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86447U -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 Google Patents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86447U
CN213486447U CN202022144833.9U CN202022144833U CN213486447U CN 213486447 U CN213486447 U CN 213486447U CN 202022144833 U CN202022144833 U CN 202022144833U CN 213486447 U CN213486447 U CN 2134864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f
cross
terrace
suspension frame
artificial f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448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娜
刘年飞
李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ie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ie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ie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filed Critical Fisheries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FS
Priority to CN2020221448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864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864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864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应用在人工鱼礁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能适用不同海域底质,甚至出现沉陷可能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梯台型礁体、上层浮式礁体,还包括连接件;梯台型礁体包括底座和梯台型礁盖,梯台型礁盖与底座之间呈空腔结构;梯台型礁盖包括顶面板和侧面板,侧面板均开设有侧窗口,梯台型礁盖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上层浮式礁体包括十字型悬浮框和设置于悬浮框上端均匀排布的浮球,十字型悬浮框呈中空结构设置且十字型悬浮框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连通;十字型悬浮框采用PVC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合不同海域的底质,用于不同海水区域,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效果。

Description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我国大陆海岸长达1万公里,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钱塘江、海河等。河海岸会投放人工鱼礁,人工鱼礁能够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人工鱼礁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的人工聚鱼装置,所产生的环境为鱼群等生物提供生长和发育的地方,为鱼群提供了庇护的场所,能更好地达到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效果。人工礁体,除了能够增进浮游生物繁殖生长能力外,礁体表面可以供藻类、腔肠、软体等无脊椎动物等附着性生物附着生长繁殖,形成极到保育稚幼鱼、保全沿岸渔场的功能。
现有的鱼礁是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在通过吊机投放到水中,直到水能够漫过鱼礁,这种鱼礁通过产生阴影来吸引鱼,但海域底质对人工鱼礁的投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流含水量大,土质松软,承载能力差的土质不易投放人工鱼礁,甚至投放后出现沉陷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具有的可以适合不同海域的底质,用于不同海水区域,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梯台型礁体、上层浮式礁体,还包括可拆卸连接梯台型礁体与上层浮式礁体的连接件;所述梯台型礁体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梯台型礁盖,所述梯台型礁盖与底座之间呈空腔结构;所述梯台型礁盖包括顶面板和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均开设有侧窗口,所述梯台型礁盖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所述上层浮式礁体包括十字型悬浮框和设置于悬浮框上端均匀排布的浮球,所述十字型悬浮框呈中空结构设置且十字型悬浮框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连通;所述十字型悬浮框采用PVC材料制成。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人工鱼礁投入至海水中浮球、十字型悬浮框内部呈空腔结构,利用自身的性能悬浮于海水上层区域,从而牵引最底层的梯台型礁体分化梯台型礁体自身的重力,即可进一步降低鱼礁沉陷海底的概率,适合不同海域的底质;同时梯台型礁体自身内部开设有空腔结构,以及设有侧窗口的结构,不仅减轻了梯台型礁体自身的重量,而且为积聚梯台型礁体的鱼类提供更多活动的空间,使得梯台型礁体外部和内部富氧量达到一致的状态,使得鱼类生物快速适应人工鱼礁并提高产卵速率;同时梯台型礁体、连接件和上层浮式礁体的设置,相对于不同深度的海域区域,为不同深度生存的鱼类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从而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预埋设于顶面板四角的顶部连接环、预埋设于十字型悬浮框下侧面每个角的底部连接环和用于连接相对应顶部连接环、底部连接环的连接绳。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连接绳使得上层浮式礁体牵引梯台型礁体,从而进一步降低鱼礁沉陷海底的概率,适应不同海域底质,同时为海域中层水域生存环境的鱼类,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
