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2918U - 车辆充电座、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充电座、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272918U CN220272918U CN202321871817.7U CN202321871817U CN220272918U CN 220272918 U CN220272918 U CN 220272918U CN 202321871817 U CN202321871817 U CN 202321871817U CN 220272918 U CN220272918 U CN 2202729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hole
- vehicle
- pipe
- charging
- pipe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521257 Hydrop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车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座。充电座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后端部上设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第二管部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直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一管部内;交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二安装孔和第二管部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管部设置成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且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该平直壁能起到避让作用,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既能提高车辆充电座的集成度,同时也能使车辆充电座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降低了车辆充电座在车辆内的空间占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充电座、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各家主机厂在充电座研发方面的投入较多,主要包括分体式充电座和组合式充电座,其中,分体式充电座具有单独直流充电插座和单独交流充电插座,但分体式充电座的装配工序复杂,需单独对充电座进行装配且采用的标准件较多,增加装配工时。组合式充电座的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构造成一个整体,但组合式充电座的体积比较大且重量也比较大,会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不便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充电座,所述车辆充电座结构紧凑,体积和重量比较小,方便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包括:充电座主体、直流充电插座、交流充电插座。所述充电座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包括相连的弧形壁和平直壁,所述平直壁靠近所述第一管部,所述弧形壁的壁面延伸线所形成的圆形线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轮廓线相交;所述直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交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通过将与第二安装孔连通的第二管部设置成包括弧形壁和平直壁,且平直壁靠近第一管部,该平直壁能起到避让作用,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既能提高车辆充电座的集成度,同时也能使车辆充电座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降低了车辆充电座在车辆内的空间占用率,优化了车辆的结构排布。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所述第一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第一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主体。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所述第二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所述第二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二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尾盖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止抵在所述平直壁上。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所述凸台的周向边缘设置。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为斜向下设置。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汇流管,所述汇流管具有主体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
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为d满足:62mm≤d≤72.5mm。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充电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充电座的无汇流管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辆充电座的无汇流管的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的充电座主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车辆充电座;
10、充电座主体;10a、第一安装孔;10b、第二安装孔;
110、后端部;
111、第一管部;
112、第二管部;112a、弧形壁;112b、平直壁;
113、第一排水管;114、第二排水管;
120、前端部;121、凸台;121a、凹槽;122、卡接部;123、紧固件;
20、第一尾盖;
30、第二尾盖;31、避让部;
40、密封件;
50、汇流管;51、主体管;52、第一支管;53、第二支管;54、过孔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100。
如图1、图2、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100,包括:充电座主体10、直流充电插座(图未示出)、交流充电插座(图未示出)。充电座主体10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充电座主体10具有后端部110,后端部110上设有第一管部111和第二管部112,第一管部111连通第一安装孔10a,第二管部112连通第二安装孔10b,第二管部112包括相连的弧形壁112a和平直壁112b,平直壁112b靠近第一管部111,弧形壁112a的壁面延伸线所形成的圆形线与第一管部111的外轮廓线相交;直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一管部111内;交流充电插座设在第二安装孔10b和第二管部112内。
