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00210U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00210U
CN220300210U CN202321833839.4U CN202321833839U CN220300210U CN 220300210 U CN220300210 U CN 220300210U CN 202321833839 U CN202321833839 U CN 202321833839U CN 220300210 U CN220300210 U CN 220300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fixed
wing unmanned
fixed 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338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树奇
叶成海
高文文
任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De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De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De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De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338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00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00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00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的设备技术领域,本申请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包括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大车行走机构、以及起吊装置;纵向轨道固定安装于横向轨道的两侧,横向轨道的端部通过大车行走机构安装于纵向轨道上;纵向轨道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段和活动段,固定段和活动段的铰接轴垂直于纵向轨道的延伸方向;横向轨道上设置有起吊装置。本申请的方舱包括上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以及舱体和固定框架;舱体内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框架;纵向轨道通过支架安装于舱体的侧壁上,起吊装置位于固定框架的上方。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飞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在军事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其具有作战半径大,航程远,搭载任务载荷种类多,滞空时间长等优势,这些优势是其它小型无人机无法比拟的。随着无人机军事化任务多样性的提升,对于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的转场运输、贮存、以及快速反应成为了一个刚性需求。目前有通过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来满足这个需求,但是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均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包括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大车行走机构、以及起吊装置;
所述纵向轨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横向轨道的两侧,所述横向轨道的端部通过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纵向轨道上;
所述纵向轨道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段和活动段,所述固定段和所述活动段的铰接轴垂直于所述纵向轨道的延伸方向;
所述横向轨道上设置有所述起吊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大车行走机构包括大车滑移板、大车减速电机、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大车滑移板下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
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均设置于所述纵向轨道上,所述大车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主动轮的转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起吊装置通过小车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横向轨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起吊装置包括起吊减速电机和绕绳轮;
所述绕绳轮转动安装于所述小车行走机构上,所述起吊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小车行走机构上,所述起吊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绕绳轮的转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段和所述活动段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平衡梁和柔性吊具;
所述平衡梁安装于所述起吊装置的输出端的下部,所述柔性吊具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平衡梁,所述柔性吊具的下端设置有挂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平衡梁包括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一杆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的中部,所述第一杆件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杆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柔性吊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方舱,包括上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以及舱体和固定框架;
所述舱体内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框架;所述纵向轨道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舱体的侧壁上,所述起吊装置位于所述固定框架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舱体上铰接有舱门,所述舱体和所述舱门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
