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5219U -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5219U
CN220265219U CN202321429669.3U CN202321429669U CN220265219U CN 220265219 U CN220265219 U CN 220265219U CN 202321429669 U CN202321429669 U CN 202321429669U CN 220265219 U CN220265219 U CN 220265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ig
tube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96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海勇
龙明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Wum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Wum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Wum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Wume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96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5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5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5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用于将多连管的管盖分别压合于多连管的管口,滚压组件设置于机架上,滚压组件包括滚筒和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滚筒上下移动,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板,相邻两个限位板用于限制一个多连管的管盖左右移动,相邻两个限位板与筒壁构成一环形槽;装载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滚压组件的下方,装载组件包括治具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治具前后移动,治具上开设有供多连管插入的多个接收部;其中,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滚筒下移至限位板贴合治具上表面,且每个接收部的位置与一个环形槽对准;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治具前后移动,以使筒壁滚压位于管口上的管盖。

Description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多连管组装的领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背景技术
冻干球,也叫冻干珠,液氮点小球,是指将试剂/药液,通过专业精密微量泵点到液态氮中,使其在极短极低的温度下,迅速冷冻成形状均匀规则的小固态圆球。冻干球的包装材料一般采用多连管,一个多连管包括多个管体和多个管盖,多个管盖的排列方式和多个管体的排列方式相同,多个管盖分别盖合于管体的管口。冻干球放置于多连管的管体内,再将多连管的管盖盖上,从实现对冻干球的存储包装。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冻干球在短时间内完成批量的储存包装,一般会人为地将管盖对准放置于管体的管口处,再采用上盖或者拧盖机构对多连管进行封盖处理。但这些机构大多数是将单一的管盖压紧到单一的管体上,对于像八连管这种一体式的管盖,这些机构在封盖过程中,一体式的管盖容易出现异位,导致无法将管盖准确的压入管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多连管的管盖无法准确压入管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用于将多连管的管盖分别压合于多连管的管口,包括:机架、滚压组件和装载组件;滚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滚压组件包括滚筒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滚筒上下移动,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板,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一个所述多连管的管盖左右移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筒壁构成一环形槽;装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压组件的下方,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治具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治具前后移动,以使所述治具移动至所述滚筒的正下方;所述治具上开设有供多连管插入的多个接收部;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滚筒下移至所述限位板贴合所述治具上表面,且每个接收部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环形槽对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治具前后移动,以使所述筒壁滚压位于所述管口上的所述管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滚筒上下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治具前后移动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多个所述限位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筒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治具上开设的多个所述接收部成列排布,每个所述接收部能够装载一个所述多连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接收部具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多连管的管体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和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U型