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91166U - 连接器和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和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91166U CN220291166U CN202320891211.3U CN202320891211U CN220291166U CN 220291166 U CN220291166 U CN 220291166U CN 202320891211 U CN202320891211 U CN 202320891211U CN 220291166 U CN220291166 U CN 2202911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shield
- connector assembly
- protrusion
-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12212 insul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TYEDCFVCFDKSBK-UHFFFAOYSA-N 1,2,3,4,5-pentachloro-6-(3,4-dichlorophenyl)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Cl)=CC=C1C1=C(Cl)C(Cl)=C(Cl)C(Cl)=C1Cl TYEDCFVCFDKSB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PCB);设置在PCB上的多个端子;主体,所述主体支撑多个端子,包括保持点以接触外部夹具,并且设置在PCB上;线缆,所述线缆由多个端子支撑;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主体,覆盖线缆,并且与PCB间隔开;其中,在主体和PCB之间设置有空间,外部夹具插入所述空间中。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 USC§119(a)要求2022年4月2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2-0048900和2023年2月2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23-0023930的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涉及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选择地允许或禁止电气连接的一类部件。例如,汽车设置有许多电气部件(诸如电子部件或传感器),并且这些电气部件通过连接器电连接到其他电气部件或电源。目前将这些电气部件通过连接器电连接到其他电气部件或电源通常需要较大的力。例如,当将连接器壳体固定到主体时被施加到印刷电路板(PCB)的力较大。
以上描述已经由(多位)发明人在构思本公开的过程中拥有或获得,并且不一定是在提交本申请之前公知的技术。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简化形式介绍一些概念,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这些概念。本“发明内容”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作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实施例提供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用于减小当将壳体固定到主体时被施加到印刷电路板(PCB)的力。
在一个总体方面中,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PCB;设置在所述PCB上的多个端子;主体,所述主体支撑所述多个端子,包括保持点以接触外部夹具,并且设置在所述PCB上;由所述多个端子支撑的线缆;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主体,覆盖所述线缆,并且与所述PCB间隔开;其中,所述PCB和所述主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PCB和所述保持点之间的距离。
所述主体包括:主体罩,所述主体罩设置在所述PCB上;以及联接主体突起部,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从所述主体罩突出,并且设置为在所述壳体完全联接到所述主体时被所述壳体卡住。
所述壳体包括:壳体罩,所述壳体罩连接到所述主体罩;以及联接壳体突起部,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罩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能够被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卡住。
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和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彼此表面接触,并且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和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的接触表面包括在远离所述主体罩的方向上靠近所述PCB的倾斜表面。
所述主体包括防分离主体突起部,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从所述主体罩突出,设置为在所述壳体完全联接到所述主体之前被所述壳体卡住,并且设置在比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更靠近所述PCB的位置处。
所述壳体还包括防分离壳体突起部,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罩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能够被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卡住。
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和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彼此表面接触,并且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和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的接触表面包括在远离所述主体罩的方向上靠近所述PCB的倾斜表面。
所述主体还包括轴向主体突起部,所述轴向主体突起部在平行于所述线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主体罩突出,并且联接到所述壳体。
所述壳体还包括壳体容纳部分,所述轴向主体突起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容纳部分中。
