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0325U - 地牛 - Google Patents

地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0325U
CN220300325U CN202320838941.7U CN202320838941U CN220300325U CN 220300325 U CN220300325 U CN 220300325U CN 202320838941 U CN202320838941 U CN 202320838941U CN 220300325 U CN220300325 U CN 220300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fork arm
frame
lifting fram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389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林霄
顾荣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uw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uw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uw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uw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389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0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0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0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牛,包括:车架主体,包括车头部以及与车头部连接的车尾部;提升机构,设于车架主体;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框架、提升驱动源以及货叉臂;提升框架包括设于车头部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上下移动的活动部;提升驱动源包括安装于车头部的液压推杆,液压推杆的作用部连接提升框架,以驱动提升框架的活动部升降;货叉臂固定于提升框架的活动部。本实用新型简化预置于地牛AGV的货叉臂内部的顶升结构,使得地牛AGV的货叉臂提升高度满足行业设计标准。

Description

地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搬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地牛。
背景技术
地牛,又称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托盘搬运车、托盘车;其在车间、仓库、码头、车站和货场领域等被广泛使用。
传统的地牛按照行业设计标准,货叉最大起升高度应当不小于185mm。现有的地牛AGV的提升结构一般延用传统地牛的顶升连杆结构,顶升动力由手动液压改为电机和丝杆的组合结构如中国发明专利(CN112573438A)公开的一种用于搬运地面托盘的地牛叉车中采用的顶升机构或者自动推杆,其中,不论是电机和丝杆的组合结构还是自动推杆都需要预置在地牛的叉齿的内部,但是地牛的叉齿高度和宽度有限,限制了连杆的尺寸,导致提升货叉的提升高度无法做高,一般提升高度的极限值为100mm左右,不能满足行业设计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牛,包括:
车架主体,包括车头部以及与车头部连接的车尾部;
提升机构,设于所述车架主体;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框架、提升驱动源以及货叉臂;
所述提升框架包括设于所述车头部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的活动部;所述提升驱动源包括安装于所述车头部的液压推杆,所述液压推杆的作用部连接所述提升框架,以驱动所述提升框架的活动部升降;所述货叉臂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的活动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推杆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推杆通过液压油管并联,所述液压油管连接于油泵,所述油泵固定在所述车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框架包括一组导向柱、一组连接梁和至少一根横梁,所述导向柱形成固定部,所述横梁形成活动部;所述导向柱开设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通过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导向柱活动连接;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货叉臂的第一升降安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剪叉式支撑,收容于所述车尾部开设的内置槽内;所述剪叉式支撑至少有一部分连接所述货叉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剪叉式支撑包括铰接并交叉的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货叉臂底面接触的滚轮;所述第二剪叉臂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的活动部或者所述货叉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剪叉臂的另一端设有凸轮轴承随动元件;所述内置槽的侧壁沿所述车架主体的长度方向开有与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元件适配的引导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货叉臂上的定位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提升框架靠近所述货叉臂一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被设置为,当所述货叉臂伸入物料下方以支撑物料时,所述货叉臂是否移动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靠近所述货叉臂一侧的限位挡板和限位器,所述限位挡板倾斜设置于所述限位器的前上方,以保护所述限位