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4063U -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4063U
CN220264063U CN202321170434.7U CN202321170434U CN220264063U CN 220264063 U CN220264063 U CN 220264063U CN 202321170434 U CN202321170434 U CN 202321170434U CN 220264063 U CN220264063 U CN 220264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assembly
smooth transition
chains
transi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04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换利
段广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zhong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zhong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zhong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zhong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04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4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4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4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nding, Rewinding, Material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包括第一运输组件、第二运输组件和驱动组件,还包括中间板、自由轮和支撑,第一运输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一链;第二运输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二链;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链轮,用以驱动对应的第一链和第二链进行同步运输;中间板设置在第一链之间和/或第二链之间;自由轮设置在中间板靠近驱动组件的一端;支撑设置在中间板的下方,支撑与中间板之间设置并通过弹性单元进行连接。该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通过增设自由轮及弹性单元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避免出现钢卷底部磨损、划伤的现象,提高了成品质量,保证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卷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钢卷收集运输链是轧钢生产线工艺布置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运输设备,通常布置在卧式卷取机的后方、翻卷运输机的前方。
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为现有钢卷收集运输链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现有钢卷收集运输链主要由三条第一链、两条第二链以及五个链轮组成,五个链轮装配在一根驱动轴上,带动三条第一链、两条第二链实现同步运输。
而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当第一链接近链轮或第二链脱离链轮时,都会出现短暂的脱轨时间,以第一链为例,第一链下方设置有支撑其运动的第一导轨,当第一链运转至链轮附近时,第一链的第一段会脱离支撑它的第一导轨,随后第一链的第二段脱离第一导轨,然而此时,第一链的第一段还未进入对应链轮的凹槽内,会有一小段时间的“脱轨”,第一链的各段之间只能依靠销轴之间的拉力向前运动,该第一链会于悬空位置处下沉一定的高度。特别是在负重的情况下,下沉现象更为严重,此时钢卷头部下层,与第一链出现磕碰现象,导致出现第一链运动、钢卷停止运动的“卡卷”现象。一旦发生“卡卷”,不仅影响生产节奏,钢卷底部也会出现拉伤现象,严重影响钢卷的成品质量。
虽然在设计与制作之初,会尽可能减少导轨与链轮之间的距离,尽量实现圆弧平滑过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现象难以避免,为此,提出了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通过对现有钢卷收集运输链的结构优化,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提高,避免钢卷底部出现磨损、拉伤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包括:
第一运输组件,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一链;
第二运输组件,所述第二运输组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运输组件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二链;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和所述第二运输组件之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链轮,用以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进行同步运输;
还包括:
中间板,所述中间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链之间和/或所述第二链之间;
自由轮,所述自由轮设置在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
支撑,所述支撑设置在所述中间板的下方,所述支撑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设置并通过弹性单元进行连接;
无荷载状态下,所述自由轮的轮面高于所述第一运输组件的输送面和/或所述第二运输组件的输送面。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中间板靠近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臂,所述自由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延伸臂上。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自由轮的轮面高于第一运输组件的输送面和/或所述第二运输组件的输送面2-5mm。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弹性单元包括:
碟簧,所述碟簧设置在所述支撑与所述中间板之间;
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顺次贯穿部分中间板、碟簧和部分支撑后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各自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链与所述第二链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均为板凳链,所述板凳链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滚轮。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运输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所述第一链与所述第一导轨滚动连接;
所述第二运输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链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连接。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拍摄单元,所述第一拍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的下方,用以对移动至第一运输组件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至少一个第二拍摄单元,所述第二拍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组件的下方,用以对移动至第二运输组件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图像对比单元,所述图像对比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拍摄单元和所述第二拍摄单元,用以对两次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运输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和/或报警器;或者,
所述第二运输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和/或报警器。
在一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两侧间隔设置有测距传感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1、通过增设自由轮及弹性单元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避免出现钢卷底部磨损、划伤的现象,提高了成品质量,保证了生产效率。
2、可对钢卷底部是否存在磨损、划伤等现象进行自动识别,方便筛选不良,降低后续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设置有第一、第二拍摄单元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钢卷收集运输链的主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钢卷收集运输链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运输组件;101、第一链;102、第一导轨;2、第二运输组件;201、第二链;202、第二导轨;3、驱动组件;301、链轮;302、驱动轴;4、中间板;401、延伸臂;5、自由轮;6、支撑;7、弹性单元;701、碟簧;702、螺栓;703、螺母;8、第一拍摄单元;9、第二拍摄单元;10、图像对比单元;11、标记器;12、报警器;13、测距传感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主要用于大型物件(如钢卷)的输送工序,该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包括第一运输组件1、第二运输组件2和驱动组件3,还包括中间板4、自由轮5和支撑6。
其中,第一运输组件1和第二运输组件2沿装置的输送方向顺次设置,装置的输送方向可以是自第一运输组件1到第二运输组件2的方向,可以是自第二运输组件2到第一运输组件1的方向,具体不设限制,装置输送的物件以钢卷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2,第一运输组件1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一链101,第一链10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6其运动的第一导轨102,示例性的,第一链101、第一导轨102的数量各有三条,以减小每个第一链101所需的拉力,同时更能够稳定的对钢卷进行运输。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链101优选板凳链,其目的是减少钢卷与第一链101之间的相对摩擦,提高钢卷成品的质量,并且,板凳链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滚轮,通过滚轮实现与第一导轨102滚动连接以及与对应链轮301的传动连接的作用。
第二运输组件2间隔设置在第一运输组件1的一端,第二运输组件2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二链201,第二链20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6其运动的第二导轨202,示例性的,第二链201、第二导轨202的数量各有两条,同样能够稳定的运输钢卷,并且,两条第二链201和三条第一链101之间相互交错布置,以充分利用空间。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链201也优选板凳链,其底部也均匀设置有若干滚轮,通过滚轮实现与第二导轨202滚动连接以及与对应链轮301的传动连接的作用。
驱动组件3设置在第一运输组件1和第二运输组件2之间,驱动组件3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链轮301,示例性的,链轮301的数量有五个,共同装配于一根驱动轴302上,驱动轴302可在电机、减速器(未示出)的控制下驱动五个链轮301旋转,其中,三个链轮301分别带动三条第一链101运动,其余两个链轮301分别带动两条第二链201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链101和第二链201实现了同步运输。
