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691U -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 Google Patents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14691U
CN220314691U CN202322092489.7U CN202322092489U CN220314691U CN 220314691 U CN220314691 U CN 220314691U CN 202322092489 U CN202322092489 U CN 202322092489U CN 220314691 U CN220314691 U CN 220314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wning
hole
clamping jaw
jaw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92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茹
李磊
杨智
陈增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92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14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14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14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遮阳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其中,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包括:上夹爪;下夹爪,与所述上夹爪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的根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夹紧和松开的方向;驱动结构,用于改变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该汽车遮阳篷锁紧器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实现无痕安装,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的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城镇化人口的集中,城市中所配套的车位难以满足需求,也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尤其是地下车库数量有限,导致大量的车辆只能停在户外。
由于夏季阳光强烈,停在户外的车辆在遭受太阳的暴晒时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一方面会降低驾乘人员在进入车内后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车内温度的升高会加速车内皮具塑料制品线路等老化。另外,在高温下,座椅塑料等车内装饰品可能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对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市面上陆续出现了多款汽车遮阳篷。但这些汽车遮阳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需要人工打开和关闭遮阳篷,打开和关闭遮阳篷的过程不便捷。(2)遮阳篷拆装过程繁琐;(3)拆装遮阳篷的过程可能会对车辆造成划伤。
为了解决遮阳篷拆装过程繁琐和拆装遮阳篷的过程可能会对车辆造成划伤的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69539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全自动遮阳篷,其通过对吸盘抽真空的方式将遮阳篷固定在车顶,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无痕安装的目的。然而,在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的颠簸容易导致吸盘的真空环境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另外,由于遮阳篷安装在车顶,其暴露在车外,存在一定的被盗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以解决通过吸盘固定汽车遮阳篷的方式,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包括:
上夹爪;
下夹爪,与所述上夹爪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夹持空间;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的根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夹紧和松开的方向;
驱动结构,用于改变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以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该汽车遮阳篷锁紧器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实现无痕安装,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通过驱动所述上夹爪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夹爪,以改变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实现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爪的末端延伸出向上微翘的限位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爪的根部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上翼板;所述下夹爪的根部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下翼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导向孔,设置在所述上翼板上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滑轴,其两端与所述上夹爪的根部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孔的轨迹滑动;
第一光孔,设置在所述上夹爪的根部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上夹爪的根部;
第一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滑轴上并与所述第一光孔对齐;
第一螺栓,其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孔的上方,其螺杆部从所述第一光孔延伸至所述第一螺纹孔中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第二螺纹孔,设置在所述滑轴的两端并沿所述滑轴的轴向延伸;
第二光孔,设置在所述下翼板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对齐;
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适配,其螺杆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光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还包括:
壳体,包括左半壳体、右半壳体以及由所述左半壳体和所述右半壳体限定形成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壳腔;
轴芯孔,设置在所述左半壳体或所述右半壳体的壁部;
锁,包括插设在所述轴芯孔中并与所述轴芯孔转动连接的轴芯、沿着所述轴芯的轴向延伸的钥匙孔以及设置在所述轴芯末端的公锁扣;
母锁扣,与所述公锁扣相适配,设置在与所述轴芯孔所在的半壳体的另一半壳体的内壁;通过驱动所述轴芯转动,使得所述公锁扣与所述母锁扣啮合或解除啮合,以锁定或解锁所述左半壳体和所述右半壳体;
优选地,所述公锁扣勾形结构;所述母锁扣形成为楔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链接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部分伸入所述壳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壳腔之外;所述上夹爪与位于所述壳腔的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爪和所述下夹爪的张口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篷,包括遮阳篷主体和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设置在所述遮阳篷主体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的张口方向相反设置。