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拉线编码器,所述拉线编码器的本体固定在车头部,所述拉线编码器的拉线端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的活动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牛通过液压推杆直接提供向上的用于提升的作用力,能够极大减少驱动力的损失;并且,设置有两个液压推杆通过液压管连通与油泵连接,进而使得两个液压推杆同步推动提升框架的活动部运动,保持物料提升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地牛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地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地牛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0、车架主体;101、车头部;102、车尾部;200、提升机构;201、提升框架;2011、上横梁;2012、导向柱;2013、导向槽;2014、导向轮;2015、连接梁;2016、液压推杆;2017、下横梁;2018、油泵;2019、拉线编码器;2020、液压油管;202、货叉臂;203、剪叉式支撑;2031、第一剪叉臂;2032、第二剪叉臂;2033、引导槽;2034、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5、滚轮;2036、安装板;2037、限位挡板;2038、限位器;204、定位元件;205、内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基于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发现现有的应用于地牛的顶升机构的设计一般为预设在地牛的货叉内的电机和丝杆的组合结构或自动推杆结构,由于上述顶升机构都需要预设在货叉内部,而货叉的高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均有限,限制连杆的尺寸,导致现有的地牛货叉部的提升高度一般为100mm左右,无法满足行业设计标准中货叉部最大起升高度不小于185m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牛。
如图1所示,一种地牛,包括车架主体100和提升机构200,提升机构200设于车架主体100。
其中,车架主体100包括车头部101和车尾部102;车尾部102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驱动车架主体100按照预设路径行走;
提升机构200包括提升框架201、提升驱动源和货叉臂202。提升框架201包括设于车头部101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上下移动的活动部;提升驱动源包括液压推杆2016,液压推杆2016安装于车头部101,液压推杆2016的作用部连接提升框架201,以驱动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升降;货叉臂202固定于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
结合图2和图3,液压推杆2016有两个,两个液压推杆2016通过液压油管2020并联,液压油管2020连接于油泵2018,油泵2018固定在车头部101。当然,液压推杆2016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则多个液压推杆2016均需要满足通过液压油管2020并联设置,多个液压推杆2016才可以同步推动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带动货叉臂202提升,进而保证货叉臂202同步提升。液压推杆2016直接为货叉臂202提升提供沿提升方向的驱动力,减少驱动损失。考虑到对提升框架201的作用力以及生产成本,一般设置两个液压推杆2016即可。
油泵2018可以和液压推杆2016一起固定在车头部101,缩短液压推杆2016和油泵2018之间的供给液压油的路径,使得油泵2018能够及时迅速地将液压油供给给液压推杆2016。
液压推杆2016和油泵2018为市售产品,液压推杆2016的型号和油泵2018的型号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提升框架201包括一组导向柱2012、一组连接梁2015和至少一根横梁,导向柱2012形成固定部,横梁形成活动部;导向柱2012开设导向槽2013,导向槽2013内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轮2014,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于连接梁2015,连接梁2015通过导向轮2014和导向柱2012活动连接;横梁连接货叉臂202的升降安装部。其中,导向槽2013的形状为U型,导向槽2013的尺寸和导向轮2014的外径适配。其中,导向柱2012沿车架主体10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导向槽2013开设于导向柱2012相对的侧面上。
其中,以图1所示的地牛的状态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车头部101沿支撑方向垂直固定有导向柱2012,车尾部102的数量有两个。
如图2所示,横梁的数量为两根,为便于后续描述,定义两根横梁分别为上横梁2011和下横梁2017,上横梁2011和下横梁2017相互平行设置于一组导向柱2012之间,进一步地货叉臂202的一端固定于下横梁2017。导向轮2014的数量为四个,将每两个导向轮2014设为一组,每组导向轮2014卡接于导向槽2013内,连接梁2015和导向轮2014固定连接,其具体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连接梁2015对应导向轮2014的数量开设相应的连接孔,螺栓依次穿过连接梁2015的连接孔和导向轮2014的中心轴孔并拧紧,将两者固定连接,使得上横梁2011、连接梁2015和下横梁2017沿导向柱2012的长度方向进行上下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横梁的数量不限定于两根,在一组导向柱2012之间还可以设置多根起到平衡和/或提高横梁的承受负荷的极限的加强梁。
进一步为减缓货叉臂202的悬臂端的偏移,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地牛还包括剪叉式支撑203,收容于车尾部102开设的内置槽205内;剪叉式支撑203至少有一部分连接货叉臂202。其中,每个车尾部102形成有至少一个内置槽205,则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车尾部102不限制于设置一个剪叉式支撑203。
