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3929U -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3929U
CN220273929U CN202321503108.3U CN202321503108U CN220273929U CN 220273929 U CN220273929 U CN 220273929U CN 202321503108 U CN202321503108 U CN 202321503108U CN 220273929 U CN220273929 U CN 220273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tructure
accommodating groove
printed circuit
circuit board
radio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31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铖
张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anxin Fa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Founder Technology Multilayer PC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anxin Fa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Founder Technology Multilayer PC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anxin Fa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Zhuhai Founder Technology Multilayer PCB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anxin Fangz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31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3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3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3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涉及电子部件的领域。该印制电路板包括压合结构、高频结构和射频结构;压合结构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容置高频结构;高频结构电连接于压合结构,且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朝向容纳槽的槽底,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背离容纳槽的槽底;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齐平设置于容纳槽的槽口,或者,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相对容纳槽的槽口内凹设置;射频结构设置于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与容纳槽槽底之间,且射频结构电连接于高频结构。本申请能够解决高频微波射频结构易出现损坏等情况,影响印制电路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部件的领域,尤其涉及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是一种重要的电子部件,能够代替复杂的布线,印制电路板的应用缩小了整机体积,降低设备成本,提高电子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印制电路板包括压合结构,压合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高频微波射频结构,以通过高频微波射频结构传输高频电脉冲信号;然而,高频微波射频结构易出现损坏等情况,从而影响印制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用以解决高频微波射频结构易出现损坏等情况,影响印制电路板正常使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包括压合结构、高频结构和射频结构;
所述压合结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容置所述高频结构;
所述高频结构电连接于所述压合结构,且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齐平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或者,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相对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内凹设置;
所述射频结构设置于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容纳槽槽底之间,且所述射频结构电连接于所述高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压合结构的表面设置容纳槽,并将射频结构和高频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朝向容纳槽的槽底,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背离容纳槽的槽底,且射频结构设置于高频结构背离容纳槽槽口的第一表面;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印制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无需将射频结构设置于压合结构的表面,从而能够通过压合结构和高频结构对射频结构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小射频结构出现损坏的可能性,保证了印制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芯板;
所述高频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数个第二芯板,所述第二芯板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芯板的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芯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表面的导电层;
在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第二芯板中,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且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射频结构,或者,所述导电层复用于形成所述射频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第二芯板中,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导电层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容置所述射频结构;
所述射频结构配置为:去除位于所述功能区内的部分所述导电层,以使位于所述功能区内剩余部分的所述导电层形成所述射频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射频结构相对固定设置于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
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弱流型粘接层,所述弱流型粘接层背离所述容纳槽槽底的表面连接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结构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容纳槽;
至少部分所述高频结构和至少部分所述射频结构位于所述通孔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通孔,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通孔的正投影;
