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1605U -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1605U
CN220301605U CN202322265623.9U CN202322265623U CN220301605U CN 220301605 U CN220301605 U CN 220301605U CN 202322265623 U CN202322265623 U CN 202322265623U CN 220301605 U CN220301605 U CN 220301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lab
prefabricated
precast floor
side rib
b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656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立柱
富圣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656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1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1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1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通过设置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多个预制楼板,并在各预制楼板的顶面均设置两个边筋结构,在沿预制楼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边筋结构分设在预制楼板的相对两侧且靠近预制楼板的外缘设置。通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中,位于不同的预制楼板上的两个相邻的边筋结构的底面卡设有定位调平板,且定位调平板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的顶面,以对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进行调平,实现当预制楼板存在高度差时,可以实时调整预制楼板的高度使得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均与定位调平板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调整至等高齐平,以确保预制楼板的拼接效果。

Description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楼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叠合楼板按具体受力状态,分为单向受力和双向受力叠合板。拼缝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分离式接缝和整体式接缝。分离式接缝技术具体是指在相邻的两块预制楼板之间预留一定的接缝,接缝用于后续浇筑砂浆从而实现两块预制楼板的连接。
如公告号为CN21403430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板体,板体内部设置有分布筋,分布筋两端均延伸至板体外侧,分布筋上设置有桁架钢筋,桁架钢筋延伸至板体外侧,板体表面开设有槽孔,槽孔设置在相邻桁架钢筋之间,槽孔内部固定插接有螺母套,螺母套顶部安装有固定装置。
然而,由于预制楼板的生产制作时存在一定的尺寸误差,使得两块预制楼板在拼接时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继而严重影响预制楼板的拼装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多个预制楼板;
各所述预制楼板的顶面均设置有两个边筋结构,在沿所述预制楼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边筋结构分设在所述预制楼板的相对两侧且靠近所述预制楼板的外缘设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中,位于不同的所述预制楼板上的两个相邻的边筋结构的底面卡设有定位调平板,且所述定位调平板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的顶面,以通过所述定位调平板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进行调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筋结构包括边筋本体,所述边筋本体包括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边筋段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筋段;
所述第一边筋段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楼板内的钢筋网连接,所述第二边筋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筋段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筋段和所述第二边筋段之间围合形成卡接空腔,所述定位调平板卡设在所述卡接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筋段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子边筋段和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子边筋段,所述第一子边筋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筋段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子边筋段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子边筋段的另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筋段和所述第二边筋段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子边筋段和所述第二子边筋段一体成型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筋本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边筋本体沿所述预制楼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的朝向彼此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的缝隙内填充有砂浆层,且所述砂浆层位于所述定位调平板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缝隙内设置有填充条,所述填充条位于所述砂浆层的底部;
和/或,所述定位调平板与所述砂浆层之间设置有封层,所述封层与所述定位调平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楼板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组勾筋结构,所述勾筋结构包括沿所述预制楼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勾筋本体,且两个所述勾筋本体之间设置有筋杆;
所述勾筋本体与所述预制楼板之间围合形成吊孔;
