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7015U -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7015U
CN220317015U CN202322294105.XU CN202322294105U CN220317015U CN 220317015 U CN220317015 U CN 220317015U CN 202322294105 U CN202322294105 U CN 202322294105U CN 220317015 U CN220317015 U CN 220317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tilting
traction
ro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941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能
杨国添
张建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gerlin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gerli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gerlin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gerli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941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7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7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7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包括曳引基座、曳引底座、防侧倾装置、多个减震装置,所述防侧倾装置包括防倾底座、防倾支臂、配合支架,所述防倾底座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曳引底座上,所述配合支架与曳引基座或/和减震装置连接,所述配合支架上设有防倾配合孔,所述防倾支臂的下端穿过防倾配合孔与防倾底座连接,所述防倾支臂的上端设有位于配合支架上方的防倾限位头。曳引主机想要侧倾倾倒时,配合支架跟随曳引基座活动抵在防倾支臂上,配合支架联动曳引基座和曳引基座上的曳引主机被限位,从而实现防倾到功能。而且通过防倾底座位置可调节的安装在曳引底座上,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防倾支臂的位置,满足使用需求,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主机,又称电梯曳引机,它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由于曳引机在使用时可能由于轿厢与配重块的拉力而造成倾覆,因此目前通常会设置有防止曳引机倾倒的结构。
参照专利号为CN202221087789.5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的防倾覆装置,包括:折弯件,设置于所述机座底部的远离所述曳引轮端,所述折弯件与所述机座贴合设置,所述折弯件上设置第一通孔,所述机座和所述搁机梁上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设置第二通孔;螺栓,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将所述折弯件与所述电梯主机和所述搁机梁固定设置。该专利采用螺栓作为防倾支架,螺栓配合折弯件实现了防倾倒功能;但由于螺栓固定在搁机梁上,同时螺栓将所述折弯件与所述电梯主机和所述搁机梁固定设置,使得折弯件与所述电梯主机不可单独调节位置,当将电梯主机安装在搁机梁上后,发现搁机梁出现安装位置偏差而导致电梯主机也出现安装位置误差,引起钢丝绳不能将电梯主机、对重和轿厢匹配连接时,只能调整搁机梁的位置,才能让钢丝绳将电梯主机、对重和轿厢匹配连接在一起,而由于电梯主机已经安装在搁机梁上,导致存在安装调节不方便的问题;特别是用在有机房的电梯上时,由于搁机梁通常是通过架设在机房两侧墙体承重梁上实现安装的,搁机梁的位置很难进行调节,此时通常只能是通过调节电梯主机的位置来满足使用需求,但该专利中电梯主机、防倾支架均为固定安装,不可调节设置,因此该专利所提供的防倾覆结构不适合用在有机房的电梯防侧倾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包括曳引基座、曳引底座、防侧倾装置、位于曳引基座和曳引底座之间的多个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倾装置包括防倾底座、防倾支臂、配合支架,所述防倾底座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曳引底座上,所述配合支架与曳引基座或/和减震装置连接,所述配合支架上设有防倾配合孔,所述防倾支臂的下端穿过防倾配合孔与防倾底座连接,所述防倾支臂的上端设有位于配合支架上方的防倾限位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曳引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每个所述支撑底梁上设有至少两个减震装置,每个所述减震装置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防侧倾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倾底座上设有供防倾支臂下端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防倾支臂上螺纹套装有分别与防倾底座上下两端配合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倾底座的底部设有避空槽,所述安装通孔与避空槽连通,所述防倾支臂的下端从安装通孔插入到避空槽内,所述第二螺母位于避空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倾底座采用若干个第一夹装组件位置可调节地夹紧安装在曳引底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倾底座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底座连接部,所述底座连接部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穿插有一个所述第一夹装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夹装组件包括穿设在防倾底座上的夹装螺栓、活动套装在夹装螺栓螺杆段上的固定夹块、螺纹套装在夹装螺栓螺杆段上的固定螺母,所述固定夹块与防倾底座组成夹住曳引底座的固定夹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通孔和防倾配合孔为均长圆孔,所述防倾配合孔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合支架被夹装在曳引基座与减震装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上连接座、下连接座、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所述上连接座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曳引基座的底部上,所述配合支架的一端被夹装在曳引基座与上连接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先在曳引底座上设置有防侧倾装置,防侧倾装置包括防倾底座、防倾支臂和配合支架,曳引主机想要侧倾倾倒时,配合支架跟随曳引基座活动抵在防倾支臂上,从而配合支架被防倾支臂限位,联动曳引基座和曳引基座上的曳引主机也被限位,从而实现防倾到功能。而且通过防倾底座位置可调节的安装在曳引底座上,方便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节防倾支臂的位置,满足使用需求,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防侧倾装置和配合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3为防侧倾装置的爆炸图;