所述伸缩装置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舱体的门框的一侧,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舱门的内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铰接轴靠近所述舱门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该机构在使用时,横向轨道能够通过大车行走机构沿纵向轨道进行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起吊装置实现吊装动作。横向轨道移动至活动段形成的悬臂结构处时,可将设备吊运至远离该机构的位置处。该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方舱使用时,通过起吊装置将固定框架运出舱体,并将固定框架放置于地面上。然后组装无人机。全系统半小时内即可从无人机运输状态切换至无人机组装完成作业状态或从作业状态切换至运输状态。该方舱具有操作使用便捷、安全,维护简便、快速反应等优点。该方舱结构不仅具有吊装功能,还具有存储功能,该方舱设计简单,可靠性高,运输效率高,使用维护简便,易于操作,能够快速反应,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纵向轨道铰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过平衡梁吊运无人机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横向轨道;2-纵向轨道;21-固定段;22-活动段;23-铰接轴;3-大车行走机构;31-大车滑移板;32-大车减速电机;33-主动轮;34-从动轮;4-起吊装置;41-起吊减速电机;42-绕绳轮;5-小车行走机构;51-小车滑移板;52-小车减速电机;53-轨道轮;6-锁紧机构;7-平衡梁;71-第一杆件;72-第二杆件;8-柔性吊具;9-舱体;91-舱门;10-固定框架;11-支架;12-伸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包括横向轨道1、纵向轨道2、大车行走机构3、以及起吊装置4。
纵向轨道2固定安装于横向轨道1的两侧,横向轨道1的端部通过大车行走机构3安装于纵向轨道2上。
纵向轨道2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的铰接轴23垂直于纵向轨道2的延伸方向。
横向轨道1上设置有起吊装置4。
需要说明的是,纵向轨道2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因此在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闲置时,可将活动段22转动并折叠,以实现节省空间的目的。同时,活动段22展开后,活动段22形成了悬臂结构。
横向轨道1能够通过大车行走机构3沿纵向轨道2进行移动,移动到位后通过起吊装置4实现吊装动作。横向轨道1移动至活动段22形成的悬臂结构处时,可将设备吊运至远离该机构的位置处,因此当该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安装于移动装置上时,可较为容易地将设备吊离移动装置。该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大车行走机构3包括大车滑移板31、大车减速电机32、以及转动安装于大车滑移板31下部的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
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均设置于纵向轨道2上,大车减速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于主动轮33的转轴。
需要说明的是,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的轮面抵接于纵向轨道2的顶面。大车减速电机32安装于大车滑移板31上,大车滑移板31上还设置有限位轮,限位轮的轮面抵接于纵向轨道2的侧壁,从而防止大车滑移板31掉落,同时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
大车减速电机32带动主动轮33转动,进而使横向轨道1沿纵向轨道2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起吊装置4通过小车行走机构5安装于横向轨道1上。小车行走机构5包括小车滑移板51、小车减速电机52、以及轨道轮53。
轨道轮53卡接于横向轨道1内,轨道轮53的转轴和小车滑移板51转动连接,小车减速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于其中一个轨道轮53的转轴。其他轨道轮53的转轴转动安装于小车滑移板51上。小车减速电机52带动轨道轮53转动,进而使起吊装置4沿横向轨道1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起吊装置4包括起吊减速电机41和绕绳轮42。
绕绳轮42转动安装于小车滑移板51上,起吊减速电机41设置于小车滑移板51上,起吊减速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于绕绳轮42的转轴。
需要说明的是,绕绳轮42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端部设置有挂钩。减速电机带动绕绳轮42转动,进而使绳索伸长或者缩短。挂钩可以实现三个自由度方向的移动,进而满足不同位置处载荷的吊装。
本实施例中,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6。
本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6包括固定孔、第一活动环、第二活动环、以及插销,固定孔设置于固定段21上,第一活动环和第二活动环设置于活动段22上。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为折叠状态时,固定孔和第一活动环重合,插销穿过固定孔和第一活动环。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为展开状态时,固定孔和第二活动环重合,插销穿过固定孔和第二活动环。本实施例可通过人工插拔插销。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平衡梁7和柔性吊具8。
平衡梁7安装于起吊装置4的输出端的下部,柔性吊具8的上端连接于平衡梁7,柔性吊具8的下端设置有挂具。
需要说明的是,平衡梁7和柔性吊具8用于直接吊运无人机。
本实施例中,平衡梁7包括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2,第一杆件7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杆件72的中部,第一杆件71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杆件72的两端均设置有柔性吊具8。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2组合形成T字形结构,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杆件。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2的结构形式符合无人机的结构形式,第一杆件71的另一端通过柔性吊具8连接于机身前段。第二杆件72的两端通过柔性吊具8连接于机翼固定点。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舱,包括上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以及舱体9和固定框架10。
舱体9内安装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框架10。纵向轨道2通过支架11安装于舱体9的侧壁上,起吊装置4位于固定框架10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舱体9安装于无人机运输车上,运输车采用军用越野底盘车辆,方舱内安装两个固定框架10,两个固定框架10层叠设置,固定框架10用于贮运无人机,固定框架10与舱体9底板采用螺栓固定,两个框架间采用限位连接组件连接。
方舱使用时,通过起吊装置4将固定框架10运出舱体9,并将固定框架10放置于地面上。然后组装无人机。全系统半小时内即可从无人机运输状态切换至无人机组装完成作业状态或从作业状态切换至运输状态。该方舱具有操作使用便捷、安全,维护简便、快速反应等优点。
实际使用时,可将装有无人机机体、机翼的固定框架10从地面上吊起并保持在一定高度,再换成技术安装托架并撤走固定框架10,使无人机机体、机翼等部件下降到技术安装托架上。
现有技术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主要是在运输车上设置液压吊臂进行吊装作业,因此自动化程度低和可靠性低。该方舱结构不仅具有吊装功能,还具有存储功能,该方舱设计简单,可靠性高,运输效率高,使用维护简便,易于操作,能够快速反应,自动化程度高。该方舱采用成熟产品、标准件作为纵向轨道2、横向轨道1、大车行走机构3、以及起吊装置4的零部件,因此结构简单可靠,部件易于替换。
