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907U -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907U
CN220314907U CN202321800620.4U CN202321800620U CN220314907U CN 220314907 U CN220314907 U CN 220314907U CN 202321800620 U CN202321800620 U CN 202321800620U CN 220314907 U CN220314907 U CN 220314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gear
dust cover
housing
clamp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06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琛
赵自强
倪强强
蔡志宇
王艳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06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包括:安装底座;转向器组件,转向器组件包括:转向器本体,转向器本体穿设安装底座;防尘罩组件,防尘罩组件包括:第一防尘罩和第二防尘罩,第一防尘罩设置于安装底座的一侧,第一防尘罩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一侧的转向器本体的周侧,第二防尘罩设置于安装底座的另一侧,第二防尘罩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另一侧的转向器本体的周侧,第一防尘罩与第二防尘罩固定连接。将第一防尘罩和第二防尘罩分别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两侧,并且第一防尘罩和第二防尘罩分别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两侧的转向器本体的周侧,这样可以从两侧对转向器本体进行密封,密封性能更好,具有很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

Description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转向器总成与车身前围挡板之间的密封方式主要是靠橡胶本身和装配时的过盈配合来实现密封。但是,这种结构在后期橡胶老化之后,单侧挤压提供的密封性会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转向器总成,该转向器总成可以从安装底座的两侧对转向器本体进行密封,相较于单侧密封,密封性能更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包括:安装底座;转向器组件,所述转向器组件包括:转向器本体,所述转向器本体穿设所述安装底座;防尘罩组件,所述防尘罩组件包括:第一防尘罩和第二防尘罩,所述第一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防尘罩包裹于位于所述安装底座一侧的所述转向器本体的周侧,所述第二防尘罩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防尘罩包裹于位于所述安装底座另一侧的所述转向器本体的周侧,所述第一防尘罩与所述第二防尘罩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通过将第一防尘罩和第二防尘罩分别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两侧,并且第一防尘罩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一侧的转向器本体的周侧,第二防尘罩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另一侧的转向器本体的周侧,这样可以从安装底座的两侧对转向器本体进行密封,相较于单侧密封,密封性能更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防尘罩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孔,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孔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防尘罩包括:第一主体部和侧围部,所述第一主体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侧围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周侧且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所述第二防尘罩包括:第二主体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卡接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第一防尘罩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底座设置有通孔,所述转向器本体穿设所述通孔,且所述侧围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分别过盈配合于所述通孔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支撑部为硬质橡胶件,所述侧围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为软质橡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向器组件还包括:固定壳和转向器壳体,所述转向器本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和所述转向器壳体内,所述固定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转向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防尘罩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转向器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与所述第四卡接部卡接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卡扣,且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转向器总成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向器壳体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两侧的所述密封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转向器壳体抵接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件设置有限位吊耳,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第三卡接部处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吊耳配合于所述限位槽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转向器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中的一个为导向条,且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中的另一个为导向槽,所述导向条配合于所述导向槽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防尘罩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防尘罩抵接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防尘罩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内侧,所述转向器本体穿设所述第二凸起部,且所述转向器本体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壳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连接管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之间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器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壳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壳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向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防尘罩组件的第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8是防尘罩组件的第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转向器总成;
10、安装底座;11、通孔;20、转向器组件;21、转向器本体;22、固定壳;221、第一壳体;2211、第三卡接部;2212、限位槽;2213、第一导向部;222、连接管;223、加强筋;224、第二壳体;2221、第一凸起部;2222、第二凸起部;23、转向器壳体;231、第四卡接部;232、第二导向部;30、防尘罩组件;31、第一防尘罩;311、第一主体部;3111、第一卡接部;312、侧围部;32、第二防尘罩;321、第二主体部;3211、第二卡接部;322、支撑部;40、密封件;41、密封环;42、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1。转向器总成1通常设置在车辆上,用于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并改变力的传递方向,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
