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86263U -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86263U
CN220286263U CN202321784974.4U CN202321784974U CN220286263U CN 220286263 U CN220286263 U CN 220286263U CN 202321784974 U CN202321784974 U CN 202321784974U CN 220286263 U CN220286263 U CN 220286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ctuator
motor shaft
braking
loc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849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理钢
陆柳畅
杨勇
丁苗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ecang Linear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849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86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86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86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属于致动器领域,解决了发生扭矩过载时致动器的输出轴和锁定装置容易受损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锁定元件、电驱部件和制动元件,制动元件接合于致动器的电机轴并由电机轴带动旋转,所述锁定元件具有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的锁定位置和释放制动元件的解锁位置,电驱部件驱动制动元件从锁定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制动元件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对电机轴施加制动扭矩而限制电机轴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当电机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实现致动器的自锁。

Description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展示了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属于致动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致动器被广泛运用,通常被作为升降桌椅、移动动力窗、挡风玻璃刮水器、货物卷帘的驱动单元,致动器通常设有电机轴和传动机构,动力传动机构与致动器的电机轴传动连接,并将动力和/或运动从致动器传递到附件。
在升降桌的运用中,升降桌在致动器的作用下实现上升和下降,升降桌到达指定位置后致动器停止运行,但当升降桌上的重量或者升降桌受到较大的压力时,会使升降桌自动下降,进而可能导致升降桌上的物品掉落,影响用户的使用,其中中国发明专利(CN111697758A)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马达的锁定装置,包括锁销和螺线管,螺线管包括电磁线圈、柱塞和弹簧,该专利中锁销整体为环形,锁销套设在电机轴上,该专利中当螺线管失电时,柱塞与锁销配合从而限制致动器的电机轴进行转动,实现致动器的自锁,但是致动器在故障情况下,会发生扭矩过载的情况,此时致动器输出的扭矩会施加到锁销上,从而可能导致电机轴和锁销受损,降低电机轴和锁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发生扭矩过载时致动器的电机轴和锁定装置容易受损的问题,为此提供了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当发生扭矩过载时,制动元件松开致动器的电机轴。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包括锁定元件、电驱部件和制动元件,制动元件接合于致动器的电机轴并由电机轴带动旋转,所述锁定元件具有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的锁定位置和释放制动元件的解锁位置,电驱部件驱动制动元件从锁定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制动元件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对电机轴施加制动扭矩而限制电机轴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当电机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致动器的电机轴上设有制动元件,当需要对致动器进行制动时,锁定元件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此时锁定元件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制动元件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对电机轴施加制动扭矩,从而限制电机轴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即限制致动器的运行,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动元件和锁定元件的配合能够使致动器停止运行,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锁定元件与制动元件配合时,制动元件对电机轴产生制动扭矩,而致动器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会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使电机轴恢复转动,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轴和制动元件因扭矩过载而受损,提高电机轴和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元件套装于电机轴且设有缺口,当致动器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通过增大缺口的宽度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缺口可以使制动元件更加容易发生形变,当致动器的输出扭矩过大时,制动元件在电机轴的作用下会增大内径,从而减小制动元件与电机轴之间的摩擦力,即减小制动元件对电机轴的限制力,使电机轴能够恢复转动,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轴和制动元件因扭矩过载而受损,提高电机轴和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其次制动元件具有缺口,在安装和拆卸制动元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缺口增大制动元件的内径,因此在拆装过程中不会损伤电机轴的外表面和制动元件的内表面,对电机轴和制动元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使制动元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方便简单,有利于制动元件的装配和更换。