑钢管7,连接滑杆14的后端螺接有一对紧固螺母16,一对紧固螺母16分布在横向支撑钢管7前、后两侧,连接滑杆14的后端通过紧固螺母16与横向支撑钢管7锁紧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支撑钢管8设于横向支撑钢管7的后侧;如图3所示,所述卡扣9包括开口朝向前侧的一对半环状抱箍板17,一对抱箍板17上下分布且均套设在竖向支撑钢管8的外侧,抱箍板17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18;一对抱箍板17上位于同侧的连接板18与卡设在横向支撑钢管7的U型螺栓19相连接。U型螺栓19将一对抱箍板17与横向支撑钢管7锁紧,再通过一对抱箍板17抱住竖向支撑钢管8,以此实现横向支撑钢管7与竖向支撑钢管8在相交处牢固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布5的旁侧平行设有固定在拼接框架4的金属网,防护布与金属网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金属网用于支撑防护布,防止防护布变形过大。另一实施例中,该防护布采用现有的三防布,三防布为现有成熟产品,其用于防风、防火、防水以及阻挡爆破冲击波。
本实施例中,每根竖向支撑钢管8的下端均设有定位托盘,竖向支撑钢8管插设在定位托盘上,实现定位;竖向支撑钢管8的上端与螺纹钢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骨架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给向上托举力的给力装置,所述给力装置包括与多根竖向支撑钢管8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千斤顶20,所述千斤顶20的伸缩端与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托盘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支撑钢管7采用方钢管制成;所述竖向支撑钢管8采用圆钢管制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巷道中的爆破冲击波在同一个巷道断面上的分布不是均匀的,这就导致每个框架单元上所受的爆破超压不同,套设在连接滑杆外的弹簧的压缩变形量也就不同,所以需要让各单元间可独立活动,避免框架间位移差导致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不仅结构紧凑,且可以承受爆破冲击波,阻隔风流,因框架单元可独立活动,不会因爆破冲击波强度在巷道断面的分布不均而导致框架单元间的相互作用损坏框架结构;
2)造价低,解决了施工工期长,人工成本高的缺点;另外,该结构还可以重复使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的框架结构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的左、右两端部分别通过可拆连接件与巷道的围岩相连接;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多个在巷道断面相互拼接的框架单元,每个框架单元均包括一侧铺设有防护布的拼接框架,所述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拼接框架与支撑骨架之间设有沿前后方向变形的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包括横竖交错分布的多根横向支撑钢管和多根竖向支撑钢管,多根横向支撑钢管沿竖向间隔分布,多根竖向支撑钢管沿横向间隔分布,所述横向支撑钢管与竖向支撑钢管的相交处通过卡扣相互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横向支撑钢管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可拆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连接件为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的长边开设有长条孔,L形连接板的短边开设有圆孔,L形连接板的长边通过贯穿长条孔的螺栓与横向支撑钢管连接,L形连接板的短边通过贯穿圆孔的膨胀螺栓与巷道围岩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框架单元沿着巷道断面从上往下形成多排,每排框架单元与相邻两根横向支撑钢管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的拼接框架呈矩形环状,拼接框架的四周顶角处均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滑动通孔,所述滑动通孔内滑动穿设有连接滑杆,所述连接滑杆的后端与横向支撑钢管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接滑杆外侧的弹簧,弹簧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拼接框架和横向支撑钢管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滑杆的前端螺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拼接框架的前侧;所述连接滑杆的后端贯穿横向支撑钢管,并通过一对分布在横向支撑钢管前、后两侧的紧固螺母与横向支撑钢管锁紧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钢管设于横向支撑钢管的后侧;所述卡扣包括开口朝向前侧的一对半环状抱箍板,一对抱箍板上下分布且均套设在竖向支撑钢管的外侧,抱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一对抱箍板上位于同侧的连接板与卡设在横向支撑钢管的U型螺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布的旁侧平行设有固定在拼接框架的金属网,防护布与金属网沿着巷道的通风方向前、后相对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竖向支撑钢管的下端均设有定位托盘;所述支撑骨架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给向上托举力的给力装置,所述给力装置包括与多根竖向支撑钢管的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伸缩端与位置相对应的定位托盘相连接。
CN202321907125.3U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Active CN220319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7125.3U CN22031962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07125.3U CN22031962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9623U true CN220319623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21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07125.3U Active CN220319623U (zh) 2023-07-20 2023-07-20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9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1205A (zh) 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煤矿开采巷道支护装置
CN220319623U (zh) 一种抗爆破冲击波的吸能与缓冲结构
CN108412187B (zh) 一种超高连体群塔外框结构的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374341A (zh) 一种围挡
CN116816437A (zh) 一种适用于井下抵抗冲击波的吸能通风构筑物
CN104790567A (zh) 一种柔性连接系统、外墙板及外墙板安装节点
CN218405428U (zh) 一种柱体转运操作装置
CN213654364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移动防护棚
CN206279783U (zh) 组装式施工安全通道
CN116857004A (zh) 适用于地下矿山井下冲击波的吸能通风构筑物的施工方法
KR102398005B1 (ko) 설치와 해체가 용이한 육상용 자중식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102387683A (zh) 组合式联排机柜
JP2014212177A (ja) 太陽電池アレイの据付装置
CN112080981A (zh) 一种人防工程快速拆装车道板
CN214943132U (zh) 一种自限位便捷装卸的防护网连接结构
CN216036380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运输货架
CN205354798U (zh) 一种模块化户外变压器箱
CN220909204U (zh) 临边砌筑施工防护装置
CN209040612U (zh) 一种建筑加工棚及其棚架结构
CN113668944B (zh) 一种可移动装配式围挡及组装方法
CN215106982U (zh) 一种用于人防门框立装的门式钢架内支撑装置
CN213898325U (zh) 承插式钢筋加工防护棚
CN211691570U (zh) 一种施工防护通道
CN216277990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3476736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安全预警栏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