如图4所示,剪叉式支撑203包括铰接并交叉的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第一剪叉臂2031的一端铰接于车架主体100,第一剪叉臂2031的另一端设有与货叉臂202底面接触的滚轮2035;第二剪叉臂2032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2036,安装板2036固定于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或者货叉臂202。此时,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提供两个位置点的支撑,减缓货叉臂202的悬臂端的偏移,保证货叉臂202支撑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剪叉式支撑203有多个时,则剪叉式支撑203对货叉臂202有大于两个位置点的支撑,进一步保证货叉臂202支撑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剪叉臂2031的形状和尺寸和第二剪叉臂2032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当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铰接后形成如图4所示的X形,进一步地,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的铰接点为第一剪叉臂2031或第二剪叉臂2032的中心。
进一步地,第二剪叉臂2032的另一端设有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内置槽205的侧壁沿车架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开有与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适配的引导槽2033。具体而言,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包括作为轴的螺栓、滚轮和螺栓端头与滚轮之间的滚柱,实现在引导槽2033内的滑动。引导槽2033对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的移动距离作出限制,从而实现剪叉式支撑203的上升或下降的极限位置。
当货叉臂202未提升时,剪叉式支撑203收容于内置槽205内。当货叉臂202提升时,液压推杆2016向上运动,并通过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带动货叉臂202向上运动,此时剪叉式支撑203的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相对转动,并使得第一剪叉臂2031的一端通过滚轮2035在货叉臂202的悬臂端即不与提升框架201固定的一端一侧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得货叉臂202提升物料的过程更加平稳,避免物料滑落。
为限制货叉臂202的自由度,地牛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定位元件204,定位元件204设于货叉臂202上。具体地,定位元件204为插销,优选地,插销的端部设有防护套,防护套保证插销具有一定的防锈、耐磨、耐腐蚀性。当设有多个定位元件204时,多个定位元件204沿货叉臂20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即相邻两个定位元件204之间的间距相同。
此外,为感应货叉臂202是否接触到物料,地牛还包括设于提升框架201靠近货叉臂202一侧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被设置为,当货叉臂202伸入物料下方以支撑物料时,货叉臂202是否移动到位。具体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挡板2037和限位器2038,限位挡板2037固定于提升框架201靠近货叉臂202一侧,限位挡板2037倾斜设置于限位器2038的前上方,以保护限位器2038。当限位挡板2037与限位器2038的探测端接触,表明货叉臂202已经移动到位。其中,前上方可以理为,限位挡板2037具有一大面,大面所在平面和提升框架201所在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度数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对限位器2038的探测端形成保护即可。
为准确获知货叉臂202的提升高度,地牛还可以包括拉线编码器2019,拉线编码器2019的本体固定在车头部101,拉线编码器2019的拉线端固定于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横梁沿竖直方向运动时带动拉线编码器2019的拉线端上升,进而监测提升框架201的升降高度,用以表示货叉臂202的提升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货叉臂202未提升时,剪叉式支撑203收容于内置槽205内。
货叉臂202提升时,液压推杆2016在油泵2018的油压作用下,液压推杆2016的作用部向上运动,推动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通过上横梁2011和下横梁2017带动货叉臂202向上运动,此时剪叉式支撑203的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相对转动,并使得第一剪叉臂2031的一端通过滚轮2035在货叉臂202的悬臂端一侧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使得货叉臂202提升物料的过程更加平稳,避免物料滑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要点在于地牛的顶升结构的结构改进,对于地牛的其他结构,例如地牛的电连接部分、行走机构的机械结构部分就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地牛,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主体(100),包括车头部(101)以及与车头部连接的车尾部(102);
提升机构(200),设于所述车架主体(100);所述提升机构(200)包括提升框架(201)、提升驱动源以及货叉臂(202);