沿所述预制楼板的底面至所述预制楼板的顶面的方向上,两个勾筋本体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预制楼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制楼板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受力筋,所述受力筋与所述预制楼板内的钢筋网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通过设置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多个预制楼板,并在各预制楼板的顶面均设置两个边筋结构,在沿预制楼板的宽度方向上,两个边筋结构分设在预制楼板的相对两侧且靠近预制楼板的外缘设置。通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中,位于不同的预制楼板上的两个相邻的边筋结构的底面卡设有定位调平板,且定位调平板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的顶面,以通过定位调平板对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进行调平。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的相邻的两个边筋结构的底部卡设定位调平板,以此实现当预制楼板存在高度差时,可以实时调整预制楼板的高度使得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均与定位调平板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调整至等高齐平,以确保预制楼板的拼接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两块预制楼板在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预制楼板;2、受力筋;3、勾筋结构;31、勾筋本体;4、筋杆;5、凹槽;6、边筋结构;61、边筋本体;62、第一边筋段;63、第二边筋段;631、第一子边筋段;632、第二子边筋段;7、填充条;8、砂浆层;9、定位调平板;10、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包括多个预制楼板1。
其中,各预制楼板1的顶面均设置有两个边筋结构6,在沿预制楼板1的宽度方向上,两个边筋结构6分设在预制楼板1的相对两侧且靠近预制楼板1的外缘设置。
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中,位于不同的预制楼板1上的两个相邻的边筋结构6的底面卡设有定位调平板9,且定位调平板9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顶面,以通过定位调平板9对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进行调平。
具体实现时,预制楼板1可以采用混凝土和钢筋网在预设场地浇筑成型。具体的,各预制楼板1的顶面设置有两个边筋结构6,且沿着图2所示的y方向,两个边筋结构6分设在预制楼板1在沿y方向的相对两侧,且设置边筋结构6靠近预制楼板1的外缘,以便于后续与搭接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定位调平板9进行卡接连接。
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中,其中一个预制楼板1的一个边筋结构6和另一者预制楼板1的靠近其中一个预制楼板1的一侧的一个边筋结构6的底部设置有定位调平板9,定位调平板9的顶面分别与不同的预制楼板1的两个边筋结构6的底部卡设配合,且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顶面,以此实现当预制楼板1存在高度差时,可以实时调整预制楼板1的高度使得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均与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1调整至等高齐平,以确保预制楼板1的拼接效果。
示例性的,定位调平板9的厚度可以为1.5厘米-2厘米。比如,定位调平板9的厚度可以为1.5厘米,或者而可以为1.8厘米,或者也可以为2厘米。示例性的,定位调平板9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者可以为合金,使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此外,边筋结构6还可以作为预制楼板1的顶部待浇筑混凝土的内筋,以提高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通过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相邻的两个边筋结构6的底部卡设定位调平板9,以此实现当预制楼板1存在高度差时,可以实时调整预制楼板1的高度使得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均与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接触,从而可以将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1调整至等高齐平,以确保预制楼板1的拼接效果。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筋结构6包括边筋本体61,边筋本体61包括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边筋段6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筋段63。
第一边筋段62的底端与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连接,第二边筋段63的一端与第一边筋段62的顶端连接,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边筋段63之间围合形成卡接空腔,定位调平板9卡设在卡接空腔内。
具体实现时,第一边筋段62的底端与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焊接连接,从而可以提升预制楼板1的结构强度,第二边筋段63的一端与第一边筋段62的顶端连接,使得第一边筋段62的一侧和第二边筋段63的底面共同形成卡接空腔,定位调平板9可以卡设在卡接空腔内。
示例性的,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边筋段63可以采用金属或者合金支撑,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比如,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边筋段63可以采用不锈钢或者铝合金制成。
此外,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边筋段63可以一体成型,以节省制作工序且可以提升边筋本体61的结构强度。或者,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边筋段63可以独立成型后焊接在一起或者卡接在一起。
参照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边筋段63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子边筋段631和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子边筋段632,第一子边筋段631的一端与第一边筋段62的顶端连接,第二子边筋段632的底端与第一子边筋段631的另一端连接。
具体实现时,第一子边筋段631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边筋段62和第二子边筋段632均沿竖向延伸,从而使得边筋本体61可以整体呈现为如图3所示的“Z”形结构,从而可以提升边筋本体6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具体实现时,可以设置第一子边筋段631和第二子边筋段632一体成型设置,以节省制作工序且可以提升第二边筋段63的整体结构强度,或者第一子边筋段631和第二子边筋段632可以独立成型后焊接在一起或者卡接在一起。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筋本体6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边筋本体61沿预制楼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实现时,通过设置边筋本体6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边筋本体61沿如图2所示的x方向间隔设置,从而可以通过至少两个边筋本体61共同对定位调平板9进行卡设,以提高对定位调平板9的卡设可靠性。当调平完成后,可以将定位调平板9沿如图2所示的x方向自边筋本体61的底部抽出。