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元件包括具有两个自由端的环体,两个自由端之间形成所述缺口,所述环体与电机轴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元件上设有多个挡块,挡块沿制动元件的径向延伸且分布于制动元件的外周侧;或者,挡块沿制动元件的轴向延伸且分布与制动元件的表面,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与挡块抵接并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制动元件通过挡块与锁定元件抵接,使锁定元件能够对制动元件施加稳定的周向锁定力,提高制动元件与锁定元件的配合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缺口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有所述挡块。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将挡块设置于缺口处,可以使制动元件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减小电机轴与制动元件之间的制动扭矩,使制动元件更容易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降低电机轴和锁止环受损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挡块的两侧均设有与锁定元件抵接的抵接面,相邻两个挡块之间形成锁止槽,所述抵接面形成锁止槽的内侧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锁止槽由相邻两个挡块形成,锁定元件伸入锁止槽后,与挡块的抵接面形成抵接,且挡块的两侧均设有抵接面,制动元件可以同时限制电机轴在两个方向上的转动,从而实现致动器的双向自锁,可以有效提高致动器锁定状态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元件与电机轴的接合面设有沿制动元件径向凹陷的凹槽。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制动元件在凹槽处的厚度减小,使制动元件更容易出现形变,从而降低电机轴与制动元件之间的制动扭矩,使制动元件更容易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同时通过凹槽可以减小制动元件与电机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减小电机轴与制动元件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极大程度的降低电机轴和制动元件因摩擦力而受损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元件沿制动元件的径向运动;或者,所述锁定元件的运动方向与电机轴的轴向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电驱部件安装于致动器的机壳,电驱部件包括线圈,锁定元件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线圈在得电时驱动锁定元件朝解锁位置移动;所述弹性件在线圈失电时带动锁定元件朝锁定位置移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当发生紧急情况或者停电时,线圈失去电流后,电驱部件失去对锁定元件的作用力,锁定元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锁定位置移动,锁定元件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以此限制电机轴的转动,即限制致动器的运行,锁定装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限制致动器的运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元件活动安装于电驱部件,线圈环绕于锁定元件的外周侧,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且环绕于锁定元件的外周侧,锁定元件的外周侧设有与弹性件端部抵接的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电驱部件还包括支架和转动臂,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转动臂的一端通过弹簧片与支架转动连接,锁定元件设置于转动臂另一端,转动臂通过线圈得电或者失电从而带动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致动器包括用于限制转动臂转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处于电驱部件与制动元件之间,所述限位块在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与转动臂朝向制动元件的表面相抵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可以限制转动臂远离线圈,避免转动臂脱离线圈的吸附范围,确保锁定元件能够在线圈的作用下移动至解锁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致动器包括后盖,所述锁定装置处于致动器的机壳与后盖之间,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后盖的内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所述后盖能够对锁定装置形成遮罩,避免锁定装置直接暴露在外部,降低锁定装置受损的可能性,可以有效提高锁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电驱部件包括线圈,致动器的机壳上设有引导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引导槽,所述线圈在得电时驱动锁定元件朝解锁位置移动;所述线圈失电时锁定元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朝锁定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展示了一种致动器,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采用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致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致动器后端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致动器的后盖与机壳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致动器后端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盖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致动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致动器后端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致动器、11电机轴、111轴向方向、112径向方向、12机壳、13固定板、14后盖、141