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3918U -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3918U
CN220303918U CN202321859976.5U CN202321859976U CN220303918U CN 220303918 U CN220303918 U CN 220303918U CN 202321859976 U CN202321859976 U CN 202321859976U CN 220303918 U CN220303918 U CN 220303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water
cavity
assembly
val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59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志伟
陈军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ait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ait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ait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aite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59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3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3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3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mperature-Responsive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包括:控制壳体,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隔帽和阀杆组件,以及由阀杆组件控制通断的触片组件,所述隔帽分隔控制壳体内部并形成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所述上控制腔被设置为承接进水水流,并引导进水水流输出,且所述上控制腔受水流压力而压迫阀杆组件作用于触片组件接通;所述下控制腔内设有用于供余水水流进入的入水孔,所述下控制腔通过入水孔留置有余水并施以阀杆组件背离触片组件接通方向的作用力。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背景技术
目前,电热水龙头由于其使用方便、加热效率高等特性而广泛受到市场的青睐,而近几年,随着电热水龙头的技术改进,为确保加热功能在正常进水时被开启,通常在进水通道内设置压力开关,通过压力开关来承受进水压力,从而确保加热功能正常开启。
例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带有压力开关的电热水龙头,公开号为CN218826832U,其通过弹性帽来承受水压,从而产生形变,进一步将刚性顶触件推动至通电位置,然而,该种压力开关所存在的缺陷在于,弹性帽的复位仅通过通电位置处的触片弹性,以及弹性帽自身的弹性,长期工作后,若出现弹性疲劳,则加热组件仍有可能出现误启动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电热水龙头,公开号为CN216923354U,其通过在进水通道处设置竖向排布在顶部的进液检测通道和底部的液流孔,且压力开关设置在进液检测通道的顶部,此时,水流需要上行克服阻力再施压作用于压力开关,若水流较小,则可能出现加热组件不启动的情况,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控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包括:控制壳体,设置在控制壳体内的隔帽和阀杆组件,以及由阀杆组件控制通断的触片组件,所述隔帽分隔控制壳体内部并形成上控制腔和下控制腔,所述上控制腔被设置为承接进水水流,并引导进水水流输出,且所述上控制腔受水流压力而压迫阀杆组件作用于触片组件接通;
所述下控制腔内设有用于供余水水流进入的入水孔,所述下控制腔通过入水孔留置有余水并施以阀杆组件背离触片组件接通方向的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上控制腔上设置有用于供进水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以及用于供进水水流输出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口径大于出水口口径。