由于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插接口大小要符合国标,因此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直径尺寸比较固定,同时考虑到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上还存在其他结构,例如尾盖,因此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都比较大,这样就导致组合式的车辆充电座中用于安装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开孔中心距一般比较大,整个充电座的体积和重量也就比较大,内部结构不够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充电座100中,第二管部112的周向管壁为弧形壁112a和平直壁112b共同构成,即,第二管部112为非圆管结构,由于平直壁112b靠近第一管部111,弧形壁112a的壁面延伸线所形成的圆形线与第一管部111的外轮廓线相交,因此第二管部112和第一管部111的中心距比较小,弧形壁112a能起到避让作用,而第二管部112和第二安装孔10b同心,第一管部111和第一安装孔10a同心,因此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的中心距也比较小,这样就能在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插接口大小符合国标的前提下,使得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中心距比较小,车辆充电座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减小车辆充电座100的体积和重量。
再者,车辆充电座100作为新能源车辆的关键部件,其体积比较小,有利于减轻重量,进而减轻整车重量,而新能源车辆的续航又与车辆重量有关,通过减轻车辆充电座100的重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能源车辆的续航。
也就是说,通过在第二管部112的弧形壁112a靠近第一管部111的一侧设置平直壁112b实现了对第一管部111的避让,即,避免了第二管部112对第一管部111造成干扰进而影响直流充电插座的安装,优化了充电座主体10的结构,使充电座主体10结构不影响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的安装,这样就使得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在充电座主体10上的中心距比较小,可以使车辆充电座100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方便装配。
当车辆需要充电时,车辆可以使用直流充电枪插入直流充电插座进行充电,也可以使用交流充电枪插入交流充电插座进行充电,通过在车辆充电座100上同时设置直流充电插座和交流充电插座使车辆具有两种充电方式,进而提高了车辆充电时的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充电座100,通过将与第二安装孔10b连通的第二管部112设置成包括弧形壁112a和平直壁112b,且平直壁112b靠近第一管部111,该平直壁112b能起到避让作用,有利于减小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的中心距,既能提高车辆充电座100的集成度,同时也能使车辆充电座100具有更小的体积,进而降低了车辆充电座100在车辆内的空间占用率,优化了车辆内的空间排布。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20,第一插座主体设在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一管部111内,第一尾盖20套设在第一管部111内并连接第一插座主体。通过设置第一尾盖20安装在第一管部111内将第一插座主体紧固在第一管部111内,避免了充电枪插接在直流充电插座上时将直流充电插座推出第一管部111,提高了车辆充电座100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30,第二插座主体设在第二安装孔10b和第二管部112内,第二尾盖30设在第二管部112内并连接第二插座主体,第二尾盖30具有避让部31,避让部31止抵在平直壁112b上,避让部31靠近直流充电插座尾盖20设置且避让直流充电插座尾盖20。通过在第二尾盖30上设置避让部31,且避让部31与第二管部112的平直壁112b对应设置,使第二尾盖30能够完整安装在第二管部112上且不与第一管部111和第一尾盖20发生干涉,提高了车辆充电座100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座主体10具有前端部120,前端部120上设有凸台121,凸台121上设有凹槽121a,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设在凹槽121a内,前端部120上设有卡接部122,卡接部122设在前端部120的至少一相对两侧。通过在前端部120上设置卡接部122,使充电座主体10在安装时能够进行预安装,即通过卡接结构将充电座主体10安装在钣金上,进一步地,通过紧固件123将充电座主体10紧固安装,也就是说,通过设置卡接部122提高了充电座主体10安装的便利性,避免了仅通过紧固件123安装时多个人工安装,降低了人力成本。
其中,前端部120通过在凸台121上设置凹槽121a,使充电枪插接在车辆充电座100上时能对充电枪的位置进行限位,进而使充电枪能够准确地插入车辆充电座100,避免充电枪插入时对第一安装孔10a或第二安装孔10b造成破坏。
具体来说,卡接部122可以设置为卡凸结构,钣金上设置对应的卡槽结构;卡接部122还可以设置为卡槽结构,钣金上设置对应的卡凸结构;当然,卡接部122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充电座100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40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凸台121的周向边缘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将密封件40设置为发泡密封胶降低了密封成本,且发泡胶密封胶具有粘性和弹性,避免了密封件40脱落或者发生形变破损,进一步增强了密封效果,延长了密封件40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座主体10具有前端部120,前端部120上设有凸台121,凸台121上设有凹槽121a,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设在凹槽121a内,前端部120上设有紧固件123,紧固件123设在凸台121的相对两侧。具体来说,通过在前端部120上设置紧固件123提高了充电座主体10安装在紧固程度以及安装后的稳定性,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的分体式充电座,通过设置紧固件123还减少了标准件的使用和人力的投入,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123可以设置为螺栓、螺钉等螺纹件,紧固件123还可以设置为铆钉,紧固件123也可以设置为销,紧固件123还可以设置为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件,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图4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座主体10具有后端部110,后端部110上设有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第一排水管113连通第一安装孔10a,第二排水管114连通第二安装孔10b,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为斜向下设置。也就是说,通过将第一排水管113设置为靠近第一尾盖20的方向偏斜,将第二排水管114设置为靠近交流充电座端盖的方向偏斜,优化了车辆充电座100的结构,避免了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与车辆主体结构发生干涉,进而便于对车辆主体结构进行设计排布。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充电座100包括汇流管50,汇流管50具有主体管51、第一支管52和第二支管53,第一支管52和第二支管53连通主体管51,第一支管52连通第一排水管113,第二支管53连通第二排水管114。
