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3275U - 罐体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罐体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3275U
CN220263275U CN202321250579.8U CN202321250579U CN220263275U CN 220263275 U CN220263275 U CN 220263275U CN 202321250579 U CN202321250579 U CN 202321250579U CN 220263275 U CN220263275 U CN 220263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belt
ejector
partition
conveying
mount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05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辉
陈玉良
吕玉涛
徐先胤
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he Gannan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Harbin Dairy Co ltd
Feihe Longjiang Dairy Co ltd
Feihe Tailai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Zhenlai Dairy Co ltd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he Gannan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Harbin Dairy Co ltd
Feihe Longjiang Dairy Co ltd
Feihe Tailai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Zhenlai Dairy Co ltd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he Gannan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Harbin Dairy Co ltd, Feihe Longjiang Dairy Co ltd, Feihe Tailai Dairy Products Co ltd, Feihe Zhenlai Dairy Co ltd, Heilongjiang Feihe Dai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he Gannan Dair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05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3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3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3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体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段及设置在第一传送段下游的第二传送段;分隔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传送段的上方,以分隔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安装架,设置在传送带上;推顶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并位于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的连接处,推顶件朝向传送带设置;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和推顶件之间,驱动件驱动推顶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推顶件和分隔件对应设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罐体易堵塞导致设备短暂停止运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问题。

Description

罐体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罐体输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罐体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圆形罐体在生产中使用越来越多,罐体灌装完成后,需要通过传送装置将罐体传送到裹包机处进行打包。
在相关技术中,为提高打包效率,需要将罐体分流至不同的通道中。当多个罐体同时到达不同通道分隔处时,因分隔处是固定的,罐体可能无法顺畅进入各个通道,进而堆积在分隔处,需要人工清理,人工清理时设备需要短暂停止运行,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体传送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因罐体易堵塞导致设备短暂停止运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体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段及设置在第一传送段下游的第二传送段;分隔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传送段的上方,以分隔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安装架,设置在传送带上;推顶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并位于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的连接处,推顶件朝向传送带设置;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架和推顶件之间,驱动件驱动推顶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推顶件和分隔件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推顶件包括推杆,推杆的轴线垂直于传送带的表面。
进一步地,推顶件还包括滚柱和连接架,连接架设置在推杆上,滚柱安装在连接架上,滚柱位于推杆和传送带的上游之间。
进一步地,推杆上设置有通孔,分隔件插入至通孔内。
进一步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检测件和控制器,检测件设置在传送带上,并位于推顶件的上游,控制器和检测件以及驱动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架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以及连接在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第一端之间的横杆,第一立杆的第二端和第二立杆的第二端连接在传送带的两侧,横杆和传送带之间具有间隔,驱动件设置在横杆上。
进一步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连接在传送带上并位于第二传送段的下游,第二安装架与分隔件连接。
进一步地,分隔件包括档杆,通孔的轴线和档杆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驱动件包括气缸。
进一步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两侧的护栏。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传送带包括位于上游的第一传送段和位于下游的第二传送段,第二传送段设置在第一传送段的下游,在第二传送段的上方还设置有分隔件,分隔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件将第二传送段分隔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传送段和第二传送段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架,在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推顶件,推顶件与分隔件是对应设置的,推顶件可以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第一安装架和推顶件之间还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可以驱动推顶件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上述的设置,推顶件能够在驱动件驱动下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第二传送段处设置有分隔件,以将罐体分流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这样在分隔件朝向第一传送段的端部,罐体容易发生堆积,即罐体无法分流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当罐体堆积时,推顶件沿传送带方向的移动可以将堆积的罐体往第一传送段上游推,进而使得堆积在推顶件处的罐体分离,从而使得罐体分别进入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避免了罐体堆积在推顶件处。