进一步,所述阀杆组件包括穿设在下控制腔内的杆体,所述杆体一端与触片组件配合,所述杆体另一端承接于隔帽对应下控制腔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隔帽具有作用于阀杆组件的主体部分,延伸于主体部分外侧的隔膜部分,以及致密的抵接在控制壳体上的密封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与隔膜部分形成承接水流的受压区域,且所述主体部分具有朝向水流施压方向伸出的趋势。
进一步,所述阀杆组件周侧延伸有止挡边,所述下控制腔内设有对应设置于止挡边的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下控制腔内设有连接座,所述阀杆组件穿设于连接座,且所述阀杆组件与连接座之间套设有密封套。
进一步,所述隔帽与上控制腔之间承接有弹簧,所述弹簧施以隔帽朝向阀杆组件动作的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触片组件包括固定在控制壳体底部的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动触片由阀杆组件驱动,并与静触片构成通路。
一种热胆,包括上述的加热控制结构,还包括用于容纳上述加热控制结构的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内接通有进水通道和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进水通道和加热腔连通上控制腔,所述加热腔在加热组件下方设有余水区域,所述余水区域连通入水孔和下控制腔。
进一步,所述加热壳体底部设置有连通加热腔的进水连接座,所述进水连接座布置于控制壳体上方,且所述进水连接座下方界定出余水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进水过程中,进水水流进入至上控制腔,并迫使隔帽向下挤压下控制腔,使得上控制腔内压力大于下控制腔,此时阀杆组件动作,从而驱使触片组件接通,而在进水完毕后,下控制腔内存储的余水始终保持有压力,并作用于上控制腔,迫使隔帽复位直至上控制腔与下控制腔压力平衡,以确保触片组件在缺水状态下断开;
另外的,上控制腔的进水口口径设置为小于出水口口径,以确保在出热水模式中,进水水流始终能够给予上控制腔一定的压差,确保触片组件在正常热水状态下接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壳体和触片组件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帽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隔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胆的进水和出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胆内余水通道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壳体的底部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壳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控制壳体;1.1、上控制腔;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2、下控制腔;1.21、限位块;1.3、连接座;
2、隔帽;2.1、主体部分;2.2、隔膜部分;2.3、密封部分;2.4、受压区域;
3、阀杆组件;3.1、杆体;3.2、止挡边;
4、触片组件;4.1、动触片;4.2、静触片;
5、密封套;5.1、抱合端;5.2、套体;
6、弹簧;7、加热壳体;7.1、进水连接座;7.2、加热腔;7.3、控制安装座;7.4、余水通道;7.5、出水通道;8、加热组件;9、余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5所示,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包括:
控制壳体1,设置在控制壳体1内的隔帽2和阀杆组件3,由阀杆组件3控制通断的触片组件4,隔帽2分隔控制壳体1内部并形成上控制腔1.1和下控制腔1.2,上控制腔1.1被设置为承接进水水流,并引导进水水流输出,在进水过程中,进水水流施压于隔帽2,使得上控制腔1.1受水流压力而压迫阀杆组件3在下控制腔1.2内做伸出动作,以作用于触片组件4,驱动触片4.1组件4接通;
下控制腔1.2内还设有用于供余水水流进入的入水孔1.4,下控制腔1.2通过入水孔1.4留置有余水,留置的余水为下控制腔1.2提供一定压力,并施以阀杆组件3背离触片组件4接通方向的作用力,在上控制腔1.1与下控制腔1.2内压力保持平衡时,阀杆组件3背离触片组件4上行,此时触片组件4自然断开。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上控制腔1.1处的进水压力,上控制腔1.1上设置有用于供进水水流进入的进水口1.11,以及用于供进水水流输出的出水口1.12,进水口1.11口径大于出水口1.12口径,通过该种方式,保证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之间形成压差,该压差得以作用于隔帽2,使得隔帽2发生形变,隔帽2的形变部分以及压力作用下,能够抵压阀杆组件3。以确保在出热水模式中,进水水流始终能够给予上控制腔1.1一定的压差,确保触片组件4在正常热水状态下接通。
