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70169U -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70169U
CN220270169U CN202321593786.3U CN202321593786U CN220270169U CN 220270169 U CN220270169 U CN 220270169U CN 202321593786 U CN202321593786 U CN 202321593786U CN 220270169 U CN220270169 U CN 220270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ombustion chamber
plateau
horseshoe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937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申贵
王起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stex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stex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stex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stex Explosion Proof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937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70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70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70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包括:燃烧室,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燃烧室的一端与外界燃料供给系统相连;燃烧室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燃烧室的下方设有两个烟气出口;换热器,设于燃烧室下方,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燃烧室的两个烟气出口相连;烟道,与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烟道外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导热板。该高原燃烧换热器采用了换热器设于燃烧器下方的布置方式,将烟气中的烟灰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沉入换热器底部,防止烟灰在燃烧室的烟气出口堆积导致燃烧室积碳而发生爆燃,上述布置方式避免烟灰进入换热器内部造成换热器通风不畅,提高了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及换热效果,降低了高原燃烧换热器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原暖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战指挥自动化设备、高科技通讯设备的广泛使用,对野外条件下的帐篷内环境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合适的温度,还要尽可能降低账内空气中的粉尘污染。高原暖风机的工作可将燃油经压力雾化喷入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燃烧换热器将由送风机送入换热通道的室外冷空气加热,被加热的空气送入帐篷取暖。该供暖方式适合于野外指挥部门、野外医院、机要通讯及野外修理等部门动机野营取暖使用,也适合于寒冷季节,铁路、石油、天然气部门野外作业时使用。随着应用范围和地区的扩大,高原暖风机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高原燃烧换热器作为高原暖风机的关键制热部件在高原暖风机应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原燃烧换热器要求能在海拔5000米地区安全、可靠地工作,在这样的海拔高度,其大气压力只有平原时的1/2,由此给高原燃烧换热器的设计提出了挑战。现有高原燃烧换热器存在燃烧室爆燃现象,易导致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较低、热量损失严重,换热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包括:
燃烧室,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燃烧室的一端与外界燃料供给系统相连;所述燃烧室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燃烧室的下方设有两个烟气出口;
换热器,设于所述燃烧室下方,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燃烧室的两个所述烟气出口相连;
烟道,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烟道外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导热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马蹄形集烟器,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上端开口处与两个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马蹄形集烟器,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的上端开口处与所述烟道相连,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换热器设有至少一个导热风管,所述导热风管为波纹管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导热风管的材料为耐热不锈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燃烧室的连接所述外界燃料供给系统的一端还设有火焰观察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两个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排烟消声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包括:
除灰过滤层,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除灰过滤层的材料为PPS纤维、P84纤维或聚四氟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为L形角钢,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固连;
第二支撑架,为L形角钢,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沿所述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原暖风机,包括所述高原燃烧换热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为采用了换热器设于燃烧器下方的布置方式,将燃烧室内产生的烟气向下流通过程中,烟气中的烟灰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沉入换热器底部,防止烟灰在燃烧室的烟气出口堆积导致燃烧室发生积碳现象,避免燃烧室发生爆燃现象,提高燃烧室使用寿命。该换热器设于燃烧器下方的布置方式也可避免烟灰进入换热器内部造成换热器通风不畅,提高了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及换热效果,进而降低了高原燃烧换热器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高原燃烧换热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换热器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导热风管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第一支撑架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高原燃烧换热器的高原暖风机剖视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1-燃烧室;
2-热风出口;
3-烟气出口;
4-换热器;
5-烟道;
6-条形导热板;
7-第一马蹄形集烟器;
8-第二马蹄形集烟器;
9-第一支撑架;
10-第二支撑架;
11-导热风管;
12-外界燃料供给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相关技术术语做出如下解释:
换热器,是用来是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工业应用装置。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主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如图1所示,该高原燃烧换热器包括:燃烧室1、换热器4和烟道5。燃烧室1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燃烧室1的一端与外界燃料供给系统12(如图7所示)相连;燃烧室1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2;燃烧室1的下方设有两个烟气出口3。换热器4设于燃烧室1下方,换热器4的第一端与燃烧室1的两个烟气出口3相连。烟道5与换热器4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烟道外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导热板6。
该换热器4设于燃烧器下方的布置方式,将燃烧室1内产生的烟气向下流通过程中,烟气中的烟灰通过自身重力作用沉入换热器4底部,防止烟灰在燃烧室的烟气出口3堆积导致燃烧室发生积碳现象,避免燃烧室发生爆燃现象,提高燃烧室1使用寿命。该换热器4设于燃烧器下方的布置方式也可避免烟灰进入换热器4内部造成换热器4通风不畅,提高了高原燃烧换热器4的使用寿命及换热效果,进而降低了高原燃烧换热器4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条形导热板6的材料为耐热不锈钢。该条形导热板6可充分利用烟气剩余热量,同时也可对烟道5进行热量疏散提高烟道5使用寿命。该条形导热板6可对烟气进行继换热器4之后的二次散热,上述换热器4及导热板的逐级散热的结构设计可充分提高高原燃烧换热器4的热量利用率,进而节约能源。
