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4851U -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4851U
CN220264851U CN202320794351.9U CN202320794351U CN220264851U CN 220264851 U CN220264851 U CN 220264851U CN 202320794351 U CN202320794351 U CN 202320794351U CN 220264851 U CN220264851 U CN 2202648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drel girder
frame
traction machine
piston rod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43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荣
张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oodk Hydraulic Pressure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oodk Hydraulic Pressur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oodk Hydraulic Pressur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oodk Hydraulic Pressur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43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48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48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48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包括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机架,所述承重梁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曳引机机架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限位导柱,所述限位导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帽,所述承重梁的四周嵌设有限位导套;所述曳引机机架的底部四周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筒。该电梯机架限位装置,通过设置的限位导柱、限位帽、第一圆筒、第一活塞杆、限位导套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曳引机机架的限位支撑,曳引机机架只能上下位移,增加了安全性,并且第一圆筒和第一活塞杆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缓冲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无机房电梯是指不需要建筑物提供封闭的专门机房用于安装电梯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设备的电梯,无机房电梯不是对过去传统电梯的简单局部改进,而是电梯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这是因为它所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将会推广应用到其他电梯产品上,进而带动整个电梯行业的技术进步,无机房电梯为了节约空间,将过去安装在井道上方机房内的控制柜、主机、限速器等设备改为安装在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在有效提高建筑面积使用率的同时降低了建筑成本。而曳引机做为电梯的主要动力源,曳引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平稳性直接关系到电梯轿厢乘坐的稳定性能和舒适度。
目前曳引机机架通过减震垫设置在承重梁上,减震垫对承载的机架起缓冲作用,但由于曳引机的震动或者机架的偏载,又或者减震垫的变形量比较大等因素,可能会使得减震垫往一边倾斜,发生横向变形,从而使曳引机的位置发生偏移,影响电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且现有技术仅仅依靠减震垫进行减震,减震效果不理想,效果较差。
因此,提出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包括承重梁,所述承重梁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机架,所述承重梁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曳引机机架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限位导柱,所述限位导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帽,所述承重梁的四周嵌设有限位导套;
所述曳引机机架的底部四周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筒。
优选的,所述承重梁的顶部中部设置有减震座,所述曳引机机架的底部中部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座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横杆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座,所述减震板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减震槽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减震板下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圆筒和第二活塞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杆位于限位导柱的内侧,所述第一圆筒的底部与承重梁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活塞杆与第一圆筒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导柱的下端穿过限位导套延伸至承重梁的下方,并且限位导柱与限位导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下端活动连接于减震槽的内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位于两个滑块的相背一侧,所述滑块与横杆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凹槽的内侧,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圆筒活动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梯机架限位装置,通过设置的限位导柱、限位帽、第一圆筒、第一活塞杆、限位导套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曳引机机架的限位支撑,曳引机机架只能上下位移,增加了安全性,并且第一圆筒和第一活塞杆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缓冲减震。
2、该电梯机架限位装置,通过设置的减震板、减震座、减震槽、横杆、滑块、第一压缩弹簧、第一连接座、推杆、第二连接座、凹槽、限位块、第二圆筒、第二活塞杆、第二压缩弹簧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曳引机机架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增加了曳引机机架使用时的稳定性,多组减震组件配合的方式保障了电梯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圆筒和第一活塞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座和减震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承重梁;2、曳引机机架;3、安装板;4、限位导套;5、限位导柱;6、限位帽;7、第一圆筒;8、第一活塞杆;9、减震座;10、减震板;11、减震槽;12、横杆;13、滑块;14、第一压缩弹簧;15、第一连接座;16、推杆;17、第二连接座;18、凹槽;19、限位块;20、第二圆筒;21、第二活塞杆;22、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包括承重梁1,承重梁1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机架2,承重梁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限位导柱5,限位导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帽6,承重梁1的四周嵌设有限位导套4,限位导柱5的下端穿过限位导套4延伸至承重梁1的下方,并且限位导柱5与限位导套4活动连接;
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四周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塞杆8,第一活塞杆8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筒7,第一活塞杆8位于限位导柱5的内侧,第一圆筒7的底部与承重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活塞杆8与第一圆筒7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的限位导柱5、限位帽6、第一圆筒7、第一活塞杆8、限位导套4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曳引机机架2的限位支撑,曳引机机架2只能上下位移,增加了安全性,并且第一圆筒7和第一活塞杆8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缓冲减震。