作为上控制腔1.1的一种改进,由隔帽2所间隔出的上控制腔1.1的上边界以隔帽2的上边界界定,通过该种方式,使得上控制腔1.1被隔帽2自身模制所形成的凹腔被限定,换句话说,相较于下控制腔1.2,上控制腔1.1具有更小的容积,通过该种方式,使得上控制腔1.1能够快速承压变形,并保证上控制腔1.1的压力大于下控制腔1.2内的余水压力,而在阀杆组件3复位过程中,该容积较小的上控制腔1.1也得以更为轻易地在下控制腔1.2的压力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状态。
在进水过程中,进水水流进入至上控制腔1.1,并迫使隔帽2向下挤压下控制腔1.2,使得上控制腔1.1内压力大于下控制腔1.2,此时阀杆组件3动作,从而驱使触片组件4接通,而在进水完毕后,下控制腔1.2内存储的余水始终保持有压力,并作用于上控制腔1.1,迫使隔帽2复位直至上控制腔1.1与下控制腔1.2压力平衡,以确保触片组件4在缺水状态下断开。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壳体1被设置为承接热水模式时的进水水流,以用于控制触片组件4接通,使得加热组件8得以工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作为进水口1.11与出水口1.12一个优选的尺寸示例,进水口1.11的尺寸被限定在1~4mm,出水口1.12的尺寸被限定在5mm。
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对隔帽2的进一步实施方式,隔帽2是被抵压在热胆的加热壳体7与控制壳体1之间的方式安装,隔帽2具有位于中心部位的主体部分2.1,延伸于主体部分2.1外侧的隔膜部分2.2,以及环形的密封部分2.3,其中,主体部分2.1具有一定的壁厚而被设置为相对不利于形变的部分,以抵压作用于阀杆组件3,并驱动阀杆组件3动作,隔膜部分2.2连接主体部分2.1与密封部分2.3,且主体部分2.1具有朝向水流施压方向伸出的趋势,从而主体部分2.1牵引隔膜部分2.2,形成中部收拢的碗口状,或是将隔帽2的截面呈倒置的M型,通过该种方式,主体部分2.1与隔膜部分2.2形成承接水流的受压区域2.4,给予主体部分2.1和隔膜部分2.2朝向阀杆组件3形变动作的行程,以便于隔帽2在在承受水流时形变。
具体的,密封部分2.3被致密的抵压于加热壳体7和控制壳体1之间,且控制壳体1通过其周侧的连接柱,在连接柱内设置螺栓并与加热壳体7连接,从而锁紧控制壳体1在加热壳体7内,确保密封部分2.3被致密的抵压,以及上控制腔1.1的密封性。
作为对上控制腔1.1对下控制腔1.2施压的进一步改进,隔帽2与上控制腔1.1之间承接有弹簧6,弹簧6施以隔帽2朝向阀杆组件3动作的作用力,其中,主体部分2.1的顶部设有用于供弹簧6插接在其上的柱体,加热壳体7对应主体处设置有容纳柱体和弹簧6的凹槽,其目的主要在于对弹簧6的作用力方向实施导向,并借由弹簧6对阀杆组件3施加作用力,以辅助水压差驱使阀杆组件3向下动作,并驱动触片4.1组件4接触通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控制壳体1顶部设置端盖,将隔帽2致密的挤压于端盖与控制壳体1之间,并在端盖上设置上述的进水口1.11和出水口1.12,在端盖与隔帽2之间设置上述的弹簧6及其安装结构,通过该种方式,使得隔帽2得以在控制壳体1内预先装配,有利于保证隔帽2的装配位置稳定性,以及控制壳体1、上控制腔1.1的密封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对阀杆组件3的进一步实施方式,阀杆组件3包括穿设在下控制腔1.2内的杆体3.1,杆体3.1一端与触片组件4配合,杆体3.1另一端承接于隔帽2对应下控制腔1.2的一侧,下控制腔1.2内设有连接座1.3,杆体3.1穿设于连接座1.3,杆体3.1一端伸出于连接座1.3并与触片组件4中的动触片4.1接触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阀杆组件3在下控制腔1.2内的密封性,阀杆组件3与连接座1.3之间套设有密封套5,该密封套5的两端分别抱合在杆体3.1上部以及连接座1.3上,密封套5的两个抱合端5.1之间一体延伸连接有柔性的套体5.2,该套体5.2能够在杆体3.1动作过程中形变,以适应于杆体3.1与连接座1.3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例如,在杆体3.1下行时,套体5.2被挤压并向两侧扩张,而在杆体3.1上行使,套体5.2则回位至初始状态。
具体的,套体5.2的内部或外部设有用于引导套体5.2变形的折痕,亦或是凹槽部位,有利于套体5.2的长期使用,另外的,套体5.2在杆体3.1下行动作时产生的形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提供了杆体3.1向上复位的动力,以确保阀杆组件3复位到位,避免加热组件8被误启动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阀杆组件3周侧延伸有止挡边3.2,下控制腔1.2内设有对应设置于止挡边3.2的限位块1.21,其中,止挡边3.2具体延伸在杆体3.1顶部的周侧,限位块1.21沿径向延伸在下控制腔1.2的内部,当杆体3.1下行动作到位时,止挡边3.2与限位块1.21相抵,并止挡杆体3.1过度动作。