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总成1,包括:安装底座10、转向器组件20和防尘罩组件30。其中,安装底座10主要起到安装的作用,其它相应的部件可以安装在安装底座10上。转向器组件20为转向器总成1的主体部分,主要起到转向力矩传递的作用,可以将转向盘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输出到转向传动机构,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转向。而防尘罩组件30则主要起到防尘的作用,可以避免灰尘或者液体进入到转向器总成1的内部,影响转向器总成1的正常工作。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器组件20包括:转向器本体21,转向器本体21穿设安装底座10,转向器本体21主要起到转向力矩传递的作用,可以将转向盘的运动传递给转向传动机构,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转向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底座10设置于前机舱和乘员舱之间,即安装底座10的一侧与前机舱连通,安装底座10的另一侧与乘员舱连通,而转向器本体21穿设安装底座10,也就是说,转向器本体21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底座10的两侧,其中,转向器本体21的一端伸入到乘员舱内部与转向盘连接配合,转向器本体21的另一侧伸入到前机舱内部与转动传动机构配合。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防尘罩组件30包括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第一防尘罩31设置于安装底座10的一侧,而且第一防尘罩31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第二防尘罩32设置于安装底座10的另一侧,而且第二防尘罩32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另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第一防尘罩31与第二防尘罩32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均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将第一防尘罩31设置于安装底座10的一侧,具体地,第一防尘罩31位于乘员舱内部,这样第一防尘罩31可以对安装底座10位于乘员舱内部的一侧进行防尘,而且第一防尘罩31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也就是说,第一防尘罩31可以对转向器本体21位于乘员舱内部的部分进行包裹,即可以对转向器本体21位于乘员舱内部的部分进行密封,从而可以避免乘员舱内部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转向器本体21所在的第一防尘罩31和安装底座10之间的区域,实现对转向器本体21的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正常地进行工作。
同理,将第二防尘罩32设置于安装底座10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二防尘罩32位于前机舱的内部,这样第二防尘罩32可以对安装底座10位于前机舱内部的一侧进行防尘,而且第二防尘罩32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另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也就是说,第二防尘罩32可以对转向器本体21位于前机舱内部的部分进行包裹,即可以对转向器本体21位于前机舱内部的部分进行密封,从而可以避免前机舱内部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转向器本体21所在的第二防尘罩32和安装底座10之间的区域,进一步实现对转向器本体21的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正常地进行工作。
而且,第一防尘罩31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固定连接,这样可以保证第一防尘罩31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的相对稳定性,而且第一防尘罩31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可以相互配合,进一步地避免灰尘和液体从第一防尘罩31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进入到转向器本体21处,提升转向器总成1的防尘效果。
由此,通过将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分别设置在安装底座10的两侧,并且第一防尘罩31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第二防尘罩32包裹于位于安装底座10另一侧的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这样可以从安装底座10的两侧对转向器本体21进行密封,相较于单侧密封,密封性能更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
此外,如图7所示,第一防尘罩3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11,第二防尘罩32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211,第一卡接部3111与第二卡接部3211卡接配合。其中,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均可以起到卡接固定的作用,在第一防尘罩31上设置第一卡接部3111,并且在第二防尘罩32上设置第二卡接部3211,这样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之间可以进行卡接配合,利用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的卡接配合可以快速地将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装配在一起,从而可以提升转向器总成1的装配效率,而且通过卡接的方式也可以提升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另外,将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连接,这样第一防尘罩31、第二防尘罩32和安装底座10之间可以限定出一个密封腔体,从而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该密封腔体中,由于转向器本体21的部分位于该密封腔体内部,从而可以实现对转向器本体21的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
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中的一个为卡扣,而且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中的另一个为卡孔,卡扣卡设于卡孔处。例如,第一卡接部3111可以为卡孔,那么第二卡接部3211可以为卡扣,而且卡扣卡设与卡孔处,这样可以利用卡扣与卡孔之间的配合快速地将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装配在一起,提升装配效率,而且卡孔和卡扣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设置方便,卡孔与卡扣在装配时也会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防尘罩31包括:第一主体部311和侧围部312,第一主体部31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11,侧围部312连接于第一主体部311的周侧,而且侧围部312与安装底座10连接,第二防尘罩32包括:第二主体部321和支撑部322,第二主体部321与安装底座10连接,支撑部322设置于第二主体部321的内侧,第二卡接部3211设置于支撑部322朝向第一防尘罩31的一侧。
其中,第一主体部311为第一防尘罩31的主体部分,第一主体部311和侧围部312均可以起到防尘的作用,将侧围部312连接于第一主体部311的周侧,这样可以使第一主体部311和侧围部312之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第一防尘罩31的安装和设置,而且侧围部312与安装底座10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防尘罩31整体设置于安装底座10上,第一防尘罩31的设置更加牢靠和稳定,进而第一防尘罩31可以更好地进行防尘工作,另外,第一主体部311、侧围部312和安装底座10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密封腔体,从而可以避免乘员舱内部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密封腔体内部,由于转向器本体21的部分位于密封腔体的内部,从而可以对转向器本体21进行防尘保护,使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工作。