承重梁1的顶部中部设置有减震座9,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中部设置有减震板10,减震座9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11,减震板10的下端活动连接于减震槽11的内侧,减震槽1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横杆12,横杆12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4,横杆12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滑块13,滑块13与横杆12活动连接,第一压缩弹簧14位于两个滑块13的相背一侧,滑块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7,减震板10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5,第一连接座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6,推杆16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17活动连接,减震槽11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18,减震板10下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限位块19滑动连接于凹槽18的内侧,凹槽18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20,第二圆筒20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1,第二活塞杆21的下端与第二圆筒20活动连接,第二圆筒20和第二活塞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2,通过设置的减震板10、减震座9、减震槽11、横杆12、滑块13、第一压缩弹簧14、第一连接座15、推杆16、第二连接座17、凹槽18、限位块19、第二圆筒20、第二活塞杆21、第二压缩弹簧2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曳引机机架2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增加了曳引机机架2使用时的稳定性,多组减震组件配合的方式保障了电梯的舒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使用时在限位导柱5、限位帽6、第一圆筒7、第一活塞杆8、限位导套4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曳引机机架2的限位支撑,曳引机机架2带动第一活塞杆8在第一圆筒7中上下位移,限位导柱5在限位导套4的作用下上下位移,进而曳引机机架2只能上下位移,增加了安全性,并且第一圆筒7和第一活塞杆8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缓冲减震,在减震板10、减震座9、减震槽11、横杆12、滑块13、第一压缩弹簧14、第一连接座15、推杆16、第二连接座17、凹槽18、限位块19、第二圆筒20、第二活塞杆21、第二压缩弹簧22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曳引机机架2起到较好的缓冲减震效果,具体的,曳引机机架2可带动减震板10在减震槽11中上下位移,进而推杆16带动滑块13横向位移,滑块13压缩第一压缩弹簧14,同时限位块19压缩第二压缩弹簧22和第二活塞杆21,第一压缩弹簧14和第二压缩弹簧22均产生反向的作用力,进而增加了曳引机机架2使用时的稳定性,多组减震组件配合的方式保障了电梯的舒适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包括承重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的顶部设置有曳引机机架(2),所述承重梁(1)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四角对称设置有限位导柱(5),所述限位导柱(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帽(6),所述承重梁(1)的四周嵌设有限位导套(4);
所述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四周对称设置有第一活塞杆(8),所述第一活塞杆(8)的下端外侧设置有第一圆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的顶部中部设置有减震座(9),所述曳引机机架(2)的底部中部设置有减震板(10),所述减震座(9)的顶部开设有减震槽(11),所述减震槽(1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4),所述横杆(12)的两端外侧对称套设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座(17),所述减震板(10)底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连接座(15),所述第一连接座(1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推杆(16),所述减震槽(11)内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减震板(10)下端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9),所述凹槽(18)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20),所述第二圆筒(20)的上端内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杆(21),所述第二圆筒(20)和第二活塞杆(21)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杆(8)位于限位导柱(5)的内侧,所述第一圆筒(7)的底部与承重梁(1)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活塞杆(8)与第一圆筒(7)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柱(5)的下端穿过限位导套(4)延伸至承重梁(1)的下方,并且限位导柱(5)与限位导套(4)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10)的下端活动连接于减震槽(11)的内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4)位于两个滑块(13)的相背一侧,所述滑块(13)与横杆(12)活动连接,所述推杆(16)的下端与第二连接座(17)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9)滑动连接于凹槽(18)的内侧,所述第二活塞杆(21)的下端与第二圆筒(20)活动连接。
CN202320794351.9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Active CN2202648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351.9U CN22026485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4351.9U CN22026485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4851U true CN220264851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4351.9U Active CN220264851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48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8093B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装置
CN220264851U (zh) 一种电梯机架限位装置
CN210457068U (zh) 一种可提高电梯安全舒适性的曳引装置
CN214173696U (zh) 一种汽车前脸进气格栅生产用检测装置
CN212400978U (zh) 一种汽车座椅座支撑总成结构
CN209210140U (zh) 一种强制驱动电梯下梁
CN112960515A (zh) 一种多开门侧导向框架承载式家用电梯
CN207620623U (zh) 一种上下移动窗
CN220811524U (zh) 一种大载重无机房乘客电梯
CN218708393U (zh) 一种减震装置的电梯
CN112404483A (zh) 一种便于调节打孔深度的钢结构打孔装置
CN111660879A (zh) 一种汽车座椅座支撑总成结构
CN218754383U (zh) 一种电梯井道框架
CN212450206U (zh) 一种电梯的轿厢架
CN215710917U (zh) 一种电梯用限位减震结构
CN219792094U (zh) 一种电梯平衡曳引装置
CN218538900U (zh) 一种大载重无机房货梯
CN214298824U (zh) 一种曳引机安装减震装置
CN21919410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节能电梯
CN217201534U (zh) 一种限制随行电缆摆动范围的限制装置
CN220906876U (zh) 一种内置多级缓冲的电梯梯井
CN2103664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梯绳轮减震装置
CN21380537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打桩装置
CN217808127U (zh) 别墅无机房钢带式电梯减震式机器底座
CN220731286U (zh) 一种变压器高压升高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