作为对止挡边3.2的进一步改进,止挡边3.2具有呈伞状向下扩张的趋势,有利于止挡边3.2与限位块1.21快速接触,避免杆体3.1过度抵紧动触片4.1,而产生动触片4.1的弹性疲劳。
作为可选的,止挡边3.2可设置为弹性或是塑性的材质,其通过双色注塑成型在杆体3.1上,在另一些情况下,例如杆体3.1过度伸出的情况,此时止挡边3.2与限位块1.21的端面相抵而产生向上的形变,使得止挡边3.2对于限位块1.21产生向下作用,以使阀杆趋向于复位的作用力,以在不利情况下快速驱使杆体3.1复位,避免对触片组件4的不利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在加热组件8启动状态下,上控制腔1.1由于进水压力向下扩张,此时下控制腔1.2被迫压缩,而在进水完毕时,被扩张的套体5.2,以及伞状的止挡边3.2起到一定活塞作用,且套体5.2与止挡边3.2均接合在杆体3.1上,有利于下控制腔1.2的扩张复位。
如图3所示,作为触片组件4的一种安装方式,触片组件4包括一端固定在控制壳体1底部的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动触片4.1的另一端由阀杆组件3驱动,并与静触片4.2的另一端接触后构成通路,此时加热组件8得以供电打开。
通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的阀杆组件3能够在适当的水流压力作用下打开加热组件8,不会因过小的水流流量而打开加热组件8,引起干烧的情况,也不会因水流流量过大而损坏阀杆组件3。
而针对热水出口被封堵的情况,阀杆组件3需要承载一定的水压才得以打开,并且在下控制腔1.2内的压力作用下,保证加热组件8不会被误启动,造成干烧的情况出现。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胆,包括上述的加热控制结构,还包括用于容纳上述加热控制结构的加热壳体7,加热壳体7内接通有进水通道和加热腔7.2,加热腔7.2内设有加热组件8,进水通道和加热腔7.2连通上控制腔1.1,加热腔7.2在加热组件8下方设有余水区域9,余水区域9连通入水孔1.4和下控制腔1.2,使得加热腔7.2底部的余水能够进入下控制腔1.2,从而为下控制腔1.2提供一定的水压。
在本实施例中,期望通过对加热壳体7和控制壳体1内的空间规划,以进一步优化上控制腔1.1与下控制腔1.2之间的压差形成,加热壳体7底部设置有进水连接座7.1和控制安装座7.3,进水连接座7.1设置在控制安装座7.3的相对上方,控制壳体1置入在控制安装座7.3内,进水连接座7.1连通加热腔7.2,进水连接座7.1布置于控制壳体1上方,并向下延伸出连通上控制腔1.1的出水通道7.5,以及连通于控制安装座7.3和入水孔1.4的余水通道7.4,如图8中虚线方框所示的部分,以及进水连接座7.1底部的余水通道7.4,以及控制安装座7.3与控制壳体之间的间隙界定出余水区域9。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正常进水过程中,进水水流首先进入上控制腔1.1内,并对下控制腔1.2和阀杆组件3施加压力作用,上控制腔1.1内的水流通过出水通道7.5进入进水连接座7.1内输出至加热腔7.2进行加热,而部分水流通过进水连接座7.1底部的余水通道7.4进入入水孔1.4和下控制腔1.2,从而保证下控制腔1.2内余水水量。
其中,进水口1.11是自上而下对隔帽2输出进水水流,且进水水流自下方向上进入出水口1.12和进水连接座7.1,使得进水水流得以充分作用于隔帽2后,并充盈上控制腔1.1后从出水口1.12输出,确保对阀杆组件3的抵压作用,位于进水连接座7.1底部的余水得以充分的进入下控制腔1.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壳体(1),设置在控制壳体(1)内的隔帽(2)和阀杆组件(3),以及由阀杆组件(3)控制通断的触片组件(4),所述隔帽(2)分隔控制壳体(1)内部并形成上控制腔(1.1)和下控制腔(1.2),所述上控制腔(1.1)被设置为承接进水水流,并引导进水水流输出,且所述上控制腔(1.1)受水流压力而压迫阀杆组件(3)作用于触片组件(4)接通;
所述下控制腔(1.2)内设有用于供余水水流进入的入水孔(1.4),所述下控制腔(1.2)通过入水孔(1.4)留置有余水并施以阀杆组件(3)背离触片组件(4)接通方向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腔(1.1)上设置有用于供进水水流进入的进水口(1.11),以及用于供进水水流输出的出水口(1.12),所述进水口(1.11)口径大于出水口(1.12)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3)包括穿设在下控制腔(1.2)内的杆体(3.1),所述杆体(3.1)一端与触片组件(4)配合,所述杆体(3.1)另一端承接于隔帽(2)对应下控制腔(1.