所述线缆包括内部导体、包围所述内部导体的绝缘体、包围所述绝缘体的线缆屏蔽件、以及包围所述线缆屏蔽件的外部护套。
所述多个端子包括:导体端子,所述导体端子切割所述绝缘体并接触所述内部导体;以及多个屏蔽端子,所述多个屏蔽端子切割所述外部护套并接触所述线缆屏蔽件。
所述主体还包括主体臂,所述主体臂从所述主体罩突出,插入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所述保持点。
提供多个主体臂,并且所述主体臂在所述线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在另一个总体方面中,一种连接器被配置为将内部导体、包围所述内部导体的绝缘体、包围所述绝缘体的线缆屏蔽件、以及包括包围所述线缆屏蔽件的外部护套的线缆物理地且电气地彼此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设置在PCB上的多个端子;主体,所述主体支撑所述多个端子,包括接触外部夹具的保持点,并且设置在所述PCB上;以及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主体,覆盖所述线缆,并且与所述PCB间隔开;其中,所述PCB和所述主体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PCB和所述保持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实施例,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主体的面向PCB的表面上的保持点。因为在PCB和壳体之间设置有间隙,所以夹具可以容易地插在PCB和壳体之间。主体可以被夹具支撑。当主体被夹具支撑时,因为力沿着朝向PCB的方向施加到壳体上,所以可以检测或防止对PCB的损坏。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附图和权利要求,其他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1B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和夹具的前视图。
图1C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和夹具在连接器组件完全联接时的前视图。
图2是图1的壳体处于完全固定到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VI-VI截取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印刷电路板(PCB)的连接器组件的底视图。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PCB的连接器组件的底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主体和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壳体和盖屏蔽件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盖屏蔽件和座屏蔽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1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有说明或指明,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附图可能不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为了清楚、说明和方便起见,可能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下面的说明描述了实施例的数个方面中的一个,下面的说明构成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的一部分。在实施例的描述中,不包括对公知的功能或配置的任何详细描述,以清楚地传达本公开的要点。
然而,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型。因此,实施例不意味着受限于本公开的描述。实施例应该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的思想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改变、等同物和替换物。
此外,用于描述本公开和权利要求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该以常规或字典的含义来解释,并且基于发明人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以便最好地描述其发明的原则,术语或词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根据实施例的公开的技术构思一致的含义和概念。
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说明。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comprises/comprising)”和/或“包括/包含(includes/including)”在本文中使用时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群组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通常使用的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匹配的含义,而不应该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本文另有定义。
当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组成元件,并且将省略与其相关的重复描述。在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当认为这样的描述将引起对本公开的歧义解释时,将省略对公知的相关结构或功能的详细描述。
此外,在部件的描述中,当描述本公开的部件时,本文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成元件与另一个组成元件区分开来的目的,并且组成元件的性质、次序或顺序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当一个组成元件被描述为“连接”、“联接”或“附接”到另一个组成元件时,应该理解的是,一个组成元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附接到另一个组成元件,并且中间组成元件也可以“连接”、“联接”或“附加”到所述组成元件。
与任一实施例中包括的组成元件具有相同的共同功能的组成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使用相同的名称进行描述。除非相反地公开,否则任何实施例中公开的配置都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并且将省略对重复配置的具体描述。
图1A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1B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和夹具的前视图。图1C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和夹具在连接器组件完全联接时的前视图。
