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8603U - 一种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8603U
CN220308603U CN202321135224.4U CN202321135224U CN220308603U CN 220308603 U CN220308603 U CN 220308603U CN 202321135224 U CN202321135224 U CN 202321135224U CN 220308603 U CN220308603 U CN 22030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hell
air
handl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52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琼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idisc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idisc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idisc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idisc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52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和壳体,手柄设于壳体的底侧、且向下延伸,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的尾端具有第一进风口,壳体的前端端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与空腔形成第一风道;手柄内设置有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安装腔的上端与空腔连通,且连通口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吹风机的风机之间;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安装腔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当开启风机时空气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并通过出风口排出,而空气在从第二进风口吸入时经过控制电路,有效地带走控制电路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避免控制电路在长期触发下容易因过热而烧坏,减少了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吹风机。
背景技术
电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家电,利用风机使其吹出风,用于吹干头发,人们日常普遍使用。一般的电吹风机由壳体以及手柄组成,手柄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驱动风机或者发热组件驱动电吹风机工作的运行,传统电吹风机的手柄的顶端与壳体导通连接,而手柄的底端或者侧壁是封闭结构。
公开号为CN212382244U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风筒、风嘴以及电源线,手柄的一端连接电源线,手柄的另一端连接风筒的一端,风筒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风嘴,手柄与风筒之间具有夹角;风筒的一端两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风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风扇装置;风筒的一端两侧面上或者其中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功能显示屏;风筒的顶面上设置有风筒冷热切换按钮。
上述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一种吹风机,手柄部是一体成型的设置,并没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而控制电路安装在手柄的空腔内,当触发控制电路时,控制电路产生的热量会堵塞在手柄部的内部,无法通过气体循环而排出外界,这使得控制电路在长期触发下容易因过热而烧坏,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风机,旨在解决以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和壳体,手柄设于壳体的底侧、且向下延伸,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空腔,壳体的尾端具有第一进风口,壳体的前端端具有出风口,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与空腔形成第一风道;手柄内设置有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安装腔的上端与空腔连通,且连通口位于第一进风口与吹风机的风机之间;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与安装腔形成与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
进一步,壳体包括有外壳和筒体,筒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筋,支撑在外壳的内壁,使筒体的外侧与外壳的内侧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尾端与第一风道连通;风机设于筒体内;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圈,用于限位在外壳的内侧壁。
进一步,筒体的尾端设置有伸出外壳的支撑架,以及支撑在外壳内侧的支撑圈,支撑架套有过滤网壳;外壳的尾端还盖合有后端盖,过滤网壳收容在后端盖内;后端盖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进一步,筒体的两相对的外侧设置有倒扣,过滤网壳的两侧延伸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连接部穿过支撑圈,卡槽与对应的倒扣卡接,使过滤网壳的端部密封地贴合在支撑圈上。
进一步,支撑圈上还贴合有磁吸圈,后端盖内还设置有磁铁,用于与磁吸圈相互吸合。
进一步,出风口内还设置有出风圈,出风圈设置有两环形的风口,两环形的风口将出风圈形成有外圈、内圈和中间圈,中间圈与内圈和外圈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筋,外圈与壳体的卡接。
进一步,内圈的内侧向第一风道内部延伸有圆锥结构的导流部。
进一步,手柄包括有安装架和套筒;安装架具有一连接端,连接端设有连接圈,连接圈的外缘设有环形槽,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连接口的边缘卡于环形槽内;安装架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连通空腔和安装腔的通道;套筒套设在安装架的外侧,且套筒的上端与壳体的底侧贴合;第二进风口设于套筒的下端。