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帽(2)具有作用于阀杆组件(3)的主体部分(2.1),延伸于主体部分(2.1)外侧的隔膜部分(2.2),以及抵接在控制壳体(1)上的密封部分(2.3),所述主体部分(2.1)与隔膜部分(2.2)形成承接水流的受压区域(2.4),且所述主体部分(2.1)具有朝向水流施压方向伸出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组件(3)周侧延伸有止挡边(3.2),所述下控制腔(1.2)内设有对应设置于止挡边(3.2)的限位块(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腔(1.2)内设有连接座(1.3),所述阀杆组件(3)穿设于连接座(1.3),且所述阀杆组件(3)与连接座(1.3)之间套设有密封套(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帽(2)与上控制腔(1.1)之间承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施以隔帽(2)朝向阀杆组件(3)动作的作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片组件(4)包括固定在控制壳体(1)底部的动触片(4.1)和静触片(4.2),所述动触片(4.1)由阀杆组件(3)驱动,并与静触片(4.2)构成通路。
9.一种热胆,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上述加热控制结构的加热壳体(7),所述加热壳体(7)内接通有进水通道和加热腔(7.2),所述加热腔(7.2)内设有加热组件(8),所述进水通道和加热腔(7.2)连通上控制腔(1.1),所述加热腔(7.2)在加热组件(8)下方形成余水区域(9),所述余水区域(9)连通入水孔(1.4)和下控制腔(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热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7)底部设置有进水连接座(7.1),所述进水连接座(7.1)布置于控制壳体(1)上方,且所述进水连接座(7.1)下方界定出余水区域(9),所述进水连接座(7.1)连通上控制腔以供水流输出至加热腔,所述进水连接座(7.1)连通下控制腔以供余水进入。
CN202321859976.5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Active CN220303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9976.5U CN220303918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59976.5U CN220303918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3918U true CN220303918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59976.5U Active CN220303918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3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98004U (zh) 一种液体化妆品容器及液体化妆品容器的泵体装置
CN106051214A (zh) 一种自动调节水温的混水阀
CN220303918U (zh) 一种加热控制结构及具有其的热胆
CN115787798A (zh) 气动装置、气控排水阀及水箱
JP3930858B2 (ja) コーヒーマシン
CN106150668A (zh) 控制散热器压力的安全盖装置以及使用其控制压力的方法
CN209561284U (zh) 一种净水机高压开关
CN210739476U (zh) 一种燃气管道自闭阀
CN112922720A (zh) 一种短腔体执行器
CN205649376U (zh) 用于豆浆机的水箱、单向阀以及豆浆机
CN110491726B (zh) 一种液体膨胀式温控器
CN209557146U (zh) 一种外置燃油泵总成
CN212297859U (zh) 一种换向阀
CN115467984A (zh) 一种降压快速启动的电磁阀装置
US5429186A (en) Open hot-water heater
CN110296245A (zh) 一种泄压补水阀、热水系统
CN211355018U (zh) 一种按压式咖啡机
CN214433712U (zh) 压力咖啡机吸气泄压阀
CN207999529U (zh) 一种泄压水阀
CN110507167B (zh) 浮子阀组件、烹饪器具的盖体总成和烹饪器具
CN219282523U (zh) 定量出水延时冲洗阀
CN106308502A (zh) 咖啡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664Y (zh) 一种用于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压力平衡阀
CN219813837U (zh) 一种依据负压打开通道的流体开关装置
CN108442489B (zh) 坐便器、冲水机构及液压行程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