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通孔,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通孔的正投影。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所述容纳槽,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盲槽;
所述盲槽连通所述容纳槽,且至少部分所述高频结构和至少部分所述射频结构位于所述盲槽背离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的一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
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盲槽,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盲槽的正投影。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
由于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因此,该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的优点,具体可参见上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频结构和射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压合结构;
110、第一芯板;120、第一粘接层;130、容纳槽;131、弱流型粘接层;140、通孔;150、盲槽;160、第一金属层;161、第一开口;170、第二金属层;171、第二开口;
200、高频结构;
210、第二芯板;211、高频基板;212、导电层;2121、功能区;220、第二粘接层;
300、射频结构。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压合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高频微波射频结构(RadioFrequency,简称为RF),以通过高频微波射频结构传输高频电脉冲信号,其中,射频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且电磁频率范围在300KHz~300GHz之间。而高频微波射频结构的线路所传输的不是电流,而是一种高频电脉冲信号,高频微波射频结构线路出现凹坑、缺口和针孔等缺陷会影响高频电脉冲信号的传输过程。
在相关技术中,高频微波射频结构设置于压合结构的表面,高频微波射频结构易与其他结构或蚀刻药水等接触,使得高频微波射频结构易出现损坏等情况,从而影响印制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该印制电路板通过在压合结构的表面设置容纳槽,并将射频结构和高频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朝向容纳槽的槽底,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背离容纳槽的槽底,且射频结构设置于高频结构背离容纳槽槽口的第一表面;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印制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无需将射频结构设置于压合结构的表面,而将射频结构设置于容纳槽内,从而能够通过压合结构和高频结构对射频结构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小射频结构出现损坏的可能性,保证了印制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包括压合结构100、高频结构200和射频结构300;压合结构100设置有容纳槽130,容纳槽130容置高频结构200;且高频结构200电连接于压合结构100,且高频结构200的第一表面朝向容纳槽130的槽底,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背离容纳槽130的槽底;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齐平设置于容纳槽130的槽口,或者,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相对容纳槽130的槽口内凹设置,以减小高频结构200受到碰撞而损坏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射频结构300设置于高频结构200的第一表面与容纳槽130槽底之间,且射频结构300电连接于高频结构200,以使射频结构300通过高频结构200电连接于压合结构100,且通过将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容纳槽130的槽底,以通过压合结构100和高频结构200对射频结构30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小射频结构300出现损坏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合结构100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芯板110,第一芯板110可以通过在基板的表面覆盖导电层形成,其中,第一方向平行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厚度方向;压合结构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粘接层120,第一粘接层120可以设置为半固化片,且第一粘接层12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芯板110之间,第一粘接层120的第一表面连接其中一个第一芯板110,第一粘接层120的第二表面连接另一个第一芯板110,以通过第一粘接层120实现相邻第一芯板110的连接过程。
示例性的,第一粘接层12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第一粘接层120的数量小于第一芯板110的数量,当形成压合结构100时,将多个第一芯板110和多个第一粘接层120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一芯板11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粘接层120,随后压合多个第一芯板110和多个第一粘接层120,以形成压合结构100。
参照图1-图3,高频结构200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数个第二芯板210,第二芯板210的数量小于第一芯板110的数量,示例性的,第二芯板210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沿第一方向表面的导电层212,其中,基板设置为高频基板211,以使高频基板211适用于连接射频结构300;高频结构2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粘接层220,第二粘接层220可以设置为半固化片,且第二粘接层22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芯板210之间,第二粘接层220的第一表面连接其中一个第二芯板210,第一粘接层120的第二表面连接另一个第二芯板210,以通过第二粘接层220实现相邻第二芯板210的连接过程。
示例性的,第二粘接层22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第二粘接层220的数量小于第二芯板210的数量,当形成高频结构200时,将多个第一芯板110和多个第二粘接层220沿第一方向依次交替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芯板210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粘接层220,随后压合多个第二芯板210和多个第二粘接层220,以形成高频结构200。
容易理解的是,当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表面时,压合结构100中多个第一芯板110均需要通过在高频基板211的表面覆盖导电层212形成;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则仅需将高频结构200中的第二芯板210选用高频基板211制成,压合结构100中多个第一芯板110可以通过在基板的表面覆盖导电层212形成,从而无需将压合结构100中的第一芯板110选用高频基板211制成,且高频基板211的成本高于基板的成本,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能够减小印制电路板的制备成本。
参照图1-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高频结构200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第二芯板210中,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导电层212背离高频基板211的表面形成高频结构200的第一表面,且导电层212电连接射频结构300,以使射频结构300能够安装于高频结构200,再通过将高频结构200固定于压合结构100的容纳槽130中,从而实现射频结构300的安装过程,使得射频结构300的安装过程更加方便。