图2是图1的壳体处于完全固定到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平面图。图4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4中的线VI-VI截取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印刷电路板(PCB)的连接器组件的底视图。
参考图1A至图7,连接器组件100可以包括PCB 190、线缆140和连接器。连接器可以将PCB 190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140。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端子110、主体120和壳体130。
当连接器容纳线缆140时,工人可以通过沿向下方向向壳体130的顶表面施加力来将壳体130联接到主体120。线缆140可以被壳体130和主体120从顶侧和底侧挤压。线缆140可以电连接到多个端子110。此处,向下方向可以是以主体120为基础放置PCB 190的方向。在附图中,向上方向可以是+z方向,并且向下方向可以是-z方向。当壳体130完全联接到主体120时,多个端子110可以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140。
线缆140的纵向方向可以沿x轴方向设置。线缆140可以包括:传输信号的内部导体141、包围内部导体141的绝缘体142、包围绝缘体142并减少噪声发生的线缆屏蔽件143、以及包围线缆屏蔽件143的外部护套144。绝缘体142可以包括比内部导体141更柔韧的材料。外部护套144可以包括比线缆屏蔽件143更柔韧的材料。绝缘体142和外部护套144可以包括例如橡胶。绝缘体142和外部护套144可以包括绝缘材料。
与线缆屏蔽件143和外部护套144相比,内部导体141和绝缘体142可以在向前方向上突出。在线缆140的前端部,可以仅设置内部导体141和绝缘体142。换句话说,绝缘体14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不被线缆屏蔽件143和/或外部护套144覆盖。
在利用单独的夹具(即,夹具9)支撑主体120的下侧表面的同时,工人可以沿向下方向按压壳体130。壳体130可以沿朝向PCB 190的方向移动。在壳体130移动的同时,多个端子110可以切割线缆140的护套部分并且可以刺入线缆140的金属部分中。多个端子110可以接触线缆140的金属部分。
夹具9可以包括夹具主体91、可转动地连接到夹具主体91的一对夹具臂92、以及能够沿着夹具主体9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的滑块93。在这种情况下,竖直方向可以是z轴方向。一对夹具臂93可以支撑主体120。滑块93可以按压壳体130。
由于夹具9支撑主体120,所以施加到壳体130的力可能不直接传递到PCB 190。此处,由夹具9支撑的主体120的一部分可以称为保持点HP。保持点HP可以是平面。主体120的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PCB 190间隔开。保持点HP可以在z轴方向上与PCB 190的顶表面间隔开。
当主体120完全联接到壳体130时,壳体130的底表面与PCB 190之间的距离d2可以大于或等于保持点HP与PCB 190之间的距离d1。根据上述结构,当主体120连接到壳体130时,夹具9可以不干涉壳体130。例如,主体120的一部分可以连接到PCB 190,而主体120的另一部分可以与PCB 190间隔开。
多个端子110可以支撑线缆140。当主体120完全联接到壳体130时,多个端子110可以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140。多个端子110可以在线缆140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多个端子110可以平行于x轴方向设置。多个端子110可以包括导体端子111和屏蔽端子112,导体端子111被设置为切割绝缘体142并接触内部导体141;屏蔽端子112被设置为切割外部护套144并接触线缆屏蔽件143。导体端子111的宽度可以小于屏蔽端子112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宽度可以是在y轴方向上的长度。
多个端子110可以容纳于主体120内。主体120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容纳多个端子110的多个凹槽。导体端子111的上端可以在绝缘体142的上侧。
导体端子111可以包括:固定到PCB 190的导体端子体1111、从导体端子体1111突出的一对导体端子臂1112、以及在所述一对导体端子臂1112之间的导体端子凹槽1113。导体端子凹槽1113的宽度可以小于内部导体141的宽度。当主体120联接到壳体130时,绝缘体142可以被一对导体端子臂1112切割,并且内部导体141可以插入导体端子槽1113中。所述一对导体端子臂1112可以在水平方向上打开。
屏蔽端子112可以包括:固定到PCB 190的屏蔽端子体1121、从屏蔽端子体1121突出的一对屏蔽端子臂1122、以及设置在所述一对屏蔽端子臂1122之间并且从屏蔽端子体1121向上突出的多个屏蔽端子突起部1123。当主体120联接到壳体130时,外部护套144可以被一对屏蔽端子臂1122切割,并且多个屏蔽端子突起部1123可以被线缆屏蔽件143变形。多个屏蔽端子突起部1123和/或一对屏蔽端子臂1122可以接触线缆屏蔽件143。
主体120可以设置在PCB 190上。保持点HP可以设置在主体120的底表面上。保持点HP的纵向方向可以平行于线缆140的纵向方向设置。主体120可以包括连接到PCB 190的多个支腿129。夹具9可以插入多个支腿129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可以支撑保持点HP。可以设置一对保持点HP。所述一对保持点HP可以以多个端子110为基础彼此相对地布置。
主体120的底表面可以具有沿y轴方向的宽度。主体120的宽度中相对较小的宽度w1的长度可以大于多个端子110的宽度中相对较大的宽度w2的长度。换句话说,主体120的宽度可以大于多个端子110中的每一个端子的宽度。保持点HP可以设置在主体120的未设置多个端子110的部分中。
当从主体120的底表面看去时,多个端子110可以设置在主体120的中心部分上。例如,多个端子110可以沿着主体120的中心线设置在主体120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所述中心线可以是沿着主体120的底表面的中心在x轴方向上设置的线。多个端子110可以设置在主体120的中心。多个端子110中的每一个端子的中心可以沿着主体120的中心线布置。从多个端子110中的每一个端子的两个边缘部分到主体120的边缘可以存在间隙。
壳体130可以连接到主体120。壳体130可以覆盖主体120。壳体130可以包围主体120的周边。
