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4337U -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4337U
CN220304337U CN202322033503.6U CN202322033503U CN220304337U CN 220304337 U CN220304337 U CN 220304337U CN 202322033503 U CN202322033503 U CN 202322033503U CN 220304337 U CN220304337 U CN 220304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groups
welding
rod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3350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厚金
张小辉
张海峰
王峰
顾德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ngyi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ngyi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ngyi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ngyi New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3350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4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4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4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包括壳程,所述壳程内设置有两组管板,两组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换热管;所述壳程内还设置有多组折流圈,所述折流圈上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折流圈上还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与安装槽位置匹配,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折流杆,所述折流杆伸入至相匹配的安装槽中,使得折流杆定位在折流圈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设置的安装槽对折流杆的定位,能使得折流杆在进行焊接时保存现有的装配状态,从而保证焊接的质量,以防止折流杆在焊接的过程与折流圈倾斜,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而且在进行焊接时单人操作即可,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折流杆式换热器是一种壳体内的折流元件由一系列细小的折流杆组成的管壳式换热器。这些细小的折流杆相互平行以一定的间距焊在由棒材或杆材制成的外环上形成折流圈,每一根折流圈相隔一定距离按一定的排列分别焊接或用普通的定距管固定于拉杆上形成折流杆网络。
现有技术中折流杆在进行焊接时不便定位在折流圈上,在进行焊接时可能会出现倾斜等现象,影响焊接的质量从而影响使用效果,而且在进行焊接时还需要多人进行操作,焊接效率较低,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包括壳程,所述壳程内设置有两组管板,两组所述管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换热管;
所述壳程内还设置有多组折流圈,所述折流圈上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孔,所述折流圈上还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孔与安装槽位置匹配,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折流杆,所述折流杆伸入至相匹配的安装槽中,使得折流杆定位在折流圈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多组所述安装槽以折流圈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相对应的两组安装槽结构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每组所述安装槽均设置有定位槽底;
所述折流圈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至折流圈端部之间的多组定位槽底,依次设置有不同方向的定位坡面,且多组定位坡面与多组折流杆匹配,使得折流杆定位在安装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每组所述折流杆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均置于安装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折流圈上开设有多组折流圈连接孔,每两组水平方向相邻的所述折流圈连接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两组所述管板上均开设有多组管板连接孔,相邻的折流圈连接孔、管板连接孔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折流圈的外径与壳程的内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对折流杆进行焊接处理时,先将多组折流圈套设在多组换热管的外壁上,之后将两组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直至多组换热管连接在两组管板上,之后将折流杆通过安装孔插入至安装槽,并重复此步骤直至多组折流杆分别安装在多组安装槽中,之后分别对折流杆进行焊接即可;
通过上述设置的安装槽对折流杆的定位,能使得折流杆在进行焊接时保存现有的装配状态,从而保证焊接的质量,以防止折流杆在焊接的过程与折流圈倾斜,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而且在进行焊接时单人操作即可,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管、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流杆、折流圈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流杆、折流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流圈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A-A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图8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程;11、管板;12、换热管;13、管板连接孔;20、折流圈;21、安装孔;22、安装槽;221、定位槽底;222、定位坡面;23、折流圈连接孔;30、折流杆;40、第一连接杆;50、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包括壳程10,所述壳程10内设置有两组管板11,两组所述管板11之间设置有多组换热管12;
所述壳程10内还设置有多组折流圈20,所述折流圈20上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孔21,所述折流圈20上还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槽22,所述安装孔21与安装槽22位置匹配,所述安装孔21中设置有折流杆30,所述折流杆30伸入至相匹配的安装槽22中,使得折流杆30定位在折流圈20上。
