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6980U -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 Google Patents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6980U
CN220246980U CN202320761845.7U CN202320761845U CN220246980U CN 220246980 U CN220246980 U CN 220246980U CN 202320761845 U CN202320761845 U CN 202320761845U CN 220246980 U CN220246980 U CN 220246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dam
module
beach
modules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618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斌
卢昌义
陈慧杰
李昊慧
李志华
张巧萍
康荣烨
苏益帆
蔡俊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207618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6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涉及红树林种植技术领域。该围堰模块用于构建滩涂围堰,围堰模块包括多孔隙结构体,多孔隙结构体包括配重部和栖息部,配重部的表面覆盖有栖息部;配重部用于为多孔隙结构体提供支撑力和下压力;栖息部用于使海蛎在围堰模块中附着生长;其中,栖息部具有栖息孔隙,栖息孔隙用于提供海蛎附着生长的栖息空间;配重部具有排水孔隙,排水孔隙与栖息孔隙连通。本申请围堰模块随时间推移,因牡蛎、藤壶粘结愈发牢固,能够提高滩涂围堰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红树林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背景技术
红树林生态修复是重要海岸带生态园林工程重要抓手,传统吹填沙包围堰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容易造成土工布破损污染环境和沙土流失,进而影响景观、种植高程以及红树幼苗成长。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岸潮间带的特殊滨海湿地系统,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浪固岸、抵抗海啸和台风、降解污染、调节区域气候等重要生态作用。一般红树林种植于位于海岸边滩涂的宜林地中,在宜林地的靠海侧通过设置围堰来阻拦海浪,以消除海浪对滩涂的冲刷。
常见的围堰有利用沙包组成的围堰,该围堰的沙包常包括土工布袋和包裹于土工布袋内的沙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工布袋容易因受到侵蚀而破损,从而造成沙土从破损的布袋内流失。
因此,如何提高围堰的使用寿命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围堰模块,该围堰模块用于构建滩涂围堰,围堰模块包括多孔隙结构体,多孔隙结构体包括配重部和栖息部,配重部的表面覆盖有栖息部。配重部用于为多孔隙结构体提供支撑力和下压力。栖息部用于使海蛎在围堰模块中附着生长。其中,栖息部具有栖息孔隙,栖息孔隙用于提供海蛎附着生长的栖息空间。配重部具有排水孔隙,排水孔隙与栖息孔隙连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滩涂围堰,该滩涂围堰包括围堰墙和固定组件。围堰墙用于设置于红树林的宜林地的靠海侧,围堰墙包括多个堆积的围堰模块,围堰模块为上述的围堰模块。固定组件连接围堰墙的围堰模块并用于将围堰墙固定于地面。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配重部能够为多孔隙结构体提供支撑力和抓地的重力。其中,支撑力能够使得围堰模块的外形稳定。抓地的重力能够使得围堰模块具有足够的下压力,如此能够使得不同的围堰模块之间能够堆积得更稳定,不易在海浪的冲击下晃动。栖息空间为海蛎的附着生长创造了的栖息所需的空间条件,排水孔隙既能即时排除多余的水分又能使水分充分渗入围堰模块,如此能够吸引海蛎在栖息空间内附着生长,进而通过附着生长的海蛎的附着作用使得围堰模块得到自修复及整体结构的加强,从而能够提高滩涂围堰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滩涂围堰的应用场景图,其中,为了图1显示清晰,滩涂围堰10沿长度方向L排列的部分段的围堰模块20在图1中未示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滩涂围堰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上的结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滩涂围堰一实施列中单个围堰模块的固定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滩涂围堰一实施例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滩涂围堰另一实施列中单个围堰模块的固定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滩涂围堰;100、围堰墙;20、围堰模块;200、固定组件;300、基底层;30、基底模块;40、宜林地;50、红树林;60、海洋;70、地面;80、附着间隙;L、滩涂围堰的长度方向;W、滩涂围堰的宽度方向;H、滩涂围堰的高度方向;α、夹角α;θ、夹角θ;h1、单个基底模块的高度;w1、单个围堰模块的宽度;h2、第二固定杆高出地面部分的长度;h3、第二固定杆嵌入地下部分的长度;
