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14067U -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314067U CN220314067U CN202322021350.3U CN202322021350U CN220314067U CN 220314067 U CN220314067 U CN 220314067U CN 202322021350 U CN202322021350 U CN 202322021350U CN 220314067 U CN220314067 U CN 2203140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jector rod
- inclined ejector
- die holder
- fixed die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包括:定模座;动模座,其活动设置在定模座的下方,且当定模座与动模座贴合后,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顶出组件,其活动设置在动模座内,顶出组件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且当顶出组件推动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向定模座靠近时,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的顶端相向靠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在工件脱模过程中两个斜顶杆沿倾斜方向向定模座靠近,在两个斜顶杆顶端逐渐靠近过程中与工件分离,便于操作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件的稳定脱模,确保工件质量不受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产品逐渐开始多样化,因此为了加工成型所需的产品设计出不同的模具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模具在加工产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镶件进行配合,而这些镶件往往设置在成型工件的底部,当工件进行脱模过程中即可连同镶件一并带出,而当镶件位于产品的侧壁内部时,常规的脱模方式极易造成工件的损坏,不利于操作的同时,对于工件的质量也有所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通过将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在工件脱模过程中两个斜顶杆沿倾斜方向向定模座靠近,在两个斜顶杆顶端逐渐靠近过程中与工件分离,便于操作的同时,也有利于工件的稳定脱模,确保质量不受影响的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包括:定模座;
动模座,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座的下方,且当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贴合后,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
顶出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动模座内,所述顶出组件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且当所述顶出组件推动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向所述定模座靠近时,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顶端相向靠近;
当工件成型后,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均沿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定模座移动,使得工件与所述第一斜顶杆以及所述第二斜顶杆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中,所述顶出组件包括:
推板与推杆固定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动模座的底部,所述推杆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均设置在所推杆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斜顶杆的底部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内,所述第二斜顶杆的底部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设置有让位槽,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底部均活动卡接在所述让位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中,所述动模座内还设置有第一斜导孔与第二斜导孔,所述第一斜导孔与所述第二斜导孔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所述第一斜顶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斜导孔内,所述第二斜顶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二斜导孔内。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中,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顶端均形成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沿所述动模座的底部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中,所述锁止部侧壁上连接有镶件,所述镶件延伸至所述产品型腔内;
当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均沿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定模座移动时,所述镶件与所述第一斜顶杆以及所述第二斜顶杆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通过在顶出组件上设置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在工件成型后定模座即可远离动模座完成开模动作,又因为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所以在两个斜顶杆沿倾斜方向朝向定模座移动时,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的顶端逐渐相向靠近,使得工件在脱模过程中与两个斜顶杆完成分离,便于操作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工件脱模时的流畅性,保证工件的质量不受影响。