进一步设置:所述十字型悬浮框由多个正方体组成,多个正方体组成呈十字型且组合呈十字型正方体设置由两层,正方体上下面沿对角线设置有加强管。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加强管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十字型悬浮框之间的强度,提供稳定的鱼类栖息环境,同时进一步延长十字型悬浮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设置:所述浮球与十字型悬浮框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浮球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型悬浮框的上侧面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连接杆的上端部铰接连接。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能够将浮球稳固的安装在十字型悬浮框上,从而保证浮球进一步提供稳定悬浮性能,即可使得人工鱼礁适合不同海域的底质。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面板上开设有顶窗口,所述顶窗口设置有渗透板,所述渗透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渗透板平行设置于顶窗口的上下口的两侧。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减少梯台型礁体的重量,积聚梯台型礁体的鱼类提供更多活动的空间,使得梯台型礁体外部和内部富氧量达到一致的状态,使得鱼类生物快速适应人工鱼礁并提高产卵速率;同时渗透板又进一步为鱼类栖息的环境,从而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
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十字型悬浮框的框边之间设置有连接网。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使得十字型悬浮框内的海水于外侧海水之间混合,提高高层海水的氧气浓度,进一步满足鱼类产卵的需求。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绳上设有漂浮绳,所述漂浮绳由多个聚乙烯绳围绕连接绳周向均匀排布,漂浮绳的中段通过困扎扎接在连接绳上,漂浮绳的顶端和底端处于漂浮状态。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将人工鱼礁投放海区之后,由于聚乙烯绳的顶端和底端处于游离状态,众多柔软的聚乙烯绳随着海水波动,形成类似天然海藻丝的形态,有利于吸引恋礁性鱼类特别是粘性卵鱼类繁殖产卵。
进一步设置:所述漂浮绳设有多个,多个漂浮绳沿连接绳均匀分布。
上述设置达到的效果:进一步增加恋礁性鱼类特别是粘性卵鱼类繁殖产卵,从而形成稳定的渔场,利于海洋生物资源的繁衍生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的梯台型礁体、连接件、浮球和十字型悬浮框的设置,相互之间的牵引,进一步降低鱼礁沉陷海底的概率,使得人工鱼礁适合不同海域的底质;并且相对于不同深度的海域区域,为不同深度生存的鱼类提供栖息的良好环境,从而保证人工鱼礁的集鱼性、实现渔业资源增殖的优点设置;
2、通过的连接绳、漂浮绳的相互配合设置,有利于吸引恋礁性鱼类特别是粘性卵鱼类繁殖产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梯台型礁体与连接绳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上层浮式礁体与连接绳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梯台型礁体;2、上层浮式礁体;3、连接件;4、底座;5、梯台型礁盖;6、顶面板;7、侧面板;8、顶窗口;9、渗透板;10、侧窗口;11、十字型悬浮框;12、浮球;13、加强管;14、连接网;15、连接杆;16、安装块;17、顶部连接环;18、连接绳;19、漂浮绳;20、底部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包括自下而上的梯台型礁体1、上层浮式礁体2,以及还包括将梯台型礁体1、上层浮式礁体2相互连接的连接件3。
参照图1和图2,梯台型礁体1呈梯台形状,其由底座4和梯台型礁盖5组成,梯台型礁盖5与底座4之间的内部呈空腔结构;梯台型礁盖5包括与底座4面平行的顶面板6和四个将底座4与顶面板6封闭连接的侧面板7;顶面板6上开设有方形顶窗口8,顶窗口8上设置有吸引恋礁性鱼类特别是粘性卵鱼类繁殖产卵的渗透板9;渗透板9设置有两个,两个渗透板9的板面相互平行设置于顶窗口8的上下口的两侧;四个侧面板7孔均开设有田字侧窗口10,使得聚集在鱼礁上的生物提供移送空间以及曾庆梯台型礁体1内部与外部氧气含量保持一致,进而利于鱼类生物产卵;同时该渗透板9、顶窗口8、侧窗口10也具有减轻梯型礁体的重量,有利于鱼礁在海水中的悬浮效果,从而适用不同海域底质,提高集鱼率。梯台型礁盖5与底座4一体成型,且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
参照图图1和图3,上层浮式礁体2包括十字型悬浮框11和浮球12;十字型悬浮框11采用重量轻、强度高、耐酸碱性好的PVC材料制成,十字型悬浮框11内部呈中空结构且内部空腔相互连通,从而减轻上层浮式礁体2的重量,并悬浮于海水的上层区域,保证整个鱼礁处于悬浮状态。
参照图图1和图3,十字型悬浮框11由十个正方体组成,十个正方体中每五个正方体组成一个十字型状结构从而两个十字型状结构分上下两层构成十字型悬浮框11,且正方体上面、下面均沿对角线的方向设置有加强管13,且加强管13均与十字型悬浮框11相互连通。同时相邻十字型悬浮框11的竖直框边之间均连接由连接网14,从而吸引上层海水区域的鱼类生物繁殖产卵。
参照图3和图4,浮球12设置于十字型悬浮框11、加强管13远离梯台型礁体1的侧面上,浮球1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浮球12均匀的排布于十字型悬浮框11远离梯台型礁体1的侧面上和加强管13上;为了稳固将浮球12连接在十字型悬浮框11或加强管13上,浮球12与十字型悬浮框11之间设由用于连接杆15,连接杆15的一端浮球12的球面固定连接;十字型悬浮框11或加强管13对应于连接杆15的侧面安装由安装块16,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安装块16铰接连接。
参照图1-3,连接件3包括预埋设于顶面板6四角的顶部连接环17、预埋设于十字型悬浮框11下侧面每个角的底部连接环20和用于连接相对应顶部连接环17、底部连接环20的连接绳18,连接绳18两端均设置由可拆卸连接的挂钩,从而将梯台型礁体1、上层浮式礁体2连接。连接绳18上还设有漂浮绳19,漂浮绳19由多个聚乙烯绳围绕连接绳18周向均匀排布,漂浮绳19的中段通过困扎扎接在连接绳18上,漂浮绳19的顶端和底端处于漂浮状态;为了提高中层鱼类生物繁衍产卵生存空间,每条连接绳18均捆绑多个漂浮绳19,多个漂浮绳19沿连接绳18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人工鱼礁放置于海水中,通过浮球12、空腔的十字型悬浮框11提高人工鱼礁的悬浮高度,另外梯台型礁体1上设置的多个田字孔、渗透板9,减轻了梯台型礁体1的重量,提高整体人工鱼礁的悬浮高度;通过梯台型礁体1、上层浮式礁体2以及连接绳18的设置,吸引不同深度区域的鱼类群居,提高整体人工鱼礁的集鱼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梯台型礁体(1)、上层浮式礁体(2),还包括可拆卸连接梯台型礁体(1)与上层浮式礁体(2)的连接件(3);