参见图2和图3,中间板4设置在第一链101之间和/或第二链201之间,具体地说,即中间板4可以设置在相邻的第一链101之间,中间板4基本持平或略低于第一链101的输送面,以防止钢卷从第一链101上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当然,中间板4还可以设置在相邻的第二链201之间,或者,相邻的第一链101之间和相邻的第二链201之间都可设置中间板4,具体根据相邻的第一链101之间的宽度和/或相邻的第二链201之间宽度而定。
自由轮5自身呈辊状结构,以充分贴合钢卷底部提供可靠支撑6,自由轮5设置在中间板4靠近驱动组件3的一端,具体地说,即在中间板4的端部设置有朝向驱动组件3方向倾斜凸起的延伸臂401,该延伸臂401上设置有安装孔位,自由轮5转动安装在安装孔位上。在无荷载状态下,自由轮5的轮面需高于第一运输组件1的输送面和/或第二运输组件2的输送面,示例性的,自由轮5的轮面高于第一运输组件1的输送面和/或第二运输组件2的输送面2-5mm,优选高出3mm,此设计目的是于链轮301外侧的间隙区域提供支撑6,实现钢卷平稳运输,提高装置运行性能。
以第一运输组件1和第二运输组件2均设置有自由轮5,输送方向是自第一运输组件1到第二运输组件2的方向为例,由于轧钢工艺布置,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一般布置总长度约为80m左右,大部分翻转运输机(未示出)位置与该装置的起点还有高度差,钢卷在运输过程还得经历爬坡(即第一链101的运动行程),当第一链101运行至链轮301附近时,第一链101最前段虽会出现一定的下沉现象,但此时钢卷已经运行到了处于第一链101之间的中间板4端处的自由轮5上,依靠钢卷的惯性速度即可实现平稳“上卷”;当钢卷前侧离开链轮301部位开始脱离时,第二链201也会出现下沉现象,但此时依靠处于第二链201之间的中间板4端处的自由轮5托住钢卷,同样能实现钢卷的平稳“下卷”,从而实现顺畅运输功能。在实际安装中,若第一导轨102到对应链轮301距离较短,第二导轨202到对应链轮301距离较长,可忽略第一链101的沉降,仅在处于第二链201之间的中间板4端处设置自由轮5;若第一导轨102到对应链轮301距离较长,第二导轨202到对应链轮301距离较短,可忽略第二链201的沉降,仅在处于第一链101之间的中间板4端处设置自由轮5。当然,于链轮301的两侧均设置自由轮5则是最佳选择。
支撑6设置在中间板4的下方,支撑6与中间板4之间设置并通过弹性单元7进行连接,利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可使中间板4端处的自由轮5能够实时与钢卷底部紧密接触,实现良好的托举功能,增强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于一些实施例中,弹性单元7包括碟簧701、螺栓702和螺母703。其中,碟簧701设置在支撑6与中间板4之间,碟簧701具有体积小、荷载大的优点,很适合此类工况使用,螺栓702顺次贯穿部分中间板4、碟簧701和部分支撑6后与螺母703螺纹连接,实现中间板4与支撑6的弹性连接,同时,螺栓702可用于碟簧701伸缩引导,避免碟簧701偏移或弯曲变形,进而影响使用。
上述装置通过增设自由轮5及弹性单元7进行结构优化,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避免出现钢卷底部磨损、划伤的现象,提高了成品质量,保证了生产效率。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装置的各部分可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制成,以满足超大负载运输需求,其中,第一链101和第二链201各自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耐磨层优选合金耐磨层,例如镍铬合金层、碳化铬层、高锰合金层等,从而延长第一链101和第二链201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4所示,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拍摄单元8、至少一个第二拍摄单元9和图像对比单元10。
其中,第一拍摄单元8设置在第一运输组件1的下方,示例性的,第一拍摄单元8可是以相机,第一拍摄单元8的数量有两个,间隔设置在第一运输组件1的下方,并且可与第一链101之间的中间板4上开设通孔,从而方便第一拍摄单元8对移动至第一运输组件1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第二拍摄单元9设置在第二运输组件2的下方,示例性的,第二拍摄单元9的数量有三个,间隔设置在第二运输组件2的下方,其中,两个第二拍摄单元9分别位于第二运输组件2的两侧,剩余一个第二拍摄单元9位于第二链201之间的中间板4下方,同样可在该中间板4上开设通孔,以便第二拍摄单元9对移动至第二运输组件2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图像对比单元10电连接第一拍摄单元8和第二拍摄单元9,图像对比单元10可是装载有图像分析软件的计算机,各第一拍摄单元8将拍摄到的图像上传至计算机进行合成形成图片A,各第二拍摄单元9将拍摄到的图像上传至计算机进行合成形成图片B,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将图片A与图片B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自动识别钢卷底部是否存在磨损、划伤的问题,以便筛选不良。
在运输过程中,钢卷可自第一运输组件1运往第二运输组件2,或者,自第二运输组件2运往第一运输组件1,为此,可在第二运输组件2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11和/或报警器12;或者,第一运输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11和/或报警器12。标记器11可对筛选出的不良钢卷进行标识,如采用喷码标记,报警器12可对筛选出的不良钢卷即时报警,方便快速确定位置,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两侧间隔设置有测距传感组13,示例性的,测距传感组13可以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激光传感器,两个激光传感器对射第一链101或第二链201上的钢卷后,可迅速确定钢卷是否处于运输中央位置,若钢卷朝向一侧偏移量大于激光传感器的预设值,则激光传感器可将数据反馈至装置暂停运输,等待调节至相对居中位置后方可继续输送,从而提高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所有的这些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包括:
第一运输组件(1),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一链(101);
第二运输组件(2),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的一端,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包括至少两条并排设置的第二链(201);
