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8819U -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8819U
CN210808819U CN201921012770.2U CN201921012770U CN210808819U CN 210808819 U CN210808819 U CN 210808819U CN 201921012770 U CN201921012770 U CN 201921012770U CN 210808819 U CN210808819 U CN 2108088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main body
fish reef
artificial fish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127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智伟
李艳
刘孟勇
李想
刘雯恋
纪汝昕
杜涛
吴姮璇
崔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0127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88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88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881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人工鱼礁搬运以及运输困难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内向外突出的曲型主体,所述主体为中空设置,所述主体顶端设有第一开口,以及底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向外延伸设有卷口,所述卷口与主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开口直径小于第二开口;达到节省成本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鱼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也可作为水下障碍物,用以限制某些渔具在禁渔区内作业,从而促进水产资源的增殖;人工鱼礁还包括以锚、碇固定于海底而设置浮体于水域中层或表层的浮鱼礁,专用于诱集大中型中上层鱼类。在沿岸浅水区设置的用于增殖鲍、龙虾、海参和藻类的人工礁,通常也归于广义的人工鱼礁范畴内。
传统人工鱼礁,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制作材料,但存在鱼礁的质量较大,同时难以搬运以及运输,而且运输成本十分巨大,导致在制作、运输和投放阶段都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具有方便搬运和运输的目的,达到节省成本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负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由内向外突出的曲型主体,其特征是:所述主体为中空设置,所述主体顶端设有第一开口,以及底端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均向外延伸设有卷口,所述卷口与主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开口直径小于第二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该人工鱼礁鱼的顶端与底端的半径存在差距,内部中空,便于将多个主体叠放,便于主体的运输;利用卷口,使得在主体叠放时提高主题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以至于损坏主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顶端侧壁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主体底端侧壁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沿主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便于在聚鱼过程中,水下生物从各个角度进入主体内部,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同时在结构上减少了材料用量,在质量上也大大降低,更有利于主体的搬运和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通孔直径为85mm-120mm,所述第二通孔直径为190mm-2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主体在减少质量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主体结构的稳定性,不易坍塌,在用料与稳定方面实现相对稳定的最大化,提高主体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内壁设有粗糙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粗糙层,使得贝类、藻类等生物便于附着在主体内壁,丰富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主体的聚鱼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顶端设有与第一开口触接的网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网格板,便于主体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同时,可在网格板上表面养殖珊瑚,增加人工鱼礁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主体、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使得该人工鱼礁鱼的顶端与底端的半径存在差距,内部中空,便于将多个主体叠放,便于主体的运输;利用卷口,使得在主体叠放时提高主题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以至于损坏主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利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便于在聚鱼过程中,水下生物从各个角度进入主体内部,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同时在结构上减少了材料用量,在质量上也大大降低,更有利于主体的搬运和运输;利用网格板,便于主体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同时,可在网格板上表面养殖珊瑚,增加人工鱼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11、第一开口;12、第二开口;13、卷口;14、粗糙层;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向外突出的曲型主体1,主体1为中空设置,主体1顶端设有第一开口11,以及底端设有第二开口12。利用主体1、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使得该人工鱼礁鱼的顶端与底端的半径存在差距,内部中空,便于将多个主体1叠放,便于主体1的运输。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12均向外延伸设有卷口13,卷口13与主体1一体成型;第一开口11直径小于第二开口12。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采用混凝土与脱水固化、杀菌消毒后的污泥形成的混合物。这不但减轻了鱼礁礁体的重量,便于运输。同时处理过后的污泥中会含有大量元素碱解氮和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丰富,养分级别为一级,为海底的藻类,浮游生物提供了营养,在聚鱼效果成效方面明显提高。除了采用大于C30的混凝土与污泥为材料,同时采用碳酸盐石子或者玄武岩,硅微粉,增强纤维,普通河沙,减水剂等进行人工鱼礁的构筑。