所述梯台型礁体(1)包括底座(4)和设置于底座(4)上的梯台型礁盖(5),所述梯台型礁盖(5)与底座(4)之间呈空腔结构;
所述梯台型礁盖(5)包括顶面板(6)和侧面板(7),所述侧面板(7)均开设有侧窗口(10),所述梯台型礁盖(5)与所述底座(4)一体成型;
所述上层浮式礁体(2)包括十字型悬浮框(11)和设置于十字型悬浮框(11)上端均匀排布的浮球(12),所述十字型悬浮框(11)呈中空结构设置且十字型悬浮框(11)内部中空结构相互连通;
所述十字型悬浮框(11)采用PVC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预埋设于顶面板(6)四角的顶部连接环(17)、预埋设于十字型悬浮框(11)下侧面每个角的底部连接环(20)和用于连接相对应顶部连接环(17)、底部连接环的连接绳(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悬浮框(11)由多个正方体组成,多个正方体组成呈十字型且组合呈十字型正方体设置由两层,正方体上下面沿对角线设置有加强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12)与十字型悬浮框(11)之间设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与浮球(12)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型悬浮框(11)的上侧面上设有安装块(16),所述安装块(16)与连接杆(15)的上端部铰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板(6)上开设有顶窗口(8),所述顶窗口(8)设置有渗透板(9),所述渗透板(9)设置有两个,两个渗透板(9)平行设置于顶窗口(8)的上下口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十字型悬浮框(11)的框边之间设置有连接网(1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18)上设有漂浮绳(19),所述漂浮绳(19)由多个聚乙烯绳围绕连接绳(18)周向均匀排布,漂浮绳(19)的中段通过困扎扎接在连接绳(18)上,漂浮绳(19)的顶端和底端处于漂浮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绳(19)设有多个,多个漂浮绳(19)沿连接绳(18)均匀分布。
CN202022144833.9U 2020-09-25 2020-09-25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Active CN2134864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4833.9U CN213486447U (zh) 2020-09-25 2020-09-25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4833.9U CN213486447U (zh) 2020-09-25 2020-09-25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86447U true CN213486447U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63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44833.9U Active CN213486447U (zh) 2020-09-25 2020-09-25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864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7951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
CN113558000A (zh) * 2021-07-16 2021-10-29 海南大学 一种景观悬浮鱼礁
CN115251000A (zh) * 2022-07-08 2022-11-01 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塘高效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8000A (zh) * 2021-07-16 2021-10-29 海南大学 一种景观悬浮鱼礁
CN113557951A (zh) * 2021-08-18 2021-10-29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
CN115251000A (zh) * 2022-07-08 2022-11-01 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塘高效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15251000B (zh) * 2022-07-08 2023-12-19 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塘高效养殖用水循环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86447U (zh) 适用多海域的悬垂型人工鱼礁
CN102972318B (zh) 一种适合于软质海底的海参底播养殖设施
KR101002567B1 (ko) 해삼 양식용 인공 어초
CN202444964U (zh) 一种生态增殖抗风浪六面体人工鱼礁
CN1073722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及构建方法
KR101489428B1 (ko) 전복 가두리 양식장
CN109349165A (zh) 一种海洋牧场发展模式
CN210808820U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
CN105918187B (zh) 阶梯型产卵育幼藻礁
CN210808819U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KR20130014172A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CN109006613B (zh) 鱼类全生活史型海洋牧场
CN207151625U (zh) 一种基于人工鱼礁立体布局的抗风浪海钓平台
CN110521657A (zh) 一种集鱼型增养殖鱼礁及其使用方法
CN107751071B (zh) 一种圆台型滩涂构建礁及其建设方法
CN215836569U (zh) 一种带种植基床的树型鱼礁装置
CN216600966U (zh) 一种修复光滩的植物纤维毯
CN210841040U (zh) 一种生态浮渔礁
CN214482823U (zh) 一种比目鱼养殖用海水网箱
CN215935964U (zh) 一种水产品养殖浮筒和养殖装置
CN206274976U (zh) 一种仿生刺参增殖礁
KR200393238Y1 (ko) 조장형성 및 해수정화용 인공 어초블록
CN104756901B (zh) 生态型人工鱼礁
CN220246980U (zh) 围堰模块及滩涂围堰
CN219679518U (zh) 多层立体生态人工鱼礁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