限位块、2锁定装置、21制动元件、211锁止槽、212挡块、2121抵接面、213缺口、214凹槽、215轴孔、22电驱部件、221支架、222线圈、223弹簧片、224转动臂、23锁定元件、231挡板、232压缩弹簧、24限位板、241引导槽、3减速机构、31蜗杆、32蜗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致动器1的锁定装置2,包括锁定元件23、电驱部件22和制动元件21,制动元件21接合于致动器1的电机轴11并由电机轴11带动旋转,所述锁定元件23具有对制动元件21施加周向锁定力的锁定位置和释放制动元件21的解锁位置,电驱部件22驱动制动元件21从锁定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制动元件21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对电机轴11施加制动扭矩而限制电机轴11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当电机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21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机轴11的第一方向为致动器1运行时电机轴11的转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1的电机轴11上设有制动元件21,当需要对致动器1进行制动时,锁定元件23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此时锁定元件23对制动元件21施加周向锁定力,制动元件21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限制电机轴11在第一方向上的转动,即限制致动器1的运行,本实施例通过制动元件21和锁定元件23的配合能够使致动器1停止运行,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锁定元件23与制动元件21配合后,锁定元件23对制动元件21的周向锁定力会限制制动元件21的转动,从而使制动元件21与电机轴11之间产生制动扭矩,而当致动器1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21会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使电机轴11恢复转动,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轴11和制动元件21因扭矩过载而受损,提高电机轴11和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致动器1的扭矩过载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故障情况下,致动器1的扭矩过载,在致动器1的运行过中锁定元件22运动至锁定位置并对制动元件21施加周向锁定力,此时致动器1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21的制动扭矩时,使制动元件21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另一种是致动器1已经在锁定元件22的作用下停止运行,此时致动器1的扭矩过载,使致动器1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21的制动扭矩,从而使制动元件21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元件21套装于电机轴11且设有缺口213,所述制动元件21包括具有两个自由端的环体,两个自由端之间形成所述缺口213,所述环体与电机轴11过盈配合,当致动器1的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21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21通过增大缺口213的宽度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所述缺口213可以使制动元件21更加容易发生形变,当致动器1的输出扭矩过大时,制动元件21在电机轴11的作用下会增大内径,从而减小制动元件21与电机轴11之间的摩擦力,即减小制动元件21对电机轴11的限制力,使电机轴11能够恢复转动,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轴11和制动元件21因扭矩过载而受损,提高电机轴11和锁止机构的使用寿命;其次制动元件21具有缺口213,在安装和拆卸制动元件21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缺口213增大制动元件21的内径,因此在拆装过程中不会损伤电机轴11的外表面和制动元件21的内表面,对电机轴11和制动元件2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使制动元件21的安装和拆卸过程更加方便简单,有利于制动元件21的装配和更换。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元件21整体为一个呈C形的环体,所述制动元件21的厚度自所述缺口213两侧向制动元件21的中部逐渐缩减,制动元件21两端的厚度最大,而制动元件21的中部厚度较小,因此更容易出现形变,使制动元件21松开电机轴11所需的扭矩更小,进一步降低电机轴11与锁定装置2受损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元件21上设有多个挡块212,挡块212沿制动元件21的径向延伸且均匀分布于制动元件21的外周侧,所述挡块212的两侧均设有与锁定元件23抵接的抵接面2121,相邻两个挡块212之间形成锁止槽211,抵接面2121形成锁止槽211的内侧壁,锁定元件23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元件23伸入锁止槽211并与抵接面2121形成抵接,从而对制动元件21施加周向锁定力;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挡块212也可以是设置于制动元件21的表面,挡块2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电机轴11的轴向,制动元件21通过挡块212与锁定元件23抵接,使锁定元件23能够对制动元件21施加稳定的周向锁定力,提高制动元件21与锁定元件23的配合稳定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挡块212中有一个处于缺口213的其中一侧,将挡块212设置于缺口213处,可以使制动元件21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减小电机轴11与制动元件21之间的制动扭矩,使制动元件21更容易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降低电机轴11和锁止环受损的可能性。