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U型座上下移动,所述U型座与所述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滑块和固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定位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滑轨前后移动,以带动所述定位座前后移动,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治具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滚筒对位设置,所述容纳槽用于装载所述治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治具与所述定位座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治具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手持部。
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连管压盖设备,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配合,滚筒能够移动至治具的正上方。滚筒上的限位板能够限制一个多连管管盖的左右移动,且一个环形槽对应一个接收部,这样能够实现多连管的管盖在被滚筒滚压过程中,管盖处于对应的的环形槽内且被限位板限制左右移动,使得管盖能够始终对准管口,从而实现将管盖准确的压入管体的管口。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机架、滚压组件和装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装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滚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多连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的滚筒和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多连管压盖设备;
100、壳体;110、进出口;120、急停键;130、显示屏;
200、机架;210、y轴板;220、支架脚;230、连接框;240、z轴板;
300、装载组件;310、治具;311、接收部;312、凹槽;313、手持部;320、第二驱动机构;321、第二驱动件;322、第二主滑轮;323、第二次滑轮;324、第二传动带;325、第二滑轨;326、第二滑块;327、定位座;328、容纳槽;329、第二传感器;330、第二遮挡板;
400、滚压组件;410、滚筒;411、筒壁;412、限位板;413、环形槽;420、第一驱动机构;421、第一驱动件;422、第一主滑轮;423、第一次滑轮;424、第一传动带;425、第一滑轨;426、第一滑块;427、U型座;428、第一传感器;429、第一遮挡板;
500、多连管;510、管盖;520、管体;521、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6,一种多连管的结构示意图,该多连管500可以是八连管,一个八连管包括8个管盖510、8个管体520和8个管口521。其中,每个八连管中8个管盖510连接成一体,8个管体520也连接成一体,每个管体520的顶部具有一管口521621,8个管盖510能够分别对应8个管口521。八连管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1,该多连管压盖设备1包括壳体100、滚压组件400和装载组件300,滚压组件400和装载组件300均设置于壳体100的内部,滚压组件400设置于装载组件300的上方,通过滚压组件400和装载组件300能够将八连管中一体式的管盖510分别压合于多连管500的管口521。
其中,壳体100从侧面看可以呈L形,在壳体100包括两个侧板、顶板、底板、背板和台阶型前板,台阶型前板由两块竖板和一块横板组成,横板设置于两块竖板之间,且横板分别连接两块竖板。在前板上开设有进出口110,可以通过进出口110将待组装的八连管放置于多连管压盖设备1中,或从多连管压盖设备1中取出已组装完成的八连管。在进出口110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130,显示屏130能够显示该多连管压盖设备1的工作状态信息,在前板的横板上设置有急停键120,急停键120用于紧急状态下断开多连管压盖设备1的电源,使之停止工作。
参考图2和图3,壳体100的内部可以包括机架200、滚压组件400和装载组件300。滚压组件400设置在机架200上,装载组件300设置在机架200上且位于滚压组件40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坐标轴的各个轴向:y轴与多连管压盖设备1的前后方向平行,x轴与多连管压盖设备1的左右方向平行,z轴与多连管压盖设备1的上下方向平行,x轴、y轴和z轴两两相互垂直。
机架200可以包括y轴板210、连接在y轴板210底面的两个支架脚220、连接在y轴板210后端的连接框230、连接在连接框230顶面的z轴板240。其中,y轴板210和z轴板240可以是长方形板,y轴板210平行于y轴和x轴所成的平面,z轴板240平行于z轴和x轴所成的平面。
两个支架脚220顶端连接在y轴板210,支架脚220的底端连接在壳体100的底板上。连接框230可以是由四块板组成的长方形框架或正方形框架。
参考图2、图3、图4和图7,装载组件300设置于机架200上且位于滚压组件400的下方,装载组件300包括治具310和第二驱动机构320,第二驱动机构320用于驱动治具310前后移动,以使治具310移动至滚压组件400中滚筒410的正下方。
治具310上可以开设有供八连管插入的12个接收部311,每个接收部311可具有8个凹槽312,8个凹槽312排成一列,8个凹槽312可以装载一个八连管。每个接收部311中凹槽312的间距、开口尺寸以及深度均与八连管的管体520相适配,当八连管插入8个插槽时,八连管的管口521处于凹槽312的上边缘,且管盖510处于管口521上。12个接收部311从治具310的左侧至右侧依次成列排布,接收部311的两端分别靠近治具310的前侧和后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每个接收部311具有8个凹槽312,例如,每个接收部311可以具有4个凹槽312、6个凹槽312、12个凹槽312等等,对应适用于四连管、六连管、十二连管等多连管500的装载。在治具31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方便握持的手持部313,手持部313可以是L型板,L型板与治具310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
参考图2、图3、图4和图7,第二驱动机构320包括第二驱动件321、第二滑轨32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325的第二滑块326和固接于第二滑块326的定位座327,第二驱动件321用于驱动第二滑块326沿第二滑轨325前后移动,以带动定位座327前后移动,定位座327与治具310连接。