另外,第二主体部321为第二防尘罩32的主体部分,主要起到防尘和连接的作用,将第二主体部321与安装底座10连接,这样可以固定第二主体部321的位置,从而使第二防尘罩32整体设置于安装底座10上,使第二防尘罩32的设置更加牢靠和稳定,第二防尘罩32可以更好地进行防尘工作。而支撑部322则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将支撑部322设置于第二主体部321的内侧,这样可以使第二主体部321和支撑部322之间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便于第二防尘罩32的安装和设置,而且这样可以使第二防尘罩32的外部更加地整体和简洁,使支撑部322的设置更加地合理。
由于第一主体部311和支撑部322所在的平面相对应设置,因此将第一卡接部3111设置在第一主体部311上,而且第二卡接部3211设置于支撑部322朝向第一防尘罩31的一侧,这样可以使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的设置更加地合理,便于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之间的卡接配合。而且,可以利用支撑部322对第二卡接部3211进行支撑,使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的设置更加牢靠和稳定,从而可以提升防尘罩组件30设置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此外,如图3所示,安装底座10设置有通孔11,转向器本体21穿设通孔11,而且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分别过盈配合于通孔11处。其中,通孔11主要起到安装的作用,转向器本体21可以穿设通孔11,从而转向器本体21可以同时与前机舱和乘员舱连通,使转向器本体21可以正常连接和工作。而且,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分别过盈配合于通孔11处,利用过盈配合可以使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在通孔11处的连接更加地牢固,从而可以提升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设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副车架和车身在长期行驶过程中,微小位移和振动不会导致防尘罩组件30失效,可以更好地起到防止灰尘、液体、废气和噪音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主体部311和支撑部322为硬质橡胶件,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为软质橡胶件。也就是说,第一主体部311、支撑部322、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均为橡胶结构件,橡胶材质具有耐磨的特点,可以延长第一主体部311、支撑部322、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延长转向器总成1的使用寿命。而且软质橡胶还具有可变形的特性,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为软质橡胶结构件,这样便于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与通孔11之间通过挤压的方式进行过盈配合安装,从而可以使侧围部312和第二主体部321在通孔11处的设置更加地牢固可靠,保证副车架和车身在长期行驶过程中,微小位移和振动不会导致防尘罩组件30失效,起到防止灰尘、液体、废气和噪音的作用。另外,由于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分别位于第一主体部311和支撑部322上,因此第一主体部311和支撑部322采用硬质橡胶结构件,可以保证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卡接连接后的强度,从而可以使第一卡接部3111和第二卡接部3211之间的连接更加地牢靠和稳定,进而可以使防尘罩组件30更加稳定地工作。
此外,如图1-图6所示,转向器组件20还包括: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转向器本体21至少部分设置于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内,固定壳22包括: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连接,第二壳体224与第一壳体221连接,而且第二壳体224与第二防尘罩32连接。
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均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转向器本体21至少部分设置于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内部,这样可以利用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对位于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内部的转向器本体21部分进行隔离保护,从而可以避免转向器本体21与外部环境之间产生干涉,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
其中,固定壳22由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组成,将第一壳体221与第二壳体224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对固定壳22进行加工时,只需设置一个模具,便于固定壳22的加工设计,而且固定壳22的一体式结构在安装和设置时也会更加简单方便。
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液体和灰尘进入,从而可以更好地对位于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内部的转向器本体21进行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第二壳体224与第二防尘罩32连接,这样可以使固定壳22与第二防尘罩32连接,对固定壳22进行固定,而且可以使第二壳体224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液体和灰尘进入,从而可以更好地对位于第二壳体224和转向器壳体23内部的转向器本体21进行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
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2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卡接部2211,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卡接部231,第三卡接部2211与第四卡接部231卡接配合。第三卡接部2211和第四卡接部231均可以起到卡接的作用,在第一壳体221上设置第三卡接部2211,并且在转向器壳体23上设置第四卡接部231,这样第三卡接部2211与第四卡接部231这样可以进行卡接配合,利用第三卡接部2211和第四卡接部231的卡接配合可以快速地将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装配在一起,提升转向器总成1的装配效率,而且通过卡接的方式也可以提升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另外,由于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是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安装的,因此将第三卡接部2211设置在第一壳体221的侧壁,并且将第四卡接部231设置在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第三卡接部2211和第四卡接部231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第三卡接部2211与第四卡接部231进行卡接配合。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三卡接部2211和第四卡接部231中的一个为卡扣,且第三卡接部2211和第四卡接部231中的另一个为卡槽,卡扣卡设于卡槽处。例如,第三卡接部2211可以为卡扣,那么第四卡接部231可以为卡孔,而且卡扣卡设于卡孔处,这样可以快速地将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卡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可以提升固定壳22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装配效率,而且可以使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的连接更加地牢靠和稳定,从而可以更好地对转向器本体21进行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此外,卡孔和卡扣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设置方便,卡孔与卡扣在连接时也会更加简单方便。