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和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之间,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多个同轴设置的链轮(301),用以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链(101)和所述第二链(201)进行同步运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间板(4),所述中间板(4)设置在所述第一链(101)之间和/或所述第二链(201)之间;
自由轮(5),所述自由轮(5)设置在所述中间板(4)靠近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端;
支撑(6),所述支撑(6)设置在所述中间板(4)的下方,所述支撑(6)与所述中间板(4)之间设置并通过弹性单元(7)进行连接;
无荷载状态下,所述自由轮(5)的轮面高于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的输送面和/或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的输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4)靠近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臂(401),所述自由轮(5)转动设置在所述延伸臂(4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轮(5)的轮面高于第一运输组件(1)的输送面和/或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的输送面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单元(7)包括:
碟簧(701),所述碟簧(701)设置在所述支撑(6)与所述中间板(4)之间;
螺栓(702)和螺母(703),所述螺栓(702)顺次贯穿部分中间板(4)、碟簧(701)和部分支撑(6)后与所述螺母(70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101)和所述第二链(201)各自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101)与所述第二链(201)相互交错布置,所述第一链(101)和所述第二链(201)均为板凳链,所述板凳链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还包括第一导轨(102),所述第一链(101)与所述第一导轨(102)滚动连接;
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还包括第二导轨(202),所述第二链(201)与所述第二导轨(202)滚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拍摄单元(8),所述第一拍摄单元(8)设置在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的下方,用以对移动至第一运输组件(1)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至少一个第二拍摄单元(9),所述第二拍摄单元(9)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的下方,用以对移动至第二运输组件(2)上的物件底部进行拍摄;
图像对比单元(10),所述图像对比单元(10)电连接所述第一拍摄单元(8)和所述第二拍摄单元(9),用以对两次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组件(1)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11)和/或报警器(12);或者,
所述第二运输组件(2)的外侧设置有标记器(11)和/或报警器(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的两侧间隔设置有测距传感组(13)。
CN202321170434.7U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Active CN220264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0434.7U CN22026406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0434.7U CN22026406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4063U true CN220264063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2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0434.7U Active CN220264063U (zh) 2023-05-15 2023-05-15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4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677B (zh) 新型棒材或管材六角成型装置
CN104661948B (zh) 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运行轨所用的引导板条
US7225912B1 (en) Escalator wheel monitor
CN109775212B (zh) 一种测试生产线
CN201494907U (zh) 往复式输送机的线缆输送滑移装置
CN109772676A (zh) 一种可调节分选间隙的马铃薯分选机
CN203581979U (zh) 一种自动供板机
CN201186760Y (zh) 棒材或管材六角成型装置
CN220264063U (zh)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渡装置
CN206286109U (zh) 一种钢板弹簧喷涂生产线
CN111824665A (zh) 滑轨扣合式仓库堆垛机及使用方法
CN116750404A (zh) 一种收集链平滑过度装置
CN206288604U (zh) 一种钢板弹簧喷涂生产线的传动装置
CN206288606U (zh) 一种钢板弹簧喷涂生产线的送料车的转运装置
CN214084266U (zh) 一种接触法车轮径跳检测系统
CN211309836U (zh) 一种拖链支撑机构及拖链装置
CN108147039A (zh) 悬挂输送装置
CN207774166U (zh) 悬挂输送装置
CN206288605U (zh) 一种钢板弹簧喷涂生产线的送料车
CN113023247A (zh) 一种拖链支撑机构及拖链装置
CN113003196B (zh) 一种轧制车轮自动分类筛选输送装置
CN214333730U (zh) 一种列车车轮踏面缺陷在线动态检测系统
CN209568759U (zh) 立体停车库
CN208745402U (zh) 一种胎面翻面装置
CN208745401U (zh) 一种胎面贴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