21、多孔隙结构体;22、第一网袋;31、第二网袋;
210、固定杆;210a、第一固定杆;210b、第二固定杆;211、杆体;212、锁钩爪;220、连接杆;230、连接绳;
110、配重部;111、排水孔隙;112、配重单元;120、栖息部;121、栖息孔隙;122、栖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阅图1所示,滩涂围堰10设置于红树林50的宜林地40的靠海侧,用来阻拦海洋60中产生的海浪,以减少或避免海浪对宜林地40的冲刷。滩涂围堰10可以具有长度方向L、高度方向H(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以及宽度方向W。其中,长度方向L不一定是直线方向,该长度方向L也可以是曲线方向。例如,长度方向L跟随海岸线蜿蜒曲折。宽度方向W垂直于长度方向L和高度方向H。宜林地40是用于种植红树林50的土地,具体地,宜林地40包括种植土,种植土组分包括淤泥和营养土,营养土分布于淤泥中。其中,营养土包括但不限于蘑菇肥、有机肥和木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营养土包括蘑菇肥、有机肥和木糠。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其中,图2中70所标记的横线用于表示地面。滩涂围堰10包括围堰墙100和固定组件200。围堰墙100用于设置于红树林50的宜林地40的靠海侧,围堰墙100包括多个相互接触的围堰模块20。固定组件200连接围堰墙100的围堰模块20并用于将围堰墙100固定于地面70。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滩涂围堰10可以阻拦海浪,以阻止海浪对红树林50的宜林地40的冲刷,防止或减少红树林50的宜林地40的水土流失。
其中,如图1-图2所示,围堰墙100中的多个围堰模块20分为至少一层围堰模块层(图未标),每层围堰模块层具有多个围堰模块20。如图2所示,示例性的示出了围堰墙100中的多个围堰模块20分为两层围堰模块层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围堰墙100中的多个围堰模块20可以分为一层、三层、四层或其他层数的围堰模块层。例如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围堰墙100中的多个围堰模块20分为一层的围堰模块层的情况。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2参阅图3,其中,围堰模块20包括多孔隙结构体21,该多孔隙结构体21包括配重部110和栖息部120。
配重部110用于为多孔隙结构体21提供支撑力和抓地的重力。应当理解的是,只要能够提供支撑力和抓地的重量并适宜带壳海生生物生化附着生长的物体均可用作配重部110的材料的组成部分。栖息部120用于使带壳海生生物在围堰模块20中附着生长。其中,多孔隙结构体21具有栖息孔隙121,栖息孔隙121为分布于栖息部120的孔隙。栖息孔隙121用于提供海蛎附着生长的栖息空间。其中,带壳海生生物可以是贝类,例如海蛎和/或藤壶。
通过上述方式,在本申请的围堰模块20中,配重部110能够为多孔隙结构体21提供支撑力和抓地的重力。其中,支撑力能够使得围堰模块20的外形稳定。抓地的重力能够使得围堰模块20具有足够的下压力,如此能够使得不同的围堰模块20之间能够堆积得更稳定,不易在海浪的冲击下晃动。栖息空间为海蛎的附着生长创造了的栖息所需的空间条件,如此能够吸引海蛎在栖息空间内附着生长,进而随着时间推移,因牡蛎、藤壶粘结愈发牢固,通过附着生长的海蛎使的附着作用得围堰模块20得到自修复及整体结构的加强,从而能够提高滩涂围堰10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栖息孔隙121具有多个,多个栖息孔隙121分布于栖息部120的内部及外表。
其中,在一示例中,栖息部120除了使海蛎在围堰模块20中附着生长,还可以使得除海蛎外的其他底栖生物在围堰模块20中附着生长。该其他底栖生物可以作为海蛎的实物来源,或者该其他底栖生物也可以是能附着生长的其他贝类,例如藤壶。
结合图1-图2参阅图3,多孔隙结构体21包括排水孔隙111,排水孔隙111为分布于配重部110并与栖息孔隙121连通的孔隙。其中,配重部110的表面覆盖有栖息部120。具体地,配重部110除底面外的剩余表面可以部分或全部覆盖有栖息部120。优选地,配重部110除底面外的剩余表面全部覆盖有栖息部120,但不限于此。在其他示例中,配重部110的底面也可以覆盖有栖息部120。
应当理解的是,排水孔隙111具有多个,多个排水孔隙111分布于配重部110的内部及外表。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排水孔隙111,可以将暴雨时宜林地40内积累的雨水及时排放至海里且在平时能够使得海浪带来的水分更为充分的渗入围堰模块20,为海蛎的附着生长提供合适的湿度环境。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滩涂围堰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2参阅图3,围堰模块20包括第一网袋22,多孔隙结构体21束缚于第一网袋22内。其中,配重部110包括分体设置的多个配重单元112,栖息部120包括分体设置的多个栖息单元122。排水孔隙111形成于多个配重单元112彼此之间,栖息孔隙121形成于多个栖息单元122的彼此之间。配重单元112可以是砖块、沸石、礁石和鹅卵石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配重单元112可以是块状建筑垃圾,例如该建筑垃圾可选用费砖块。