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图9是沿着图8中的线IX-IX截取的剖视图。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侧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中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8至图11,连接器组件可以包括壳体130和容纳线缆140的主体120。主体120和壳体130可以包括多个闩锁。图8和图9示出了主体120没有完全联接到壳体130的状态。主体120可以暂时联接到壳体130。可以由主体120和壳体130的第一闩锁来防止壳体130意外地与主体120分离的情况。图10和图11示出了主体120完全联接到壳体130的完全联接状态。在完全联接状态下,可以由主体120和壳体130的第二闩锁来防止主体120和壳体130的联接的释放。
壳体130可以包括多个槽135,所述多个槽135设置在壳体130的侧壁部分处并且沿高度方向形成于壳体130上。例如,多个槽135中的每一个槽均可以从壳体130的下端在+z方向上凹陷。多个槽135可以在对应于线缆140的纵向方向的x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通过多个槽135,当壳体130的侧壁部分被主体120卡住时,壳体130的侧壁部分可以在向外的方向上弹性地变形。当壳体130的侧壁部分与主体120分离时,壳体130的侧壁部分可以恢复到其原始形状。
主体120可以包括:主体罩121、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和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壳体130可以包括壳体罩131、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连接壳体突起部133和壳体容纳部分134。
主体120的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和壳体130的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可以称为第一闩锁。主体120的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和壳体130的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可以称为第二闩锁。
主体罩121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容纳多个端子的中空部。主体罩121可以连接到PCB。
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可以从主体罩121的侧表面突出。主体罩121的侧表面可以是其法线平行于y轴方向设置的表面。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可以设置在主体罩121的上端附近。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可以防止壳体130在向上方向上意外地分离,这是因为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被壳体130卡住。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可以与壳体130表面接触。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主体罩121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可以从主体罩121的侧表面突出。当壳体130完全联接到主体120时,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可以被主体120卡住。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可以设置在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的下侧。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可以设置在与线缆140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即,x轴方向)上与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间隔开的位置处。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可以与壳体130表面接触。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联接主体突起部123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主体罩121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可以从主体罩121的后表面突出。主体罩121的后表面可以是其法线平行于x方向设置的表面。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可以插入壳体130中。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可以与壳体130表面接触。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130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主体罩121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壳体罩131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容纳主体120的中空部。
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可以从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突出。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可以设置在壳体罩131的下端附近。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22可以在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被主体120卡住时防止壳体130在向上方向上意外地分离。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可以与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表面接触。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和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防分离主体突起部122和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可以从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突出。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可以设置得高于防分离壳体突起部132。当主体120完全联接到壳体130时,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可以被壳体130卡住。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可以与联接主体突起部123表面接触。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和联接主体突起部123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联接壳体突起部133和联接主体突起部123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壳体容纳部分134可以容纳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壳体容纳部分134可以是从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凹入的凹槽或穿透壳体罩131的孔。壳体容纳部分134和轴向主体突起部124的接触表面可以朝向外的方向向下倾斜。壳体容纳部分134和轴向主体突起部124的接触表面可以包括在远离壳体罩131的内侧表面的方向上接近PCB的倾斜表面。
