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5427U -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5427U
CN220245427U CN202320812810.1U CN202320812810U CN220245427U CN 220245427 U CN220245427 U CN 220245427U CN 202320812810 U CN202320812810 U CN 202320812810U CN 220245427 U CN220245427 U CN 220245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truck
bottom plate
sides
plate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28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庆峰
杨志根
张旭平
叶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Zeli To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Zeli To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Zeli To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Zeli To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28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5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5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5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平台车底板和置物板,所述平台车底板的顶部表面和置物板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平台车底板和置物板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通过设有的液压缸、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等,避免了液压缸较大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会使得液压缸的输出端伸出时会更加费力,通过设有的弹簧、阻尼器和防撞板等,实现了平台车避免受到撞击,并且对平台车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台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平台车即为我们常说的升降平台车,是用于高空作业维修的升降机械设备,产品具有结构稳固、移动灵活、升降平稳、操作方便、载重量大等特点,为高空作业单位提供了方便,目前,常见的平台车分为包括手动液压式和电动液压式,顾名思义,手动液压式即通过手动进行平台的升降,而电动液压式则是通过电动进行平台的升降,而电动液压式的平台车使用更加方便,且工作效率高,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然而,目前,常见的平台车结构不合理,申请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1、液压缸设计不合理,导致液压缸在使用时摆动幅度过大,长久使用对液压缸的损耗较大,缩短液压缸的寿命;2、在平台板顶升到较高的位置时,支撑臂与液压缸的夹角较小,导致液压缸顶升更加费力;3、平台车没有设置防撞机构,在平台车受到撞击时,非常容易受到损坏,进而影响平台车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平台车底板和置物板,所述平台车底板的顶部表面和置物板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平台车底板和置物板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平台车底板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液压缸,所述平台车底板的两侧侧壁设置有防撞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在平台车底板的两侧侧壁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一侧铰接,且防撞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撞机构还包括弹簧和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在防撞板和平台车底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两边,且弹簧环绕在阻尼器的外圈,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平台车底板与防撞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成交叉状设置,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中部相互交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的外圈一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平台车底板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放置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外壁与位于平台车底板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且第一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置物板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外壁与位于置物板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的两端连接,且第二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平台车底板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平台车把手,所述平台车底板的底部表面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的液压缸、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等,可启动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能够推动第一转轴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杆移动,此时可在第二支撑杆的作用下,从而能够将置物板升起,由于液压缸是采用水平放置的,从而在液压缸进行工作时,随着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将置物板升起时,液压缸不会出现倾斜,进而避免了液压缸较大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液压缸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会使得液压缸的输出端伸出时会更加费力;
(2)通过设有的弹簧、阻尼器和防撞板等,可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能够起到对防撞板的支撑作用时,并且在弹簧和阻尼器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防撞板在受到外部的撞击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平台车避免受到撞击,并且对平台车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车底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台车底板;2、第一支撑杆;3、万向轮;4、平台车把手;5、第一转轴;6、置物板;7、第二支撑杆;8、第二转轴;9、防撞板;10、第一连接板;11、液压缸;12、弹簧;13、第二连接板;14、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平台车底板1和置物板6,平台车底板1的顶部表面和置物板6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7,平台车底板1和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液压缸11,平台车底板1的两侧侧壁设置有防撞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9、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0铰接在平台车底板1的两侧侧壁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板10的一侧铰接,且防撞板9与第二连接板13的一侧铰接,防撞机构还包括弹簧12和阻尼器14,阻尼器14设置在防撞板9和平台车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两边,且弹簧12环绕在阻尼器14的外圈,且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平台车底板1与防撞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
