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9273U -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9273U
CN220249273U CN202321739466.4U CN202321739466U CN220249273U CN 220249273 U CN220249273 U CN 220249273U CN 202321739466 U CN202321739466 U CN 202321739466U CN 220249273 U CN220249273 U CN 220249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groove
sealing
sea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394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一斌
周广勤
吴奇伟
王正鲁
吴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li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li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li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li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394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9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9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9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密封结构连接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密封结构连接件包括呈中心发散设置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第一密封件穿设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上;第二密封件插接设置在第三连接管内;密封结构连接件与第一密封件的材质相同,材料弹性模量一致;第一部件设置在第一密封件的上方;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第三部件设置在第二连接管与第三连接管之间。无需涂密封胶辅助密封,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密封结构连接件产生形变实现密封,且密封效果增强,设备在反复加温、冷却工况的长期运行下,也不易造成物料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压力容器结构中,存在很多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如可拆式筒体、封头法兰端面组成的T型结构面。由于结构设计问题,T型结合面泄漏问题一直是限制产品耐压性能的难题。
目前对于T型结构密封一般采用平面接触密封的方式,密封条与密封槽均为矩形结构,并在接触管位涂密封胶,密封胶在室温环境下固化成密封胶体,密封胶固化后与矩形密封条粘接,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当设备历经反复加温、冷却工况,由于设备材料与密封材料膨胀系数不一样,密封条T型接触处的密封胶体会脱开、变形,导致泄漏,且生产前需反复安装试验,生产中产生物料泄漏,制造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至少克服一个,提出了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密封结构连接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
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包括呈中心发散设置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
所述第一密封件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密封件插接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内;
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相同,材料弹性模量一致;
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一侧形成有第一槽;
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二部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二槽,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三槽;
所述第三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三部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四槽,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五槽;
当所述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及所述第三部件分别向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靠拢,所述第一槽分别与所述第二槽、所述第四槽相扣合,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五槽相扣合;
并挤压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四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五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现有结构设计中,T型结构密封处采用两个矩形密封条平面接触密封,在接触部位涂密封胶,密封胶在室温环境下固化成密封胶体,密封胶固化后与矩形密封条粘接,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在涂抹密封胶完成安装、各法兰平面紧固后,T型结构结合面缝隙内的密封胶会被挤出到接触面外,接触面内密封胶较少,密封效果差。
本发明提供的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接触部位无需涂密封胶辅助密封,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密封结构连接件产生形变实现密封,且密封效果增强,设备在反复加温、冷却工况的长期运行下,也不易造成物料泄漏。
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分别与密封结构连接件插式连接的设计,使整体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横截面均为圆环结构;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横截面为圆形。
实际密封时,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压缩率为90%~95%。
现有设计中,矩形截面密封圈在承受外力时产生变形较大,会降低密封性能,以及对密封槽平面度、粗糙度要求较高,安装时还需要考虑方向和对齐问题。
相较于矩形截面密封圈,圆形截面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承受外力时产生的压缩变形较小,且能够更高的保持密封效果,同时安装时无需考虑方向和对齐问题,使用更为便捷高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均分别为结合端以及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结合端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连接端均分别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均设置在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所述第二段均设置在远离所述结合端一侧;
所述第一段管壁的壁厚均匀;
越远离所述结合端,所述第二段管壁的厚度越小。
第二段作为密封结构连接件的密封过渡段,第二段管壁的厚度逐小,便于密封结构连接件在形成密封时进行过渡缓冲,以进一步增强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垂直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垂直设置,使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呈T型结构。
实际使用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分别与密封结构连接件配合的端面要求平齐,而实际由于各部件为单独加工,存在加工误差,且各部件加工完成后变形不一致,各部件间存在尺寸偏差,另外各部件在安装时会产生安装尺寸偏差,导致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的接口处存在高度差。若直接使用矩形密封条与密封胶形成密封,因矩形密封条与密封胶成型工艺不同,材料弹性模量不一致,填充密封胶处容易产生变形、脱离现象导致泄漏。而使用密封结构连接件配合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形成密封可以缓解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的接口处存在的不规则间隙对密封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际使用时,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需求,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也可以呈Y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相互连通;