进一步,安装架包括连接件和安装件,连接圈设于连接件的端部,连接件设有伸出壳体的安装部,安装件可拆卸地套在安装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操作者打开吹风机的手柄上的控制电路板驱动风机转动,风机控制气流从壳体末端的第一进风口进入到空腔,气流沿着第一风道从出风口排出。手柄的下端有第二进风口,且壳体与手柄之间的连通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以及风机之间,当开启风机时空气从第二进风口吸入并通过出风口排出,实现了气体对流的原理,而空气在从第二进风口吸入时经过控制电路,有效地带走控制电路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避免控制电路在长期触发下容易因过热而烧坏,减少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剖视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立体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立体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局部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立体图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吹风机的剖视图2。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01、空腔;102、第一进风口;103、出风口;104、第一风道;105、风机;110、外壳;120、筒体;130、支撑筋;140、气流通道;150、限位圈;160、支撑架;161、支撑圈;162、过滤网壳;163、后端盖;164、通风孔;165、倒扣;166、连接部;167、卡槽;168、磁吸圈;169、出风圈;170、外圈;171、内圈;172、中间圈;173、连接筋;174、导流部;
200、手柄;201、安装腔;202、第二进风口;203、第二风道;211、套筒;212、连接端;213、连接圈;220、安装架;221、连接件;222、安装件;223、安装部;224、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6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6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案例提供的是一种吹风机105,包括手柄200和壳体100,手柄200设于壳体100的底侧、且向下延伸,其特征在于,壳体100内设有空腔101,壳体100的尾端具有第一进风口102,壳体100的前端端具有出风口103,第一进风口102和出风口103与空腔101形成第一风道104;手柄200内设置有安装腔201,用于安装控制电路,安装腔201的上端与空腔101连通,且连通口位于第一进风口102与吹风机105的风机105之间;手柄20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202,第二进风口202与安装腔201形成与第一风道104连通的第二风道20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操作者打开吹风机105的手柄200上的控制电路板驱动风机105转动,风机105控制气流从壳体100末端的第一进风口102进入到空腔101,气流沿着第一风道104从出风口103排出。手柄200的下端有第二进风口202,且壳体100与手柄200之间的连通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02以及风机105之间,当开启风机105时空气从第二进风口202吸入并通过出风口103排出,实现了气体对流的原理,而空气在从第二进风口202吸入时经过控制电路,有效地带走控制电路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热,避免控制电路在长期触发下容易因过热而烧坏,减少了安全隐患。另外,当空气通过手柄200底部的开孔槽进入吹风筒内部时,会沿着内腔的内部上升,从而往手柄200的内壁施加向外的压力,该压力和手握的压力相反形成平衡,有效降低手握时所需要的压力,减少手臂和手腕疲劳,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握舒适感和稳定性。
进一步,壳体100包括有外壳110和筒体120,筒体120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筋130,支撑在外壳110的内壁,使筒体120的外侧与外壳110的内侧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140,气流通道140的尾端与第一风道104连通,风机105设于筒体120内,筒体120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圈150,用于限位在外壳110的内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在触发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在传导的时候流经外壳110使得外壳110变热,设置有双层结构的壳体100,两者间以支撑筋130隔开,形成了一个隔热空间,热量主在筒体120受热,不影响到外壳110,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筒体120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圈150,避免风流通过限位圈150进入到壳体100内并流及到风机105内部,使得风机105出风带有冷热风。
进一步,筒体120的尾端设置有伸出外壳110的支撑架160,以及支撑在外壳110内侧的支撑圈161,支撑架160套有过滤网壳162,外壳110的尾端还盖合有后端盖163,过滤网壳162收容在后端盖163内,后端盖163上设有多个通风孔164。在本实施例中,设有支撑架160对第一进风口102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支撑架160上套有过滤网壳162,可以隔绝大颗粒杂质进入到吹风机105内,避免影响头发的杂质。
进一步,筒体120的两相对的外侧设置有倒扣165,过滤网壳162的两侧延伸连接部166,连接部166上设置有卡槽167;连接部166穿过支撑圈161,卡槽167与对应的倒扣165卡接,使过滤网壳162的端部密封地贴合在支撑圈161上。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壳162的连接部166上设有卡槽167,卡槽167与筒体120的倒扣165卡接,过滤网壳162装卸便于清洗。
进一步,支撑圈161上还贴合有磁吸圈168,后端盖163内还设置有磁铁,用于与磁吸圈168相互吸合。磁铁做吸合件,方便装卸。
进一步,出风口103内还设置有出风圈169,出风圈169设置有两环形的风口,两环形的风口将出风圈169形成有外圈170、内圈171和中间圈172,中间圈172与内圈171和外圈170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筋173,外圈170与壳体100的卡接。
进一步,内圈171的内侧向第一风道104内部延伸有圆锥结构的导流部174。在本实施例中,当空气经过第一风道104口流经出风口103时,配有圆锥结构的导流部174可以把气流扩散开来,增强了空气的流动性。
进一步,手柄200包括有安装架220和套筒211,安装架220具有一连接端212,连接端212设有连接圈213,连接圈213的外缘设有环形槽,壳体10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224,连接口224的边缘卡于环形槽内,安装架220内设置有安装腔201,以及连通空腔101和安装腔201的通道,套筒211套设在安装架220的外侧,且套筒211的上端与壳体100的底侧贴合,第二进风口202设于套筒211的下端。在本实施例中,吹风机105手柄200的安装架220与套筒211和壳体100一起组成了整个吹风机105的机身结构。连接口224的边缘卡于环形槽内,稳定连接。吹风机105的套筒211则是围绕在安装架220的外侧,与壳体100的底侧贴合,增强握实感,提高手握的舒适感。
