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797U -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797U
CN220314797U CN202321212421.1U CN202321212421U CN220314797U CN 220314797 U CN220314797 U CN 220314797U CN 202321212421 U CN202321212421 U CN 202321212421U CN 220314797 U CN220314797 U CN 220314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oxygen
key
air charging
vehicl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124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124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部、与坐垫部连接的靠背部以及位于靠背部上方并与靠背部连接的靠枕部,靠背部位于坐垫部和靠枕部之间,且靠背部的两端分别与坐垫部和靠枕部连接,靠背部与坐垫部和靠枕部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车辆座椅还包括供氧装置、充气装置以及控制部,靠背部包括用于依靠的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第二面内凹形成用于收容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的收容腔;当开启控制部启动拆卸所述靠背部时,靠背部脱离座椅部和靠枕部,且控制部控制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分别进行供氧和充气。本实用性新型通过控制靠背部从车体上分离,以更好地取出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并通过充气装置增强浮力,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自救。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保有量越来越丰富,当汽车发生落水的意外时,用户如何能沉着冷静、快速自救以保障个人的生命安全,以成为各大汽车厂家的技术难题。
目前,汽车上的应急设备大多结构复杂,用户在紧急状况时难以在操作,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车辆座椅以及应用该车辆座椅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能够通过控制靠背部从车体上分离,以更好地取出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并通过充气装置增强浮力,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自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部、与所述坐垫部连接的靠背部以及位于所述靠背部上方并与所述靠背部连接的靠枕部,所述靠背位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之间,且所述靠背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连接,所述靠背部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供氧装置、充气装置以及控制部,所述靠背部包括用于依靠的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内凹形成用于收容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的收容腔;当开启所述控制部启动拆卸所述靠背部时,所述靠背部脱离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并同时控制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分别进行供氧和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腔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供氧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充气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空间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空间呈C型设置,所述第二空间半包围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所述第一空间置于所述第二空间的C型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盒、弹性连接管以及氧气罩,所述弹性连接管的两端与所述氧气盒和所述氧气罩分别连接,且所述氧气盒、弹性连接管以及氧气罩均被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氧气盒配置为可拆卸式的,以便所述氧气盒从所述第一空间取出或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连接的充气囊,所述第二空间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充气囊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用于放置充气泵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互贯通,以便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充气囊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两侧,所述充气泵的两侧端部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囊连接;当所述气囊未充气时,所述气囊折叠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从所述第一空间内弹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靠背部拆卸或组装的第一按键、用于控制所述供氧装置供氧的第二按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充气的第三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控制连接,当启动所述第一按键时,所述靠背部脱离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且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均同时启动,以对所述供氧装置进行供氧和对所述充气装置进行充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侧边,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上,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分别独立控制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以更好地应用上述车辆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车辆座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部、与坐垫部连接的靠背部以及位于靠背部上方并与靠背部连接的靠枕部,靠背部位于坐垫部和靠枕部之间,且靠背部的两端分别与坐垫部和靠枕部连接,靠背部与坐垫部和靠枕部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车辆座椅还包括供氧装置、充气装置以及控制部,靠背部包括用于依靠的第一面和与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第二面内凹形成用于收容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的收容腔;当开启控制部启动拆卸所述靠背部时,靠背部脱离坐垫部和靠枕部,且控制部控制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分别进行供氧和充气。