图2是图1中的高原燃烧换热器的左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立体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换热器4包括: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和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的上端开口处与两个烟气出口3相连,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的侧面开口处与换热器4的第一端相连。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的结构与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的结构相似,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的上端开口处与烟道5相连,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的侧面开口处与换热器4的第二端相连。
上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可增大来自燃烧室1烟气的扩散面积,起到扩散烟气的作用,使烟气充分流入换热器4中,进而增强换热器4的散热效果。同理,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可增大烟气的收集面积,充分收集来自换热器4排出的烟气,保障烟气排入烟道5,避免因烟气过渡集中而使烟道5内气压骤增导致烟道5损坏,提高烟道5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还包括除灰过滤层,该除灰过滤层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的侧面开口处。该除灰过滤层可净化燃烧器排出的烟气,防止大气污染。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除灰过滤层还可设于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空腔结构中除侧面开口出的其他内壁面上,以充分保证烟灰过滤吸附效果,达到充分净化烟气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除灰过滤层的材料为PPS纤维、P84纤维或聚四氟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该除灰过滤层可在160℃~270℃左右长期使用。PPS纤维也称聚苯硫醚纤维,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而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强度完整保持特性,在含杂质较高的烟气环境中可实现较好的烟气过滤效果。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换热器侧视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换热器设有至少一个导热风管11,当导热风管11为多个时,其在换热器端面的布置方式可为蜂窝式排布,以充分保证烟气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换热器内的导热风管11从流过的烟气中吸热,同时换热器外表面向流过的空气散热,从而进行烟气与空气的热交换,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的导热风管放大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导热风管11为波纹管状结构,其材料可选用耐热不锈钢,以保证充分散热。将导热风管11设计成波纹状可增大散热面积,有助于管道畅通,进而提高高原燃烧换热器的散热效果。同时,将导热风管11设计成波纹管状结构也可增强导热风管11的强度,使导热风管11具有较佳径向刚性,不易压瘪,使导热风管11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有效缓冲温差热应力产生的变形,并延长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燃烧室1的连接外界燃料供给系统12(如图7所示)的一端还设有火焰观察口,以观察燃烧室1内的燃烧情况,方便对高原燃烧换热器进行故障预判,提高高原燃烧换热器的使用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燃烧室1中的两个所述烟气出口3处还可设置排烟消声装置,以降低燃烧室的燃烧噪声。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原燃烧换热器第一支撑架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该高原燃烧换热器还包括第一支撑架9和第二支撑架10。第一支撑架9为L形角钢,第一支撑架9与第一马蹄形集烟器7固连。参照图1和图6,第二支撑架10的结构与第一支撑架9的结构类似,第二支撑架10也为L形角钢,第二支撑架10与第二马蹄形集烟器8固连,第二支撑架10与第一支撑架9沿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高原燃烧换热器的高原暖风机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备上述高原燃烧换热器的高原暖风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为两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燃烧室的一端与外界燃料供给系统相连;所述燃烧室的另一端设有热风出口;所述燃烧室的下方设有两个烟气出口;
换热器,设于所述燃烧室下方,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燃烧室的两个所述烟气出口相连;
烟道,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烟道外表面设有多个条形导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第一马蹄形集烟器,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上端开口处与两个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端相连;
第二马蹄形集烟器,为上端和侧面均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的上端开口处与所述烟道相连,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二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有至少一个导热风管,所述导热风管为波纹管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风管的材料为耐热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的连接所述外界燃料供给系统的一端还设有火焰观察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烟气出口处设有排烟消声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包括:
除灰过滤层,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的侧面开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过滤层的材料为PPS纤维、P84纤维或聚四氟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为L形角钢,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一马蹄形集烟器固连;
第二支撑架,为L形角钢,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二马蹄形集烟器固连,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沿所述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对称布置。
10.一种高原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暖风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原燃烧换热器。
CN202321593786.3U 2023-06-21 2023-06-21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Active CN220270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786.3U CN220270169U (zh) 2023-06-21 2023-06-21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93786.3U CN220270169U (zh) 2023-06-21 2023-06-21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70169U true CN22027016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93786.3U Active CN220270169U (zh) 2023-06-21 2023-06-21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70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7125A (zh) 热煤气熔铝炉节能燃烧系统
CN220270169U (zh) 高原燃烧换热器及高原暖风机
CN104964312A (zh) 回热节能燃气灶
CN101650073B (zh) 折流式热风炉
CN218062430U (zh) 发动机的热交换呼吸管总成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CN215176047U (zh) 一种冷凝水防堵结构及壁挂炉
CN108050693A (zh) 燃气热风炉
CN204830050U (zh) 回热节能燃气灶
CN211119458U (zh) 产热系统和换热系统分离的燃烧设备
CN207763252U (zh) 燃气热风炉
CN208187203U (zh) 一种带有蜂窝结构的换热装置
CN206875433U (zh) 一种蓄热式燃气加热炉
CN107120993B (zh) 一种辐射型多气道式上升管吸热降温器
RU2293255C1 (ru) Система воздушного отопления и вентиляции
CN201053827Y (zh) 热处理炉的废气循环利用系统
CN205919658U (zh) 卧式热风水暖两用烘干炉
CN204757366U (zh) 热风炉
CN212930470U (zh) 一种应用于间接燃烧的热风机的换热器
CN201935383U (zh) 高效热风炉
CN214581032U (zh) 稳定炉压式的蓄热燃烧系统
CN108662774A (zh) 一种野外取暖空气热力机
CN210663335U (zh) 一种燃烧高效型壁挂炉
CN205939685U (zh)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CN220771831U (zh) 一种节能型矿热电炉
CN215337866U (zh) 一种回热器烟风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