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元件与电机轴的接合面设有沿制动元件21径向凹陷的凹槽214,制动元件21在凹槽214处的厚度减小,使制动元件21更容易出现形变,从而降低电机轴11与制动元件21之间的制动扭矩,使制动元件21更容易解除对电机轴11的限制,同时通过凹槽214可以减小制动元件21与电机轴11之间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减小电机轴11与制动元件21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极大程度的降低电机轴11和制动元件21因摩擦力而受损的可能性;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凹槽214的位置优选处于相邻两个挡块212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驱部件22安装于致动器1的机壳12,电驱部件2包括线圈222,锁定元件23设有弹性件,所述线圈222得电时,线圈222驱动锁定元件23朝解锁位置移动;所述线圈222失电时,弹性件带动锁定元件23朝锁定位置移动,当致动器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线圈222获得电流,线圈222产生磁力对锁定元件23产生吸附力,使锁定元件23远离制动元件21,即从锁定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此时锁定元件23与制动元件21分离,致动器1的电机轴11保持正常转动,而当致动器1意外断电或者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时,线圈222失去电流,即失去对锁定元件23的吸附力,锁定元件23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制动元件21移动,即从解锁位置移动到锁定位置,锁定元件23与挡块212抵接从而对制动元件21施加周向锁定力,以此限制电机轴11的转动,即限制致动器1的运行,本实施例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限制致动器1的运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元件23为柱塞,且锁定元件23部分伸入电驱部件22内,电驱部件22的支架221内设有供锁定元件23滑动的滑槽,所述线圈222环绕于锁定元件23的外周侧,弹性件为压缩弹簧232且环绕于锁定元件23的外周侧,锁定元件23的外周侧设有与弹性件端部抵接的挡板231,弹性件被限制在挡板231和支架221之间,当线圈222得电时,锁定元件23移动至解锁位置,弹性件在挡板231的作用下被压缩;而当线圈222失电时,弹性件推动挡板231使锁定元件23移动至锁定位置。
如图3至图6所示,在另一种该实施例中所述电驱部件22还包括支架221和转动臂224,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223,所述转动臂224的一端通过弹簧片223与支架221转动连接,锁定元件23设置于转动臂224另一端,当线圈222得电时,线圈222对转动臂224产生吸附力,使转动臂224朝向线圈222转动,同时转动臂224带动锁定元件23移动至解锁位置;当线圈222失电时,转动臂224在弹簧片223的作用下远离线圈222,同时转动臂224带动锁定元件23移动至锁定位置。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1的后端设有与机壳12可拆连接的后盖14,后盖14与机壳12后端之间形成用于容纳锁定装置2的安装腔,所述后盖14能够锁定装置2形成遮罩,避免锁定装置2直接暴露在外部,降低锁定装置2受损的可能性;另外所述后盖14的内壁设有用于限制转动臂224转动范围的限位块141,所述限位块141处于电驱部件22与制动元件21之间,当所述锁定元件23处于锁定位置时所述限位块141与转动臂224朝向制动元件21的表面相抵接,所述限位块141可以限制转动臂224远离线圈222,避免转动臂224脱离所述线圈222的吸附范围,确保锁定元件23能够在线圈222的作用下移动至解锁位置。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141也可以是设置于机壳12的后端;或者所述限位块141也可以是直接设置于电驱部件22的支架221上。
如图7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驱部件22还可以是包括线圈222,致动器1的机壳12上设有引导锁定元件23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引导槽241,所述引导槽241由两个限制锁定元件23水平移动的限位板24形成,两个限位板24能够有效限制锁定元件23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降低锁定元件23在水平方向上的晃动幅度,使锁定元件23的移动更加平稳顺畅,同时也能为锁定元件23提供支撑,使锁定元件23对制动元件21施加稳定的周向锁定力,提高锁定元件23对制动元件21的限制力;而当所述线圈222得电时,线圈222对锁定元件23产生吸附力,从而驱动锁定元件23朝解锁位置移动;当所述线圈222失电时,锁定元件23在重力的作用下朝锁定位置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11包括轴向方向111和径向方向112,所述电驱部件22直接安装于致动器1的机壳12上,所述锁定元件23位于制动元件21的外周侧,锁定元件23的运动方向与电机轴11的径向方向112平行,即锁定元件23沿电机轴11的径向方向112运动并切换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驱部件22也可以是间接安装于致动器1的机壳12,即驱动部件22通过安装支架进行固定,所述锁定元件23的运动方向与电机轴11的轴向方向111平行,即锁定元件23沿电机轴11的轴向方向111运动并切换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壳12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电驱部件22的固定板13,电机轴11的后端贯穿固定板13,制动元件21套接于电机轴11的后端,电驱部件22安装于固定板13,所述电机轴11的前端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构3,电机轴11没有经过减速机构3的减速,因此电机轴11处的扭矩较小,将制动元件21直接套装在电机轴11上,锁定元件23用较小的周向锁定力便能够实现对电机轴11的限制,从而减小电机轴11、制动元件21和锁定元件23三者所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其三者受损的可能性,提高致动器1的使用寿命。当然可以理解的,所述制动元件21也可以是直接套接在电机轴11的前端,制动元件21处于机壳12和减速机构3之间,此时电机轴11与制动元件21的连接处没有经过减速机构3的减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展示了致动器1,所述致动器1包括电机、减速机构3和锁定装置2,所述电机包括机壳12,所述机壳12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锁定装置2的固定板13,电机轴11的后端贯穿固定板13,锁定装置2包括制动元件21、锁定元件23和电驱部件22,制动元件21套接于电机轴11的后端,电驱部件22安装于固定板13,所述减速机构3包括传动连接的蜗轮32和蜗杆31,蜗杆31固定于电机轴11的前端,电机轴11没有经过减速机构3的减速,因此电机轴11处的扭矩较小,将制动元件21直接套装在电机轴11上,锁定元件23用较小的周向锁定力便能够实现对电机轴11的限制,从而减小电机轴11、制动元件21和锁定元件23三者所受到的作用力,降低其三者受损的可能性,提高致动器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5)