本实用性新型通过控制靠背部从车体上分离,以更好地取出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并通过充气装置增强浮力,以在第一时间内实现自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除供氧装置和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车辆座椅100,坐垫部10,靠背部20,第一面21,第二面22,收容腔23,第一空间231,第二空间232,第一容置空间2320,第二容置空间2321,靠枕部30,供氧装置40,氧气盒41,弹性连接管42,氧气罩43,充气装置50,充气泵51,充气囊52,第一按键60,第二按键61,第三按键6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辆座椅以及车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100,该车辆座椅100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车辆,下面将详细说明该车辆座椅100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车辆座椅100包括坐垫部10、与所述坐垫部10连接的靠背部20以及位于所述靠背部20上方并与所述靠背部20连接的靠枕部30,所述靠背部20位于所述坐垫部10和所述靠枕部30之间,且所述靠背部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坐垫部10和所述靠枕部30连接,所述靠背部20与所述坐垫部10和所述靠枕部30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车辆座椅100还包括供氧装置40、充气装置50以及控制部,所述靠背部20包括用于依靠的第一面21和与所述第一面21相对设置的第二面22,所述第二面22内凹形成用于收容所述供氧装置40和所述充气装置50的收容腔23;当开启所述控制部启动拆卸所述靠背部20时,所述靠背部20脱离所述坐垫部10和所述靠枕部30,并同时控制所述供氧装置40和所述充气装置50分别进行供氧和充气。
具体来说,当用户使用的车辆发生掉落水中的意外,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开启控制部,将靠背部20从整个座椅上拆卸下来,即靠背部20脱离坐垫部10和靠枕部30,且控制部还可以同时控制供氧装置40进行供氧和控制充气装置50进行充气。如此,用户即可以从靠背部20的第二面22处立即取出供氧装置,并为自己供氧,以防车辆落水后出现缺氧的现象。充气装置50则会立即弹出收容腔23,帮助用户能够在水中可以快速浮上水面,以便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
进一步地,所述收容腔23包括第一空间231和第二空间232,所述供氧装置40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231,所述充气装置50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232。优选地,所述第一空间231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空间232呈C型设置,所述第二空间232半包围所述第一空间231设置,所述第一空间231置于所述第二空间232的C型口内。如此设置,使得供氧装置40和充气装置50能够全部收容在靠背的收容腔23内,且充分利用收容腔23的空间,使得供氧装置40和充气装置50既能够得到充分的使用,还能够节省空间,使得急求装置更加小型化、隐形化。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装置40包括氧气盒41、弹性连接管42以及氧气罩43,所述弹性连接管42的两端与所述氧气盒41和所述氧气罩43分别连接,且所述氧气盒41、弹性连接管42以及氧气罩43均被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231内。具体来讲,弹性连接管42和氧气罩43均自由放置,用户可以自由从第一空间231内取出氧气罩43和弹性连接管42。氧气罩43设置大致呈方形状,其长度略小于第一空间231的长度,宽度小于第一空间231的宽度,且第一空间231和氧气盒41的宽度之差要满足能够收容弹性连接管42和氧气罩43的要求,如此既能够使得第一空间231收容供氧装置40,又能够提高第一空间231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够使得氧气盒41充分利用,使其能够容纳更多的氧气,以便使用。优选地,所述氧气盒41配置为可拆卸式的,以便所述氧气盒41从所述第一空间231取出或更换。如此设置,使得氧气盒41可以灵活更换,且在紧急情况下方便用户取下氧气盒41,还可以方便后期维修。弹性连接管42还可以有效保证用户使用氧气罩43的距离,避免氧气罩43与氧气盒41之间的距离不够而导致用户使用不便。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装置50包括充气泵51和与所述充气泵51连接的充气囊52,所述第二空间232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充气囊52的第一容置空间2320和用于放置充气泵51的第二容置空间2321,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320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321相互贯通,以便所述充气泵51与所述充气囊52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充气装置50的结构设置更加简单,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启动,不需要过多的复杂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320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321的两侧,所述充气泵51的两侧端部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囊52连接;当所述气囊未充气时,所述气囊折叠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231内,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从所述第一空间231内弹出。具体来讲,当用户未对控制部进行启动的时候,气泵没有对气囊进行充气,此时气囊折叠收容在第一空间231内,当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用户对控制部进行启动,此时气泵对气囊快速充气,气囊则从第二空间232内弹出,用户即可以利用充满气的气囊上浮在水面。同时,用户还能够从第一空间231内取出氧气罩43并带上氧气罩43为自身供氧,以防车内部和外部水压平衡时,用户不会因为呛水而窒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靠背部20拆卸或组装的第一按键60、用于控制所述供氧装置40供氧的第二按键6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50充气的第三按键62,所述第一按键60与所述第二按键61和第三按键62控制连接,当启动所述第一按键60时,所述靠背部20脱离所述坐垫部10和所述靠枕部30,即可以脱离整车,且所述第二按键61和所述第三按键62均同时启动,以对所述供氧装置进行供氧和对所述充气装置50进行充气。具体地,当车辆发生落水事件时,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或触碰第一按键60,将靠背部20从整车上脱离,即靠背部20与坐垫部10和靠枕部30均分离,且用户还可以在第一从收容腔23内取出氧气罩43,同时还可以触发充气泵51工作,即充气泵51能够快速给充气囊52充气,充气囊52也可以快速从收容腔23中弹出,以增大用户在水中的上升浮力;与此同时,氧气盒41也能够通过弹性连接管42和氧气罩43给用户提供氧气,避免用户在车内的窒息。当然,第二按键61和第三按键62也可以分别独立控制供氧装置40和充气装置50,如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用户可以自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一按键60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侧边,所述第二按键61和所述第三按键62分别设置在所述供氧装置40和所述充气装置50上,所述第二按键61和所述第三按键62分别独立控制所述供氧装置40和所述充气装置50的开启或关闭。如此设置,当用户在发生意外落水时,能够第一时间且快速地使靠背部20脱离车体,且当用户得以救援后,能够通过第二按键61和第三按键62分别独立控制供氧装置40和充气装置50关闭或启动。
