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61845U - 斜顶抽芯机构 - Google Patents

斜顶抽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61845U
CN220261845U CN202321506147.9U CN202321506147U CN220261845U CN 220261845 U CN220261845 U CN 220261845U CN 202321506147 U CN202321506147 U CN 202321506147U CN 220261845 U CN220261845 U CN 220261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injection molding
lower die
core
uppe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61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党威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ya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ya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ya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ya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61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61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61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61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顶抽芯机构,包括上模、下模、模型芯、斜顶机构,下模可移动地设在上模下方,用于在竖直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上模,模型芯设在下模上,用于在上模和下模贴合时在限定出一注塑空间,抽芯机构设在下模内并朝向注塑空间延伸,用于在上模和下模远离时输出推动力,以将模型芯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通过驱动斜顶机构将模型芯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结构更简单,且运行过程操作简捷,降低了生产成本较高,并可以实现对不同注塑物进行脱模,进一步保障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斜顶抽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顶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塑模具中,在注塑成型产品的分模面时,需要用到抽芯机构来辅助成型产品的分模面,同时辅助产品进行脱模,现有的抽芯机构一般分为手动抽芯、机动抽芯或液压抽芯,且现有的抽芯机构结构复杂且体积较大,在运行过程中繁琐,导致模具生产成本较高,对不同产品脱模时难度更大,从而影响产品脱模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斜顶抽芯机构,包括:
上模;
下模,所述下模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上模下方,用于在竖直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
模型芯,所述模型芯设在所述下模上,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在限定出一注塑空间;
斜顶组件,所述抽芯机构设在所述下模内并朝向所述注塑空间延伸,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远离时输出推动力,以将所述模型芯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
优选地,所述上模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柱,所述下模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当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优选地,还包括:
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设在所述下模的侧面;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轴;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在所述上模的侧面,且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与所述模型芯相对应,当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模型芯嵌入所述注塑槽内以限定出所述注塑空间。
优选地,所述斜顶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下模内;
滑块,所述滑块设在所述固定座上,并可沿水平方向移动;
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滑块相互抵贴,用于被所述滑块推动以在倾斜方向移动;
顶杆,所述顶杆设在所述顶块上,并朝向所述模型芯方向延伸,以随所述顶块移动倾斜顶出。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抵贴。
优选地,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滑块可枢转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顶块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底部嵌设在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滑块被所述驱动件驱动时沿所述滑槽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底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顶块相互滑动连接且背离所述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斜顶抽芯机构,在将注塑物注塑成型时,可以驱动上模和下模相互贴合,使得模型芯在上模和下模内限定出注塑空间,注塑物能够在注塑空间内冷却成型,注塑物成型后可以驱动上模远离下模,此时通过驱动斜顶机构将模型芯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结构更简单,且运行过程操作简捷,降低了生产成本较高,并可以实现对不同注塑物进行脱模,进一步保障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斜顶抽芯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上模和下模远离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上模和下模贴合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抽芯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抽芯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模;10、定位柱;11、注塑槽;2、下模;20、定位孔;3、模型芯;30、注塑空间;4、抽芯机构;40、固定座;400、滑槽;4000、弹簧;41、滑块;410、第一倾斜面;42、顶块;420、第二倾斜面;43、顶杆;44、限位座;45、驱动件;50、驱动气缸;51、传动杆;52、连接块。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斜顶抽芯机构。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斜顶抽芯机构4,包括上模1、下模2、模型芯3、斜顶机构,下模2可移动地设在上模1下方,用于在竖直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上模1,模型芯3设在下模2上,用于在上模1和下模2贴合时在限定出一注塑空间30,抽芯机构4设在下模2内并朝向注塑空间30延伸,用于在上模1和下模2远离时输出推动力,以将模型芯3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注塑物注塑成型时,可以驱动上模1和下模2相互贴合,使得模型芯3在上模1和下模2内限定出注塑空间30,注塑物能够在注塑空间30内冷却成型,注塑物成型后可以驱动上模1远离下模2,此时通过驱动斜顶机构将模型芯3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结构更简单,且运行过程操作简捷,降低了生产成本较高,并可以实现对不同注塑物进行脱模,进一步保障生产效率。
其中,上模1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柱10,下模2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孔20,定位柱10与定位孔20相对应,当上模1和下模2贴合时,定位柱10伸入定位孔20内。
在本实施例中,上模1和下模2相互贴合时,定位柱10可以伸入定位孔20内,从而使得上模1和下模2在贴合时稳定性更高,以防止上模1和下模2的位置发生偏移,进一步保持了注塑物在注塑空间30成型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还包括驱动气缸50、传动杆51、连接块52,驱动气缸50设在下模2的侧面,传动杆51的一端连接驱动气缸50的驱动轴,连接块52设在上模1的侧面,且传动杆51的另一端与连接块52相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块52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上模1的侧面,可以通过驱动气缸50驱动传动杆51,使得传动杆51能够带动连接块52移动,从而带动上模1和下模2相互靠近,在注塑工序完成后可以通过驱动气缸50驱动传动杆51,使得传动杆51能够带动连接块52移动,以将上模1和下模2相互远离。
其中,上模1上设有注塑槽11,注塑槽11与模型芯3相对应,当驱动气缸50驱动上模1和下模2贴合时,模型芯3嵌入注塑槽11内以限定出所述注塑空间30。
在本实施例中,注塑槽11的尺寸大于模型芯3的尺寸,上模1和下模2相互贴合时模型芯3能够进入注塑槽11内,此时可以将注塑物注入注塑槽11内,使注塑物能够在模型芯3和注塑槽11之间形成的注塑空间30进行成型。
具体的,斜顶组件包括固定座40、滑块41、顶块42、顶杆43,固定座40设在下模2内,滑块41可移动地设在固定座40上,顶块42与滑块41相互抵贴,用于被第一滑块41推动以在倾斜方向移动,顶杆43设在顶块42上,并朝向模型芯3方向延伸,以随顶块42移动倾斜顶出。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40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在下模2内,当上模1和下模2相互远离时,可以驱动滑块41在固定座40上移动以远离固定座40的侧面,从而推动顶块42倾斜移动,以使顶块42在移动时可以带动顶杆43向模型芯3方向移动,并将模型芯3上成型的注塑物倾斜顶出,可选的,在上模1和下模2相贴合时,可以驱动滑块41在固定座40上移动并贴合在固定座40的侧面,此时顶块42可以倾斜移动并带动顶杆43远离模型芯3,操作简单便捷。
其中,滑块41上设有第一倾斜面410,顶块42上设有第二倾斜面420,第一倾斜面410与第二倾斜面420相互抵贴。
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滑块41在固定座40上移动时,第二倾斜面420可以与第一倾斜面410相互接触,以使顶块42通过第二倾斜面420被滑块41推动,从而使滑块41在推动顶块42进行移动时能够更为稳定。
具体的,还包括驱动件45,驱动件45设在下模2内并与滑块41可枢转连接,用于驱动滑块41朝向顶块42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5与驱动气缸50之间可以是同步运转,当驱动气缸50驱动上模1和下模2相互远离时,驱动件45能够推动滑块41和顶块42进行移动,并通过顶块42带动顶杆43将模型芯3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操作简单便捷且成本较低。
其中,固定座40上还设有滑槽400,且滑块41底部嵌设在滑槽400内,以使滑块41被驱动件45驱动时沿滑槽40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件45推动滑块41移动时,滑块41的底部能够在滑槽400内移动,以保障滑块41在移动时的稳定性较高,且不易晃动,进一步提升整体的实用性。
具体的,滑槽400内设有弹簧4000,弹簧4000的一端固定在滑槽400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滑块41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41的底部在滑槽400内移动时,滑块41底部能够拉动滑槽400内的弹簧4000进行移动,从而通过弹簧4000使滑块41底部在滑槽400内移动时能够进行缓冲,以在推动顶块42移动时更稳定。
具体的,固定座40上设有限位座44,限位座44与顶块42相互滑动连接且背离滑块41。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41推动顶块42移动时,顶块42能够在限位座44内进行滑动,以使限位座44能够对顶块42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防止限位座44的移动位置发生偏移。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
下模,所述下模可移动地设在所述上模下方,用于竖直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上模;
模型芯,所述模型芯设在所述下模上,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在限定出一注塑空间;
斜顶组件,所述抽芯机构设在所述下模内并朝向所述注塑空间延伸,用于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远离时输出推动力,以将所述模型芯上成型的注塑物斜向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柱,所述下模的对角点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当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定位柱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设在所述下模的侧面;
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轴;
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在所述上模的侧面,且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塑槽,所述注塑槽与所述模型芯相对应,当所述驱动气缸驱动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模型芯嵌入所述注塑槽内以限定出所述注塑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组件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在所述下模内;
滑块,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固定座上;
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滑块相互抵贴,用于被所述滑块推动以在倾斜方向移动;
顶杆,所述顶杆设在所述顶块上,并朝向所述模型芯方向延伸,以随所述顶块移动倾斜顶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上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顶块上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抵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下模内并与所述滑块可枢转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顶块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底部嵌设在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滑块被所述驱动件驱动时沿所述滑槽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槽的内壁,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块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斜顶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与所述顶块相互滑动连接且背离所述滑块。
CN202321506147.9U 2023-06-13 2023-06-13 斜顶抽芯机构 Active CN220261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147.9U CN220261845U (zh) 2023-06-13 2023-06-13 斜顶抽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6147.9U CN220261845U (zh) 2023-06-13 2023-06-13 斜顶抽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61845U true CN220261845U (zh) 2023-12-29

