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50772U -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50772U
CN220250772U CN202320956545.4U CN202320956545U CN220250772U CN 220250772 U CN220250772 U CN 220250772U CN 202320956545 U CN202320956545 U CN 202320956545U CN 220250772 U CN220250772 U CN 220250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ipe
shell
housing
pipe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65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琼榕
陈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cial Energy Xiamen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ecial Energy Xiamen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cial Energy Xiamen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ecial Energy Xiamen Superconduc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65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50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50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50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包括:底座,设置有呈上下贯通的镂空槽;外壳,设置为呈前后贯通的筒状,且底部与底座固接,所述外壳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侧板部以及螺钉孔;散热组,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并包括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安装体和第一散热片;热管件,插装于所述安装体和镂空槽,所述热管件的底面不高于底座的底面。如上述结构,第一散热片与安装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利用热管件插装于安装体的方式将散热组进行装配定位,不需要将第一散热片通过焊接治具逐一与外壳的侧壁定位后焊接,减少焊接治具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提高生产效率;热管件能够直接与热源相接触来进行吸热,总的传导热阻较低,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热管散热器主要由底座、热管和散热片等组成,利用热管将底座接触热源吸收的热量快速传导至散热片,由散热片将热量予以散发。对于一些散热器,为了将其安装固定,其需要将至少一侧与其他设备相连接,为此,其采用了两侧布置有侧板的结构,在进行装配时,将两侧的侧板与散热片进行焊接固定,且在侧板上设置有螺丝孔以连接其他设备。这种结构和装配方式需要很多的焊接治具将散热片和侧板进行固定后才能过炉焊接,增加了焊接治具成本,使得热管散热器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拆装焊接治具需要花费时间,降低了热管散热器的生产效率。
此外,热源上的热量传导途径为热源、底座、热管和散热片,热量需要在多个不同介质之间传导,总的传导热阻较高,从而降低了散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能够解决热管散热器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和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包括:底座,设置有呈上下贯通的镂空槽;外壳,设置为呈前后贯通的筒状,且底部与底座固接,所述外壳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侧板部以及螺钉孔;散热组,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并包括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安装体和第一散热片;热管件,插装于所述安装体和镂空槽,所述热管件的底面不高于底座的底面。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散热组设置为两个,所述热管件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设置为呈U型,所述热管件的底部插装于镂空槽,两侧各自插装于一散热组的安装体。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件设置为多条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各所述热管件的底面齐平。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安装体的底部具有位于热管件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部止抵外壳的内底面,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片。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导热座,且所述外壳的底部于导热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镂空孔,所述热管件的两侧各自穿设于一镂空孔,且所述热管件与外壳的底面相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导热座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三散热片。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片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片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呈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5mm。
根据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所述热管件的径向截面设置为呈矩形。
有益效果:如上述结构,第一散热片与安装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利用热管件插装于安装体的方式将散热组进行装配定位,不需要将第一散热片通过焊接治具逐一与外壳的侧壁定位后焊接,减少焊接治具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提高生产效率;热管件能够直接与热源相接触来进行吸热,减少了热量传导的介质种类,总的传导热阻较低,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包括底座10、外壳20、散热组30和热管件40,底座10上设置有呈上下贯通的镂空槽11,外壳20设置为呈前后贯通的筒状,且外壳20的底部与底座10通过紧固螺钉固接,外壳20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侧板部21以及螺钉孔22。散热组30位于外壳20的内侧,且散热组30包括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安装体31和第一散热片32。热管件40插装于安装体31和镂空槽11,热管件40的底面不高于底座10的底面,即热管件40的底面与底座10的底面齐平,或者低于底座10的底面。第一散热片32沿前后方向布置,以利于空气在外壳20内流动。