示例性的,边筋本体61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具体的边筋本体61的设置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朝向彼此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凹槽5和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缝隙内填充有砂浆层8,且砂浆层8位于定位调平板9的底部。
具体实现时,在将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进行拼接时,通过在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砂浆层8实现两个预制楼板1的连接时,此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连接稳固性,可以在预制楼板1的朝向彼此的一侧设置与缝隙连通的凹槽5,使得在缝隙内填充砂浆层8时,砂浆层8的一部分可以填充至凹槽5内,从而增加预制楼板1和砂浆层8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拼接结构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的缝隙可以为8毫米-12毫米。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缝隙内设置有填充条7,填充条7位于砂浆层8的底部。具体实现时,首先先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缝隙内的底部设置填充条7,然后再在填充条7的顶部填充砂浆层8实现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连接。
示例性的,填充条7比如可以为泡绵条或者其他具有孔隙的结构。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调平板9与砂浆层8之间设置有封层10,封层10与定位调平板9连接。
具体实现时,封层10可以粘接在定位调平板9的底部。通过在预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粘贴有帆布或PVC(Polyvinyl chloride,氯乙烯)材质的封层10,封层10覆盖预制楼板1之间的缝隙内填充的砂浆层8的顶面,可以防止砂浆层8过快干燥,减少砂浆层8初始裂缝的产生,以提高预制楼板1的拼接结构的稳定性。
示例性的,封层10的材质为帆布或PVC。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制楼板1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组勾筋结构3,勾筋结构3包括沿预制楼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勾筋本体31,且两个勾筋本体31之间设置有筋杆4。
具体实现时,通过在预制楼板1的顶部设置勾筋结构3,且在两个勾筋本体31之间设置筋杆4,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预制楼板1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示例性的,勾筋本体31可以与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焊接连接,勾筋本体31还可以与筋杆4焊接连接,以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和连接稳定性。
示例性的,勾筋结构3可以设置为两组或者三组或者三组以上,多组勾筋结构3可以沿如图2所示的y方向间隔设置。
另外,筋杆4具体为沿如图2所示的x方向延伸且两端未伸出于预制楼板1。示例性的,筋杆4可以采用合金或者金属制成,勾筋本体31也可以采用合金或者金属制成,使其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地,勾筋本体31与预制楼板1之间围合形成吊孔,从而便于外部吊运设备穿设在吊孔内从而吊起预制楼板1并运输至施工场地进行拼装。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预制楼板1的底面至预制楼板1的顶面的方向上,两个勾筋本体3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即勾筋本体31的竖向断面形状可以为梯形。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预制楼板1的长度方向(参照图2所示的x方向)上,预制楼板1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受力筋2,受力筋2与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连接,从而可以提升预制楼板1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预制楼板1的施工位置,吊机的吊钩勾在勾筋本体31与预制楼板1围合形成的吊孔内实现预制楼板1的起吊操作,为了实现预制楼板1的平稳起吊,吊钩可以勾住至少两处吊孔,并观察吊钩与吊孔是否连接可靠,确认无误后将预制楼板1吊离地面。
接下来,将预制楼板1吊至安装位置后,注意在下降过程中,离梁面30-50厘米需停顿缓慢调整位置,待预制楼板1稳定后方可摘吊钩与校正,存在偏差时可用撬棍微调。检查预制楼板1的水平位置。
再接下来,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预留8mm-12mm的缝隙,往缝隙中塞入填充条7并塞紧,然后往缝隙中填充砂浆层8,且砂浆层8位于填充条7的上方。后续从边筋结构6的下方横向插入定位调平板9,边筋结构6对定位调平板9进行定位并压紧定位调平板9,使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贴合两个相邻的预制楼板1的顶面,减小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的高度差,使两个预制楼板1齐平。若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实时调整预制楼板1的高度直至两个预制楼板1平齐。
此外,定位调平板9的底面粘贴有帆布或PVC材质的封层10,封层10覆盖两个预制楼板1之间填充的砂浆层8的顶面,防止砂浆层8过快干燥,减少砂浆层8初始裂缝的产生。待定位调平板9在砂浆层8上完全成型后,可沿水平方向从边筋结构6下方抽出定位调平板9;
最后,在预制楼板1的上方浇筑厚度为10厘米-15厘米的混凝土,与预制楼板1组合形成整个建筑楼板结构。
实施例二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上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原理与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的结构相同,并能带来相同或者类似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具体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
示例性的,该建筑结构可以包括多个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多个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拼装形成该建筑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楼板(1);
各所述预制楼板(1)的顶面均设置有两个边筋结构(6),在沿所述预制楼板(1)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边筋结构(6)分设在所述预制楼板(1)的相对两侧且靠近所述预制楼板(1)的外缘设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1)中,位于不同的所述预制楼板(1)上的两个相邻的边筋结构(6)的底面卡设有定位调平板(9),且所述定位调平板(9)分别搭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楼板(1)的顶面,以通过所述定位调平板(9)对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1)进行调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筋结构(6)包括边筋本体(61),所述边筋本体(61)包括沿竖向延伸的第一边筋段(62)和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筋段(63);