所述提升框架(201)包括设于所述车头部(101)的固定部以及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上下移动的活动部;所述提升驱动源包括安装于所述车头部(101)的液压推杆(2016),所述液压推杆(2016)的作用部连接所述提升框架(201),以驱动所述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升降;所述货叉臂(202)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杆(2016)有两个,两个所述液压推杆(2016)通过液压油管(2020)并联,所述液压油管(2020)连接于油泵(2018),所述油泵(2018)固定在所述车头部(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框架(201)包括一组导向柱(2012)、一组连接梁(2015)和至少一根横梁,所述导向柱(2012)形成固定部,所述横梁形成活动部;所述导向柱(2012)开设导向槽(2013),所述导向槽(2013)内设有至少一个导向轮(2014),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梁(2015),所述连接梁(2015)通过所述导向轮(2014)和所述导向柱(2012)活动连接;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货叉臂(202)的第一升降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剪叉式支撑(203),收容于所述车尾部(102)开设的内置槽(205)内;所述剪叉式支撑(203)至少有一部分连接所述货叉臂(2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撑(203)包括铰接并交叉的第一剪叉臂(2031)和第二剪叉臂(2032),所述第一剪叉臂(203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车架主体(100),所述第一剪叉臂(2031)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货叉臂(202)底面接触的滚轮(2035);所述第二剪叉臂(2032)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2036),所述安装板(2036)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或者所述货叉臂(2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剪叉臂(2032)的另一端设有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所述内置槽(205)的侧壁沿所述车架主体(100)的长度方向开有与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元件(2034)适配的引导槽(20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货叉臂(202)上的定位元件(2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提升框架(201)靠近所述货叉臂(202)一侧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被设置为,当所述货叉臂(202)伸入物料下方以支撑物料时,所述货叉臂(202)是否移动到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201)靠近所述货叉臂(202)一侧的限位挡板(2037)和限位器(2038),所述限位挡板(2037)倾斜设置于所述限位器(2038)的前上方,以保护所述限位器(203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线编码器(2019),所述拉线编码器(2019)的本体固定在车头部(101),所述拉线编码器(2019)的拉线端固定于所述提升框架(201)的活动部。
CN202320838941.7U 2023-04-14 2023-04-14 地牛 Active CN220300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8941.7U CN2203003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地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38941.7U CN2203003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地牛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0325U true CN220300325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7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38941.7U Active CN220300325U (zh) 2023-04-14 2023-04-14 地牛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0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23989B (zh) 托盘搬运车的货叉装置
CN210029927U (zh) 托盘搬运车的货叉装置
CN220300325U (zh) 地牛
CN107140583B (zh) 双自由度门架系统
CN113479537A (zh) 一种高精度输送定位装置
CN113135394A (zh) 一种用于重工物流运输的四向精确变轨rgv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8371577U (zh) 一种液压升降rgv小车及应用其的物料输送系统
CN112408260A (zh) 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
CN104370251A (zh) 双门架升降装置
KR200227769Y1 (ko) 이동식 호이스트 장치
CN114057137B (zh) 一种利用货架承重的叉车头及三向叉车
CN114249275A (zh) 一种原位移动叉车
CN216128804U (zh) 一种用于重工物流运输的四向可变轨式rgv结构
CN209890172U (zh) 车辆动力总成的吊装装置
CN210527659U (zh) 一种用于豪华邮轮分段制造运输流水线的小车
CN112830427A (zh) 新型搬运车
CN219259460U (zh) 一种双机独立顶升伸缩平台机构
CN112609037A (zh) 转炉平移装置及转炉安装方法
CN216272972U (zh) Agv载货平台及升降机构
CN219546019U (zh) 一种线缆卷筒的支起装置
CN113443522B (zh) 一种双盘收线机中线盘的控制方法
CN214828757U (zh) 新型搬运车
CN216888674U (zh) 气动举升辊床
KR102476112B1 (ko) 가동 케이블 텐션 유지를 위한 사이드 롤러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자율 주행 지게차
CN220904933U (zh) 换电站小车及其换电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