本实施例中,舱体9上铰接有舱门91,舱体9和舱门91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12。
伸缩装置12的固定端铰接于舱体9的门框的一侧,伸缩装置12的伸缩端铰接于舱门91的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装置12采用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采用普通电机作为动力源,伸缩装置12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维护,更换成本低。
舱门91的上端铰接于门框顶部的铰接座,门框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装置12。伸缩装置12的两端均设置有传感器,用于检测舱门91的位置状态,伸缩装置12可以实现舱门91开启角度大于等于95°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的铰接轴23靠近舱门91设置,因此起吊装置4能够将固定框架10吊出舱体9。活动段22折叠状态时,活动段22和固定段21呈90°状态。
本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轨道(1)、纵向轨道(2)、大车行走机构(3)、以及起吊装置(4);
所述纵向轨道(2)固定安装于所述横向轨道(1)的两侧,所述横向轨道(1)的端部通过所述大车行走机构(3)安装于所述纵向轨道(2)上;
所述纵向轨道(2)包括铰接连接的固定段(21)和活动段(22),所述固定段(21)和所述活动段(22)的铰接轴(23)垂直于所述纵向轨道(2)的延伸方向;
所述横向轨道(1)上设置有所述起吊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车行走机构(3)包括大车滑移板(31)、大车减速电机(32)、以及转动安装于所述大车滑移板(31)下部的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
所述主动轮(33)和所述从动轮(34)均设置于所述纵向轨道(2)上,所述大车减速电机(32)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主动轮(33)的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4)通过小车行走机构(5)安装于所述横向轨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4)包括起吊减速电机(41)和绕绳轮(42);
所述绕绳轮(42)转动安装于所述小车行走机构(5)上,所述起吊减速电机(41)设置于所述小车行走机构(5)上,所述起吊减速电机(41)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绕绳轮(42)的转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21)和所述活动段(22)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梁(7)和柔性吊具(8);
所述平衡梁(7)安装于所述起吊装置(4)的输出端的下部,所述柔性吊具(8)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平衡梁(7),所述柔性吊具(8)的下端设置有挂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7)包括第一杆件(71)和第二杆件(72),所述第一杆件(7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杆件(72)的中部,所述第一杆件(71)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杆件(72)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柔性吊具(8)。
8.一种方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以及舱体(9)和固定框架(10);
所述舱体(9)内安装有一个以上的所述固定框架(10);所述纵向轨道(2)通过支架(11)安装于所述舱体(9)的侧壁上,所述起吊装置(4)位于所述固定框架(10)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9)上铰接有舱门(91),所述舱体(9)和所述舱门(91)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12);
所述伸缩装置(12)的固定端铰接于所述舱体(9)的门框的一侧,所述伸缩装置(12)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舱门(91)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23)靠近所述舱门(91)设置。
CN202321833839.4U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Active CN220300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3839.4U CN22030021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33839.4U CN22030021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00210U true CN220300210U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4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33839.4U Active CN220300210U (zh) 2023-07-13 2023-07-13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00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L185406B1 (pl) Układ sterowania do czerpaka linowego
CN102923591B (zh) 智能随车起重机起重吊钩自动收钩装置
CN220300210U (zh)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吊装机构及方舱
CN205312909U (zh) 一种双梁双小车桥式起重机
CN109835813B (zh) 一种便于远程操控的港口集装箱起重机
CN111453660B (zh) 一种吊车滑线检修设备
CN212332635U (zh) 基于钢轮钢轨的集装箱悬挂式运输车辆
CN214988865U (zh) 一种火车棚车袋装货物自动卸车系统
CN210554781U (zh) 悬挂式可垂直升降的空中轨道车
CN215160449U (zh) 一种带曲臂起重装置的小型搬运车
CN112605627A (zh) 一种船舶一体化隔振抗冲装置进舱输送系统
CN218810062U (zh) 一种用于登机平台的驱动组件
CN113148862A (zh) 带曲臂起重装置的小型搬运车
CN110901504A (zh) 货箱式车辆移送运输车
CN21276589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尾仓厢吊系统
CN214935491U (zh) 一种自卸式台车
CN219526040U (zh) 一种用于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小车行走回转机构
CN211139335U (zh) 集钢轨装运与货物吊装为一体的电传动重型轨道车
CN211664588U (zh) 一种铁路车辆内部安装的吊装装置
CN220976310U (zh) 一种车间转运起吊机构
CN219384550U (zh) 一种低碳智能多功能集装箱门式起重机
CN212198240U (zh) 一种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
CN221027265U (zh) 一种可旋转的电动葫芦及吊装系统
CN221027363U (zh) 一种玻璃幕墙双轨引吊装置
CN219257172U (zh) 高栏货车篷盖开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