本实施例中,在对折流杆30进行焊接处理时,先将多组折流圈20套设在多组换热管12的外壁上,之后将两组管板11与换热管12连接,直至多组换热管12连接在两组管板11上,之后将折流杆30通过安装孔21插入至安装槽22,并重复此步骤直至多组折流杆30分别安装在多组安装槽22中,之后分别对折流杆30进行焊接即可;
通过上述设置的安装槽22对折流杆30的定位,能使得折流杆30在进行焊接时保存现有的装配状态,从而保证焊接的质量,以防止折流杆30在焊接的过程与折流圈20倾斜,影响后期的使用效果,而且在进行焊接时单人操作即可,提高了整体的实用性。
具体的,多组所述安装槽22以折流圈20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相对应的两组安装槽22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中,多组安装槽22对称设置,能便于多组折流杆30交错设置在多组换热管12之间。
具体的,每组所述安装槽22均设置有定位槽底221;
所述折流圈20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至折流圈20端部之间的多组定位槽底221,依次设置有不同方向的定位坡面222,且多组定位坡面222与多组折流杆30匹配,使得折流杆30定位在安装槽22中。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每组不同的定位坡面222与不同的折流杆30配合,在折流杆30装配在折流圈20中时,能便于合适长度的折流杆30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保证正常的折流效果。
具体的,每组所述折流杆30远离安装槽22的一端均置于安装孔21中。
本实施例中,折流杆30的一段至于安装孔21中,能便于折流圈20与壳程10内壁贴合,以便于折流圈20进行安装处理。
具体的,所述折流圈20上开设有多组折流圈连接孔23,每两组水平方向相邻的所述折流圈连接孔2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0。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杆40,能保证水平方向上多组折流圈20进行定位处理,从而便于安装在壳程10的内部,以保证最佳的折流效果。
具体的,两组所述管板11上均开设有多组管板连接孔13,相邻的折流圈连接孔23、管板连接孔1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50。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杆50能便于对多组折流圈20进行安装处理。
具体的,所述折流圈20的外径与壳程10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设置,能避免折流杆30从安装孔21中脱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程(10),所述壳程(10)内设置有两组管板(11),两组所述管板(11)之间设置有多组换热管(12);
所述壳程(10)内还设置有多组折流圈(20),所述折流圈(20)上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孔(21),所述折流圈(20)上还开设有多组竖直设置的安装槽(22),所述安装孔(21)与安装槽(22)位置匹配,所述安装孔(21)中设置有折流杆(30),所述折流杆(30)伸入至相匹配的安装槽(22)中,使得折流杆(30)定位在折流圈(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安装槽(22)以折流圈(20)竖直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相对应的两组安装槽(22)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安装槽(22)均设置有定位槽底(221);
所述折流圈(20)竖直方向的中心线至折流圈(20)端部之间的多组定位槽底(221),依次设置有不同方向的定位坡面(222),且多组定位坡面(222)与多组折流杆(30)匹配,使得折流杆(30)定位在安装槽(2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折流杆(30)远离安装槽(22)的一端均置于安装孔(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圈(20)上开设有多组折流圈连接孔(23),每两组水平方向相邻的所述折流圈连接孔(2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管板(11)上均开设有多组管板连接孔(13),相邻的折流圈连接孔(23)、管板连接孔(1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圈(20)的外径与壳程(10)的内径相同。
CN202322033503.6U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Active CN220304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3503.6U CN22030433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33503.6U CN22030433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4337U true CN220304337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51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33503.6U Active CN220304337U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4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26582A (en) Single element tube row heat exchanger
CN212158255U (zh) 一种换热模块及具有其的板式换热器
CN220304337U (zh) 一种便于组焊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CN213041072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105043141A (zh) 大型双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
CN210123213U (zh) 新型的单集流管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15810337U (zh) 一种换热组件和管壳式换热器
CN216592958U (zh) 一种折流杆热交换器的折流圈
JPH0195288A (ja) 熱交換器
CN110926026A (zh) 一种换热器及冷凝锅炉
CN217083400U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热交换器及其系统
CN218821831U (zh) 热管换热器
CN211178096U (zh) 一种缠绕管式换热器中的芯体结构
CN219347449U (zh) 一种无拉杆列管换热器
CN214010041U (zh) 一种具有型材翅片的加强型换热器
CN217979358U (zh) 换热器
CN216308702U (zh) 一种交互型板式换热器
EP0683372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method of making heat exchangers
CN210426198U (zh) 倒置燃烧用热交换器
CN216758750U (zh) 一种用于换热器中折流杆焊接的固定装置
CN211695414U (zh) 一种换热装置及冷凝锅炉
CN216132319U (zh) 一种拼接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CN210570133U (zh) 一种高效耐高温气液双相预热器
CN212902779U (zh) 一种不锈钢翅片换热管
CN215447539U (zh) 一种新型波纹板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