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939685U -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939685U
CN205939685U CN201620990818.7U CN201620990818U CN205939685U CN 205939685 U CN205939685 U CN 205939685U CN 201620990818 U CN201620990818 U CN 201620990818U CN 205939685 U CN205939685 U CN 205939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ombustion chamber
heating
heat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08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巩银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I STONE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I STONE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I STONE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I STONE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IMPORT AND EXPO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08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939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939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9396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涉及燃煤锅炉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采暖锅炉。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采暖锅炉,包括:炉体,炉体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炉体上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炉体的连通腔体内,燃烧室与炉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燃烧室与炉体之间设置隔板,隔板将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腔体连接进风口,第三腔体连接出风口;燃烧室具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并且贯穿燃烧室。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燃烧煤炭并提供热能。

Description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短缺,节能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社会上使用的采暖锅炉都是通过燃烧室内的煤炭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供热。锅炉是利用燃料或者其他能源的热能转化成热气的机械设备,锅炉中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为工业生产提供所需的热能,也可以通过动力装置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目前所使用的干烧锅炉是在燃烧室的外壁上设置吸热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风口吹入锅炉外壁与燃烧室之间的空间,通过吸热片吸取燃烧室内的热量,再释放到锅炉外壁与燃烧室之间的空间,由鼓风机带入的空气将热量带出,流向出风口,供取暖使用。但是因为燃烧室内的空间太大,吸热片与流动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小,热量并不能完全被流动空气带走,大部分的热量随着排烟口排出,浪费了大量的热能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采暖锅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采暖锅炉,包括:
炉体,炉体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炉体上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炉体的连通腔体内,燃烧室与炉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燃烧室与炉体之间设置隔板,隔板将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腔体连接进风口,第三腔体连接出风口;燃烧室具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并且贯穿燃烧室。
优选地,加热管呈网状水平设置在燃烧室的腔体内。
优选地,加热管呈螺旋状设置在燃烧室的腔体内。
优选地,加热管为多个,多个加热管并排设置在燃烧室的腔体内。
优选地,燃烧室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加热片,加热片的一端插入到燃烧室的内部,用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腔体内。
优选地,密封圈,密封圈设置在加热片与燃烧室的外壁之间。
优选地,燃烧室的外壁具有耐热区域和受热区域,耐热区域上设有耐火材料,受热区域用于传导燃烧室内部的热量,多个加热片设置在受热区域内。
优选地,密封圈的材料为耐火的弹性材料。
优选地,隔热层,隔热层贴合在炉体的内壁上。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锅炉系统,该系统包括:
风机,排热管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采暖锅炉;
风机具有排风口,排热管具有热风口,采暖锅炉的进风口密闭连接于排风口,采暖锅炉的出风口密闭连接于热风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采暖锅炉,包括:
炉体,炉体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炉体上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燃烧室,燃烧室设置在炉体的连通腔体内,燃烧室与炉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燃烧室与炉体之间设置隔板,隔板将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腔体连接进风口,第三腔体连接出风口;燃烧室具有加热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并且贯穿燃烧室,而现有技术中,是在燃烧室的外壁上设置吸热片,鼓风机将空气由进风口吹入锅炉外壁与燃烧室之间的空间,通过吸热片吸取燃烧室内的热量,再释放到锅炉外壁与燃烧室之间的空间,由鼓风机带入的空气将热量带出,流向出风口,供取暖使用。