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罐体易堵塞导致设备短暂停止运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罐体传送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罐体传送装置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罐体传送装置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罐体传送装置的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传送带;11、第一传送段;12、第二传送段;121、第一通道;122、第二通道;20、分隔件;21、档杆;30、第一安装架;31、第一立杆;32、第二立杆;33、横杆;40、推顶件;41、推杆;411、通孔;42、滚柱;43、连接架;50、驱动件;51、气缸;60、检测件;70、第二安装架;80、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罐体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10,包括第一传送段11及设置在第一传送段11下游的第二传送段12;分隔件20,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传送段12的上方,以分隔出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安装架30,设置在传送带10上;推顶件40,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0上并位于第一传送段11和第二传送段12的连接处,推顶件40朝向传送带10设置;驱动件50,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0和推顶件40之间,驱动件50驱动推顶件40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推顶件40和分隔件20对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传送带10包括位于上游的第一传送段11和位于下游的第二传送段12,第二传送段12设置在第一传送段11的下游,在第二传送段12的上方还设置有分隔件20,分隔件20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分隔件20将第二传送段12分隔出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传送段11和第二传送段1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安装架30,在连接处的上方设置有推顶件40,推顶件40与分隔件20是对应设置的,推顶件40可以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第一安装架30和推顶件40之间还设置有驱动件50,驱动件50可以驱动推顶件40的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上述的设置,推顶件40能够在驱动件50驱动下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第二传送段12处设置有分隔件20,以将罐体分流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这样在分隔件20朝向第一传送段11的端部,罐体容易发生堆积,即罐体无法分流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当罐体堆积时,推顶件40沿传送带10方向的移动可以将堆积的罐体往第一传送段11上游推,进而使得堆积在推顶件40处的罐体分离,从而使得罐体分别进入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避免了罐体堆积在推顶件处。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罐体易堵塞导致设备短暂停止运行带来的生产效率低问题。
需要说明地是,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的宽度是略大于罐体的外形尺寸的,这样使得罐体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可以顺畅地移动,同时罐体也不会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发生沿传送带10宽度方向的移动,也可以避免罐体受到损伤。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顶件40包括推杆41,推杆41的轴线垂直于传送带10的表面。推杆41的轴线垂直于传送带表面,使得推顶件40在推顶罐体时,罐体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罐体因推杆41轴线倾斜而导致罐体受力不均匀带来的罐体受到损伤的问题。
具体地,推杆41靠近传送带10的一侧与传送带10之间具有间隙,这样的设置,使得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长度方向移动时,不会受到来自传送带10的干涉。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推杆41的轴线与第一传送段11朝向第二传送段12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0°、30°、45°、60°,也可以为其他角度。这样使得推顶件40可以在第一传送段11上就将罐体分隔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进而避免了罐体堆积在推顶件40处。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顶件40还包括滚柱42和连接架43,连接架43设置在推杆41上,滚柱42安装在连接架43上,滚柱42位于推杆41和传送带10的上游之间,且滚柱42的轴线与推杆41的轴线平行。滚柱42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架43上,滚柱42传递给罐体向第二传送段12的宽度方向两侧移动的力,将到达推顶件40处的罐体分隔开,使得罐体可以分别进入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避免罐体在推顶件40处堆积,进而需要人工清理导致设备短暂停止运行带来的生产效率降低。推杆41为连接架43提供了安装位置,连接架43为滚柱42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使得滚柱42可以固定在推杆上,避免了滚柱42因罐体的移动导致的位置偏移。
优选地,滚柱42可以为尼龙辊,也可以为橡胶辊以及其他材料制成的不会对罐体造成损伤的圆柱辊。滚柱42也可以为三棱柱,三棱柱的三角形横截面是与传送带平行的,且三棱柱的前端为倒圆角设计。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推杆41上设置有通孔411,分隔件20插入至通孔411内。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通孔411为分隔件20提供了插入推杆41内部的空间,避免了推杆41的移动受到分隔件20的干涉。通孔411还为分隔件20提供了支撑,避免了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因分隔件20垂向传送带而导致推杆41与分隔件20产生干涉。
优选地,通孔411为圆形孔,圆形孔与分隔件20可以更好地配合,避免了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导致分隔件20位置偏移导致的罐体受到挤压。
当然,通孔411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但均应与分隔件20的外形相配合,使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分隔件20的位置不会偏移,避免罐体受到挤压。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通孔411也可以不存在,对应地,分隔件20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上与推杆41的最小距离应大于等于0。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检测件60和控制器,检测件60设置在传送带10上,并位于推顶件40的上游,控制器和检测件60以及驱动件50连接。检测件60可以及时检测到第一传送段11上是否有处于传送状态的罐体,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使得控制器可以控制驱动件50的运动,进而控制推顶件40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停止。
具体地,控制器可以为电磁阀。检测件60可以为光电检测传感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架30包括第一立杆31、第二立杆32以及连接在第一立杆31和第二立杆32的第一端之间的横杆33,第一立杆31的第二端和第二立杆32的第二端连接在传送带10的两侧,横杆33和传送带10之间具有间隔,驱动件50设置在横杆33上。第一安装架30固定在传送带10上,同时为推顶件40提供了安装位置,进而使得推顶件40在传送带10的宽度方向上不会发生移动,也使得推顶件40在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上的移动更加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70,第二安装架70连接在传送带10上并位于第二传送段12的下游,第二安装架70与分隔件20连接。第二安装架70为分隔件20提供了安装位置,使得分隔件20的位置可以固定,避免了推杆41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时分隔件20的位置发生偏移。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隔件20包括档杆21,通孔411的轴线和档杆21的轴线重合。档杆21为处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中的罐体提供了导向作用,使得罐体不会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发生沿传送带10宽度方向的移动,保证了罐体可以更顺畅地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移动,避免罐体表面受到损伤。