或者,在高频结构200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第二芯板210中,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导电层212复用于形成射频结构300,以使射频结构300与高频结构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小射频结构300脱离高频结构200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射频结构300可以设置为射频线路,在高频结构200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第二芯板210中,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导电层212具有功能区2121,功能区2121容置射频结构300;射频结构300配置为:去除位于功能区2121内的部分导电层212,以使位于功能区2121内剩余部分的导电层212形成射频结构300,从而实现射频结构300的形成过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芯板210的导电层212复用于形成射频结构300,使得射频结构300的形成过程更加方便,并且,射频结构300能够齐平设置于第二芯板210导电层212中除去功能区2121的其余部分导电层212,使得射频结构300不会相对于导电层212背离高频基板211的表面凸出,从而使射频结构300更加稳定。
并且,当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表面时,射频结构300可以通过形成压合结构100表面的厚铜层制成;容易理解的是,形成压合结构100表面的厚铜层的厚度大于第二芯板210导电层212的厚度,厚铜层的加工精度误差通常大于或等于2密耳,而第二芯板210导电层212的加工精度误差小于或等于1密耳,因此通过将第二芯板210的导电层212复用于形成射频结构300,减小了射频结构300的加工精度误差,从而改善了射频结构300的加工质量。
参照图1-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以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截面,容纳槽130的截面形状设置为方形,从而能够利用容纳槽130对高频结构200的安装过程起到一定的定位的作用,减小高频结构200在容纳槽130内移动的可能性。
示例性的,容纳槽130的槽底设置有粘接件,粘接件设置为弱流型粘接层131,弱流型粘接层131背离容纳槽130槽底的表面连接高频结构200的第一表面,即弱流型粘接层131朝向容纳槽130槽底的表面连接压合结构100中的第一芯板110,弱流型粘接层131背离容纳槽130槽底的表面连接高频结构200中的第二芯板210,以通过弱流型粘接层131将高频结构200相对固定于压合结构100,使得高频结构200与压合结构1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减小了高频结构200脱离容纳槽130的可能性。
并且,通过在容纳槽130的槽底设置弱流型粘接层131,以通过弱流型粘接层131将压合结构100中的第一芯板110与高频结构200中的第二芯板210相连接,弱流型粘接层131至少部分贴合于射频结构300,以减小粘接件在流动过程中对射频结构300的损坏,从而进一步起到保护射频结构300的作用。
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压合结构100设置有通孔140,且通孔140连通容纳槽130;至少部分高频结构200和至少部分射频结构300位于通孔140内,以通过通孔140对高频结构200和射频结构300起到一定的散热的作用,提高了高频结构200和射频结构300的散热效率,保证射频结构300的正常使用。
示例性的,压合结构100的第一表面设置容纳槽130,且压合结构10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60,压合结构100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170;第一金属层160至少部分覆盖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第一金属层160设置有第一开口161,第一开口161重合设置于通孔140,且沿压合结构100的厚度方向,第一开口161的正投影容置通孔140的正投影,即以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截面,第一开口161的截面面积大于通孔140的截面面积;
和/或,第二金属层170设置有第二开口171,第二开口171重合设置于通孔140,且沿压合结构100的厚度方向,第二开口171的正投影容置通孔140的正投影,即以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截面,第二开口171的截面面积大于通孔140的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开口161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通孔140的截面面积,且第二开口171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通孔140的截面面积,使得第二金属层170、压合结构100和高频结构200能够呈阶梯式排布,从而减小射频结构300受到压合结构100中第一芯板110、第一金属层160和第二金属层170的干扰,保证了射频结构300的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内部,减小了印制电路板制备过程中射频结构300出现损坏的可能性。
或者,参照图2和图3,压合结构100的第一表面设置容纳槽130,压合结构100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盲槽150;盲槽150连通容纳槽130,在第一方向上,盲槽150的深度与容纳槽130的深度之和等于压合结构100的厚度,且至少部分高频结构200和至少部分射频结构300位于盲槽150背离压合结构100的第二表面的一端。
压合结构100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160,压合结构100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170;第一金属层160至少部分覆盖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以通过第一金属层160实现压合结构100的电气连接过程;
和/或,第二金属层170设置有第二开口171,第二开口171重合设置于盲槽150,且沿压合结构100的厚度方向,第二开口171的正投影容置盲槽150的正投影,即以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为截面,第二开口171的截面面积大于盲槽150的截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开口171的截面面积设置为大于通孔140的截面面积,使得第二金属层170、压合结构100和高频结构200能够呈阶梯式排布,从而减小射频结构300受到压合结构100中第一芯板110、第一金属层160和第二金属层170的干扰,保证了射频结构300的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内部,减小了印制电路板制备过程中射频结构300出现损坏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在压合结构100的表面设置容纳槽130,并将射频结构300和高频结构200设置于容纳槽130内,高频结构200的第一表面朝向容纳槽130的槽底,高频结构200的第二表面背离容纳槽130的槽底,且射频结构300设置于高频结构200背离容纳槽130槽口的第一表面;
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印制电路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印制电路板无需将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压合结构100的表面,而将射频结构300设置于容纳槽130内,从而能够通过压合结构100和高频结构200对射频结构300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减小射频结构300出现损坏的可能性,保证了印制电路板的正常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印制电路板。
由于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因此,该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印制电路板的优点,具体可参见上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合结构、高频结构和射频结构;
所述压合结构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容置所述高频结构;