图4为防侧倾装置和配合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图1-5,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包括曳引基座1、防侧倾装置300、位于曳引基座1下方的曳引底座2、位于曳引基座1和曳引底座2之间的多个减震装置3,所述曳引基座1上安装有曳引主机100和钢丝绳导向轮200。所述曳引底座2上设有防侧倾装置300,所述防侧倾装置300包括防倾底座4、防倾支臂5、配合支架6,所述防倾底座4采用若干个第一夹装组件9位置可调节地夹紧安装在曳引底座2上,所述配合支架6与曳引基座1或/和减震装置3连接,所述配合支架6上设有防倾配合孔61,所述防倾支臂5的下端穿过防倾配合孔61与防倾底座4连接,所述防倾支臂5的上端设有位于配合支架6上方的防倾限位头51,所述防倾限位头51用于防止配合支架6从防倾支臂5上脱开。所述防倾限位头51与配合支架6之间留有给配合支架6相对于防倾底座4活动的活动间距H,从而使曳引基座1上的曳引主机100可以正常地利用减震装置3进行减震。
当曳引主机100想要侧倾倾倒时,配合支架6跟随曳引基座1活动抵在防倾支臂5上,从而配合支架6被防倾支臂5限位,联动曳引基座1和曳引基座1上的曳引主机100也被限位,从而实现防倾到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侧倾装置300的数量、配合支架6的数量和减震装置3的数量均相同,每个所述减震装置3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防侧倾装置300,从而提高防倾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3有四个,四个所述减震装置3分别支撑曳引基座1的四个脚,从而实现缓冲减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曳引底座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所述支撑底梁21的截面为工字型,每个所述支撑底梁21上设有两个减震装置3和两个防侧倾装置300,每条支撑底梁21上的两个防侧倾装置300位于两个所述减震装置3之间,结构布置合理,能够让减震装置3更好地调节安装位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倾限位头51、防倾支臂5呈一体成型设置,结构稳定性高。所述防倾底座4上设有供防倾支臂5下端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防倾支臂5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防倾支臂5上螺纹套装有分别与防倾底座4上下两端配合的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所述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的内螺纹均与外螺纹螺纹配合;拧紧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可以使防倾支臂5固定在防倾底座4上;调整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在防倾支臂5上的位置,可以实现防倾支臂5和防倾限位头51的高度位置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高度减震装置3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防倾底座4的底部设有避空槽41,所述安装通孔与避空槽41连通,所述防倾支臂5的下端从安装通孔插入到避空槽41内,所述第二螺母8位于避空槽41内,从而避免调节防倾支臂5和防倾限位头51的高度位置时,防倾支臂5抵在支撑底梁21上。另外,所述防倾支臂5上套装有位于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之间的第一垫片单元11,所述第一垫片单元11包括平垫圈或/和弹簧垫圈,所述第一垫片单元11用于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拧紧后松动,所述第一垫片单元11位于避空槽4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倾底座4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底座连接部42,所述底座连接部42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2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421穿插有一个所述第一夹装组件9。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装组件9包括穿设在防倾底座4上的夹装螺栓91、活动套装在夹装螺栓91螺杆段上的固定夹块92、螺纹套装在夹装螺栓91螺杆段上的固定螺母93、活动套装在夹装螺栓91螺杆段上的第二垫片单元94,所述固定夹块92和固定螺母93分别位于底座连接部42的下方和上方,所述固定夹块92与防倾底座4的底座连接部42组成夹住曳引底座1的固定夹位;所述第二垫片单元94位于底座连接部42和固定螺母93之间,所述第二垫片单元94包括平垫圈或/和弹簧垫圈,所述第二垫片单元94用于防止固定螺母93在拧紧后松动。使用时,先拧松固定螺母93,然后使支撑底梁21的边缘卡入到固定夹位后,再拧紧固定螺母93后,实现将防倾底座4固定在曳引底座2上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调节第一夹装组件9在底座连接部42上的位置和方便支撑底梁21的边缘卡入固定夹位中,所述第一通孔421为长圆孔,所述第一通孔42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支撑底梁21的长度方向。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倾配合孔61为长圆孔,所述防倾配合孔6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421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避免第一夹装组件9相对于第一通孔421移动位置时被防倾配合孔61阻止限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配合支架6为平板状。为了方便配合支架6的安装,所述配合支架6被夹装在曳引基座1与减震装置3之间,从而当曳引基座1与减震装置3组合连接的同时,将配合支架6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上连接座31、下连接座3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连接座31和下连接座32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33,所述上连接座31通过第一螺栓34安装在曳引基座1的底部上,所述配合支架6的一端被夹装在曳引基座1与上连接座31之间。例如所述上连接座31上设有螺孔部311,所述螺孔部311通过第一螺栓34安装在曳引基座1的底部上,所述配合支架6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夹装通孔,所述配合支架6的一端伸入到螺孔部311之间,所述第一螺栓34的螺杆段穿过曳引基座1的连接孔、配合支架6的第一夹装通孔后螺纹配合在螺孔部311的连接螺孔中,从而实现减震装置3与曳引基座1组合连接的同时,将配合支架6夹紧固定。