栖息单元122可以为海蛎、海蛎壳、藤壶和藤壶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此,栖息单元122为天然环保材料,不易污染环境。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通过采用在第一网袋22内先置入多个配重单元112的方式形成配重部110,然后在第一网袋22内置入多个栖息单元122,使栖息单元122覆盖配重部110形成栖息部120。例如,先在第一网袋22内堆积配重单元112形成配重部110,再在第一网袋22内堆积栖息单元122,使栖息单元122覆盖配重部110形成栖息部120。如此,在第一网袋22内形成栖息部120之后系紧第一网袋22的袋口,使第一网袋22束紧配重部110和栖息部120即可使得第一网袋22内的配重部110和栖息部120维持稳定的分层结构,进而完成围堰模块20的制备。可见,围堰模块20的制备方便快捷。
可选地,在一示例中,栖息单元122为海蛎,采用海蛎堆积方式形成栖息部120,以吸引海蛎或藤壶在围堰模块20中附着生长。在另一示例中,栖息单元122为藤壶,采用藤壶堆积方式形成栖息部120,以吸引海蛎或藤壶在围堰模块20中附着生长。
优先地,栖息单元122为海蛎壳,部分配重单元112为砖块,部分配重单元112为沸石。海蛎壳的碱性较强,海蛎壳的pH值大于或等于9且小于或等于10,会导致经过海蛎壳的水分pH值升高。为了中和海蛎壳导致的pH值升高,可以采用部分配重单元112为砖块,部分配重单元112为沸石的方案。由于砖块的pH值大于或等于7且小于或等于8,沸石的pH值大于或等于5且小于或等于6。如此,可以通过沸石对海蛎壳和砖块中水分的pH值进行中和,使之易于微生物及海蛎的附着生长并同时具有较强的氮磷吸附能力。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2参阅图3滩涂围堰10包括基底层300,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滩涂围堰10可以不包括基底层300。基底层300设置于地面70上,围堰墙100承载于基底层300。其中,基底层300包括多个基底模块30,基底模块30包括第二网袋31和承重单元(图未示),承重单元堆积设置于第二网袋31内。固定组件200贯穿基底层300的基底模块30,以使固定组件200的底端伸出于基底层300之下嵌入地下。其中,第二网袋31内的承重单元的可以与第一网袋22内的配重单元112的组成相同。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基底层300的基底模块30不仅能够起到对固定组件200的限位作用,而且相对于直接采用地面70接触围堰墙100,用基底层300来接触围堰墙100能够更好得支撑围堰墙100。
如图1-图2所示,基底层300的多个基底模块30分为至少一层的基底模块层(图未标),每层的基底模块层包括多个基底模块30,固定组件200穿过基底层300的基底模块30固定于地面70。其中,图2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滩涂围堰10包括一层的基底模块层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滩涂围堰10中的多个基底模块30可以分为零层、二层、三层、四层或其他层数的基底模块层。例如图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滩涂围堰10中不包含基底层300的情况。
可选地,滩涂围堰10还可以包括外套网袋(图未示),滩涂围堰10的所以基底模块30和所有围堰模块20内置于外套网袋内。如此能够利用外套网袋束紧其内的多个基底模块30和多个围堰模块20,防止基底模块30与围堰模块20之间、多个基底模块30彼此之间、以及多个围堰模块20彼此之间松动。
进一步地,滩涂围堰10还包括投喂网袋(图未示),投喂网袋设置于围堰模块20内部,投喂网袋内袋装有食物块,该食物块用于诱引海蛎在围堰模块20内附着生长。
进一步地,如图结合1-图2参阅图3所示,围堰模块20与基底模块30之间和/或多个围堰模块20之间形成有附着间隙80,附着间隙80用于提供海蛎在围堰模块20与基底模块30之间和/或多个围堰模块20之间附着生长的空间以使附着生长后的海蛎粘结围成该附着间隙80的围堰模块20与基底模块30和/或围成该附着间隙80的多个围堰模块20。可选地,附着间隙80的外径大于栖息孔隙121和排水孔隙111中任意一者的外径。如此,附着间隙80具有足够的空间,且足够阴暗,特别适宜海蛎在附着间隙80中集群附着生长。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3参阅图2,固定组件200包括固定杆210、连接杆220和连接绳230。
基底模块30和围堰模块20通过多个固定杆210固定于地面70,固定杆210贯穿基底模块30和围堰模块20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杆220沿滩涂围堰10的长度方向L延伸以对应滩涂围堰10中沿滩涂围堰10的长度方向L排列的多个围堰模块20和/或多个基底模块30。多个固定杆210之间、固定杆210与连接杆220之间、连接杆220与对应的围堰模块20和/或基底模块30之间、不同的围堰模块20之间、不同的基底模块30之间通过连接绳230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围堰模块20、基底模块30、固定杆210、连接杆220和连接绳230相互配合,形成为较为牢靠的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参阅图2,滩涂围堰10的横截面沿滩涂围堰10宽度方向W的尺寸自下至上逐渐缩小。如此,能够使得滩涂围堰10的重心偏下,从而使得滩涂围堰10不易坍塌或倾倒。可选地,沿滩涂围堰10的横截面分布的围堰模块20中位于底部的围堰模块20中的栖息孔隙121大于位于顶部的围堰模块20中的栖息孔隙121。