(2)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形成有锁止部,锁止部的侧壁连接有镶件,由于镶件需要伸入产品型腔内,并最终处于成型的工件内,所以锁止部的设计限制了两个斜顶杆在动模座内的相对位置,确保镶件处在准确的位置,提升了该模具成型工件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工件成型后定模座与动模座之间的爆炸图;
图2是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的全剖视图;
图3是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第一斜顶杆以及第二斜顶杆之间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中,1、工件;2、定模座;3、动模座;4、产品型腔;5、顶出组件;6、第一斜顶杆;7、第二斜顶杆;8、锁止部;9、镶件;10、第一斜导孔;11、第二斜导孔;12、推板;13、推杆固定板;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让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包括:定模座2;动模座3,其活动设置在定模座2的下方,且当定模座2与动模座3贴合后,定模座2与动模座3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4;顶出组件5,其活动设置在动模座3内,顶出组件5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呈夹角设置,且当顶出组件5推动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向定模座2靠近时,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的顶端相向靠近;当工件1成型后,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均沿倾斜方向朝向定模座2移动,使得工件1与第一斜顶杆6以及第二斜顶杆7分离。
本方案主要解决镶件9处在工件1侧壁内部时脱模的问题,具体的,通过在顶出组件5内活动设置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如图2至图3所示,两个斜顶杆呈夹角设置,且当工件1成型后,定模座2远离动模座3,顶出组件5带动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朝向定模座2的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沿着其轴线方向移动时,两者的顶端逐渐相向靠近,最终工件1与第一斜顶杆6以及第二斜顶杆7完成分离,确保工件1脱模时的流畅性,也有利于保证脱离过程中工件1的质量不受影响。
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的顶端均形成有锁止部8,锁止部8用于限制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沿动模座3的底部移动;锁止部8侧壁上连接有镶件9,镶件9延伸至产品型腔4内;当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均沿倾斜方向朝向定模座2移动时,镶件9与第一斜顶杆6以及第二斜顶杆7分离。
进一步,与传统中镶件9设计方式不同的是,本方案中的镶件9需要设置在工件1侧壁的内部,如图2至图3所示,在工件1成型之前,镶件9处于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顶端的侧壁上,且镶件9直接伸入至动模座3上的产品型腔4内,定模座2向动模座3靠近完成合模动作后,镶件9则直接处在成型的工件1内,因此在顶出组件5带动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向定模座2靠近时,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的顶端则逐渐相向靠近,使得镶件9存留在工件1内的同时,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也完成了与镶件9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产品型腔4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杆(图中未示出),顶杆沿竖直方向将成型后的工件1进行脱模,而此时的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则沿定模座2的方向相向靠近,最终实现工件1脱膜的同时,也使得两个斜顶杆与镶件9进行分离,确保工件1脱模时的流畅性,也避免了工件1在脱模时出现损坏而影响质量。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镶件9对于工件1的质量也有所影响,因此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带动镶件9的锁止部8所处的位置也尤为重要,本方案中将锁止部8带有镶件9的一侧呈竖直方向设置,如图2所示,锁止部8带有镶件9的一侧与第一斜顶杆6或第二斜顶杆7的倾斜方向呈夹角设置,因此依靠顶出组件5带动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实现镶件9分离后,两个斜顶杆进行复位,此时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移动至锁止部8抵靠动模座3的内壁时,即锁止部8限制了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继续沿动模座3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锁止部8上能够处在所需的位置处,确保每个成型后工件1上的镶件9均处在相同的部位,保证成型后工件1的质量得到统一,提升了该模具成型工件1时的稳定性。
动模座3内还设置有第一斜导孔10与第二斜导孔11,第一斜导孔10与第二斜导孔11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第一斜顶杆6活动插设在第一斜导孔10内,第二斜顶杆7活动插设在第二斜导孔11内。
同理,第一斜导孔10与第二斜导孔11分别对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确保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顶杆沿着斜导孔的方向向定模座2靠近时,最终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的顶端相向靠近并完成与镶件9的分离,同时,利用两个斜导孔倾斜设计的方向,再加上上述中锁止部8靠近镶件9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进一步限制了锁止部8继续沿动模座3方向移动,确保锁止部8复位后准确处在所需的位置。
顶出组件5包括:推板12与推杆固定板13,推板12位于动模座3的底部,推杆固定板13设置在推板12上;均设置在所推杆固定板13上的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第一斜顶杆6的底部活动卡接在第一固定块14内,第二斜顶杆7的底部活动卡接在第二固定块15内。
待工件1在产品型腔4内成型后,定模座2远离动模座3实现开模动作,此时推板12依靠外部的压铸机沿图2向上移动,由于推杆固定板13位于推板12上,且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位于推杆固定板13上,所以推杆固定板13、第一固定块14以及第二固定块15均随着推板12的移动沿图2向上移动,又因为第一斜顶杆6活动卡接在第一固定块14内,第二斜顶杆7活动卡接在第二固定块15内,所以在两个固定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个斜顶杆沿定模座2的方向逐渐靠近,并在靠近的过程中两个斜顶杆的顶端相向靠近,实现斜顶杆与镶件9的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实现上述动作的同时,推板12的移动也会带动顶杆向上移动并将工件1从产品型腔4内脱离出来,进而保证了该模具在工件1脱模过程中的流畅性。