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方便下连接座32的安装,所述下连接座32采用第二夹装组件10固定在曳引底座2上;例如所述下连接座32上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第二通孔321,每个第二通孔321中穿插有一个所述第二夹装组件10,所述第二夹装组件10的夹块与下连接座32组成夹在支撑底梁21上的固定夹位。所述第二通孔321同样为长圆孔,所述第二通孔32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42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夹装组件10的结构与第一夹装组件9的结构相同,结构和安装原理可参照第一夹装组件9,故第二夹装组件10不做具体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包括曳引基座(1)、曳引底座(2)、防侧倾装置(300)、位于曳引基座(1)和曳引底座(2)之间的多个减震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倾装置(300)包括防倾底座(4)、防倾支臂(5)、配合支架(6),所述防倾底座(4)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曳引底座(2)上,所述配合支架(6)与曳引基座(1)或/和减震装置(3)连接,所述配合支架(6)上设有防倾配合孔(61),所述防倾支臂(5)的下端穿过防倾配合孔(61)与防倾底座(4)连接,所述防倾支臂(5)的上端设有位于配合支架(6)上方的防倾限位头(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底座(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底梁(21),每个所述支撑底梁(21)上设有至少两个减震装置(3),每个所述减震装置(3)对应设置一个所述防侧倾装置(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底座(4)上设有供防倾支臂(5)下端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防倾支臂(5)上螺纹套装有分别与防倾底座(4)上下两端配合的第一螺母(7)和第二螺母(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底座(4)的底部设有避空槽(41),所述安装通孔与避空槽(41)连通,所述防倾支臂(5)的下端从安装通孔插入到避空槽(41)内,所述第二螺母(8)位于避空槽(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底座(4)采用若干个第一夹装组件(9)位置可调节地夹紧安装在曳引底座(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底座(4)相对的两侧均设有底座连接部(42),所述底座连接部(42)上设有两个第一通孔(421),每个所述第一通孔(421)穿插有一个所述第一夹装组件(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装组件(9)包括穿设在防倾底座(4)上的夹装螺栓(91)、活动套装在夹装螺栓(91)螺杆段上的固定夹块(92)、螺纹套装在夹装螺栓(91)螺杆段上的固定螺母(93),所述固定夹块(92)与防倾底座(4)组成夹住曳引底座(1)的固定夹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21)和防倾配合孔(61)为均长圆孔,所述防倾配合孔(6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通孔(421)的长度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支架(6)被夹装在曳引基座(1)与减震装置(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3)包括上连接座(31)、下连接座(32)、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连接座(31)和下连接座(32)固定连接的减震胶垫(33),所述上连接座(31)通过第一螺栓(34)安装在曳引基座(1)的底部上,所述配合支架(6)的一端被夹装在曳引基座(1)与上连接座(31)之间。
CN202322294105.XU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Active CN220317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4105.XU CN22031701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94105.XU CN22031701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7015U true CN220317015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94105.XU Active CN220317015U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7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17015U (zh) 一种应用于电梯上的防主机侧倾结构
CN111877159A (zh) 桥梁斜拉索阻尼减震机构
CN117613789A (zh) 一种供电减震组件
CN220317014U (zh) 一种电梯防主机侧倾装置
CN214003744U (zh) 一种可降低井道顶层高度的电梯轿架上梁
CN212335669U (zh) 一种悬挂式轨排安装调节装置
WO2018100615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の釣合いおもり及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1663762A (zh) 附墙支座
CN106938816B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构减震装置
CN206802194U (zh) 无机房乘客电梯轿顶减震机构
JP443353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1862523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液压双向锁紧油缸
CN215980612U (zh) 齿轮泵安装支架
CN105800422B (zh) 一种电梯轿厢绳头安装结构
CN219687008U (zh) 一种前钢板弹簧支撑座
CN21274031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立式曳引机安装机构
CN218021631U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抗摆止挡结构
CN217376939U (zh) 一种大吨位货梯专用轿顶卡胶
CN112478995B (zh) 一种舒适型高速电梯系统
CN214989519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电梯导向结构
CN113636503B (zh) 一种具有防摇摆功能的堆垛机天轨导轮装置
CN218359972U (zh) 一种坐式旋转总成
CN219173988U (zh) 一种轿架减振和平衡装置
CN220118982U (zh) 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支架
CN219428109U (zh) 一种索道吊厢用双向减震的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