所述第一边筋段(62)的底端与所述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连接,所述第二边筋段(6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筋段(6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边筋段(62)和所述第二边筋段(63)之间围合形成卡接空腔,所述定位调平板(9)卡设在所述卡接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筋段(63)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子边筋段(631)和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子边筋段(632),所述第一子边筋段(6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边筋段(62)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子边筋段(63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子边筋段(631)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筋段(62)和所述第二边筋段(63)一体成型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子边筋段(631)和所述第二子边筋段(632)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筋本体(6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边筋本体(61)沿所述预制楼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1)的朝向彼此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和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楼板(1)的缝隙内填充有砂浆层(8),且所述砂浆层(8)位于所述定位调平板(9)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内设置有填充条(7),所述填充条(7)位于所述砂浆层(8)的底部;
和/或,所述定位调平板(9)与所述砂浆层(8)之间设置有封层(10),所述封层(10)与所述定位调平板(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楼板(1)的顶部还设置有至少一组勾筋结构(3),所述勾筋结构(3)包括沿所述预制楼板(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勾筋本体(31),且两个所述勾筋本体(31)之间设置有筋杆(4);
所述勾筋本体(31)与所述预制楼板(1)之间围合形成吊孔;
沿所述预制楼板(1)的底面至所述预制楼板(1)的顶面的方向上,两个勾筋本体(3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预制楼板(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预制楼板(1)的相对两端设置有受力筋(2),所述受力筋(2)与所述预制楼板(1)内的钢筋网连接。
10.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
CN202322265623.9U 2023-08-22 2023-08-22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Active CN220301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623.9U CN220301605U (zh) 2023-08-22 2023-08-22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65623.9U CN220301605U (zh) 2023-08-22 2023-08-22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1605U true CN22030160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2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65623.9U Active CN220301605U (zh) 2023-08-22 2023-08-22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16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4969B (zh) 轻质节能大模块组合式外墙体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40763B1 (ko) T형 고정브라켓을 구비한 캔틸레버교량 시공방법
SG185173A1 (en) A prefabricated element of a multi-storey building and a semi-prefabricating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of
CN207812741U (zh) 预制钢构叠合剪力墙
CN210713195U (zh) 一种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房屋
CN220301605U (zh) 装配式预制叠合楼板以及建筑结构
CN112282069A (zh) 一种钢梁与预制楼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US20100095628A1 (en) Wall system
CN105040823A (zh) 一种剪刀楼梯的隔墙板与楼层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647016B2 (ja) 階段の施工方法
HUT59984A (en) Spatial frame structure
CN110847413B (zh) 一种预制多肋薄壁空腔剪力墙
IT9083624A1 (it) Elemento modulare di materiale sintetico espanso prerivestito con strato di malta unibile dopo la posa con lo strato di rivestimento degli elementi adiacenti, procedimento per formare detto rivestimento e metodo di erezione
CN213805869U (zh) 一种钢梁与预制楼板连接结构
CN213418182U (zh) 一种密肋梁用组合模板
CN211229002U (zh) 一种预制多肋薄壁空腔剪力墙
CN110712290B (zh) 一种预制梁的制备工艺
CN21050847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历史建筑单元化墙体
CN1195064A (zh) 高层建筑的半预制构筑方法
CN217299310U (zh) 一种预制楼板与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NL1013055C2 (nl) Industrieel prefabriceerbaar, modulair vloerplaatelement voor gebouwen, in het bijzonder voor woningen.
CN110644698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式楼梯
CN118498575B (zh) 预制保温叠合墙板及保温叠合墙的施工方法
CN217299267U (zh) 一种全装配式建筑
CN220285305U (zh) 一种可调缝单侧模板加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