基于所述汽车遮阳篷锁紧器的设置,安装该汽车遮阳篷时,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实现无痕安装,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的问题。另外,所述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形成了一个腔体,能够在待锁定对象外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而这个保护屏障,只有通过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因此,基于这个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被盗窃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上夹爪和下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滑轴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汽车遮阳篷夹持器除去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爆炸图;
图7是图1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遮阳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上夹爪;20下夹爪;10a上翼板;20下夹爪;20a下翼板;31导向孔;32滑轴;33第一光孔;34第一螺纹孔;41第二螺纹孔;42滑轴;43第二光孔;44第二螺栓;51左半壳体;52右半壳体;53轴芯孔;54轴芯;55钥匙孔;56公锁扣;57母锁扣;60安装块;100夹持空间;200遮阳篷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如图1-图6所示,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包括:上夹爪10、下夹爪20以及驱动结构。所述下夹爪20与所述上夹爪10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夹持空间100。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的根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第一方向”是指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夹紧和松开的方向。所述驱动结构用于改变所述夹持空间100的大小,以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在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通过驱动所述上夹爪1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夹爪20,实现改变所述夹持空间100的大小,以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如图3所示,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上翼板10a。所述下夹爪20的根部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下翼板20a。
在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导向孔31、滑轴32、第一光孔33、第一螺纹孔34以及第一螺栓35。所述导向孔31设置在所述上翼板10a上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所述滑轴32的两端与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孔31的轨迹滑动。所述第一光孔33设置在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所述第一螺纹孔34设置在所述滑轴32上并与所述第一光孔33对齐。所述第一螺栓35的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孔33的上方,其螺杆部从所述第一光孔33延伸至所述第一螺纹孔34中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4螺纹连接。
与传统的夹持器不同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的根部不是铰接的,整个上夹爪10和整个下夹爪20之间是依靠上下移动来改变夹持空间100的大小,达到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的效果。
在实际使用中,首先为夹持对象预留一个大致的夹持空间100,然后将夹持对象安放在夹持空间100中后,通过旋转第一螺栓35,使得下夹爪20逐渐靠近所述上夹爪10,以夹紧夹持对象。若需要松开夹持对象,则反转第一螺栓35即可。
在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均为水平结构的情况下,夹持对象的厚度决定了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张口的大小。为了防止夹持对象脱离夹持空间100,如图1所示,在所述下夹爪20的末端延伸出向上微翘的限位边缘21。基于限位边缘21的设置,可以缩小张口的大小的,在夹紧夹持对象之后,张口的大小将小于夹持对象的厚度。这样,即使夹持的有所松动,夹持对象也难以脱离夹持空间100。
需要强调的是,第一光孔33为光孔,其不设置螺纹;第一螺纹孔34为螺纹孔,其设置有螺纹。在未安放夹持对象且第一螺栓35与所述滑轴42螺纹连接时,由于滑轴42与上翼板10a之间是滑动连接的,因此,即使不旋转第一螺栓35,所述夹持空间100的大小仍然可以改变。但是在将夹持对象安放在夹持空间100中且旋紧第一螺栓35的情况下,基于夹持对象的限制,夹持空间100的大小将不会改变。
为了实现在未安放夹持对象的情况下,夹持空间100的大小仍然不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的夹持力。为此设置了锁紧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二螺纹孔41、第二光孔43以及第二螺栓44。所述第二螺纹孔41设置在所述滑轴42的两端并沿所述滑轴42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光孔43设置在所述下翼板20a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1对齐。所述第二螺栓44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1相适配。第二螺栓44的螺杆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光孔43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孔41内,与第二螺纹孔41螺纹连接。
通过将第二螺栓44旋进第二螺纹孔41可以将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之间进行固定,上夹爪10和下夹爪20之间就不能产生相对运动。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可以进行此项操作,可以有效防止零部件之间发生碰撞。
在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应用至安装汽车遮阳篷时,由于遮阳篷安装在车顶,其暴露在车外,如果不对夹持器进行一定的加密工作,遮阳篷则存在一定的被盗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还设置了一个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锁装置包括:壳体、轴芯孔53、锁以及母锁扣57。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左半壳体51、右半壳体52以及由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限定形成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壳腔。所述轴芯孔53设置在所述左半壳体51或所述右半壳体52的壁部。所述锁包括插设在所述轴芯孔53中并与所述轴芯孔53转动连接的轴芯54、沿着所述轴芯54的轴向延伸的钥匙孔55以及设置在所述轴芯54末端的公锁扣56。所述母锁扣57与所述公锁扣56相适配,设置在与所述轴芯孔53所在的半壳体的另一半壳体的内壁。通过驱动所述轴芯54转动,使得所述公锁扣56与所述母锁扣57啮合或解除啮合,以锁定或解锁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
在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所述公锁扣56勾形结构,所述母锁扣57形成为楔形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半壳体51和右半壳体52形成了一个腔体,能够在待锁定对象外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而这个保护屏障,只有通过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因此,基于这个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被盗窃的情况发生。
在实际使用中,将夹持器安放在腔体内,随后对合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将钥匙插入钥匙孔55中,驱动轴芯54转动,使得公锁扣56扣合在所述母锁扣57上,实现对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的锁定。再次驱动公锁扣56或反向旋转公锁扣56,实现对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的解锁。