但是因为燃烧室内的空间太大,吸热片与流动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小,热量并不能完全被流动空气带走,大部分的热量随着排烟口排出,浪费了大量的热能能源,在本技术方案当中,炉体与燃烧室之间形成第一腔体,隔板将第一腔体分隔成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加热管穿过燃烧室连通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二腔体连接进风口,第三腔体连接出风口,需要供热时,燃烧室内的燃料进行燃烧,风机将气流从进风口吹入第二腔体,气流进入加热管,加热管通过燃烧室,燃烧室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管传递给进入加热管的气流,加热后的气流流出加热管进入第三腔体并从出风口流出用于提供热能,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暖锅炉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暖锅炉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暖锅炉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采暖锅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采暖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炉体1上分别设置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燃烧室2,燃烧室2设置在炉体1的连通腔体内,燃烧室2与炉体1之间具有第一腔体3,燃烧室2与炉体1之间设置隔板6,隔板6将第一腔体3分隔为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第二腔体31连接进风口11,第三腔体32连接出风口12;燃烧室2具有加热管4,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并且贯穿燃烧室2。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3,隔板6将第一腔体3分隔成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加热管4穿过燃烧室2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第二腔体31连接进风口11,第三腔体32连接出风口12,需要供热时,燃烧室2内的燃烧物进行燃烧,风机8将气流从进风口11吹入第二腔体31,气流进入加热管4,加热管4通过燃烧室2,燃烧室2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管4传递给进入加热管4的气流,加热后的气流流出加热管4进入第三腔体32并从出风口12流出用于提供热能,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上述炉体1为密闭的连通腔体,炉体1上设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一般分别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炉体1的材料一般为钢铁材料;燃烧室2也为密闭的连通腔体,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具有第一腔体3,在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设置了隔板6,隔板6将第一腔体3分隔成了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第二腔体31连接进风口11,第三腔体32连接出风口12;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并且贯穿燃烧室2,加热管4的直径一般为10cm,也可以是其他的尺寸,加热管4的直径主要根据加热管4的进气量的多少来设置,由于加热管4贯穿燃烧室2,并且加热管4的导热性要强,所以加热管4的材料一般选择为钢制或者铜合金,也可以考虑其他的高熔点金属。
优选的,如图4所示,加热管4呈网状水平设置在燃烧室2的腔体内。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加热管4呈网状设置在燃烧室2的腔体内,加热管4通过网状设置可以增加加热管4受热的面积,使热能接触加热管4的面积增大,进而使得气流的受热面积增大,加热管4水平设置的目的是增加加热管4的受热速度,加热管4距离燃烧物越近,加热管4的受热速度越快,通过提高加热管4的受热面积和受热速度,进一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优选的,如图5所示,加热管4呈螺旋状设置在燃烧室2的腔体内。本实施例中,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加热管4呈螺旋状设置在燃烧室2的腔体内,加热管4通过螺旋状设置可以增加加热管4受热的面积,使热能接触加热管4的面积增大,进而使得气流的受热面积增大,并且螺旋状的设置方式不会阻挡燃烧室2内的空气流动,保证燃烧室2内的燃烧物可以正常的燃烧;螺旋状的结构可以是螺旋上升结构,也可以是螺旋下降结构,只要不影响燃烧室2内的空气流动即可。
优选的,如图6所示,加热管4为多个,多个加热管4并排设置在燃烧室2内。本实施例中,多个加热管4之间可以相互连通,只要相互连通的加热管4中,有一个加热管4连通第二腔体31,另一个加热管4连通第三腔体32即可;也可以是多个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并且并排设置在燃烧室2内,并排设置可以是横向设置在燃烧室2内,也可以是纵向设置在燃烧室2内,通过将多个加热管4并排设置在燃烧室2内,增加了加热管4的受热面积,进一步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燃烧室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加热片5,加热片5的一端插入到燃烧室2的内部,用于将热量传导至第一腔体3内。在燃烧室2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加热片5,加热片5的一端插入燃烧室2的内部,将燃烧室2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片5传导至第一腔体3中;加热片5的材料一般为铜合金或者钢铁,加热片5的主要作用是将燃烧室2的热量传导至第一腔体3内,加热片5设置在燃烧室2的外壁上,例如燃烧室2的侧壁或者顶部,加热片5的个数没有限制,只要不影响燃烧室2的正常工作即可。通过在燃烧室2的外壁上设置多个加热片5,加热片5的一端插入到燃烧室2的内部的方式,达到了使燃烧室2内部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加热片5传导至第一腔体3中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密封圈9设置在加热片5与燃烧室2的外壁之间。由于加热片5与燃烧室2的外壁都为金属,加热片5与燃烧室2之间存在缝隙,所以在每个加热片5与燃烧室2的外壁之间设置密封圈9,使燃烧室2与第一腔体3之间完全隔开,可以有效的缩小加热片5与燃烧室2之间存在缝隙,进而达到了增加燃烧室2的密封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燃烧室2的外壁具有耐热区域和受热区域,耐热区域上设有耐火材料,受热区域用于传导燃烧室2内部的热量,多个加热片5设置在受热区域内。在燃烧室2的外壁上具有耐热区域和受热区域,耐热区域用于设置耐火材料,例如耐火砖或者其他的耐火材料,耐火区域主要对应在燃烧室2内部的燃烧物区域,在燃烧物燃烧时,燃烧物的长期高温会对燃烧室2的外壁造成损坏,用耐火材料将燃烧物与燃烧室2的外壁隔开,可以有效的防止燃烧室2的外壁接触燃烧物,增加燃烧室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密封圈9的材料为耐火的弹性材料。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较高,导致加热片5的温度更高,将密封圈9设置在加热片5和燃烧室2的外壁之间,需要保证密封圈9在长期的使用状态中保持良好的密封性,所以密封圈9的材料必须为耐火的弹性材料,例如碳质耐火材料,可以有效的增加密封圈9的使用寿命,并且保证了密封圈9的密封性。