例如沿滩涂围堰10的横截面分布的围堰模块20中位于底部的围堰模块20中的栖息单元122的尺寸大于位于顶部的围堰模块20中栖息单元122的尺寸,以使得沿滩涂围堰10的横截面分布的围堰模块20中位于底部的围堰模块20中形成的栖息孔隙121大于位于顶部的围堰模块20中形成的栖息孔隙121。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3参阅图4,固定杆210包括杆体211和锁钩爪212;杆体211贯穿基底模块30和围堰模块20中的至少一者,锁钩爪212的固定端设置于杆体211,锁钩爪212的锁钩端钩住杆体211贯穿的基底模块30或围堰模块20。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锁钩爪212钩住基底模块30或围堰模块20,能够对杆体211与基底模块30或围堰模块20的相对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防止已经连接的基底模块30或围堰模块20,与固定杆210之间的连接松动。
具体地,在一示例中,利用锁钩爪212钩住基底模块30。例如,利用锁钩爪212钩住基底模块30的第二网袋31和/或基底模块30的承重单元。在另一示例中,利用锁勾爪钩住围堰模块20。例如利用锁钩爪212钩住围堰模块20的第一网袋22和/或围堰模块20的多孔隙结构体21。在又一示例中,分别设置有钩住基底模块30的锁钩爪212和钩住围堰模块20的锁钩爪212。例如钩住基底模块30的锁钩爪212钩住基底模块30的第二网袋31和/或基底模块30的承重单元,钩住围堰模块20的锁钩爪212钩住围堰模块20的第二网袋31和/或围堰模块20的多孔隙结构体21。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参阅图2,多个固定杆210分为第一固定杆210a和第二固定杆210b,但不限于此。第一固定杆210a分别对应设置于滩涂围堰10靠海侧的边缘的基底模块30以及滩涂围堰10背海侧的边缘的基底模块30。第一固定杆210a贯穿基底层300的基底模块30,以使固定杆210的底端伸出于基底层300之下嵌入地下。
结合图1和图3参阅图2,第二固定杆210b对应设置于围堰模块20,且位于基底模块30靠海侧的第一固定杆210a及基底模块30背海侧的第一固定杆210a之间。第二固定杆210b向下贯穿对应的围堰模块20和基底模块30,以使第二固定杆210b的底端伸出于基底层300之下嵌入地下。
其中,结合图1和图2参阅图3,第二固定杆210b与地面70之间形成的夹角θ为80度至100度。例如为80度、90度或100度。单个围堰模块20的高度h1为50cm~70cm。例如50cm、60cm或70cm。单个围堰模块20的宽度w1为110cm~130cm。例如110cm、120cm或130cm。第二固定杆210b嵌入地下部分的长度h3为70cm~90cm。例如70cm、80cm或90cm。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大于围堰墙100和基底层300两者总的高度。在滩涂围堰10不包含基底层300时,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如图3所示为70cm~90cm。例如70cm、80cm或90cm。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杆210b与地面70之间形成的夹角θ为90度。单个围堰模块20的高度h1为60cm。单个围堰模块20的宽度w1为120cm。第二固定杆210b嵌入地下部分的长度h3为80cm。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大于围堰墙100和基底层300两者总的高度。在滩涂围堰10不包含基底层300时,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如图3所示为80cm。连接于第二固定杆210b之间的连接绳230设置于第二固定杆210b高于围堰墙100的部分。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参阅图2,第一固定杆210a与地面70形成的靠海侧的夹角α为50度~80度(例如50度、65度、80度)。如此,第一固定杆210a不易因海浪的冲击而与地面70的连接出现松动。更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杆210a与地面70形成的靠海侧的夹角α为55度~75度(例如55度、65度、75度)。再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杆210a与地面70形成的靠海侧的夹角α为65度,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结合图1、图3和图4参阅图2,在一示例中,杆体可以为天然环保材料例如,杆体211为竹竿且锁钩爪212为生长在竹竿上的分枝。如此,由于竹竿具有一定的形变回复能力,其在海浪冲击下能够通过形变对海浪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竹竿与地面70的连接不易松动。进一步地,竹竿的大端为竹竿的底端,竹竿的小端为竹竿的顶端。所谓竹竿的大端即竹竿中相对较大的一端,竹竿的小端即竹竿中相对较小的一端。可选地,在另一示例中,杆体211为木桩且锁钩爪212为生长在木桩上的分枝。
进一步地,滩涂围堰10包括渗水竹管(图未示),渗水竹管的管径大于排水孔隙111的孔径,且渗水竹管的管壁分散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渗水孔的孔径小于栖息单元122及配重单元112中任意一者的外接球的直径。多个渗水竹管沿滩涂围堰10的长度方向L排列并沿滩涂围堰10宽度方向W延伸。渗水竹管贯穿滩涂围堰10的宽度方向W上排列的多个围堰模块20。