具体使用时:可在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能够起到对防撞板9的支撑作用时,并且在弹簧12和阻尼器14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防撞板9在受到外部的撞击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成交叉状设置,且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的中部相互交接,液压缸1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5的外圈一侧连接,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放置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外壁与位于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5的两端连接,且第一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外壁与位于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5的两端连接,且第二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平台车底板1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平台车把手4,平台车底板1的底部表面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3。
具体使用时:可启动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输出端能够推动第一转轴5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杆2移动,此时可在第二支撑杆7的作用下,从而能够将置物板6升起,由于液压缸11是采用水平放置的,从而在液压缸11进行工作时,随着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将置物板6升起时,液压缸11不会出现倾斜。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可推动平台车把手4,进而能够通过平台车底板1的底部所设置的万向轮3可将该平台车移动至相应的位置,之后,当需要将平台车的升降机构升起时,此时,可启动液压缸11,液压缸11的输出端能够推动第一转轴5移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支撑杆2移动,此时可在第二支撑杆7的作用下,从而能够将置物板6升起,由于液压缸11是采用水平放置的,从而在液压缸11进行工作时,随着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将置物板6升起时,液压缸11不会出现倾斜,进而避免了液压缸11较大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液压缸1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会使得液压缸11的输出端伸出时会更加费力,在该平台车的前后受到外部的撞击时,由于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能够起到对防撞板9的支撑作用,并且在弹簧12和阻尼器14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防撞板9在受到外部的撞击时,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平台车避免受到撞击,并且对平台车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包括平台车底板(1)和置物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车底板(1)的顶部表面和置物板(6)的底部表面均开设有凹槽,且该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7),所述平台车底板(1)和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侧外圈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的一侧侧壁开设有空腔,且空腔内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平台车底板(1)的两侧侧壁设置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板(9)、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3),弹簧(12)和阻尼器(14),所述第一连接板(10)铰接在平台车底板(1)的两侧侧壁的两侧,且第二连接板(13)与第一连接板(10)的一侧铰接,且防撞板(9)与第二连接板(13)的一侧铰接,所述阻尼器(14)设置在防撞板(9)和平台车底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两边,且弹簧(12)环绕在阻尼器(14)的外圈,且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平台车底板(1)与防撞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成交叉状设置,且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7)的中部相互交接,所述液压缸(1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轴(5)的外圈一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内放置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外壁与位于平台车底板(1)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5)的两端连接,且第一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的两侧侧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内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外壁与位于置物板(6)所开设凹槽内的第一转轴(5)的两端连接,且第二滑槽的竖截面成T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车底板(1)的顶部表面一侧设置有平台车把手(4),所述平台车底板(1)的底部表面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3)。
CN202320812810.1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Active CN220245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810.1U CN22024542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2810.1U CN22024542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5427U true CN220245427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7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2810.1U Active CN220245427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5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245427U (zh) 一种防撞平台车的折叠结构
CN212374802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手扶叉车
CN211371192U (zh) 传动装置及包含它的叉车
CN210915219U (zh) 一种液压支架维修装置
CN211393707U (zh) 一种用于大型设备安装的升降装置
CN207107703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搬运平台
CN115849245A (zh) 风电叶片托举装置
CN213173717U (zh) 一种新型打桩锤头压力自动装置
CN211809256U (zh) 一种用于搬运配电柜的转运车
CN212950709U (zh) 一种方便升降的物流搬运装置
CN211711476U (zh) 一种配电柜上用转运装置
CN210656016U (zh) 一种圆桶搬运装置
CN220886778U (zh) 一种带有双起吊的门式起重机
CN201801204U (zh) 一种钢板收集台间垛板时使用的升降挡板
CN212609334U (zh)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车
CN217895020U (zh) 一种新型绞盘驱动升降塔
CN21537711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电力调节装置
CN217436361U (zh) 一种带液压顶出轮的物流托盘
CN217608318U (zh) 一种林业造林用填土压实器
CN219009819U (zh) 一种带稳定机构的升降装置
CN219216286U (zh) 一种电商物流仓储自动升降箱
CN217631572U (zh) 一种下台板的缓冲防摆装置
CN215857209U (zh) 一种桥梁检测移动平台的垂直臂连接结构
CN215666945U (zh) 一种轮对搬运装置
CN215558501U (zh) 一种具有双梁电动葫芦门式起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