优选地,档杆21为圆柱,这样使得罐体在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中的移动时,罐体侧面不会受到损伤,避免了罐体的废弃。
当然,档杆21也可以为长方体、六面体或者其他立方体,但均需对边缘做圆弧过渡处理,避免对罐体造成损伤。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0包括气缸51。气缸51使得推顶件40可以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罐体可以被分隔进入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
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驱动件50,可以为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0上的电机和设置在推杆41上的齿条,也可以为设置在第一安装架30上的丝杠和设置在推杆41上的螺母,也可以为液压缸,还可以为电推杆。
需要说明的是,气缸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的行程为2.5cm,这样既保证了推顶件40可以在沿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还使得分隔件20的长度适中,进而使得罐体传送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10两侧的护栏80。护栏80为罐体提供了导向及保护作用,使得罐体在传送带10上移动时,罐体不会从传送带10上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护栏80与分隔件20将第二传送段12分隔成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护栏80的表面敷设有防护板,防护板的材料可以为尼龙、橡胶,也可以为其他不会对罐体造成损伤的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带(10),包括第一传送段(1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段(11)下游的第二传送段(12);
分隔件(20),沿所述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段(12)的上方,以分隔出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
第一安装架(30),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0)上;
推顶件(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0)上并位于第一传送段(11)和第二传送段(12)的连接处,所述推顶件(40)朝向所述传送带(10)设置;
驱动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30)和所述推顶件(40)之间,所述驱动件(50)驱动所述推顶件(40)沿所述传送带(10)的长度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推顶件(40)和所述分隔件(20)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40)包括推杆(41),所述推杆(4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传送带(10)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件(40)还包括滚柱(42)和连接架(43),所述连接架(43)设置在所述推杆(41)上,所述滚柱(42)安装在所述连接架(43)上,所述滚柱(42)位于所述推杆(41)和所述传送带(10)的上游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1)上设置有通孔(411),所述分隔件(20)插入至所述通孔(4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检测件(60)和控制器,所述检测件(60)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0)上,并位于所述推顶件(40)的上游,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检测件(60)以及所述驱动件(5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30)包括第一立杆(31)、第二立杆(3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立杆(31)和所述第二立杆(32)的第一端之间的横杆(33),所述第一立杆(3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立杆(32)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传送带(10)的两侧,所述横杆(33)和所述传送带(10)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驱动件(50)设置在所述横杆(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架(70),所述第二安装架(70)连接在所述传送带(10)上并位于所述第二传送段(12)的下游,所述第二安装架(70)与所述分隔件(2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0)包括档杆(21),所述通孔(411)的轴线和所述档杆(21)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50)包括气缸(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传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10)两侧的护栏(80)。
CN202321250579.8U 2023-05-22 2023-05-22 罐体传送装置 Active CN220263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579.8U CN2202632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罐体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0579.8U CN2202632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罐体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3275U true CN22026327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14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0579.8U Active CN220263275U (zh) 2023-05-22 2023-05-22 罐体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3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506221B1 (de) Verfahren und transport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von ladehilfsmitteln vor deren übergabe in ein regalfach
CN103708048B (zh) 一种纸盒装箱机
CN107840059B (zh) 一种双向仓储自动取料机
US6231299B1 (en) Apparatus for aligning stacked documents moving along a conveyor
CN208529260U (zh) 一种裁断机及裁切成型物料的转移装置
US2011022046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Articles within a Stream of Articles
CN210028114U (zh) 盒装空气清新剂生产线产品换向装置
KR101987819B1 (ko) 용기공급장치
CN103754806A (zh) 直列式旋盖机
EP2611718A1 (de) Positionierungsförderer, lager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fnehmen von stückgütern von einem förderer
US11572660B2 (en) Tie plate orientation device
CN105358436A (zh) 用于操作用于物件组尤其包装件组的容器尤其纸箱的方法
CN111591922A (zh) 一种仓储物流中心货物自动化搬运输送装置
CN220263275U (zh) 罐体传送装置
CN103171881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输送设备及其运行方法
CN104828284A (zh) 奶包单元的整合抓送装置
CN105600003A (zh) 一种自动立瓶投料装置
CN109502063B (zh) 产品自动装箱系统
CN109502300B (zh) 物品排列系统
CN107777624B (zh)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取料装置
WO2015124750A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laden von ladungseinheiten
CN202574671U (zh) 药用玻璃瓶理瓶装箱机构
CN109703963B (zh) 一种具有抽拉式自动落料功能的货箱系统
CN113927270A (zh) 一种用于汽车电池壳罩的螺丝自动拧紧机
CN111731546B (zh) 一种吹塑注塑产品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