除了第二闩锁(例如,主体120和壳体130)的联接力之外,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容纳部分134可以将主体120更稳定地联接到壳体130。第二闩锁可以从+y侧和/或-y侧固定主体120和壳体130,并且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容纳部分134可以从-x侧固定主体120和壳体130。连接器组件可以通过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容纳部分134以及第二闩锁来实现双闩锁结构。更具体地,当线缆140在z轴方向上被提起时,轴向主体突起部124和壳体容纳部分134可以减少或防止壳体130在z轴方向上被意外地提起的事件。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PCB的连接器组件的底视图。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主体和壳体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图16是根据实施例的省略了壳体和盖屏蔽件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参考图12至图16,连接器组件200可以包括PCB 290、线缆240和连接器。连接器可以将PCB 290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240。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端子210、主体220、壳体230、盖屏蔽件250和座屏蔽件260。多个端子210可以包括导体端子211和屏蔽端子212。可以设置多个屏蔽端子212。
主体220可以容纳多个端子210和座屏蔽件260。主体220可以包括主体罩221和主体臂229。主体臂229可以沿向外的方向从主体罩221突出。主体臂229可以插入壳体130中。多个保持点HP可以设置在主体臂229上。主体臂229的外表面可以与壳体230的外表面平行。壳体230可以包括用于在其中容纳主体臂229的空间。
壳体230可以联接到主体220。壳体230可以容纳盖屏蔽件250。
主体臂229可以插入壳体230中,并且可以在向外的方向上露出。主体臂229的底表面可以比壳体230的底表面更远离PCB 290。根据上述结构,外部夹具(例如,图1B的夹具9)的插入可以是易于实施的。此外,可以容易地在视觉上识别外部夹具是否适当地支撑主体220。
主体臂229的底表面可以不与主体罩221的底表面平行。更具体地,主体臂229的底表面可以设置得高于主体罩221的底表面。主体臂229的底表面距PCB 290的距离的长度可以大于主体罩221的底表面距PCB 290的距离的长度。根据上述结构,当保持点HP形成于主体臂229上而不是当保持点HP形成于主体罩221上时,外部夹具可以更容易地接近保持点HP并且连接器的总高度可以减小。
盖屏蔽件250和座屏蔽件260可以包围线缆240的前端部,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的发生。盖屏蔽件250可以安装在壳体230上。座屏蔽件260可以设置在PCB 290上并且可以连接到盖屏蔽件250。
通过盖屏蔽件250和座屏蔽件260,可以屏蔽在线缆240的未被线缆屏蔽件包围的暴露部分中出现的噪声。盖屏蔽件25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切割线缆240的外部护套的上部部分,并且可以接触线缆屏蔽件。座屏蔽件26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切割线缆240的外部护套的下部部分和两侧部分,并且可以接触线缆屏蔽件。
图17是根据实施例的盖屏蔽件和座屏蔽件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图19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17至图19,盖屏蔽件250可以包括盖座251、前盖板252、盖臂253、侧盖板254、后盖板255、前盖孔258和上盖孔259。
盖座251可以覆盖线缆240的上侧。盖座251可以覆盖例如线缆240的前端部。盖座251可以包括板状形状。
前盖板252可以沿向下方向从盖座251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座屏蔽件260。前盖板252可以覆盖线缆240的前部。前盖板252可以防止噪声沿向前方向逸出。
盖臂253可以沿向后方向从前盖板252延伸。盖臂253可以例如从前盖板252的边缘沿向后方向延伸。盖臂253可以部分地覆盖前盖板252和侧盖板254之间的间隙空间。
侧盖板254可以在向下方向上从盖座251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座屏蔽件260。前盖板252可以覆盖线缆240的一侧。前盖板252可以防止噪声沿侧面方向逸出。
后盖板255可以在向下方向上从盖座251延伸。后盖板255可以切割线缆240的外部护套244的上部部分,并且可以接触线缆240的线缆屏蔽件243。后盖板255可以接触线缆屏蔽件243,以与线缆屏蔽件243一起执行噪声屏蔽功能。附图示出了后盖板255穿过线缆屏蔽件243,然而,这仅是为了便于图示。当主体220联接到壳体230时,后盖板255可以通过被线缆屏蔽件243挤压而变形。例如,后盖板255的端部部分可以变形。
可以省略后盖板255。例如,前盖板252和侧盖板254可以从盖座251延伸,然而,可以不设置后盖板255。当设置后盖板255时,可以提高噪声屏蔽效果。即使不设置后盖板255,也可以通过盖座251、前盖板252和侧盖板254提高噪声屏蔽效果。
前盖孔258可以穿透前盖板252。前盖孔258可以容纳屏蔽紧固件267,如下文所描述的。
上盖孔259可以穿透盖座251。上盖孔259可以将线缆240的前端部暴露于外部。工人可以通过上盖孔259目视观察线缆240是否在适当的位置处联接到壳体230。
座屏蔽件260可以连接到盖屏蔽件250。座屏蔽件260可以包括屏蔽主体261、屏蔽腿262、屏蔽前臂263、屏蔽侧臂264、屏蔽后臂265、屏蔽突起部266和屏蔽紧固件267。
座屏蔽件260可以是屏蔽端子(例如,图4的屏蔽端子112)的变型设计。例如,座屏蔽件260的屏蔽后臂265可以对应于屏蔽端子(例如,图4的屏蔽端子112)。此处,座屏蔽件260可以称为屏蔽端子。盖屏蔽件250可以联接到壳体230并且可以接触多个屏蔽端子中的任何一个屏蔽端子。
座屏蔽件260可以仅由屏蔽后臂265和屏蔽侧臂264构成。例如,座屏蔽件260可以仅由屏蔽后臂265和屏蔽侧臂264构成,并且盖屏蔽件250可以包括盖座251和侧盖板254,该侧盖板254从盖座251伸出并接触屏蔽侧臂264。