通过上述方式,利用渗水竹管可以使得海水更为充分且均匀的渗入围堰墙100的各处,以为海蛎的附着生长提供适宜的湿度条件。
具体实施例二
对上述所示滩涂围堰10进一步限定,提出滩涂围堰10的具体实施例二,结合图1-图2对比图3-图4参阅图5,其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固定杆210b与地面70之间形成的夹角θ为50度至70度。例如为50度、60度或70度。如此,第二固定杆210b不易因海浪的冲击而与地面70的连接出现松动,抗风浪能力强。
其中,如图5所示,单个围堰模块20的高度h1为50cm~70cm。例如50cm、60cm或70cm。单个围堰模块20的宽度w1为110cm~130cm。例如110cm、120cm或130cm。第二固定杆210b嵌入地下部分的长度h3为70cm~90cm。例如70cm、80cm或90cm。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大于围堰墙100和基底层300两者总的高度。在滩涂围堰10不包含基底层300时,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如图3所示为70cm~90cm。例如70cm、80cm或90cm。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杆210b与地面70之间形成的夹角θ为60度。单个围堰模块20的高度h1为60cm。单个围堰模块20的宽度w1为120cm。第二固定杆210b嵌入地下部分的长度h3为80cm。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大于围堰墙100和基底层300两者总的高度。在滩涂围堰10不包含基底层300时,第二固定杆210b高出地面70部分的长度h2如图3所示为80cm。连接于第二固定杆210b之间的连接绳230设置于第二固定杆210b高于围堰墙100的部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围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模块用于构建滩涂围堰,所述围堰模块包括:
多孔隙结构体,所述多孔隙结构体包括配重部和栖息部,所述配重部的表面覆盖有所述栖息部;所述配重部用于为所述多孔隙结构体提供支撑力和下压力;所述栖息部用于使海蛎在所述围堰模块中附着生长;
其中,所述栖息部具有栖息孔隙,所述栖息孔隙用于提供海蛎附着生长的栖息空间;配重部具有排水孔隙,所述排水孔隙与所述栖息孔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模块包括第一网袋,所述多孔隙结构体束缚于所述第一网袋内;所述配重部除底面外的剩余表面覆盖有所述栖息部;
其中,所述配重部包括分体设置的多个配重单元,所述栖息部包括分体设置的多个栖息单元;所述排水孔隙形成于多个所述配重单元彼此之间,所述栖息孔隙形成于多个所述栖息单元彼此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栖息单元为海蛎、海蛎壳、藤壶和/或藤壶壳。
4.一种滩涂围堰,所述滩涂围堰包括:
围堰墙,所述围堰墙用于设置于红树林的宜林地的靠海侧,所述围堰墙包括多个堆积的围堰模块,所述围堰模块为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围堰模块;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围堰墙的围堰模块并用于将所述围堰墙固定于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围堰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设置于地面上,所述围堰墙承载于所述基底层;
其中,所述基底层包括多个基底模块,所述基底模块包括第二网袋和承重单元,所述承重单元堆积设置于所述第二网袋内;所述固定组件贯穿所述基底层的基底模块,以使所述固定组件的底端伸出于所述基底层之下嵌入地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层的多个所述基底模块分为至少一层的所述基底模块层,每层的所述基底模块层包括多个所述基底模块,所述固定组件穿过所述基底层的基底模块固定于所述地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连接绳;
所述基底模块和所述围堰模块通过多个所述固定杆固定于地面,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基底模块和所述围堰模块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连接杆沿所述滩涂围堰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对应所述滩涂围堰中沿所述滩涂围堰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所述围堰模块和/或多个所述基底模块;
多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固定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连接杆与对应的所述围堰模块和/或所述基底模块之间、不同的所述围堰模块之间、不同的所述基底模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围堰的横截面沿所述滩涂围堰宽度方向的尺寸自下至上逐渐缩小;
其中,所述固定杆包括杆体和锁钩爪,所述杆体贯穿所述基底模块和所述围堰模块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锁钩爪的固定端设置于所述杆体,所述锁钩爪的锁钩端钩住所述杆体贯穿的所述基底模块或围堰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定杆分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