第二驱动件321可以是步进伺服电机,第二驱动件321固定连接于y轴板210前端的底面,y轴板210上开设有供第二驱动件321的驱动轴穿过的通孔,第二驱动轴穿过y轴板210并连接有第二主滑轮322。对应的在y轴板210的末端设置有第二次滑轮323,第二主滑轮322和第二次滑轮323可以通过第二传动带324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件321驱动第二主滑轮322滑动,以带动第二传动带32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第二传动带324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二滑轨325,第二滑轨325与y轴平行,两侧的第二滑轨325上均设置有第二滑块326,第二滑块326能够在第二滑轨325上沿y轴前后滑动。其中,第二传动带324与右侧的第二滑块326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夹紧块和上述右侧的第二滑块326固定连接,并将第二传动带324夹紧于夹紧块和右侧的第二滑块326之间。这样能够实现当第二传动带324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二传动带324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326沿第二滑轨325前后滑动。
在两块第二滑块326的上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327,通过第二滑块326的前后移动来带动定位座327的前后移动。在定位座327上开设有容纳槽328,容纳槽328与滚筒410对位设置,在定位座327移动至滚筒410正下方时,此时容纳槽328也处于滚筒410的正下方。容纳槽328和治具310均可呈长方形,治具310装载在容纳槽328时,治具310的四周与容纳槽328的四周贴合。治具310可拆卸的连接于容纳槽328,这样便于从多连管压盖设备1中拆装治具310,治具310移动到多连管压盖设备1外,能够便于八连管插入治具310的接收部311或从治具310中取出八连管。
参考图2至图4,第二驱动机构320还可以包括第二传感器329和第二遮挡板330。
第二传感器329可以是光电传感器,设置于y轴板210的前端且位于第二主滑轮322旁,第二遮挡板330能够遮挡住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射的光线,使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具有一个感应槽。第二遮挡板330设置于定位座327的前面,当定位座327沿第二滑轨325向前移动直至第二遮挡板330插入感应槽时,第二驱动件321便停止转动。第二传感器329和第二遮挡板330的配合能够起到行程限位作用,避免第二滑块326沿第二滑轨325一直往前移动,导致第二滑块326与第二主滑轮322出现卡死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光电传感器和遮挡板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2、图3、图5和图7,滚压组件400设置于机架200上且位于装载组件300的上方,滚压组件400包括滚筒410和第一驱动机构420,第一驱动机构420用于驱动滚筒410上下移动。
其中,滚筒410的滚轴上下移动所成的平面与z轴板240平行,治具310的上表面与z轴板240垂直,滚筒410上下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治具310前后移动的方向。
滚筒410的筒壁411上可以设置有13个环形的限位板412,相邻两个限位板412用于限制一个八连管的管盖510左右移动。相邻两个限位板412与筒壁411构成一环形槽413,滚筒410上具有12个环形槽413。其中,13个限位板412从滚筒410的左侧至右侧平行间隔设置在筒壁411上,且相邻两个限位板412的间距相等。
当第一驱动机构420将滚筒410下移至限位板412贴合治具310上表面时,每个接收部311的位置与一个环形槽413对准,此时相邻两个限位板412间夹有一个八连管的管盖510,八连管的管盖510能够处于对应的环形槽413。然后第二驱动机构320驱动治具310前后移动,这样能够使筒壁411滚压位于管口521上的管盖510,从而实现八连管的管盖510压合于八连管的管口521。
参考图2、图3、图5和图7,第一驱动机构420包括第一驱动件421、第一滑轨425、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425的第一滑块426和固接于第一滑块426的U型座427,第一驱动件421用于驱动第一滑块426沿第一滑轨425上下移动,以带动U型座427上下移动,U型座427与滚筒410的两端转动连接。
第一驱动件421可以是不仅伺服电机,第一驱动件421固定连接于z轴板240顶端的背面,z轴板240丧开设有供第驱动件的驱动轴穿过的通孔,第一驱动轴穿过z轴板240并连接有第一主滑轮422。对应的在z轴板240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次滑轮423,第一主滑轮422和第一次滑轮423可以通过第一传动带424连接,通过第一驱动件421驱动第一主滑轮422滑动,以带动第一传动带424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在第一传动带424两侧各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轨425,第一滑轨425与z轴平行,两侧的第一滑轨425上均设置有第一滑块426,第一滑块426能够在第一滑轨425上沿z轴上下滑动。其中,第一传动带424与左侧的第一滑块426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夹紧块和上述左侧的第一滑块426固定连接,并将第一传动带424夹紧于夹紧块和左侧的第一滑块426之间。这样能够实现当第一传动带424转动时,能够带动与第一传动带424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426沿第一滑轨425上下移动。
在两块第一滑块426上固定连接有U型座427,通过第一滑块426的上下移动来带动U型座427的上下移动。U型座427与滚筒410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滚筒410位于U型座427的前侧。
参考图2、图3和图5,第一驱动机构420还可以包括第一传感器428和第一遮挡板429。