屏蔽主体261可以具有环形形状。例如,屏蔽主体261可以被制造成板状,并且可以通过弯曲四次而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屏蔽主体261的两端连接的部分可以是屏蔽紧固件267。可以在屏蔽主体261的一端处设置突起部,并且在屏蔽主体261的另一端处设置卡扣。突起部和卡扣可以称为屏蔽紧固件267。
屏蔽腿262可以在向下方向上从屏蔽主体261延伸,并且可以连接到PCB 290。屏蔽腿262可以插入PCB 290中。
屏蔽前臂263可以从屏蔽主体261延伸。屏蔽前臂263可以具有至少弯曲一次的形状。屏蔽前臂263的端部可以比屏蔽主体261向外突出更多。屏蔽前臂263可以在结构上是弹性的。屏蔽前臂263可以通过被盖屏蔽件250挤压而变形。屏蔽前臂263可以设置在屏蔽主体261的前部部分处。
屏蔽侧臂264可以从屏蔽主体261延伸。屏蔽侧臂264可以具有至少弯曲一次的形状。屏蔽侧臂264的一端可以比屏蔽主体261更向外突出。屏蔽侧臂264可以在结构上是弹性的。屏蔽侧臂264可以通过被盖屏蔽件250挤压而变形。屏蔽侧臂264可以设置在屏蔽主体261的侧部部分处。
屏蔽后臂265可以从屏蔽主体261延伸。屏蔽后臂265可以切割线缆240的外部护套244的下部部分和侧部部分,并且可以接触线缆240的线缆屏蔽件243。附图示出了屏蔽后臂265穿过线缆屏蔽件243,然而,这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当主体220联接到壳体230时,屏蔽后臂265可以通过被线缆屏蔽件243挤压而变形。例如,屏蔽后臂265的端部可以变形。
屏蔽突起部266可以从屏蔽主体261延伸。当盖屏蔽件250联接到座屏蔽件260时,屏蔽突起部266可以在盖臂253和侧盖板254之间。屏蔽突起部266可以覆盖盖臂253和侧盖板254之间的空间。
图20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参考图20,连接器组件300可以包括PCB 390、线缆340和连接器。连接器可以将PCB390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340。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端子(例如,图14的多个端子210)、主体320、壳体330、盖屏蔽件350和座屏蔽件(例如,图14的座屏蔽件260)。主体320可以包括插入壳体330中的主体臂。多个主体臂329可以通过在线缆340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来设置。
图21是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参考图21,连接器组件400可以包括PCB 490、线缆440和连接器。连接器可以将PCB490电气地且物理地连接到线缆440。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端子(例如,图14的多个端子210)、主体420和壳体430。主体420可以包括插入壳体430中的至少一个主体臂429。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诸如特定部件和有限的实施例的特定事项并参考附图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提供这些是为了便于整体理解。此外,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描述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是由“具体实施方式”限定的,而是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应该被解释为包括于本公开中。
Claims (16)
1.一种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
印刷电路板;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主体,所述主体支撑所述多个端子,包括保持点以接触所述外部夹具,并且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线缆,所述线缆由所述多个端子支撑;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主体,覆盖所述线缆,并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间隔开;
其中,在所述主体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空间,外部夹具插入所述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点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面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主体罩,所述主体罩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联接主体突起部,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从所述主体罩突出,并且设置为在所述壳体完全联接到所述主体时被所述壳体卡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壳体罩,所述壳体罩连接到所述主体罩;以及
联接壳体突起部,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罩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能够被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卡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和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彼此表面接触,并且
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和所述联接壳体突起部的接触表面包括在远离所述主体罩的方向上靠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倾斜表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防分离主体突起部,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从所述主体罩突出,设置为在所述壳体完全联接到所述主体之前被所述壳体卡住,并且设置在比所述联接主体突起部更靠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位置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防分离壳体突起部,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从所述壳体罩的内侧表面突出,并且能够被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卡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和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彼此表面接触,并且