此外,控制部也可以通过设置无需人工触碰式的控制单元,比如通过各类传感器进行检测车内的氧气含量、车身沾水含量或是整车所受的压强等数据情况,当达到一定值时,可以自动使靠背部20脱离车体,以方便用户在发生落水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自我救援。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在发生意外时的工作过程。当用户驾驶的车辆意外落水时,用户通过开启控制部,使得车辆座椅100的靠背部20从车体上分离,用户可以自由拿取靠背部20。此时,控制部可以控制供氧装置40进行供氧工作,车辆落水后车门是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打开,用户可以从靠背部20第二面22的收容腔23内取出并佩戴上氧气罩43,当车内部和外部水压平衡时,用户不会因为呛水而窒息。于此同时,控制部还可以控制充气装置50进行充气工作,充气囊52能够快速从收容腔23内弹出,以增强用户和/或整车在水中的上升浮力,使得用户能够有时间、有能力打开车门,这种情况是应对车辆落水之后,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水的情形,以防用户没时间反应打开充气囊52;当然,若是车辆落水之后,在短时间车内没有涌入大量水时,用户可以先使用从靠背部20取出的氧气罩43给自身供氧,在即将打开车门时,再去通过控制部去打开充气装置50,以增强自身在水中的上升浮力。此时充气囊52可以有效增强自身和/或靠背部20在水中的浮力,脱离车体的靠背部20以及供氧装置40和充气装置50均能够快速浮上水面,以等待进一步救援,或进行进一步地自我救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也可互相组合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坐垫部、与所述坐垫部连接的靠背部以及位于所述靠背部上方并与所述靠背部连接的靠枕部,所述靠背部位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之间,且所述靠背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与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供氧装置、充气装置以及控制部,所述靠背部包括用于依靠的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内凹形成用于收容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的收容腔;当开启所述控制部启动拆卸所述靠背部时,所述靠背部脱离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且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分别进行供氧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包括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供氧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空间,所述充气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呈矩形设置,所述第二空间呈C型设置,所述第二空间半包围所述第一空间设置,所述第一空间置于所述第二空间的C型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装置包括氧气盒、弹性连接管以及氧气罩,所述弹性连接管的两端与所述氧气盒和所述氧气罩分别连接,且所述氧气盒、弹性连接管以及氧气罩均被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盒配置为可拆卸式的,以便所述氧气盒从所述第一空间取出或更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与所述充气泵连接的充气囊,所述第二空间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充气囊的第一容置空间和用于放置充气泵的第二容置空间,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相互贯通,以便所述充气泵与所述充气囊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空间的两侧,所述充气泵的两侧端部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充气囊连接;当所述气囊未充气时,所述气囊折叠收容在所述第一空间内,当所述气囊充气时,所述气囊从所述第一空间内弹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靠背部拆卸或组装的第一按键、用于控制所述供氧装置供氧的第二按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充气的第三按键,所述第一按键与所述第二按键和第三按键控制连接,当启动所述第一按键时,所述靠背部脱离所述坐垫部和所述靠枕部,且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均同时启动,以对所述供氧装置进行供氧和对所述充气装置进行充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侧边,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分别设置在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上,所述第二按键和所述第三按键分别独立控制所述供氧装置和所述充气装置的开启或关闭。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
CN202321212421.1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Active CN220314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2421.1U CN220314797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12421.1U CN220314797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797U true CN220314797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12421.1U Active CN220314797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7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94307A (zh) * 2024-07-19 2024-08-16 智马达(浙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及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494307A (zh) * 2024-07-19 2024-08-16 智马达(浙江)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314797U (zh) 一种车辆座椅以及车辆
US3682498A (en) Safety belts
CN100366470C (zh) 儿童座椅
CN202847624U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106394462A (zh) 一种汽车落水气囊式救生装置
CN110406492A (zh) 一种汽车救生背囊系统
CN112026608A (zh) 一种基于自主研发的可水下自助救援的汽车安全座椅
KR100778578B1 (ko) 보조챔버가 구비된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CN210970971U (zh) 一种司机安全防护包围结构
CN210760642U (zh) 一种汽车救生背囊系统
CN214001579U (zh) 汽车救生装置
CN110697004A (zh) 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装置
CN113616435B (zh) 一种轮椅及其充放气控制方法
CN111483423A (zh)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CN214450803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急救包锁
CN210083148U (zh) 一种汽车救生装置
CN212267397U (zh) 一种车辆溺水自救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车辆
JP4258260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CN210591775U (zh) 一种具有侧气囊的车用座椅及汽车
KR100852213B1 (ko) 벨트형 구명매트
CN110371004A (zh) 救生座套
CN208069983U (zh) 一种便携式救生罐
CN112208476A (zh) 智能汽车溺水救生窗
CN201272266Y (zh) 一种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CN215900770U (zh) 紧急呼吸装置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 009, No. 55, Shengchuang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300 no.1689-5 Zizhu Road, Yushan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RUIXIANG XUNT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