进一步,安装架220包括连接件221和安装件222,连接圈213设于连接件221的端部,连接件221设有伸出壳体100的安装部223,安装件222可拆卸地套在安装部223上。设有安装件222可对安装部223锁紧,使得安装架220与连接紧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吹风机,包括手柄和壳体,所述手柄设于所述壳体的底侧、且向下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壳体的尾端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出风口与所述空腔形成第一风道;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安装腔,用于安装控制电路,所述安装腔的上端与所述空腔连通,且连通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吹风机的风机之间;所述手柄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安装腔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的第二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有外壳和筒体,所述筒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撑筋,支撑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使所述筒体的外侧与所述外壳的内侧之间形成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尾端与所述第一风道连通;所述风机设于所述筒体内;所述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圈,用于限位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尾端设置有伸出所述外壳的支撑架,以及支撑在所述外壳内侧的支撑圈,所述支撑架套有过滤网壳;所述外壳的尾端还盖合有后端盖,所述过滤网壳收容在所述后端盖内;所述后端盖上设有多个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两相对的外侧设置有倒扣,所述过滤网壳的两侧延伸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支撑圈,所述卡槽与对应的所述倒扣卡接,使所述过滤网壳的端部密封地贴合在所述支撑圈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圈上还贴合有磁吸圈,所述后端盖内还设置有磁铁,用于与所述磁吸圈相互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还设置有出风圈,所述出风圈设置有两环形的风口,两环形的所述风口将所述出风圈形成有外圈、内圈和中间圈,所述中间圈与所述内圈和所述外圈之间均设置有连接筋,所述外圈与所述壳体的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内侧向所述第一风道内部延伸有圆锥结构的导流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有安装架和套筒;所述安装架具有一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外缘设有环形槽,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边缘卡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所述安装腔,以及连通所述空腔和所述安装腔的通道;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安装架的外侧,且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壳体的底侧贴合;所述第二进风口设于所述套筒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连接件和安装件,所述连接圈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端部,所述连接件设有伸出所述壳体的安装部,所述安装件可拆卸地套在所述安装部上。
CN202321135224.4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吹风机 Active CN22030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224.4U CN220308603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5224.4U CN220308603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8603U true CN220308603U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1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5224.4U Active CN220308603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8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150060A (ja) ヘアドライヤー
CN111329216A (zh) 新风道手持式吹风机
CN111134435A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20308603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0960773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0320636U (zh) 一种带灯的暖风机
CN110848162A (zh) 一种风扇
CN215899069U (zh) 一种吹风机
CN210726982U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3757033U (zh) 吹风机
CN212036419U (zh) 手持式吹风机
CN211932981U (zh) 干发器
CN218237549U (zh) 烹饪装置及集成灶
CN212345671U (zh) 新风道手持式吹风机
CN214258256U (zh) 一种手柄进风式吹风机
CN214258251U (zh) 一种冷热风混吹吹风机
CN21548995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及维护的壁挂式取暖器
CN220607644U (zh) 吹风机
CN220852441U (zh)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CN220236271U (zh) 一种吹风机的壳体结构及吹风机
CN205410164U (zh) 一种电热风梳
CN211408604U (zh) 烹饪器具
JP3239580U (ja) 加湿可能な疑似炎電気ヒーター
CN209763242U (zh) 暖风机取暖器
CN220654988U (zh) 一种新型电吹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