所述防分离主体突起部和所述防分离壳体突起部的接触表面包括在远离所述主体罩的方向上靠近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倾斜表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轴向主体突起部,所述轴向主体突起部在平行于所述线缆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主体罩突出,并且联接到所述壳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壳体容纳部分,所述轴向主体突起部容纳在所述壳体容纳部分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
内部导体;
包围所述内部导体的绝缘体;
包围所述绝缘体的线缆屏蔽件;以及
包围所述线缆屏蔽件的外部护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端子包括:
导体端子,所述导体端子切割所述绝缘体并接触所述内部导体;以及
多个屏蔽端子,所述多个屏蔽端子切割所述外部护套并接触所述线缆屏蔽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屏蔽件,所述盖屏蔽件联接到所述壳体并接触所述多个屏蔽端子中的任何一个屏蔽端子。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
主体罩,所述主体罩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主体臂,所述主体臂从所述主体罩突出,插入所述壳体中,并且包括所述保持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提供多个主体臂,并且
所述主体臂在所述线缆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16.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于将内部导体、包围所述内部导体的绝缘体、包围所述绝缘体的线缆屏蔽件、以及包括包围所述线缆屏蔽件的外部护套的线缆物理地且电气地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括:
多个端子,所述多个端子设置在印刷电路板上;
主体,所述主体支撑所述多个端子,包括接触外部夹具的保持点,并且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联接到所述主体,覆盖所述线缆,并且与所述印刷电路板间隔开;
其中,在所述主体和所述印刷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空间,所述外部夹具插入所述空间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48902 | 2022-04-20 | ||
KR10-2022-0048900 | 2022-04-20 | ||
KR1020230023930A KR20230149713A (ko) | 2022-04-20 | 2023-02-22 |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KR10-2023-0023930 | 2023-02-2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91166U true CN220291166U (zh) | 2024-01-02 |
Family
ID=8933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891211.3U Active CN220291166U (zh) | 2022-04-20 | 2023-04-19 | 连接器和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91166U (zh) |
-
2023
- 2023-04-19 CN CN202320891211.3U patent/CN2202911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701537B1 (ko) | 전기 커넥터 시스템 | |
KR101168093B1 (ko) | 커넥터 및 케이블 리테이너 | |
US8062041B2 (en) | Connector | |
US9608388B2 (en) | Connector | |
KR100208058B1 (ko) | 전기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
US10879646B2 (en) | Connector assembly | |
EP3316406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or | |
US6454603B2 (en) |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latching and ground structure | |
JP4851355B2 (ja) | 外導体端子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CN113517618B (zh) | 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
CN114830452A (zh) | 连接器装置 | |
KR20150095549A (ko) | 커넥터 | |
US7442082B2 (en) | Shielded connector with folding arrangement ensuring perpendicularity between sidewall and bottom wall of the metal housing | |
JP2764687B2 (ja) | 高速伝送用コネクタ | |
CN220291166U (zh) | 连接器和由外部夹具联接的连接器组件 | |
KR20210054449A (ko) | 기판 커넥터 | |
KR20180073480A (ko) | 커넥터 및 커넥터의 제조 방법 | |
CN210111107U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6805772A (zh) | 连接器组件以及第一连接器 | |
US20220336976A1 (en) | Receptacle coupler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6914502A (zh) | 连接器和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 |
US20230344158A1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13991373A (zh) | 同轴连接器 | |
EP4266505A1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214542817U (zh) | 开关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