Family

ID=8930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6147.9U Active CN220261845U (zh) 2023-06-13 2023-06-13 斜顶抽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61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5408U (zh) 汽车薄壁保险杠模具用氮气弹簧辅助顶出机构
CN220261845U (zh) 斜顶抽芯机构
CN113334703A (zh) 多方向脱模机构
CN113021783A (zh) 倒装前模二次行位机构
CN216423320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108819108B (zh) 一种带有简易式内缩装置的模具
CN211807600U (zh) 一种同侧多方向滑块抽芯脱模机构
CN11378768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塑件多方向倒扣脱模机构
CN113733491A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二次抽芯结构
CN114454440A (zh) 一种高强度注塑模板专用注塑模具
CN215472746U (zh) 一种易脱模的模具
CN220390168U (zh) 相机零件的注塑模具
CN220681530U (zh) 一种汽车护板成型模具
CN220261832U (zh) 多媒体音响零件的注塑模具
CN219338383U (zh) 一种胎压传感器壳体注塑模具
CN219543893U (zh) 一种用于制备显示器卡扣的模具结构
CN220052695U (zh) 小空间母模弹跳式滑块机构
CN216001293U (zh) 汽车塑料件模具型腔内油缸侧斜抽机构
CN214353894U (zh) 一种生产汽车内饰件的注塑模具
CN219486470U (zh) 一种双顶出机构
CN218256523U (zh) 一种倒扣模具的前后模斜抽芯机构
CN221022200U (zh) 一种具有上模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114274467B (zh) 防粘模斜抽结构
CN219686437U (zh) 一种侧抽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20219471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部件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