所述高频结构电连接于所述压合结构,且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朝向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背离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齐平设置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或者,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相对所述容纳槽的槽口内凹设置;
所述射频结构设置于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容纳槽槽底之间,且所述射频结构电连接于所述高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芯板;
所述高频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数个第二芯板,所述第二芯板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芯板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芯板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表面的导电层;
在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第二芯板中,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且所述导电层电连接所述射频结构,或者,所述导电层复用于形成所述射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在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第二芯板中,朝向所述容纳槽槽底的所述导电层具有功能区,所述功能区容置所述射频结构;
所述射频结构配置为:去除位于所述功能区内的部分所述导电层,以使位于所述功能区内剩余部分的所述导电层形成所述射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结构相对固定设置于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
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置有弱流型粘接层,所述弱流型粘接层背离所述容纳槽槽底的表面连接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设置有通孔,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容纳槽;
至少部分所述高频结构和至少部分所述射频结构位于所述通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所述容纳槽,且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通孔,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通孔的正投影;
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通孔,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通孔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所述容纳槽,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盲槽;
所述盲槽连通所述容纳槽,且至少部分所述高频结构和至少部分所述射频结构位于所述盲槽背离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一表面设置有第一金属层,所述压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有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金属层至少部分覆盖所述高频结构的第二表面;
和/或,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重合设置于所述盲槽,且沿所述压合结构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的正投影容置所述盲槽的正投影。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印制电路板。
CN202321503108.3U 2023-06-13 2023-06-13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20273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108.3U CN220273929U (zh) 2023-06-13 2023-06-13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3108.3U CN220273929U (zh) 2023-06-13 2023-06-13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3929U true CN22027392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3108.3U Active CN220273929U (zh) 2023-06-13 2023-06-13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3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3209B2 (en)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113575B2 (en) Wiring board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022982A1 (en)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885899B1 (ko) 인쇄회로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219883A (zh) 具有内埋元件的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01298273A (ja) 電子部品内蔵実装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CN220273929U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US9907157B2 (en) Noise block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510455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embedded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651474B1 (ko) 칩 내장형 인쇄회로기판의 제조방법
CN116847572A (zh) 印制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CN220273930U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210537028U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JP2006344887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232629B2 (en) Metal core board for vehicle-mountable junction box
CN220307461U (zh) 电路板和组合电路板
CN116567930A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US11431117B2 (en) Pin side edge mount connector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6528468A (zh) 印制电路板及电子装置
CN113993290B (zh) 金属基印制板制造方法
CN215871951U (zh) 电路板组件
CN111642070A (zh) 一种电路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6156785A (zh) 印制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CN116744560A (zh) 印制电路板的制备方法
KR101924579B1 (ko) 적층 케이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