第一固定杆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滩涂围堰靠海侧的边缘的所述基底模块以及所述滩涂围堰背海侧的边缘的所述基底模块;所述第一固定杆贯穿基底层的基底模块,以使所述固定杆的底端伸出于所述基底层之下嵌入地下;
第二固定杆对应设置于所述围堰模块,且位于所述基底模块靠海侧的第一固定杆及所述基底模块背海侧的第一固定杆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杆向下贯穿对应的所述围堰模块和所述基底模块,以使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伸出于所述基底层之下嵌入地下;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杆与地面形成的靠海侧的夹角为50度~70度;且,所述杆体为竹竿,所述锁钩爪为生长在所述竹竿上的分枝;或者所述杆体为木桩,所述锁钩爪为生长在所述木桩上的分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滩涂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围堰包括渗水竹管,且所述渗水竹管的管壁分散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渗水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排水孔隙的孔径,所述渗水孔的孔径小于所述栖息单元及所述配重单元中任意一者的外接球的直径;
其中,多个所述渗水竹管沿所述滩涂围堰的长度方向排列并沿所述滩涂围堰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渗水竹管贯穿所述滩涂围堰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所述围堰模块。
CN202320761845.7U 2023-04-07 2023-04-07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Active CN220246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1845.7U CN220246980U (zh) 2023-04-07 2023-04-07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61845.7U CN220246980U (zh) 2023-04-07 2023-04-07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6980U true CN220246980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71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61845.7U Active CN220246980U (zh) 2023-04-07 2023-04-07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6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02567B1 (ko) 해삼 양식용 인공 어초
CN213486447U (zh)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KR20150143001A (ko) 담수어족자원의 자연증가 및 보호용 부류식 뗏목형 인공산란장
KR101216298B1 (ko) 투하고정식 양식용 구조물
KR101286078B1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KR101489428B1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
CN220246980U (zh)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JP2002330651A (ja) 藻場造成方法と藻草育成ネット
CA2310163A1 (en) Artificial seaweed bed
CN2517247Y (zh) 养殖网箱缓冲式锚泊装置
KR200484611Y1 (ko) 전복양식용 가두리
CN216513333U (zh) 一种立体组合式生态浮岛结构
JP3114373U (ja) 人工浮魚礁
CN215836569U (zh) 一种带种植基床的树型鱼礁装置
CN217012174U (zh) 一种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CN216600966U (zh) 一种修复光滩的植物纤维毯
KR101748240B1 (ko) 계단식 피라미드형 해중림초
KR101613850B1 (ko) 전복 양식용 일렬식 가두리 양식장
CN204482724U (zh) 一种立体网状人工鱼礁
CN113940213A (zh) 一种生态型植物纤维毯装置和构建方法
JP2002330652A (ja) 藻場造成方法と藻草育成プランター
JP2002000113A (ja) 海中藻場造成用構造物
JP2003047364A (ja) コンブ育成施設
CN218527276U (zh) 黄河口潮间带浅滩渔业生境修复装置
KR200271829Y1 (ko) 착저 채롱식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