此外,如图2和图9所示,转向器总成1还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40设置于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之间。密封件40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将密封件40设置在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之间,这样密封件40可以对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可以提升固定壳22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可以避免外部的灰尘或者液体从固定壳22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缝隙进入,从而对转向器本体21造成影响,使转向器本体21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如图9所示,密封件4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41,两侧的密封环41分别与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抵接设置。密封环41也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密封件40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环41,而且两侧的密封环41分别与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抵接设置,这样两侧的密封环41可以分别对密封件40与第一壳体221之间的缝隙,以及密封件40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固定壳22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液体进入到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的内部,对转向器本体21造成影响,使转向器本体21无法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密封件40设置有限位吊耳42,第一壳体221在第三卡接部2211处设置有限位槽2212,限位吊耳42配合于限位槽2212处。限位吊耳42和限位槽2212均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将限位吊耳42设置在密封件40上,这样密封件40可以通过限位吊耳42进行限位。将限位槽2212设置在第一壳体221上,而且限位吊耳42配合于限位槽2212处,这样可以利用限位吊耳42与限位槽2212的限位配合使密封件40的位置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密封件40随着转向器本体21一起转动而受到磨损,从而影响密封件40的使用寿命。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壳体221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213,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32,第一导向部2213与第二导向部232相配合。其中,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均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由于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是通过滑动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将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221的侧壁和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上,这样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的设置更加合理,便于第一导向部2213与第二导向部232进行配合,在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进行安装时,利用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之间的配合,可以使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进行定位安装,从而可以提升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安装精度,便于后续第三卡接部2211与第四卡接部231之间的卡接配合。另外,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之间的配合还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避免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可以提升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中的一个为导向条,而且第一导向部2213和第二导向部232中的另一个为导向槽,导向条配合于导向槽处。例如,第一导向部2213可以是导向条,那么第二导向部232可以是导向槽,通过导向条与导向槽的配合,可以对第一壳体221和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安装方向进行定位,提升第一壳体221与转向器壳体23之间的安装精度。而且,导向条和导向槽的结构较为简单,加工设置方便,而且导向条和导向槽在配合时也更加简单方便。
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24设置有朝向第二防尘罩32的第一凸起部2221,第一凸起部2221与第二防尘罩32抵接设置。第一凸起部2221主要起到密封的作用,将第一凸起部2221朝向第二防尘罩32设置,可以使第一凸起部2221更好地与第二防尘罩32进行配合,而且第一凸起部2221与第二防尘罩32抵接设置,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壳体224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为过盈配合,而且第一凸起的外侧和上侧均可以进行密封,从而可以提升第二壳体224与第二防尘罩32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可以更好地对转向器本体21进行防尘保护,转向器本体21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壳体224还设置有朝向第二防尘罩32的第二凸起部2222,第二凸起部2222位于第一凸起部2221的内侧,转向器本体21穿设第二凸起部2222,而且转向器本体21与第二凸起部2222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将第二凸起部2222设置在第一凸起部2221的内侧,这样便于转向器本体21穿设第二凸起部2222,而且转向器本体21与第二凸起部2222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也就是说,转向器本体21贯穿第二凸起部2222的内部,并且转向器本体21与第二凸起部2222的内壁之间存在缝隙,在转向器本体21工作时,噪音可以在第二凸起部2222与转向器本体21之间的缝隙中被吸收和消耗,从而可以起到良好的吸音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固定壳22还包括:连接管222,连接管222连接于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之间,连接管22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23,多个加强筋223之间间隔设置。其中,连接管222主要起到连接的作用,将连接管222连接于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之间,这样可以使第一壳体221、第二壳体224和连接管222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固定壳22的安装和设置。另外,在连接管222的外壁设置有加强筋223,加强筋223主要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可以提升连接管222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升固定壳22的结构强度,而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23,且多个加强筋223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使加强筋223在连接管222上的分布更加地全面,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连接管222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固定壳22的整体结构强度。
作为可选实施例,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可以为硬质橡胶和软质橡胶结合的结构件,而且形状可以是不规则的椭圆结构,为了适配不同直径的通孔11和转向器本体21,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上的开口面积可随通孔11和转向器本体21的直径进行调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8)

1.一种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底座(10);
转向器组件(20),所述转向器组件(20)包括:转向器本体(21),所述转向器本体(21)穿设所述安装底座(10);