具体在实施前述采暖锅炉的技术方案时,隔热层7贴合在炉体1的内壁上。通过在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隔热层7,可以有效的增加炉体1的保温性,防止第一腔体3内的热量通过炉体1的内壁传导至采暖锅炉的外壁,降低了热量的损耗,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锅炉系统,该系统包括:风机8,排热管和采暖锅炉;其中,采暖锅炉包括:炉体1,炉体1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炉体1上分别设置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燃烧室2,燃烧室2设置在炉体1的连通腔体内,燃烧室2与炉体1之间具有第一腔体3,燃烧室2与炉体1之间设置隔板6,隔板6将第一腔体3分隔为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第二腔体31连接进风口11,第三腔体32连接出风口12;燃烧室2具有加热管4,加热管4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并且贯穿燃烧室2;而现有技术中,干烧锅炉是在燃烧室2的外壁上设置吸热片,鼓风机8将空气由进风口11吹入锅炉外壁与燃烧室2之间的空间,通过吸热片吸取燃烧室2内的热量,再释放到锅炉外壁与燃烧室2之间的空间,由鼓风机8带入的空气将热量带出,流向出风口12,供取暖使用。但是因为燃烧室2内的空间太大,吸热片与流动空气接触的面积较小,热量并不能完全被流动空气带走,大部分的热量随着排烟口排出,浪费了大量的热能能源,在本技术方案当中,炉体1与燃烧室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3,隔板6将第一腔体3分隔成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加热管4穿过燃烧室2连通第二腔体31和第三腔体32,第二腔体31连接进风口11,第三腔体32连接出风口12,需要供热时,燃烧室2内的燃料进行燃烧,风机8将气流从进风口11吹入第二腔体31,气流进入加热管4,加热管4通过燃烧室2,燃烧室2内的热量通过加热管4传递给进入加热管4的气流,加热后的气流流出加热管4进入第三腔体32并从出风口12流出用于提供热能,进而达到了将热量充分利用,使采暖锅炉提高热能使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为密闭的连通腔体,在所述炉体上分别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
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在所述炉体的连通腔体内,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炉体之间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燃烧室与所述炉体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腔体分隔为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连接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三腔体连接所述出风口;所述燃烧室具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并且贯穿所述燃烧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呈网状水平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管为多个,多个所述加热管并排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加热片,所述加热片的一端插入到所述燃烧室的内部,用于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腔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加热片与所述燃烧室的外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的外壁具有耐热区域和受热区域,所述耐热区域上设有耐火材料,所述受热区域用于传导所述燃烧室内部的热量,多个所述加热片设置在所述受热区域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耐火的弹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采暖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贴合在所述炉体的内壁上。
10.一种锅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排热管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采暖锅炉;
所述风机具有排风口,所述排热管具有热风口,所述采暖锅炉的进风口密闭连接于所述排风口,所述采暖锅炉的出风口密闭连接于所述热风口。
CN201620990818.7U 2016-08-30 2016-08-30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9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818.7U CN205939685U (zh) 2016-08-30 2016-08-30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0818.7U CN205939685U (zh) 2016-08-30 2016-08-30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939685U true CN205939685U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5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081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939685U (zh) 2016-08-30 2016-08-30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939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36788A (zh) 环绕送风整体式燃气热风炉
CN103017328A (zh) 取暖设备的燃烧与热交换系统
CN205939685U (zh) 采暖锅炉及锅炉系统
CN105115155A (zh) 一种生物燃料热风炉
CN205807377U (zh) 储热锅炉
CN204455597U (zh) 节能定型机
CN204006649U (zh) 一种多管式高温热风炉
CN207123073U (zh) 一种悬浮式煤粉燃烧常压节能、环保热风炉
CN109612091A (zh) 一种生物质热风炉
CN205690439U (zh) 一种新型生物质暖风炉
CN204757366U (zh) 热风炉
CN204574463U (zh) 一种采暖炉
CN207763253U (zh) 燃气热风炉炉体结构
CN207763252U (zh) 燃气热风炉
CN202973045U (zh) 环保型自循环加热蒸发器
CN208595696U (zh) 供热锅炉
CN206973891U (zh) 一种燃煤热风炉
CN215372932U (zh) 一种节约燃料的高效率生物质采暖炉
CN208595697U (zh) 环保锅炉
CN207702478U (zh)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流化给料装置
CN207540155U (zh) 一种锅炉及热风炉二合一炉
CN211084432U (zh) 一种节能热风炉
CN206160479U (zh) 一种分体式热管热风炉
CN206944450U (zh) 一种新型燃气锅炉
CN205842615U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卧式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