通过在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上连接汇流管50,使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内的积液能够顺着汇流管50导出至车身外部,避免了积液对车身结构的腐蚀,延长了车辆的使用寿命,其中,通过在汇流管50上设置第一支管52和第二支管53使一根汇流管50能够同时将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产生的积液排出,避免了增设多条管路,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地,汇流管50还包括过孔橡胶54,过孔橡胶54安装在主体管51远离第一支管52好第二支管53的一端,主体管51穿设在过孔橡胶54上,过孔橡胶54安装在车辆主体上进而实现对汇流管50的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管52和第二支管53通过扎带紧固安装在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上,第一支管52和第二支管53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结构件紧固安装在第一排水管113和第二排水管114上,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2、图3所示,在一些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的中心距d满足:62mm≤d≤72.5mm。
也就是说,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之间的中心距可以设置为62mm、62.1mm、62.5mm、63mm、65mm、68mm、70mm、72.5mm,第一安装孔10a和第二安装孔10b之间的中心距还可以设置为62mm至72.5mm内的任意数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充电座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由于车辆充电座100的集成度比较高,且结构紧凑并具有更小的体积,因此有利于节省车辆上车辆充电座100的安装空间,优化了车辆内的空间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座主体,所述充电座主体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管部包括相连的弧形壁和平直壁,所述平直壁靠近所述第一管部,所述弧形壁的壁面延伸线所形成的圆形线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轮廓线相交;
直流充电插座,所述直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
交流充电插座,所述交流充电插座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一插座主体和第一尾盖,所述第一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管部内,所述第一尾盖套设在所述第一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一插座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充电插座包括第二插座主体和第二尾盖,所述第二插座主体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管部内,所述第二尾盖设在所述第二管部内并连接所述第二插座主体,且所述第二尾盖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止抵在所述平直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设在所述前端部的至少一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发泡密封胶并围绕所述凸台的周向边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设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前端部上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在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主体具有后端部,所述后端部上设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为斜向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充电座包括汇流管,所述汇流管具有主体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主体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中心距为d满足:62mm≤d≤72.5mm。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充电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71817.7U CN220272918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车辆充电座、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871817.7U CN220272918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车辆充电座、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272918U true CN220272918U (zh) | 2023-12-29 |
Family
ID=89305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871817.7U Active CN220272918U (zh) | 2023-07-17 | 2023-07-17 | 车辆充电座、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272918U (zh) |
-
2023
- 2023-07-17 CN CN202321871817.7U patent/CN2202729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272918U (zh) | 车辆充电座、车辆 | |
CN111740039A (zh) | 电池箱体 | |
CN216201499U (zh) | 一种安装牢固方便的分水器 | |
CN112896072B (zh) | 用于车门线束与车身连接的安装件和含该安装件的车辆 | |
CN210687409U (zh) | 一种进出水口法兰盘 | |
CN211231998U (zh) | 一种动力电池生产用的接头装置 | |
CN210101251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的防水密封固定装置 | |
CN209786291U (zh) | 一种Fakra连接器 | |
CN219589022U (zh) | 自密封连接件、分集水器和暖通设备 | |
CN216708954U (zh) | 管路组合压板、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906265Y (zh) | 纳子 | |
CN214274150U (zh) | 密封紧固结构和天线 | |
CN217924503U (zh) | 一种坡屋顶光伏组件的雨水导流扣件 | |
CN216580403U (zh) | 集成式防水装置和汽车 | |
CN220172463U (zh) | 一种带挡板型连接器 | |
CN214176252U (zh) | 一种变频器用的快速连接治具 | |
CN203131254U (zh) | 汽车空调多道密封套接式管接头 | |
CN220510737U (zh) | 一种mpp管连接结构 | |
CN212202783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马达滑阀安装螺钉 | |
CN218913009U (zh) | 车辆的连通管组件及车辆 | |
CN219801059U (zh) | 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汽车 | |
CN118431821B (zh) | 一种模组连接铜排及铜排快插插头 | |
CN112838433B (zh) | 一种变频器用的快速连接治具 | |
CN221462677U (zh) | 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 | |
CN219177795U (zh) | 连接接头、分集水器和暖通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ehicle charging dock, vehicl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1229 Pledgee: Tong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hip Service Center Co.,Ltd. Pledgor: Unit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330000709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