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上均设置有让位槽16,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的底部均活动卡接在让位槽16内;让位槽16的设计给予了第一斜顶杆6与第二斜顶杆7在移动过程中的位移空间,避免斜顶杆移动过程中因位置干涉而使得其出现卡死现象,提升了该模具在工件1进行脱模过程中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座;
动模座,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定模座的下方,且当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贴合后,所述定模座与所述动模座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
顶出组件,其活动设置在所述动模座内,所述顶出组件内活动设置有第一斜顶杆与第二斜顶杆,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呈夹角设置,且当所述顶出组件推动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向所述定模座靠近时,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顶端相向靠近;
当工件成型后,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均沿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定模座移动,使得工件与所述第一斜顶杆以及所述第二斜顶杆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组件包括:
推板与推杆固定板,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动模座的底部,所述推杆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均设置在所推杆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斜顶杆的底部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内,所述第二斜顶杆的底部活动卡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均设置有让位槽,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底部均活动卡接在所述让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座内还设置有第一斜导孔与第二斜导孔,所述第一斜导孔与所述第二斜导孔呈开口朝下的喇叭状,所述第一斜顶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斜导孔内,所述第二斜顶杆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二斜导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的顶端均形成有锁止部,所述锁止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沿所述动模座的底部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部侧壁上连接有镶件,所述镶件延伸至所述产品型腔内;
当所述第一斜顶杆与所述第二斜顶杆均沿倾斜方向朝向所述定模座移动时,所述镶件与所述第一斜顶杆以及所述第二斜顶杆分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21350.3U CN220314067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021350.3U CN220314067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314067U true CN220314067U (zh) | 2024-01-09 |
Family
ID=89410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021350.3U Active CN220314067U (zh) | 2023-07-31 | 2023-07-31 |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314067U (zh) |
-
2023
- 2023-07-31 CN CN202322021350.3U patent/CN22031406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67303A (zh) | 一种弯管自动脱模模具 | |
CN220314067U (zh) | 一种具有斜顶杆结构的模具 | |
CN217144712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卫浴基座组件的注塑模具 | |
CN208584742U (zh) | 一种设有镶针的挤塑模具 | |
CN216465959U (zh) | 一种塑模的抽芯机构 | |
CN220347153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压铸模具 | |
CN220904018U (zh) | 一种多滑块的抽芯结构 | |
CN220347155U (zh) | 一种斜滑块式脱模的压铸模具 | |
CN221790996U (zh) | 一种具有导向功能的压铸模具 | |
CN215144593U (zh) | 一种压铸模具的机外脱模结构 | |
CN221392021U (zh) | 一种全周强脱模具 | |
CN219852070U (zh)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筒模具 | |
CN220612260U (zh) | 一种倾斜式脱模的压铸模具 | |
CN220347149U (zh) | 一种自动去浇口系统的压铸模具 | |
CN221817303U (zh) | 一种用于连接套的压铸模具 | |
CN221848608U (zh) | 一种便于加工的压铸模具 | |
CN219968633U (zh) | 一种汽车仪表盘发泡骨架的模具结构 | |
CN217144730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卫浴门转接件的注塑模具 | |
CN220361976U (zh) | 一种压铸模具 | |
CN220681514U (zh) | 一种结肠镜支架的模具结构 | |
CN221754693U (zh) | 一种压铸模具 | |
CN216466005U (zh) | 一种塑模的二次脱模机构 | |
CN217293264U (zh) | 一种圆珠笔笔杆用的注塑模具结构 | |
CN210336740U (zh) | 用于同时成型音响的左右端盖的注塑模具 | |
CN219789163U (zh) | 斜顶抽芯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