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的材质为经过高温硫化处理的橡胶。
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为圆截面的密封条,材质也为经过高温硫化处理的橡胶。
相对于密封胶常温环境下固化成型,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连接件形状规则;高温硫化成型后密封结构连接件的强度变大,且密封结构连接件的材料性能分别与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的材料性能一致,在承压时密封结构连接件的受力均匀、形变也均匀。
实际使用时,密封结构连接件与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的制作工艺相同,材料弹性模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以及所述第五槽均为矩形槽;
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三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槽与所述第五槽相互垂直设置;
当所述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四槽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平行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四槽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水平方向呈弧线形设置。
密封结构连接件呈T型结构,且一体成型,其尺寸可控,相较于直接采用多件密封件对接,操作难度小,也便于精度控制。
实际使用时,密封结构连接件外形结构可以适应性的改变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接触部位无需涂密封胶辅助密封,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及密封结构连接件产生形变实现密封,且密封效果增强,设备在反复加温、冷却工况的长期运行下,也不易造成物料泄漏。
(2)相较于矩形截面密封圈,圆形截面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在承受外力时产生的压缩变形较小,且能够更高的保持密封效果,同时安装时无需考虑方向和对齐问题,使用更为便捷高效。
(3)第二段作为密封结构连接件的密封过渡段,第二段管壁的厚度逐小,便于密封结构连接件在形成密封时进行过渡缓冲,以进一步增强密封。
(4)使用密封结构连接件配合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形成密封可以缓解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的接口处存在的不规则间隙对密封带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密封结构连接件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密封结构在实体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处另一视角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密封结构连接件;11、第一连接管;12、第二连接管;13、第三连接管;14、结合端;15、连接端;151、第一段;152、第二段;2、第一密封件;3、第二密封件;4、第一部件;41、第一槽;5、第二部件;51、第二槽;52、第三槽;6、第三部件;61、第四槽;62、第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3、密封结构连接件1、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以及第三部件6;
密封结构连接件1包括呈中心发散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
第一密封件2穿设在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上;
第二密封件3插接设置在第三连接管13内;
密封结构连接件1与第一密封件2和/或第二密封件3的材质相同,材料弹性模量一致;
第一部件4设置在第一密封件2的上方,第一部件4靠近第一密封件2一侧形成有第一槽41;
第二部件5设置在第一连接管11与第三连接管13之间,第二部件5靠近第一连接管11一侧形成有第二槽51,靠近第三连接管13一侧形成有第三槽52;
第三部件6设置在第二连接管12与第三连接管13之间,第三部件6靠近第二连接管12一侧形成有第四槽61,靠近第三连接管13一侧形成有第五槽62;
当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及第三部件6分别向密封结构连接件1靠拢,第一槽41分别与第二槽51、第四槽61相扣合,第三槽52与第五槽62相扣合;
并挤压第一连接管11和第一密封件2在第一槽41和第二槽51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第二连接管12和第一密封件2在第一槽41和第四槽61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第三连接管13和第二密封件3在第三槽52和第五槽62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现有结构设计中,T型结构密封处采用两个矩形密封条平面接触密封,在接触部位涂密封胶,密封胶在室温环境下固化成密封胶体,密封胶固化后与矩形密封条粘接,从而起到密封作用。在涂抹密封胶完成安装、各法兰平面紧固后,T型结构结合面缝隙内的密封胶会被挤出到接触面外,接触面内密封胶较少,密封效果差。
本发明提供的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接触部位无需涂密封胶辅助密封,通过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3及密封结构连接件1产生形变实现密封,且密封效果增强,设备在反复加温、冷却工况的长期运行下,也不易造成物料泄漏。
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分别与密封结构连接件1插式连接的设计,使整体拆装方便。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的横截面均为圆环结构;
第一密封件2和/或第二密封件3的横截面为圆形。
实际密封时,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的压缩率为90%~95%。
现有设计中,矩形截面密封圈在承受外力时产生变形较大,会降低密封性能,以及对密封槽平面度、粗糙度要求较高,安装时还需要考虑方向和对齐问题。
相较于矩形截面密封圈,圆形截面的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在承受外力时产生的压缩变形较小,且能够更高的保持密封效果,同时安装时无需考虑方向和对齐问题,使用更为便捷高效。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的两端均分别为结合端14以及连接端15,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的结合端14相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的连接端15用于连接第一密封件2,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15用于连接第二密封件3。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的连接端15均分别包括第一段151以及第二段152,第一段151均设置在靠近结合端14一侧,第二段152均设置在远离结合端14一侧;
第一段151管壁的壁厚均匀;
越远离结合端14,第二段152管壁的厚度越小。
第二段152作为密封结构连接件1的密封过渡段,第二段152管壁的厚度逐小,便于密封结构连接件1在形成密封时进行过渡缓冲,以进一步增强密封。
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段152为锥形状的管。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第三连接管13与第一连接管11垂直设置,或者是第三连接管13与第二连接管12垂直设置,使密封结构连接件1呈T型结构。
实际使用时,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以及第三部件6分别与密封结构连接件1配合的端面要求平齐,而实际由于各部件为单独加工,存在加工误差,且各部件加工完成后变形不一致,各部件间存在尺寸偏差,另外各部件在安装时会产生安装尺寸偏差,导致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以及第三部件6的接口处存在高度差。若直接使用矩形密封条与密封胶形成密封,因矩形密封条与密封胶成型工艺不同,材料弹性模量不一致,填充密封胶处容易产生变形、脱离现象导致泄漏。而使用密封结构连接件1配合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3形成密封可以缓解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以及第三部件6的接口处存在的不规则间隙对密封带来的不利影响。
于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工况需求,密封结构连接件1也可以呈Y型。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之间相互连通;且第一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2以及第三连接管13的内径相同。
于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连接件1一体成型。
于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连接件1的材质为经过高温硫化处理的橡胶。