防止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的鱼礁带的碱性,对水域环境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同时在2-3个月后,自带碱性才可被海水稀释,方可开始聚鱼。而且大量的投放人工鱼礁,对海洋也是一种污染。利用卷口13,使得在主体1叠放时提高主题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以至于损坏主体1,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如图1与图2所示,主体1顶端侧壁穿设有6个第一通孔15,主体1底端侧壁穿设有6个第二通孔16;第一通孔15与第二通孔16沿主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利用第一通孔15与第二通孔16,便于在聚鱼过程中,水下生物从各个角度进入主体1内部,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以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同时在结构上减少了材料用量,在质量上也大大降低,更有利于主体1的搬运和运输。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通孔15直径为100mm,第二通孔16直径为200mm。使主体1在减少质量的基础上同时保证了主体1结构的稳定性,不易坍塌,在用料与稳定方面实现相对稳定的最大化,提高主体1的实用性。
如图2所示,主体1内壁设有粗糙层14。利用粗糙层14,使得贝类、藻类等生物便于附着在主体1内壁,丰富鱼类的生存环境,提高主体1的聚鱼效果。
如图2所示,主体1顶端设有与第一开口11触接的网格板17。利用网格板17,便于主体1为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提供栖息地以及保护场所同时,网格板17上表面不仅可以通过幼鱼幼苗起到保护的作用,还可以作为载体进行珊瑚的养殖,增加人工鱼礁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网格板17采用FRP材料构成,这种材料构成的网格板17不仅质轻而硬,同时不导电、机械强度高、耐腐蚀强,还可回收利用。
工作原理:利用主体1、第一开口11和第二开口12,使得该人工鱼礁鱼的顶端与底端的半径存在差距,内部中空,便于将多个主体1叠放,便于主体1的运输;利用卷口13,使得在主体1叠放时提高主题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倒塌的情况,以至于损坏主体1,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包括由内向外突出的曲型主体(1),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为中空设置,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第一开口(11),以及底端设有第二开口(12);所述第一开口(11)与第二开口(12)均向外延伸设有卷口(13),所述卷口(13)与主体(1)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开口(11)直径小于第二开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顶端侧壁穿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5),所述主体(1)底端侧壁穿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6);所述第一通孔(15)与第二通孔(16)沿主体(1)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通孔(15)直径为85mm-120mm,所述第二通孔(16)直径为190mm-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内壁设有粗糙层(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顶端设有与第一开口(11)触接的网格板(17)。
CN201921012770.2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88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2770.2U CN21080881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12770.2U CN21080881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8819U true CN210808819U (zh) 2020-06-23

Family

ID=71249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127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808819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88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1178A (zh) * 2022-04-08 2022-07-08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便于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WO2022214841A1 (en) 2021-04-06 2022-10-13 Totalenergies Onetech Artificial reef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4841A1 (en) 2021-04-06 2022-10-13 Totalenergies Onetech Artificial reef
CN114711178A (zh) * 2022-04-08 2022-07-08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便于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ttet Enhancement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for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in Japan
CN101326894B (zh) 一种人工藻场及其构建方法
CN210808819U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珊瑚修复型人工鱼礁
JP6997791B2 (ja) 人工ナマコリーフを利用したマナマコの海底養殖方法
CN210580516U (zh) 一种用于鱼类产卵和保育的管道框架浮鱼礁
CN106577432A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CN103636535A (zh) 一种钢竹浮式人工鱼礁
CN206284122U (zh) 一种海洋森林牧场
JPH11137117A (ja) 海藻群落造成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および海藻礁
CN210299059U (zh) 一种基于潮流和波浪发电的中上层浮鱼礁
KR20130014172A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CN102948379B (zh) Hdpe塑砼复合矩阵型海参鲍鱼增殖礁及其构建方法
CN216627129U (zh) 一种浅海塔型生态鱼礁
JPH08107732A (ja) 魚介類の養殖方法
CN216600966U (zh) 一种修复光滩的植物纤维毯
CN215836569U (zh) 一种带种植基床的树型鱼礁装置
CN113216073B (zh) 一种沿海湿地构建和围填海生态修复方法
CN101699994A (zh) 海参育礁
JP2008022808A (ja) 漁礁及び漁礁の使用方法
CN210987710U (zh) 一种箱体结构的人工鱼礁
CN203608705U (zh) 一种钢竹浮式人工鱼礁
CN209797592U (zh) 一种恢复藻型湖泊水生植物的复合鱼礁系统
JP2006109782A (ja) 漁礁およびアワビの養殖方法
CN114931121B (zh) 一种环保型复合人工鱼巢
CN107771721A (zh) 一种浮体及利用浮体进行生态养鱼和净化水质的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