第一传感器428可以是光电传感器,设置于z轴板240的顶端且位于第一主滑轮422旁,第一遮挡板429能够遮挡住光电传感器的发射端发射的光线,使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线,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具有一个感应槽。第一遮挡板429设置于U型座427的顶端,当U型座427沿第一滑轨425向上移动直至第一遮挡板429插入感应槽时,第一驱动件421便停止转动。第一传感器428和第一遮挡板429的配合能够起到行程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滑块426沿第一滑轨425一直往上移动,导致第一滑块426与第一主滑轮422出现卡死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光电传感器和遮挡板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用于将多连管的管盖分别压合于多连管的管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滚压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滚压组件包括滚筒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滚筒上下移动,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板,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一个所述多连管的管盖左右移动,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筒壁构成一环形槽;
装载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滚压组件的下方,所述装载组件包括治具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治具前后移动,以使所述治具移动至所述滚筒的正下方;所述治具上开设有供多连管插入的多个接收部;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将所述滚筒下移至所述限位板贴合所述治具上表面,且每个接收部的位置与一个所述环形槽对准;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治具前后移动,以使所述筒壁滚压位于所述管口上的所述管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上下移动的方向垂直于所述治具前后移动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板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筒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板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上开设的多个所述接收部成列排布,每个所述接收部能够装载一个所述多连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接收部具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多连管的管体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一滑块和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U型座,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上下移动,以带动所述U型座上下移动,所述U型座与所述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轨的第二滑块和固接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定位座,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第二滑轨前后移动,以带动所述定位座前后移动,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治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滚筒对位设置,所述容纳槽用于装载所述治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与所述定位座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连管压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手持部。
CN202321429669.3U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Active CN220265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669.3U CN22026521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9669.3U CN22026521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5219U true CN220265219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9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9669.3U Active CN220265219U (zh) 2023-06-07 2023-06-07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52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2893B (zh) 药物注射装置及配药设备
CN220265219U (zh) 一种多连管压盖设备
CN111079460A (zh) 二维码扫描机构及包含其的贴标喷码机
CN114310425A (zh) 一种平置式刀库快速换刀结构及其换刀方法
CN112548445A (zh) V型链条自动焊接设备
CN217250789U (zh) 一种多工位全自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0863313U (zh) 移盖机构及具有它的病理学染色机
CN112110165B (zh) 一种抽拉式的料盘定位载台
CN211065443U (zh) 化妆刷半自动组装机
CN109826852B (zh) 摄像头对位设备
CN208140984U (zh) 光纤连接器端面的清洁装置以及集成式清洁及检测装置
CN108483122B (zh) 一种绕线机
CN212400607U (zh) 用于移印机的载具平台机构以及具有其的移印机
CN211392968U (zh) 端塞导料机构及燃料组件导向管端塞放料定位装置
CN220970992U (zh) 自动攻牙设备
CN214350577U (zh) 一种用于双工位旋转焊接架的工装结构
CN217433614U (zh) 一种基于视觉引导的自动锁螺丝设备
CN114833623B (zh) 一种带有手动头库交换结构的龙门机床
CN219293746U (zh) 一种三向可调节机构
CN219967645U (zh) 一种光器件夹持设备
CN217991603U (zh) 一种盒体自动组装机
CN219130664U (zh) 显示器底座拉铆装置
CN113635275B (zh) 一种石墨加工的旋转工作台
CN212918337U (zh) 棒体分离装置及组装设备
CN220029307U (zh) 一种用于组装显微镜的钢珠装填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