实际使用时,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为圆截面的密封条,材质也为经过高温硫化处理的橡胶。
相对于密封胶常温环境下固化成型,一体成型的密封结构连接件1形状规则;高温硫化成型后密封结构连接件1的强度变大,且密封结构连接件1的材料性能分别与第一密封件2和第二密封件3的材料性能一致,在承压时密封结构连接件1的受力均匀、形变也均匀。
实际使用时,密封结构连接件1与第一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3的制作工艺相同,材料弹性模量一致。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槽41、第二槽51、第三槽52、第四槽61以及第五槽62均为矩形槽;
第二槽51与第三槽52相互垂直设置,第四槽61与第五槽62相互垂直设置;
当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第二槽51与第四槽61同一水平高度设置,第一槽41与第二槽51平行设置,或者是第一槽41与第四槽61平行设置。
于本实施例中,形成密封时,第一密封件2、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沿水平方向呈弧线形设置。
密封结构连接件1呈T型结构,且一体成型,其尺寸可控,相较于直接采用多件密封件对接,操作难度小,也便于精度控制。
实际使用时,密封结构连接件1外形结构可以适应性的改变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密封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密封结构连接件、第一部件、第二部件以及第三部件;
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包括呈中心发散设置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三连接管;
所述第一密封件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所述第二密封件插接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管内;
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材质相同;
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上方,所述第一部件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一侧形成有第一槽;
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二部件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二槽,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三槽;
所述第三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所述第三部件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四槽,靠近所述第三连接管一侧形成有第五槽;
当所述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第二部件及所述第三部件分别向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靠拢,所述第一槽分别与所述第二槽、所述第四槽相扣合,所述第三槽与所述第五槽相扣合;
并挤压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四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挤压所述第三连接管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在所述第三槽和所述第五槽内发生弹性形变形成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横截面均为圆环结构;
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件的横截面为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两端均分别为结合端以及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结合端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连接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连接端均分别包括第一段以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均设置在靠近所述结合端一侧,所述第二段均设置在远离所述结合端一侧;
所述第一段管壁的壁厚均匀;
越远离所述结合端,所述第二段管壁的厚度越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设置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垂直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垂直设置,使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呈T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相互连通;
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内径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连接件的材质为经过硫化处理的橡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所述第二槽、所述第三槽、所述第四槽以及所述第五槽均为矩形槽;
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三槽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四槽与所述第五槽相互垂直设置;
当所述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在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二槽与所述第四槽同一水平高度设置,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平行设置,或者是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四槽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密封时,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沿水平方向呈弧线形设置。
CN202321739466.4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Active CN220249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9466.4U CN220249273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39466.4U CN220249273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9273U true CN22024927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3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39466.4U Active CN220249273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9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8032B2 (en) Gasket for providing a seal between two objects
US20160201830A1 (en) Bead seal and connection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 seal
CN115493795B (zh) 变角度机构多型面动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20249273U (zh) 一种t型结合面密封结构
CN112976033A (zh) 一种柔性手指密封接口
CN101813189B (zh) 中空环状橡胶密封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65310A (zh) 一种新型双密封组合接头
CN114440018B (zh) 大通径真空管道的伸缩补偿密封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CN216659509U (zh) 蒸发器冷媒管密封安装结构
CN201757175U (zh) 一种锥片环密封装置
CN210890457U (zh) 一种新型密封对丝组件
CN208107367U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16201438U (zh) 吸收偏差的快换接头
CN216242264U (zh) 一种抗氧化密封性高的橡胶密封件
CN220303066U (zh) 一种气动元件用的弯头
CN108386628A (zh) 一种管件连接结构
CN220980644U (zh) 一种具有支撑防变形功能的钢波纹管连接结构
CN201363497Y (zh) 一种复合双密封垫圈
CN211344025U (zh) 一种高温旋转炉对接密封结构
CN213839969U (zh) 一种高压油管快速接头
CN215111197U (zh) 带有弹性密封结构的接头
CN219119461U (zh) 一种旋片真空泵的进气嘴装置
CN212776061U (zh) 一种密封螺母组件
CN219639715U (zh) 一种用于管道的移动对接装置
CN114440042B (zh) 一种大通径真空管道的伸缩补偿密封机构及其装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