为了便于壳体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链接的安装块60。安装块60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与壳体和汽车遮阳篷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块60部分伸入所述壳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壳腔之外。所述上夹爪10与位于所述壳腔的所述安装块60固定连接。所述下夹爪20的根部与壳体直接或间接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夹爪20根部与所述壳体的安装块60固定连接。具体可通过紧固件螺栓、螺母实现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的张口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该汽车遮阳篷夹持器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实现无痕安装,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的问题。另外,基于所述左半壳体和所述右半壳体之间能够形成一个腔体,在待锁定对象外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而这个保护屏障,只有通过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因此,基于这个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被盗窃的情况发生。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是用于将汽车遮阳篷安装在车辆顶部的载体。通过夹紧在车辆顶部的横杆上,实现对汽车遮阳篷夹持器的固定。在这里,前述中的被夹持对象即为车辆顶部的横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的张口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遮阳篷,如图8所示,该汽车遮阳篷包括遮阳篷主体200和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设置在所述遮阳篷主体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的张口方向相反设置。
基于所述汽车遮阳篷锁紧器的设置,安装该汽车遮阳篷时,一方面可以实现车顶免打孔,安装拆卸不伤车,实现无痕安装,另一方面,解决了因吸盘的真空环境易被破坏,导致吸盘与车顶脱离的问题。另外,所述左半壳体和右半壳体形成了一个腔体,能够在待锁定对象外形成一个保护屏障。而这个保护屏障,只有通过特定的钥匙才能打开。因此,基于这个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被盗窃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包括:
上夹爪(10);
下夹爪(20),与所述上夹爪(10)相对设置,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夹持空间(100);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的根部之间在第一方向上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夹紧和松开的方向;
驱动结构,用于改变所述夹持空间(100)的大小,以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通过驱动所述上夹爪(1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夹爪(20),以改变所述夹持空间(100)的大小,实现夹紧或松开夹持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爪(20)的末端延伸出向上微翘的限位边缘(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上翼板(10a);所述下夹爪(20)的根部两端向上延伸形成下翼板(20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导向孔(31),设置在所述上翼板(10a)上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滑轴(32),其两端与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连接,并能够沿着所述导向孔(31)的轨迹滑动;
第一光孔(33),设置在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上夹爪(10)的根部;
第一螺纹孔(34),设置在所述滑轴(32)上并与所述第一光孔(33)对齐;
第一螺栓(35),其头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孔(33)的上方,其螺杆部从所述第一光孔(33)延伸至所述第一螺纹孔(34)中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
第二螺纹孔(41),设置在所述滑轴(42)的两端并沿所述滑轴(42)的轴向延伸;
第二光孔(43),设置在所述下翼板(20a)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1)对齐;
第二螺栓(44),与所述第二螺纹孔(41)相适配,其螺杆部分穿过所述第二光孔(43)并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孔(4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还包括:
壳体,包括左半壳体(51)、右半壳体(52)以及由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限定形成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顶部开口和底部开口的壳腔;
轴芯孔(53),设置在所述左半壳体(51)或所述右半壳体(52)的壁部;
锁,包括插设在所述轴芯孔(53)中并与所述轴芯孔(53)转动连接的轴芯(54)、沿着所述轴芯(54)的轴向延伸的钥匙孔(55)以及设置在所述轴芯(54)末端的公锁扣(56);
母锁扣(57),与所述公锁扣(56)相适配,设置在与所述轴芯孔(53)所在的半壳体的另一半壳体的内壁;通过驱动所述轴芯(54)转动,使得所述公锁扣(56)与所述母锁扣(57)啮合或解除啮合,以锁定或解锁所述左半壳体(51)和所述右半壳体(52);
优选地,所述公锁扣(56)勾形结构;所述母锁扣(57)形成为楔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链接的安装块(60);所述安装块(60)部分伸入所述壳腔内,部分位于所述壳腔之外;所述上夹爪(10)与位于所述壳腔的所述安装块(6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爪(10)和所述下夹爪(20)的张口方向朝向所述壳体的侧壁。
10.一种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遮阳篷包括遮阳篷主体(200)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遮阳篷夹持器;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设置在所述遮阳篷主体(200)的底部两端;两个所述汽车遮阳篷夹持器的张口方向相反设置。
CN202322092489.7U 2023-08-04 2023-08-04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Active CN220314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2489.7U CN220314691U (zh) 2023-08-04 2023-08-04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92489.7U CN220314691U (zh) 2023-08-04 2023-08-04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14691U true CN220314691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92489.7U Active CN220314691U (zh) 2023-08-04 2023-08-04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14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2688A (en) Locking device
CN212683989U (zh) 一种夹持装置
CN220314691U (zh) 汽车遮阳篷夹持器和汽车遮阳篷
US5832759A (en) Vehicle detention device
US8231152B2 (en) Hatch latch
CN220667234U (zh) 锁装置、汽车遮阳篷锁紧器和汽车遮阳篷
DE102006036983B4 (de) Fahrradträger
CN103407414A (zh) 一种自行车固定架及其使用方法
EP0343814A2 (en) Clamping device
CN202357973U (zh) 汽车高位制动灯安装机构
JPH08282569A (ja) ハンドルポストの折畳み構造
CN206287899U (zh) 一种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车
CN2929097Y (zh) 一种机动车车轮锁
CN212317670U (zh) 一种用于金属箱盖的防撬装置
KR0134413B1 (ko) 스프링에 의해서 완충 고정되는 스페어 타이어 고정장치
CN220518133U (zh) 载具辅助灯用防盗支架及辅助灯
CN219549331U (zh) 一种防盗窃的车用螺栓组件
CN215859593U (zh) 一种汽车尾门锁锁扣结构
CN219969554U (zh) 一种车顶行李架固定装置
CN202017412U (zh) 厢式车后门内部锁紧装置
CN110159101B (zh) 一种机械环绕保险自锁式电动车安防装置
CN2507746Y (zh) 一种自行车转向防盗双保险锁
CN2226624Y (zh) 一种组合式防拆防剪自行车锁
DE19742753C2 (de) Wegfahrsperre für Kraftfahrzeuge
JPS6131903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