防尘罩组件(30),所述防尘罩组件(30)包括:第一防尘罩(31)和第二防尘罩(32),所述第一防尘罩(31)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防尘罩(31)包裹于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0)一侧的所述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所述第二防尘罩(32)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0)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防尘罩(32)包裹于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0)另一侧的所述转向器本体(21)的周侧,所述第一防尘罩(31)与所述第二防尘罩(3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1)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111),所述第二防尘罩(32)设置有第二卡接部(3211),所述第一卡接部(311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3211)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311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211)中的一个为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接部(311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3211)中的另一个为卡孔,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孔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尘罩(31)包括:第一主体部(311)和侧围部(312),所述第一主体部(311)设置有所述第一卡接部(3111),所述侧围部(312)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11)的周侧且与所述安装底座(10)连接;
所述第二防尘罩(32)包括:第二主体部(321)和支撑部(322),所述第二主体部(321)与所述安装底座(10)连接,所述支撑部(322)设置于所述第二主体部(321)的内侧,所述第二卡接部(3211)设置于所述支撑部(322)朝向所述第一防尘罩(3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0)设置有通孔(11),所述转向器本体(21)穿设所述通孔(11),且所述侧围部(312)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21)分别过盈配合于所述通孔(11)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311)和所述支撑部(322)为硬质橡胶件,所述侧围部(312)和所述第二主体部(321)为软质橡胶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组件(20)还包括:固定壳(22)和转向器壳体(23),所述转向器本体(21)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固定壳(22)和所述转向器壳体(23)内,所述固定壳(22)包括:第一壳体(221)和第二壳体(224),所述第一壳体(221)与所述转向器壳体(23)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24)与所述第一壳体(221)连接,且所述第二壳体(224)与所述第二防尘罩(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1)的侧壁设置有第三卡接部(2211),所述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设置有第四卡接部(231),所述第三卡接部(2211)与所述第四卡接部(231)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卡接部(2211)和所述第四卡接部(231)中的一个为卡扣,且所述第三卡接部(2211)和所述第四卡接部(231)中的另一个为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40),所述密封件(4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21)和所述转向器壳体(23)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起的密封环(41),两侧的所述密封环(41)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221)和所述转向器壳体(23)抵接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40)设置有限位吊耳(42),所述第一壳体(221)在所述第三卡接部(2211)处设置有限位槽(2212),所述限位吊耳(42)配合于所述限位槽(2212)处。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221)的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导向部(2213),所述转向器壳体(2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32),所述第一导向部(2213)与所述第二导向部(232)相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32)中的一个为导向条,且所述第一导向部(2213)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32)中的另一个为导向槽,所述导向条配合于所述导向槽处。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24)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防尘罩(32)的第一凸起部(2221),所述第一凸起部(2221)与所述第二防尘罩(32)抵接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24)还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防尘罩(32)的第二凸起部(2222),所述第二凸起部(2222)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221)的内侧,所述转向器本体(21)穿设所述第二凸起部(2222),且所述转向器本体(21)与所述第二凸起部(2222)的内壁之间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22)还包括:连接管(222),所述连接管(222)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21)和所述第二壳体(224)之间,所述连接管(22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23),多个所述加强筋(223)之间间隔设置。
1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转向器总成(1)。
CN202321800620.4U 2023-07-07 2023-07-07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314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620.4U CN22031490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0620.4U CN22031490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907U true CN22031490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8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0620.4U Active CN220314907U (zh) 2023-07-07 2023-07-07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78827B1 (en) Gas blower
JP4739745B2 (ja) 遮音シール付き密封装置
CN220314907U (zh) 车辆的转向器总成以及车辆
CN213743553U (zh) 一种传动机构及发动机
CN219067011U (zh) 动力电池及其壳体组件、储能装置
CN101389522B (zh) 转向轴护管的车身密封件
JP2003009459A (ja) モータの防水構造
CN210734273U (zh) 转向中间轴防尘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1226716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胎压传感器总成
CN220043107U (zh) 一种防水电机
CN218929388U (zh) 密封结构和车辆
CN215751866U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252745U (zh) 一种转向器输入轴密封结构、转向器及车辆
CN219012850U (zh) 一种新型汽车水泵壳体
CN217713399U (zh)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齿式联轴节
CN220566582U (zh) 一种转向器防尘罩和车辆
CN216009958U (zh) 组合式转向竹节接头
CN214928736U (zh) 装载机驱动桥壳、装载机驱动桥及装载机
CN219618838U (zh) 驱动组件和车辆
CN217002960U (zh) 双重防尘结构、驱动轴总成及车辆
CN215257432U (zh) 小空间用轮毂轴承
CN216852242U (zh) 车载扬声器装置
CN219446627U (zh) 轮毂结构及车桥
CN210318440U (zh) 油封密封结构及变速器
CN219119749U (zh) 传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