1.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元件、电驱部件和制动元件,制动元件接合于致动器的电机轴并由电机轴带动旋转,所述锁定元件具有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的锁定位置和释放制动元件的解锁位置,电驱部件驱动制动元件从锁定位置运动至解锁位置,制动元件在周向锁定力的作用下对电机轴施加制动扭矩而限制电机轴在第一方向上的旋转,当电机输出扭矩超过制动元件的制动扭矩时制动元件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套装于电机轴且设有缺口,当制动扭矩超过限制扭矩时制动元件通过增大缺口的宽度解除对电机轴的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包括具有两个自由端的环体,两个自由端之间形成所述缺口,所述环体与电机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上设有多个挡块,挡块沿制动元件的径向延伸且分布于制动元件的外周侧;或者,挡块沿制动元件的轴向延伸且分布与制动元件的表面,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与挡块抵接并对制动元件施加周向锁定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两侧中的其中一侧设有所述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两侧均设有与锁定元件抵接的抵接面,相邻两个挡块之间形成锁止槽,所述抵接面形成锁止槽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元件与电机轴的接合面设有沿制动元件径向凹陷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沿制动元件的径向运动;或者,所述锁定元件的运动方向与电机轴的轴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安装于致动器的机壳,电驱部件包括线圈,锁定元件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线圈在得电时驱动锁定元件朝解锁位置移动;所述弹性件在线圈失电时带动锁定元件朝锁定位置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活动安装于电驱部件,线圈环绕于锁定元件的外周侧,弹性件为压缩弹簧且环绕于锁定元件的外周侧,锁定元件的外周侧设有与弹性件端部抵接的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还包括支架和转动臂,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片,转动臂的一端通过弹簧片与支架转动连接,锁定元件设置于转动臂另一端,转动臂通过线圈得电或者失电从而带动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用于限制转动臂转动范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处于电驱部件与制动元件之间,所述限位块在锁定元件处于锁定位置时与转动臂朝向制动元件的表面相抵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后盖,所述锁定装置处于致动器的机壳与后盖之间,所述限位块设置于后盖的内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部件包括线圈,致动器的机壳上设有引导锁定元件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的引导槽,所述线圈在得电时驱动锁定元件朝解锁位置移动;所述线圈失电时锁定元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朝锁定位置移动。
15.致动器,包括电机、减速机构和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
CN202321784974.4U 2023-07-07 2023-07-07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Active CN220286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4974.4U CN220286263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84974.4U CN220286263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86263U true CN220286263U (zh) 2024-01-02

Family

ID=8933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84974.4U Active CN220286263U (zh) 2023-07-07 2023-07-07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86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6525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常州易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阻力可调式电机模组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56525A (zh) * 2024-03-07 2024-04-09 常州易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阻力可调式电机模组及其工作方法
CN117856525B (zh) * 2024-03-07 2024-05-03 常州易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阻力可调式电机模组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86263U (zh)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CN111319596B (zh) 带停放功能的电机械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213085114U (zh) 一种电梯安全钳
CN111332899B (zh) 一种升降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211945800U (zh) 一种升降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115417279B (zh) 一种内转子永磁同步安全节能型曳引机
CN211975725U (zh) 传动机构及电机械制动装置
CN220492800U (zh) 致动器的锁定装置和致动器
CN111824895A (zh) 一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CN114278684B (zh) 一种盘式常闭制动器
CN216241929U (zh) 一种电动轮边制动器
CN211770002U (zh) 一种桥式起重机盘式制动器
CN212047315U (zh) 一种具有断电刹车功能的制动组件及制动装置
CN211969408U (zh) 电机械制动缸及制动系统
CN112573319B (zh) 一种绳轮机构及采用该绳轮机构的限速器
CN209797343U (zh) 一种擦窗提升机双制动机构
CN220684522U (zh) 曳引机制动器
CN211008121U (zh) 一种电动滑轮装置及具有该电动滑轮装置的推拉门
CN210033227U (zh) 一种电动卷门机
CN113381645A (zh) 断电自锁式电机及闸机
CN217643027U (zh) 一种轮毂电机以及移动机器人
CN220488153U (zh) 一种带蜗杆蜗轮调节装置的制动器
CN211951276U (zh) 电机械制动器及制动系统
CN220122723U (zh) 外转子电机、机器人关节
CN220376065U (zh) 一种曳引轮安全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