如上述结构,第一散热片32与安装体3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利用热管件40插装于安装体31的方式将散热组30进行装配定位,不需要将第一散热片32通过焊接治具逐一与外壳20的侧壁定位后焊接,减少焊接治具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提高生产效率。此外,热管件40能够直接与热源相接触来进行吸热,减少了热量传导的介质种类,总的传导热阻较低,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再者,外壳20的表面亦可进行散热,以增加散热器的散热表面积;通过螺钉孔22还可在外壳20的端部安装风扇,或将散热器与其他设备连接;利用外壳20可以形成风道,风扇往散热器吹风时不会向四周扩散,增加了有效风量,以利于散热。如此,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可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能够减小体积和重量,也节省了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30设置为两个,热管件4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设置为呈U型,热管件40的底部插装于镂空槽11,热管件40的两侧各自插装于一个散热组30的安装体31,用以增加散热面积和提高导热效率。
其中,热管件40设置为多条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各热管件40的底面齐平,以进一步提高吸热和导热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体31的底部具有位于热管件40外侧的延伸部33,延伸部33的底部止抵外壳20的内底面,延伸部3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片34。在装配时可将延伸部33止抵外壳20的内底面,以将热管件40与散热组30的相对位置确定;且能够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0的内侧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导热座23,且外壳20的底部于导热座23的两侧均设置有镂空孔24,热管件40的两侧各自穿设于一个镂空孔24,热管件40与外壳20的底面相连接或抵接,且在导热座23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三散热片25。外壳20的底部可直接从热管件40上吸收热量并传导至导热座23,以充分利用热管件40的表面积来传导热量;并利用导热座23和第三散热片25的表面将热量予以散发,以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第一散热片32的外侧缘与外壳20的内侧壁抵接,以使第一散热片32的热量可部分传导至外壳20进行散发。
此外,亦可将第一散热片32的外侧缘与外壳20的内侧壁呈间隔布置,且第一散热片32的外侧缘与外壳20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5mm,以降低在装配上的配合难度,简化散热器装配生产。
对于圆形的热管件40,其需要通过压合,滚平,拉丝或飞面后才能保证在其底部形成平整的接触面来接触热源,其耗费的加工工时较多。为解决此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热管件40的径向截面(该截面垂直于热管件40的轴向)设置为呈矩形。热管件40自身即具有平面,将其弯折之后即可在其底部形成平整的接触面,可减少加工工时,提高加工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置有呈上下贯通的镂空槽;
外壳,设置为呈前后贯通的筒状,且底部与底座固接,所述外壳的两侧一体成型设置有侧板部以及螺钉孔;
散热组,位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并包括为一体成型结构的安装体和第一散热片;
热管件,插装于所述安装体和镂空槽,所述热管件的底面不高于底座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设置为两个,所述热管件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设置为呈U型,所述热管件的底部插装于镂空槽,两侧各自插装于一散热组的安装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件设置为多条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各所述热管件的底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体的底部具有位于热管件外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底部止抵外壳的内底面,所述延伸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一体成型设置有导热座,且所述外壳的底部于导热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镂空孔,所述热管件的两侧各自穿设于一镂空孔,且所述热管件与外壳的底面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的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三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沿前后方向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沿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呈间隔布置,且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外侧缘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不大于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件的径向截面设置为呈矩形。
CN202320956545.4U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Active CN220250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6545.4U CN22025077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6545.4U CN22025077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50772U true CN220250772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6545.4U Active CN220250772U (zh) 2023-04-25 2023-04-25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50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50772U (zh) 一种直导式热管散热器
CN220087754U (zh) 一种装配式热管散热装置
CN219494027U (zh) 一种散热器及灯具
WO2022127746A1 (zh)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CN116642224A (zh) 一种电控散热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9358426U (zh) 用于变频器的散热结构和变频器
CN217843731U (zh) 车灯用散热装置
CN207750933U (zh) 汽车前照灯led散热系统
CN219867521U (zh) 具有驱动板散热功能的led车灯及车灯总成
CN218380614U (zh) 一种组合式内传导散热器
CN214745493U (zh) 一种led汽车大灯的风冷结构
CN218937123U (zh) 一种双侧吸热的散热器
CN220870818U (zh) 具有多个散热管的led车灯及汽车
CN205305323U (zh) 液冷电子散热器的散热板
CN214281958U (zh) 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9994059U (zh) 一种液压站用冷却装置
CN213810895U (zh) 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961201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5766634U (zh) 一种用于商用车上的组合式散热器
CN218301981U (zh) 散热装置及控制箱
CN219995154U (zh) 具有风扇的led车灯及汽车
CN212874484U (zh) 一种程控电源盒的mos管多通道散热结构
CN210464167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片
CN217131941U (zh) 一种递接式热管散热器
CN212390126U (zh) Led灯及其散热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